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马原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病人马原

《人物》的一篇报道,将“城堡里的马原”送上了风口浪尖。

2022年6月1日,作家马原13岁的小儿子马格在儿童节当天猝然离世。马格出生时,医生就告知家人,孩子的心脏有点问题。但是,马原却觉得,「心脏不能动」,因此多次阻止妻子带孩子就医或接受心脏手术。马格就这样带着隐疾长到13岁,最终,在父亲南糯山的“城堡”里去世。

这个知名作家晚年丧子的故事,可悲可叹。我们试图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一个足以在现代文学史留名的作家、知识分子,为何会如此抗拒现代医疗,甚至宁愿儿子远离现代教育,希望他将来「做个茶农」?

这座与世隔绝的“城堡”,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在西藏的7年,是马原的黄金年代

作家顾晓阳分享过一则和马原有关的轶事:

顾城说有一次他去团结湖北岛家,见楼门口立一壮汉,脱了鞋,把光脚踩在鞋子上。壮汉看看他,问:“你是顾城吧?”顾城点头。壮汉自我介绍:“我是马原。”“你也是来找北岛的?”顾城望着壮汉的脚,“怎么不进去?”壮汉说:“脚走热了,晾晾,你们先去。”

上世纪80年代的马原,红极一时,往来的都是文人名流。作家朋友之间的评论也将他捧得很高,有人说,“中国只有两个半作家,一个是北岛,一个是马原,半个是陈村。”

苏童回忆第一次认识马原的情景时说,“马原那个时候像王子一样,到南京谈天说地,别人基本就是洗耳恭听”。

按照文学史的说法,“马原是第一个把创作的重心从‘写什么’转移到‘怎么写’的作家,在小说的叙事策略、叙述语言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引发了一场小说革命。”

一批青年作家沿着马原开辟的道路,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其中有和马原年龄相仿的洪峰,也有比他小10岁的余华、苏童、格非。有人给他们安了个名字,叫“先锋派五虎将”,马原是当之无愧的大哥

西藏是马原的福地。

在去西藏之前,他已经写了十年小说,但还未发表一篇作品。即便如此,在给《北方文学》的期刊投递一篇万字小说时,他仍硬气地说,“不改,不用请退。”

最终,这篇小说一字未改,原稿发布。这就是马原发表第一篇作品的故事,那是1982年,马原已经29岁了。

回想去西藏的理由,马原说有点好笑,他想知道自己最远能走到哪里。于是,这个出生于辽宁锦州的东北大汉,在地图上找了一下,就决定要从东北到祖国的西南去。

西藏这片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高原,确实也给马原带来了无数的灵感。在这里,他听到的、看到的,都和原来的环境不一样,站在那些朝拜、转经的藏人当中,马原被深深震撼。马原自己也说,“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和西藏作比较。”此后几年里,西藏成为了他小说几乎唯一的主题。

1984年,马原发表了《拉萨河女神》。紧接着,又写出了他最有名的作品《冈底斯的诱惑》。

〓 冈底斯山脉主峰冈仁波齐峰

〓 冈底斯山脉主峰冈仁波齐峰

马原首先把作品拿给西藏女作家龚巧明看,后者看了激动不已,将文章转呈给其他作家看,激起一片赞赏。这样一篇小说寄到《上海文学》时,却被退了稿。杂志负责人李子云回复:有点没看懂。幸亏编辑杨晓敏据理力争,鼓动了一批作家帮助游说,才终于让小说成功发表。

李子云看不懂马原的小说并不奇怪。这篇小说根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意义也晦涩不明,完全不是传统小说的形态。

发表后,《冈底斯的诱惑》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80年代,拉萨一度是中国大学生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一片树叶掉下来,会砸到两个诗人的脑袋。马原是拉萨文人圈子的中心。除了体制内的稳定收入,马原还有稿费源源不断寄来。马原自己说,那段时间里,“我比周围的朋友钱多一点。”

1985年,马原的前妻皮皮也从辽宁来到西藏,两个人生下了儿子马大湾,在拉萨过起了家庭生活。

〓 80年代的八廓街一角。当时,马原经常在这里的街头消磨时间。

〓 80年代的八廓街一角。当时,马原经常在这里的街头消磨时间。

经济宽裕、有名望,马原又喜欢招揽朋友。他在八廓街的家逐渐成了各路文艺青年聚会的场所,人称西藏“第二文联”。

〓 成为先锋派旗手之后,读者和文学圈子的反馈滋长了马原的文学信心:“要是把我的小说译成英文,跟海明威的放在一块儿,也不差多少。” |图片摘自《新周刊》对马原的采访

〓 朋友为马原画的肖像画,称赞他“冷酷有力,像海明威”

