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驳虎:为了“500年终极梦想”,俄国付出了什么代价?
资讯
资讯 > 唐驳虎 > 正文

唐驳虎:为了“500年终极梦想”,俄国付出了什么代价?

核心提要:

1. 20世纪初,沙俄面临着参战困境:军事失败不可避免,领土将被用以付出代价,王朝生存将被危及。而身居高位的精英们也是反战声浪重重,前首相维特、内务部长杜尔诺沃乃至刺激大斯拉夫主义产生的斯托雷平,也都认为应该把和平稳定的环境作为首要需求。但这些反战主张在狂热好战的民族主义中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

2. 为民族主义的狂热最早用来转移舆论对于内部矛盾的注意力,但这把双刃剑的威力被低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帝国情况复杂,从日俄战争开始,沙俄就总在各种军事外交事件里吃瘪,急需找回面子证明自己;全俄工人运动在帝国心脏地区愈演愈烈,席卷大批工业区;此时俄罗斯从右到左各派别群体,出于各种目的几乎都在鼓吹战争。

3. 尼古拉二世陷入两难。如果参战,将再次面临失败和社会革命的风险;如不参战,反对的沙文主义情绪会爆发失控。沙俄迫切希望从战争中找到摆脱革命的出路。而随着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半岛上的逐渐膨胀的野心失控,行刺奥匈皇储斐迪南的行动最终酿成大祸。萨拉热窝一声枪响,俄罗斯帝国先于德国宣布总动员,进入战争。帝国、战争与沙皇俄国的终结,一切就是这样发生的。

作者|唐驳虎 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

▎ 塞尔维亚军情局杀手加夫里洛·普林西普

探究俄罗斯的终极命运(3)

历史就是对于历史的认知。历史让人通晓过去,后人从历史汲取经验教训。而活的现实一有机会就可能把死的历史唤醒。

“当生活的发展需要它们时,死的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会变成为当代史。”

接续上篇(唐驳虎:“普京名言”的真正主人,给俄罗斯挖了多大坑?),杜尔诺沃在奏折中的预言在未来不久一一变成了事实:

俄国战败,朝廷崩溃,激进势力掌权,大革命扫荡一切;官员、知识分子和富人被集体处决,沙皇尼古拉二世则落得全家被杀的下场。

作为曾亲赴法国、德国、奥匈等国考察各国社会的前警察总局局长、内务部长,杜尔诺沃的推理逻辑也很清晰:

1. 俄国和德国没有根本利益上的冲突。为了巴尔干、塞尔维亚那点破事和德国开战是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

2. 德国是俄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即使德国对俄国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两者继续维持贸易伙伴关系的好处也远大于坏处;

3. 一旦战争爆发,战争的主要负担将落在俄罗斯头上,俄国会独自咽下战争的苦果;

4. 即使战争的结局以俄国获胜而告终(这是最理想的结果),战争的巨大花费也将意味着俄国经济将长期处于凋敝状态;

5. 如果俄国战败,那么现有的帝国政府会威信扫地,丧失对军队的控制力,最高领导层的倒台将会不可避免;

6. 如果俄国走向战争,最终的得利者只能是极左翼势力,他们将会掌权,然后俄国的有产者将面临被肉体消灭的可怕境地。

作为曾有15年海军经历,亲身纵横过全球大洋,最早勘测“开拓”过海参崴彼得大帝湾的杜尔诺沃还写道:

“意图守住俄罗斯在地中海甚至大洋上的经济和军事利益简直是痴人说梦。英国海军能轻易封锁所有这样的野心,无论谁掌控着海峡。

“俄罗斯在远东的所有任务都与日本的利益完全一致。俄罗斯既不需要朝鲜,甚至不需要旅顺。

“进入公海无疑是有用的,但海洋本身不是一个市场,而只是向消费市场更有利可图地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

“我们的产品也没有出口市场。我们不能指望我们出口到发达国家美国,也不能指望向贫穷的日本出口。

"甚至不能指望出口到中国和更远的市场,在那里我们的出口将不可避免地与工业上更强大的竞争力强国的商品相遇。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有一支日本海军在海上保卫我们的太平洋海岸,我们将有机会永远放弃在远东建立海军的不可能梦想。”

这种绥靖退让的言论,在狂热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复仇主义者看来,简直是蠢不可及、罪不可赦。

精准预言的灾难

杜尔诺沃的建议就是放弃对外扩张,什么都不要 :“我也不觉得我国的人口已经过剩到了必须对外进行领土扩张才能容纳的程度。

“即便是经济上的打压也应当让步,关起门来好好过日子,别在外面跟人斗狠,为了巴尔干那点利益开战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战争的主要负担将落在我们的命运上。这场战争对我们来说充满了巨大的困难,军事 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供应中的某些缺陷将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我们社会的异常紧张,这些情况将被夸大重视。

