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 全国13个城市被“点名”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 全国13个城市被“点名”

不少城市都曾饱受地下水问题的困扰。最近,又有13个城市因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被“点名”。

近日,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监督司主持会议,与河南省周口市、商丘市、漯河市、南阳市、平顶山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吐鲁番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安徽省淮北市,甘肃省平凉市这13个地市,就地下水水位明显下降问题开展会商。

水利部在会议上对这13个城市提出,要进一步认识地下水的重要性,审视地下水超采问题及其严重影响,算好地下水超采的政治账、生态账与经济账,避免付出更大的代价。

中国是缺水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在世界排位靠后,时空和区域分布极为不均,所以不少地区常年大量开采地下水。而超采地下水,可能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什么是这13城

地下水水位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降水减少,二是地下水用水量增加。

内蒙古黄河流域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都属于干旱年,有的地方比常年偏枯三成以上。

被“点名”城市中,就包括属于上述区域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

在这13个城市中,淮北地理位置靠南,降水量远多于13城中的大多数。

淮北城市风光。图/视觉中国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陶月赞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淮北2022年年降水量744.5毫米,比常年年平均降水量973毫米减少23.5%。

他说,“淮北市虽然降水量在这些城市中较好,但开采的是裂隙岩溶水,而其他城市开采的是孔隙水,这两种介质类型所赋存的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十分明显。裂隙岩溶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好,水位动态变化幅度大、周期变化明显。”

中国水科院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谢新民,曾经走访调研过多个缺水城市,包括这13个被“点名”城市中的大多数。谈及淮北,谢新民说,淮北属于低山丘陵地区,不具备修建大型蓄水工程的地形地貌条件。

“换言之,就是有水的时极易引发洪涝灾害,淹没大片良田,而一旦干旱缺水,势必导致区域性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区域性下降。”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但用量增加的问题,仍然不可忽视。

在谢新民看来,被水利部“点名”的13个城市,总体可分为自身水资源禀赋比较差和条件相对较好两种类型。

“河南漯河、南阳、平顶山和新疆伊犁这4城的水资源禀赋,并不差。漯河、南阳和平顶山这3城的人均水资源量,在河南省排名前几位,而伊犁,甚至还拥有一条水量较丰沛的国际河流——伊犁河。这几个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可能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或者水资源管理不到位等因素有关。”谢新民说。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地区地表水资源过少,水资源禀赋较差,为满足居民日常饮水和工农业生产,极易造成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甚至严重超采地下水的现象。但对于地表水资源禀赋相对较好的区域,依然超采地下水更应该值得关注。

谢新民说,这部分区域,可能由于当地水利工程建设不到位造成,相比建设水利工程的巨大投入,直接打井开采地下水的成本相对较低。他说,“比如伊犁,水资源禀赋远远好于同期上榜的其他新疆城市,但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却相对不足,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平衡等问题。”

近期,伊犁也在加快建设水利设施。据《伊犁日报》报道,2022年,伊犁州水利局共实施水利工程项目38个,总投资54.4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74亿元,比如伊犁下辖的昭苏县,2022年新开建8个水利项目;霍城县的果子沟河引水枢纽等引水灌溉工程,也即将完工。

“现在部分城市的供水公司出现一种新情况,就是觉得使用地表水太贵。因为地表水需要修建水利工程蓄水,投资较大,另外还需要工作人员管理维护。相比而言,直接抽取地下水‘比较划算’,但这样很容易造成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目前,南方城市主要利用地表水供水,北方不少城市的供水,地下水都占较大比重。”一位水务行业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此外,谢新民说,“在程序上,城市供水公司如果想要利用地表水,需要和水利部门协调,而开采地下水相对不需要这样复杂的流程。”

用水困境

众所周知,超采地下水,可能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谢新民表示,过度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很容易引起地表植被自然死亡、水质恶化、土壤沙化和荒漠化,严重的将引发地面沉降、塌陷和地裂缝,沿海地区还会引发海水入侵等生态和地质灾害。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被“点名”的城市中,不少都存在规模庞大的采矿行业,比如淮北、平顶山,而一直以来,采矿行业都是用水大户。