〓 朋友为马原画的肖像画,称赞他“冷酷有力,像海明威”

不过,巨大的名望也构成了一些负担。成名之后,笔会、评论、研讨,围绕大师马原的活动层出不穷,压缩了他创作的精力。

〓 马原接受《新周刊》的采访时回答“是否为名所累”的问题,皮皮是马原前妻,也是知名作家

〓 马原接受《新周刊》的采访时回答“是否为名所累”的问题,皮皮是马原前妻,也是知名作家

1988年离开西藏之后,马原说自己无论如何都写不出小说了,“热情离我而去”。回想起这个选择,马原有几分后悔。他不愿意离开,但当时的妻子皮皮执意要走。

“她想要回去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在西藏的几个女作家都受伤了,甚至有两个丧命。按迷信的说法,那里搞文学的女人,轮也该轮到她了。所以心里压力特别大,当时她刚生完孩子不久,一心想回去,所以我也不能给她造成阻碍。”

然而,回内地不久,马原还是和既是同行、也是师生的妻子皮皮离婚了。

作家停笔,但依然是时代的“弄潮儿”

马原写小说需要“幻觉”,但只要房子里有第二个人,哪怕是他的母亲,也会让他无法进入写作状态。写作对马原而言,无疑是神圣的,如同巫师通灵,作家就是“模仿神的职业”。

此后的十年,马原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哪怕几次与出版社签约,倒逼自己写书,结果还是爽约。到最后他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写不出,就是写不出了,只能宣布停笔。

“枯竭”的滋味并不好受,毕竟,同批的作家,余华、格非、莫言早已出版多本著作,名利双收。

但就算不再写作,马原的中年生涯也称得上丰富:他写剧本、拍电影,还去海南做了两年房地产,虽然只参与了一个项目,但是“很多地产界大佬都去参观了那个项目”。

马原还花了两年的时间,采访了110多位文学家,自掏腰包拍了一部名为《中国作家梦》的纪录片,就为了给中国文学做点贡献。但最终,这部纪录片没有与公众见面,因为没有电视台愿意播放这部长达24集的纯文学纪录片。

〓 采访文字稿后来结集出版

〓 采访文字稿后来结集出版

此后,录像带被马原封存到了冰柜里,再后来,电视台的设备就完全播放不出这些格式落后的录像了。

算起来,马原一共在上海教了13年的书。马原做老师也很认真,按他自己的说法,是“在同济服役了13年,讲课从未懈怠过”。

也正是在同济的课堂上,他说出了“小说已死”的著名观点,震惊了文坛。

〓 马原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回忆提出“小说已死”的语境

再后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作家马原逃离北上广”故事。他辞掉了在上海的教职,去海南治病。

回忆起生病的经历,马原依然觉得上海难逃其咎,“上海的水有问题,水多么重要,连水都不干净,怎么可能不生病?”

一场疾病与田园梦

这场疾病改变了马原的一切。

55岁这一年,马原的肺部查出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肿块。

在上海最好的肺部医院住了一个月以后,马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逃离医院,放弃治疗。

朋友们当然都劝他接着治。还有人让余华来劝他,余华说,“我劝了没屁用,他只会说,以后你生病了也上我这里来。”

的确,谁劝都没用,马原更愿意相信自己的“自然疗法”,也就是《人物》报道中总结的那样,“逃离北上广来到海口,每天骑车、跑步、喝水、泡温泉,用一种有国宴标志的矿泉水,给身体‘换水’的方式摆脱疾病。”

马原对“换水”的疗养方式,十分执着。除了海南,他还在全国范围内探访好水。他认为,“有好茶的地方就有好水”,跟着茶叶产地寻找疗养胜地。

于是,他遇到了西藏之后的第二个福地,南糯山。

云南与缅甸交界处的姑娘寨,这里有一座千年茶山南糯山。对神秘主义、唯心主义着迷的马原,第一次来到南糯山的时候,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当即决定在此定居。

在马原看来,搬到这里以后,“神迹”果然发生了。他的身体逐渐恢复,“精力不减当年”,此后十几年都没有踏入过医院半步。

60岁的马原,自己亲手设计、监工,用6年的时间建造了9座建筑,一个童话乐园拔地而起。

〓 图源:马原公众号

〓 图源:马原公众号

马原田园牧歌的白日梦,在云南与缅甸交界处的深山里,成为了现实。

更神奇的是,他的“灵感”也回来了,马原在这里完成了近10部作品,小说、童话,虽然在业界并未引发太多波澜,但是马原本人对作品是满意的。

谁也说不清马原的“抗癌成功”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大病后重生,重新活跃在文坛上的马原,连同他的神迹故事,被媒体大量报道。那几年的社交媒体上,还有文章把马原和同样患癌的名人李咏做对比:李咏去美国治疗了17个月,最终英年早逝;马原不手术不吃药,竟然健康地活着。

有许多病人赞赏他对待疾病的态度,赶到姑娘寨“朝圣”,向马原索要治病良方。慕名前来的人群,对马原一家人来说甚至变成一种骚扰,马原最后不得不在城堡门口挂上一把锁。

回想起来,马原自己“抗癌成功”的经验故事,无疑也为儿子马格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或许,正是因为自己体验过了“神迹”,才会让马原对待儿子心脏问题时,也是这样抗拒现代医学的介入:“治不好的病,你治它干什么?”