“参加这场战争的后果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军事失败将不可避免,最多只能期望局部的胜利。

“而当我们的社会对这一情况特别神经过敏时,这场战争的恶果将被夸大。于是,就会把所有挫折归罪于伟大的沙皇陛下。一旦战局出现不利的苗头,这随时都可能发生。

“记住我的话:俄罗斯将是第一个发现自己处于历史车轮下的国家。它将用领土为这场战争付出代价。

“它将成为外部入侵和内部自相残杀战争的舞台……我怀疑王朝能否生存!俄罗斯不能也不应该打仗。”

▎ 帝俄国务委员会、议会上院/枢密院,自1801年便设立,俄联邦因其旧制

基于长期负责镇压国内革命的经验,又从帝国建筑的最高处俯视全国和全球的局势后,杜尔诺沃精确掌握了俄国的困境,痛苦地清楚了后果。

然而,无论杜尔诺沃的反战主张多么坚决,事后看来多么明智,但他的看法只能使得他在一个狂热的社会中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

战争与和平的博弈

那么,其他身居高位的俄国精英又是怎样看的呢?

日俄战争后缔结和约的退休首相维特也认为,“战争对俄罗斯来说是死亡”。维特认为,斯托雷平也认为,俄罗斯需要一代人的和平来实现经济潜力。

▎ 左:维特,右:斯托雷平

斯托雷平说过,“避开国际纠纷便是外交政策。俄国不需要战争,只需要20年国内国际的和平环境改革成功以后,不论什么样的敌人,我们都不怕。”

1909年斯托雷平大胆放话:“给国家20年的安定,俄国会变得你们辨认不出来。”(这就是被演绎为普京的“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斯托雷平被刺杀后,接任首相的财长科科夫佐夫,也坚持斯托雷平设定的路线,减少与外部的冲突。为此在两次巴尔干战争期间按兵不动,引发国内好战舆论一片骂名。

科科夫佐夫也认为,根本没有必要采取扩张政策。只要和平允许,发展俄罗斯现有的领土就为人民提供了充足的能量空间。

另一位保守派梅切尔斯基亲王更是直言不讳,公开宣布俄罗斯应该放弃巴尔干半岛,永远放弃泛斯拉夫主义,与德国和奥匈帝国和解

对内政的责任,使所有这些人都敏锐地意识到俄罗斯的真实状况和资源,但是俄罗斯狂热的民族主义仍然越来越好战。

此前说过,这里有斯托雷平转移矛盾的甩锅之误。斯托雷平虽然强调,为了国家的成功改革,我们需要“内部和外部的20年和平”。

为了降低内部反对声浪,只好祸水外引,试图用民族主义的对外嗷鸣转移舆论注意力,但斯托雷平还是低估了这把双刃剑的威力。

▎ 罗江柯(中)与杜马主席团

“海峡必须成为我们的,”1913年3月,国家杜马主席米哈伊尔·罗江柯(他将在二月革命扮演重要角色)对沙皇说,“一场战争将受到热烈欢迎,它将提高政府的威望。”

那么,在1914年2月杜尔诺沃递交奏折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又是怎么想的呢?根据军事专家的报告,俄罗斯军队至少要到1917年才能做好战争准备,最好是推迟到1924年之后。

因此,尼古拉支持两任首相科科夫佐夫与戈列梅金、两任外长伊兹沃尔斯基与萨佐诺夫的务实做法,试图缓和对德关系,通过外交手段拖延战争。

3月26日,尼古拉二世主持了俄罗斯帝国历史学会会议,保守派试图再次当面说服沙皇有必要通过与德国和解来避免战争。

尼古拉二世回应:只要他在位,俄罗斯就不会破坏和平。但是,这时俄罗斯朝野弥漫的大斯拉夫主义已经无可挽回。

更何况野心爆棚的小霸王塞尔维亚“少壮派”不断作死出击,终于6月28日萨拉热窝一声枪响,把俄罗斯拉进了战争。

陷入癫狂

但实际上,在“七月危机”的谈判与调停中,奥匈帝国并不要求灭国塞尔维亚,只是要求塞尔维亚交出并惩罚幕后凶手(塞军情报局长),停止国内的反奥匈宣传,奥匈介入调查。

在那个年代,各国刺杀达官显贵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战前的二十年里,发生过的国际危机之多与成功解决已经令欧洲麻木,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事件。

▎ 塞尔维亚国王(右)与首相尼古拉·帕西奇(左)

7月11日,塞尔维亚国王亚历山大给尼古拉二世发了电报:“我们无法为自己辩护。因此,我们恳请陛下尽快帮助我们。”

三天后,圣彼得堡答复说:“只要有一丝避免流血的希望,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 狂热的泛斯拉夫主义者、俄国驻塞大使哈特维希,战前就离奇死在奥匈使馆