在农业主产区,这样的矛盾更加突出。

此次被“点名”的新疆昌吉州、吐鲁番等地区,属于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区域,不但自身水资源禀赋较差,还不利于修建水利工程。但这些地区土地资源却很丰富,非常适宜种植瓜果、粮食和棉花。

“近年来,受益于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新疆不少地区开始鼓励发展设施农业,并大力推广膜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减少灌溉面积。”谢新民说。

设施农业一般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比如温室、塑料大棚种植等。

谢新民说,实际上新疆在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都在普及微喷滴灌和膜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但现实却出现了“越节水灌溉,地下水位下降得越快”的怪现象。

他说,“以前农业搞大水漫灌,灌溉用水效率低,很多灌溉用水通过灌溉之后又大量入渗地下,补给地下水。但现在随着灌溉用水效率持续提高,同样一口井,同样的抽水量,因每亩灌溉用水量减少,其灌溉面积相应扩大,但灌溉之后渗入地下的水量却变少了。一定区域内,如果地下水开采量没变,因改用节水灌溉方式,灌溉面积扩大了,入渗补给量却减少了,地下水位自然就会明显下降,也就产生‘越节水,地下水位下降得越快’的悖论。”

前述水务行业人士还表示,更为棘手的是,不少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的区域,处于粮食主产区,比如这次被水利部“点名”的几个河南城市,虽然地下水水位是刚性指标,但粮食产量是更加刚性的约束。

上述情况不仅发生在河南,地下水水位同样不容乐观的华北,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最近几年,水利部门牵头组织实施京津冀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华北地区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国家粮食安全是刚性的,水资源约束也是刚性的,但到底谁更刚性,就存在如何协调和再平衡问题。实际上,很多超采区都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或多或少都面临是‘保水还是保粮’的困境。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和压减地下水开采规模,是水利部门牵头组织实施;而粮食安全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增加地下水开采量,是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的。这种对于相同的区域,关于地下水是‘减采’还是‘增采’,从主管部门角度出发都是对的,但因为政出多门,有时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扯皮和掣肘。”这位水务行业人士说。

如何采补平衡

治理地下水超采,并非易事。

京津冀一度是全国地下水超采最为严重的区域,经过多年治理,水位逐步回升。到2022年,京津冀地区在正常来水的情况下,三分之二的地区基本能够做到采补平衡。

而京津冀地下水治理之所以能取得这样成果,离不开生态补水。仅2021年一年,京津冀就获得85亿立方米生态补水。

跨流域调水,是生态补水的重要方式,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的关键。

在谢新民看来,有条件的地区,跨流域调水是治理地下水下降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举例说,“像我们此前调研的乌兰察布,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城市供水规模在急剧增长,且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地下水,所以水位下降明显是客观规律。如果将来修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西南地区充沛的水资源调到西北地区,像乌兰察布这类城市的缺水困境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谢新民认为,资源性缺水,只有增加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单纯依靠节水治理,很难完全解决问题。他说,“目前,水利部积极推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保证正常供水的基础上,为沿线的严陵河、白河、索河、贾峪河、十八里河、滏阳河、滹沱河等实施河湖生态补水,就是一个增加地下水补给量的有效措施,目前看效果非常明显。”

具体到城市,不少也在开展自身的调水计划,比如平顶山市在2022年《关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中,除了工农业节水方案,还特别提出要加快推进陆浑引水济郏项目建设。

不过,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不仅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工程往往持续数年,且需要考虑生态问题。

除了“开源”,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节流”工作同样必不可少。但单纯提倡节水,可能效果欠佳。因此,各地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模式,这其中包括水权交易。

2021年1月,安徽亳州因在2020年第二、三季度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较大且排名靠后,被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会同监督司会商。

此后,亳州开始探索缓解超采地下水的新模式。2022年10月,亳州首例地下水取水权交易在涡阳成交。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与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涡阳烟叶复烤厂、安徽爱家食品有限公司与亳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在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的共同见证下,分别达成4万立方米、0.6万立方米地下水取水权交易,并签订取水权交易协议。由此,亳州市也成为2022年安徽水权交易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地区。

不少缺水地区也在持续探索水权交易模式。比如今年4月,山西水利厅门户网站重新布设了电子交易大厅,成为第一批完成全国水权交易系统部署工作的省份之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