马原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心论者。

在他的小说《姑娘寨》里,“我”的视角两次都遇到了帕亚马,但转成“我儿子”的视角以后,他要去找帕亚马,就找不到了。

对此,他说,遇见是靠缘分的。人生本就是这样,谁又能凡事都一帆风顺?

更进一步地说,马原本人,就是一个神神鬼鬼的人。他在《牛鬼蛇神》里还写到了自己看到了精灵跳舞,看到了祖宗树。他坚信,文学就是在现实和虚构间游走,好的文学就是起到巫师一般的作用。面对采访时,他说,“这些神迹,都是我经历的,不是编出来的”。

而事实上,有知情人称,马原肺部的肿瘤,第一次穿刺的结果是“未见癌细胞”。从头到尾,马原的康复过程中,他的身份,始终都只是“疑似癌症患者”。

田园梦的裂痕

马原本人是讨厌现代生活的。他曾在一场演讲中说:

“如果让我选择,我选择80年代,我不选择今天,就像让我选择生活格局和生活方式,我会选择上古,我会不选择今天。我不喜欢今天。所以我把自己的生活格局就设定在古代,设定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设定在晨钟暮鼓。”

居住在乡村意味着美好和诗意,但同时也意味着购物、交通、上学,都成了问题。妻子李小花和儿子马格虽不情愿过上这种古代生活,但他们还是选择迁就“病人”。

马原形容他的浪漫田园生活,是养了两只孔雀、十几只鸡、两条狗,闲了就去敲敲钟,其他时间就是阅读和写作。如梦似幻,在流云中生活。

他最大的乐趣是看妻子和儿子拌嘴,那种快乐就像是逗鸟,看两只画眉鸟叽叽喳喳,你来我往。如诗般的生活,自然而质朴。

但现实是,2012年刚来到姑娘寨不久,马原就遭到了一顿毒打。在修建好城堡之前,马原寄居在当地一座废弃的小学三层的教室里,当地人以为他要将地盘占为己有,就把这位60岁的老人打到昏迷。

但马原事后并没有再追究施暴者,他说:“这是一场误会。”

马原曾经在不同场合提到自己建了一座钟楼,没事的时候就会去敲敲钟。事实上,周围寨子里的居民并不喜欢他的钟声。他们告诉马原:“马老师,请不要随便敲钟。你的钟一响,我们就莫名感觉害怕。”

马原想象中的暮鼓晨钟,悠扬钟声在云雾山林间悠悠回荡的景象,几乎从未实现过。而且,钟楼上还有一个十字窗,为此当地还找上门来,请马原不要宣传宗教。

〓 图源:马原个人公众号

〓 图源:马原个人公众号

最终他只得把十字的下半部分填上砖头,变成了“┷”。

而为维持马原浪漫想象,付出最大代价的,还是马原的妻子李小花。曾在城堡里留宿过的志愿者们,大多都会提到,花姐一天的日常工作量非常巨大。

“30亩地的山庄,有时候光是打扫就需要1到2天。”

马原经常盛情邀请朋友来到家里,花姐不仅要做饭、喂鸡、养花、打扫,招待客人;

志愿者来了,她还要安排住宿、分配工作,就连“上房揭瓦”、修理热水器这类的活儿都得靠她。

〓 图源:纪录片《文学的日常》

〓 图源:纪录片《文学的日常》

花姐经常开着一辆皮卡,下山时带走城堡里的生活垃圾,上山时又拉回来一车生活用品。

忙忙碌碌的花姐,也曾跃跃欲试学习洪峰的妻子,开设一个淘宝店。

但是遭到了马原的强烈反对,原因是“花姐有了事业,宁静的家庭生活,就会被打破。”

于是花姐又回到了繁琐的家务劳动中。

马原常说,两个人在一起十几年,依然在谈恋爱。

在他的个人公众号里,开设了一个叫做“九叔训老婆”的栏目,记录两个人拌嘴的过程。

马原会因为花姐购买了太多快递而生气。“给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产生的包装垃圾,伤害大自然。”

花姐辩解,如果不网购,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所需从哪里来?