但是,在俄国大使哈特维希个人死前所说的“俄罗斯毫无保留地支持塞尔维亚”允诺下,塞尔维亚最终选择了拒绝奥匈插手。7月25日,塞尔维亚还宣布总动员——

在那个年代实际上就几乎等于宣战。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王国宣战,一战爆发。小小的塞尔维亚全境被占领,国王和军队渡海逃到意大利。

▎ 受审的塞军情局长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等人

而到了1917年初,作为媾和谈判的一部分,塞王国流亡政府终于同意,把主导刺杀的军情局长等6名军官拉出来枪毙,换取奥匈同意塞尔维亚复国。

在四年的残酷战争中,塞尔维亚500万人口死了100多万,全民死亡率20%,高居各国之冠。萨拉热窝这一声枪响,最终夺走了欧洲两千万人的生命。

但在1914年,德国因为威廉二世也已经许诺无条件地支持奥匈,所以不得不参战。 而意大利就拒绝这么做,坚持按字面意义理解防御同盟,所以保持中立。

德国还相信,他们的强大武力能够震慑住俄国,从而避免世界大战。但是德国人实在是彻底误判了俄国狂热的泛斯拉夫主义。

同样,俄罗斯这个民族这时暴露了本性,保皇派、立宪派、自由派、民粹派,光谱从右到左的各个派别群体,出于各种目的几乎都在鼓吹战争。

各种激进的知识分子撰写文章,鼓吹把看似强大的俄罗斯推向战争,他们不仅认为俄国实力已经足够,更认为俄国民众的耐力能够承受战争的代价。

▎ 帝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众议院,1906年君主立宪设立,俄联邦因其旧制

至于帝俄决策层,固然不喜欢被塞尔维亚当枪使;清醒者更意识到,一个在巴尔干扩张成性、四处挑事的塞尔维亚并不符合俄国利益。

但是,也正是塞尔维亚在巴尔干战争的胜利,激发了俄国人最高级别、千载难逢的“500年终极梦想”——君士坦丁堡与土耳其海峡。为这个梦想,俄罗斯人就算“向天再借五百年”也可以。

一两个小小的斯拉夫保护国、奥斯曼帝国前藩属就能把突厥人打得节节败退,兵临君士坦丁堡,说明奥斯曼帝国已经彻底衰朽不堪,甚至已彻底沦为肥肉。

那么,终于轮到俄罗斯来亲自轻轻摘取这无上的荣耀了——光复伟大的君堡,君临温暖的地中海,创建统御陆海、灿烂永恒的“第三罗马帝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另外,俄罗斯舆论家都在鼓吹,与“俄国官方的软弱怠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国人民已经为“与德意志民族必有一战”做好了准备。

报社媒体则肆意批判“宫廷奸佞的无能表现”,“公众和议会将无法理解,为什么在这个涉及俄罗斯切身利益的关键时刻,帝国政府不愿意大胆行动”。

舆论狂潮滔天。这几年不惜以自己的名誉阻止了战争,为此被人痛斥为懦夫的外交大臣萨佐诺夫(斯托雷平的连襟)也变成了主战派。

俄国外交部在1908(波斯尼亚危机)、1912(巴尔干战争)、1913(奥斯曼)年三次克制战争的努力,被指责为“俄罗斯的三次耻辱失败”。

▎ 萨佐诺夫(1860-1927)

受够了窝囊气的萨佐诺夫表示,这一次再也不忍了。如果“在这个紧要关头让塞尔维亚人听天由命,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的威望将荡然无存”。

海运出口完全受制于土耳其海峡的农业大臣(土地管理和农业总经理)克里沃申也附议支持。 这是7月24日的大臣会议,讨论奥匈7月23日对塞的最后通牒。

▎ 左:克里沃申,右:谢钦

克里沃申这个职位就相当于今天俄罗斯的能源副总理诺瓦克和俄油总裁谢钦,因为当时粮食出口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外汇来源。克里沃申因此被称为影子总理,权势很大。

主和的关键外交和农业大臣转向,好战的军方更是急不可耐。 陆军大臣苏霍姆利诺夫、总参谋长亚努什科维奇、海军大臣格里戈里耶维奇都在拍胸膛保证“已经完全准备好对德作战”。

俄国掌握权势的军政显贵大都发生了转变 ,75岁高龄的回炉老首相戈列梅金只能是踩一脚刹车,让俄军进入“战争预备期状态”,也就是部分动员。

结果互相对撞的德俄将领和总参谋部很快把“局部动员”迅速弄成了总动员和宣战。

尼古拉的抉择

当然,总动员和宣战的权利最终都在两国皇帝手上。尼古拉二世和他表兄威廉二世都是怎样抉择的呢?