马原还会因为花姐养鸡糟蹋了他的花园,破坏了好心情而生气。

花姐说,她养鸡是为了大家每天能吃到鸡蛋,保证营养。“你跟你的朋友炫耀鸡司令的时候,你怎么不嫌弃我的鸡呢?”

〓 图源:马原个人公众号

〓 图源:马原个人公众号

还有一期,是马原不满儿子马格参选班干部,他认为儿子当班长只是为了虚荣心。他提出:“当完这一年,以后不许当班干部,我不希望他长大了走当官这条路,你同不同意?” 花姐只能说:“好的,我同意。”

基本每一期“训妻”视频的最后,都是花姐说:

“好的,我改正还不行吗?”

“好的,下次我先向领导请示,好不?”

“是我脑子小,我慢慢改嘛,你别生气了。”

〓 图源:马原个人公众号

处处忍让,哄着丈夫,不能让他生气。

当然,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李小花担心马原的身体。

是作家、教授,也是老人、病人

除去大作家、大教授的社会身份,马原的一项重要身份是,他是家里的老人和病人。

马原和李小花结婚的时候就已经55岁了。结婚第二年,马原身上就长满了疱疹,随后就发现了肺部肿块。

长期以来,他的身体状况才是家庭里关注的焦点。除了悬在头上的“疑似癌症”,马原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吃药已经不起作用,必须注射胰岛素,而哪怕注射完胰岛素,血糖依然高达13.4(正常需控制在6.1范围内)。

马原曾在公众号分享这样一张照片:

“九叔的脚肿得很厉害,马格很心疼。”

〓 图源:马原个人公众号

〓 图源:马原个人公众号

更让花姐紧张的,是马原还患有脑部栓塞,他随时有中风的可能。他要随时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时常提醒花姐和马格,不要惹他生气。他最在乎他们,“而来自亲人的愤怒,最为凶险。”此外,因为常年喜食肉类,他还患有肝囊肿、胆结石……

这具60岁的躯体,处处都是雷区。

花姐小心翼翼地照料着他的身体,“你要是真爱我们娘俩,就好好保重身体,多陪我们些年头。”

在接受三联杂志采访时,马原说:

“我跟别人有一个大不同,因为我是病人,病人的想法和健康人想法可能不同,你们觉得生活里有些东西更重要,比如交通便利、医疗便利、孩子上学、自己职业……病人不是这么想的,很多病人是一病了就突然把原来的生活抛弃了。”

“养病—换水—上山”。

养好自己的身体是第一位的,他的逻辑就是如此,并且不可撼动。

至于其他的问题,对于一个大病初愈、看破生死的人来说,显然都是次要的。

他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一家三口在山上还是在城里,是去上海还是待在云南。

2020年,马原病了,十几年后他再次踏入上海肺科医院。一家人从云南回到上海,医生从马原肺里抽出了1升的积液,这一待就是7个月的时间。

然而,回家之后,马原就发布了一条推送:“出门的感觉糟透了,回家真好。家真好!”

〓 2022年,13岁的马格已经比一米八四的爸爸还高了 | 图源:马原的个人公众号

〓 2022年,13岁的马格已经比一米八四的爸爸还高了 | 图源:马原的个人公众号

马原的故事走入公众视野后,另一段视频也被翻了出来——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小片段能够反映出这个家庭的权力关系。

视频由马格拍摄。虚弱的马原坐在椅子上指挥着马格的妈妈李小花和他的舅妈搬运砖头和石子。马格在视频里说:“妈妈一直不理解爸爸要干什么,但是妈妈还是会听爸爸的,因为她知道听爸爸的,不会错。”

〓 图源:马原公众号

〓 图源:马原公众号

最后,马格在视频里说,“爸爸的作品,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是一个奔驰车的车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马原个人公众号发布的,都是由马格拍摄的视频内容。

公众号的最后一次更新停留在2022年5月29号,那是马格因心脏疾病猝然离世的倒数第三天。

综合素材整理自以下来源:

1. 马原个人公众号

2. 人物,《城堡里的马原》,2023-03-22

3. 马原,腾讯新闻演讲,《我是如何逃离北上广的》,2017-11-17

4. 斯文在线,《马原 | 我写的很多神迹,都是我亲历的》,2020-06-03

5. 北京晚报,《马原在山中建书院的病人》,2018-05-14

6. 青年作家,《访谈 | 马原:我要再写二十年》,2017-11-07

7. 读+周刊,《马原:生死之外,再无大事》,2017-09-05

8.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2020-04-26

9. 三联生活周刊,《马原:回到田园牧歌》,2018-01-09

10. 松果生活LIFE+演讲年度专场,《马原:小说就是我的声明方式》,2018-01-08

11. 余华,《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2017-11-20

作者|米利暗 王动 编辑|闫如意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