这俩表兄弟非常类似,都是爱慕虚荣的人,而且刚愎自用,平时强装硬汉。他们并不想要一场世界大战,只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制止他们的将军们。

▎ 沙皇尼古拉二世(左)1905年会见他的堂兄威廉二世

对尼古拉来说,民意汹涌的俄罗斯帝国情况还要复杂得多。沙俄从日俄战争开始,就总在各种军事外交事件里吃瘪,本来就急需找回面子证明自己。

但为什么俄国一定为了塞尔维亚与德国开战呢?“在小兄弟塞尔维亚的问题上让步,爱国青年们的愤怒就会淹没政府。”

百年后的史家都认为,俄国需要和平发展的机会。在巴尔干再次退缩,施压塞尔维亚接受条件,对俄国来说是正确的选择,但对沙皇政府来说却未必是好事。

1908年不敢对奥匈合并波黑出手,外长伊兹沃尔斯基成了替罪羊;1913年底1914年初没法对奥斯曼聘请德国将领动武,首相科科夫佐夫也成了替罪羊。

这下塞尔维亚就要完蛋了,俄国还不出手,又要找谁来当替罪羊呢? 这就是为什么一向被视为弱势的萨佐诺夫突然变成了主战派。

按萨佐诺夫的回忆,7月29日他建议沙皇进行总动员,因为他意识到,此时德国的宣战已经迫在眉睫(8月1日)。

他直接警告沙皇,“除非他屈服于民众对战争的要求,为塞尔维亚亮剑,否则他将面临革命的风险,甚至可能失去王位”。

▎ 尼古拉二世(左)和俄军总指挥、叔父尼古拉斯大公

尼古拉脸色苍白。他对萨佐诺夫说,“想想你建议我承担的责任吧!”。但是萨佐诺夫的论点是无可辩驳的,因此,沙皇不情愿地下令进行总动员。

按布鲁西洛夫(一战俄军将领)的说法,“如果他不这样做,公众会把所有的怒火都转向他,他会被推下王位。而革命在整个知识界的支持下,会在1914年而不是1917年爆发。

当然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国内局势因素。进入1914年,全俄工人运动势头重新回升,从杜马到街头对沙俄政府内外夹攻。

一月罢工人数为25万人(其中14万在彼得堡),五月超过50万。1914上半年超过140万工人罢工(全俄也就300万工人),近一半在沙俄的心脏地区闹事

到7月工运已席卷大批工业区,部分城市如巴库、洛兹已出现街垒对抗,许多地方出现枪击事件。沙俄也迫切地希望从战争中找到摆脱革命的出路。

如果投入战争,将把沙俄政府从焦头烂额的工运中解脱出来,在“爱国主义”的大旗下把阶级矛盾转为民族矛盾,将大量劳动人民送上前线当炮灰来减轻革命压力。

▎ 尼古拉二世(中)与俄军将军

可惜亡国之君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他们试图对外树敌转移国内矛盾,讨好满腹不满随风摇摆的民众时,悲惨结局就已经注定。

尼古拉由此进入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他参战,他将再次面临失败和社会革命的风险;但如果他不参战,同样会有反对他的沙文主义情绪爆发,这也可能导致完全失控。

▎ 威廉二世(中)与兴登堡(左)和鲁登道夫(右)

留给尼古拉的时间不多了,因为如果俄罗斯要动员力量,就需要抢在德国前面,而德国发达的铁道网和动员机制可以更快地调动他们的军队。

其实,7月24日的大臣会议决议,除了做战争准备,更多还是指示塞尔维亚克制,同时对奥匈发出严厉警告,要求外交协商延迟最后通牒的最后期限(48小时)。

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头铁的塞尔维亚7月25日就宣布了总动员,7月28日奥匈就真打了塞尔维亚。

正如以一己之力把大战推迟了整整36年的俾斯麦,那无奈的临终预言——“迟早会有一个巴尔干的蠢货挑起一场欧洲大战”。

走向火焰

7月底,尼古拉和威廉还在电报往来,但是很明显,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止一次世界大战。

7月31日星期五,俄罗斯帝国宣布总动员。8月1日星期六,德意志帝国向俄罗斯宣战。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消息传遍欧洲和世界。8月2日星期天,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当尼古拉站在他冬宫的阳台上,看着下面广场上挥舞着国旗和欢呼的人群。

然后他们齐刷刷地跪在他面前,唱起了国歌:

上帝保佑沙皇!强大而崇高,

统治的光荣,我们的光荣!

您的统治让敌人惊惧惶恐。

东正教的沙皇,上帝保佑沙皇!

是的,走向毁灭——帝国、战争与沙皇俄国的终结,一切就是这样发生的。

正如塔列朗的名言:“没有人安排革命,也没有人对此有罪。每个人都有罪。”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