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教授吕德文:返乡潮将至,医疗资源有限的农村该如何应对?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武大教授吕德文:返乡潮将至,医疗资源有限的农村该如何应对?

继“二十条”优化措施出台近一个月之后,12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新十条”),对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管理,高风险区划定封控,老年人疫苗接种和群众就医用药保障以及学校疫情防控和涉疫安全保障等防控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的抗疫更应该注意什么?长期对我国农村地区有深入调查、研究的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近日连发文章就农村抗疫问题提出建议。

吕德文在其发布的农村抗疫相关文章中写道,农村医疗资源有限,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更是有限,而相较于城市,农村的脆弱人群更多。

近日,吕德文教授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只要做好“外防输入”,哪怕是农村,要击穿医疗资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何具体应对?他认为,农村应该有别于城市,得在政策范围内做一些比较周全的考虑。

现在还没有放开不防,农村要注意“外防输入”

澎湃新闻:近日您发布的一些关于农村防疫的文章,是对农村的抗疫情况有什么观察和担心吗?

吕德文:2019年末至2020年初武汉疫情的时候,我们团队对全国各地的农村抗疫有过专门调研,当时湖北的一些农村地区是有疫情的,武汉周边的一些市县疫情的复杂程度甚至不亚于武汉,一些农村的感染病人因为医疗资源有限,也无法得到及时救治。

但是,三年来,除了武汉疫情暴发的那次,到现在为止,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医疗资源都没有被击穿。这几年农村疫情比较平稳,只有极个别地区的农村情况不太好。

我只是有点担心,怕政策调整过于激进,农村出现大规模感染的话,那医疗资源肯定应付不过来,状况还不如城市。

讨论农村疫情防控有两个前提。现在“二十条”“新十条”都是对第九版的优化,还没有明确放弃过去的基本方针,所以疫情还是要防的。农村现在“放开”,还为时过早。哪怕是在城市,它也不是“躺平”式的放开,这是一个前提。哪怕这个病毒就是个感冒,对政府来说的话,在同样的资源投入下,能让自己的群众不感冒,为什么非要让他感冒?

另外,现在大部分农村,疫情是相对平稳的,要防是防得住的。大多数农村至今还是个“净地”,有些地方从未发生过疫情,有些地方有疫情,但都很快控制了。我是做农村调查研究的,这三年我们还是照常到基层做田野调查,并没有明显受到疫情影响。至今,我们还有不少学生在农村调查。从我们的感受来看,农村的干部群众对国家的疫情防控是认可的,他们的健康安全得到了保障,多数地方的生产生活也没受到明显影响。

所以农村一方面要防,另外一方面有条件防,在这两个条件之下,我们才来讲农村的疫情防控怎么预判,然后怎么做。

农村抗疫要提前做准备,现在就应该做准备。因为今年形势跟往年不一样,往年虽然也是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做这件事,但往年高风险区就那么几个,但今年到处都是高风险,量很大。现在我们又刚好处于政策调整期,城市疫情的风险正在向农村转移。农村和城市执行的是一样的防控政策,也都在贯彻“二十条”和“新十条”。但我还是认为,农村和城市在应对上,得在政策范围内做一些比较周全的考虑。

农村抗疫自有其优势

澎湃新闻:农村抗疫有什么特点吗?

吕德文:农村防控有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医疗资源不充沛。但是农村防控又有非常大的优势,这个优势甚至可以抵消掉那个薄弱环节。

第一个优势,疫情防控的核心是“防控”,治疗并不是关键,这个工作主要是基层政府在做,并没有占用多少医疗资源,也没有到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的程度。“二十条”和“新十条”在农村执行,只要不加码,对群众的生活影响也不大,投入的资源不用特别多,农村疫情防控也可以做得比较好。

第二,农村居住比较分散,相对独立,因为每家都有一栋房子。这是有利于阻断社区传播的。很多城市不好做的,比如居家隔离,在农村其实很好做。

第三,这个病毒的致病性并不是那么强,所以只要做好宣传,群众不恐慌,也知道怎么处理。

第四,是农村有一部分自给自足的经济。这既是说好又是不好,它不好的方面就是经济活动不是那么频繁,不是那么有效,说白了就不是赚钱的地方。但是反过来好的一个地方,是适合生存。疫情防控对经济的影响会小一些,在农村,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比较容易的。

我想象当中,农村疫情防控是不应该有特别大问题的。到今天,虽然基层医疗资源不充沛,但是基层的医疗服务体系是很完整的,乡有卫生院,村有村医,是可以满足防控需求的。

政策出台的快慢不是问题,关键是有序

澎湃新闻:有专家建议新冠肺炎回归乙类管理,您怎么看?

吕德文:如果不是有特别的压力,中国政策是比较稳健的,不可能是没有准备就仓促出台。能够乙类管理是有条件进行乙类管理,不是想乙类管理就乙类管理,要有条件。

今天其实乙类管理的条件还不太够。比如高龄人口疫苗的接种率至少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医疗资源尤其是重症医疗资源,还得准备,不是一下两下就搞好了。还有其他一些相关配套措施,比如对农村人口,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对疫情的看法和别的群体有很大差别,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宣传教育。这些是一个系统工程。回归乙类管理的时间我不敢说,但按“小步走不停步”的标准,不应那么快。

中国政策的特点也是渐进式的,快慢不是问题,关键是有序。

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

澎湃新闻:对农村抗疫举措您有什么具体建议吗?

吕德文:基层政府要做好政策宣传,把“二十条”“新十条”讲通讲透。不加码,但也别大意。同时向社会公布本地(县、乡、村)疫情防控组织和人员信息,公开疫情处置流程。最好也把本地的医疗资源、隔离资源等也一并公布。普及奥密克戎感染症状和应对方法。

“新十条”要求取消跨地区流动的核酸检测以及“落地检”,但我觉得,在执行上,农村地区可以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倡导返乡人员在自愿原则下“落地检”,地方政府也尽量提供好服务。

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庄,今年年终留一点用作疫情防控。适当储备食物、药品。老家有房子,可以稍微收拾一下;有菜地,可以请人种点速生蔬菜;过年准备点腊肉,也是可以的。这样,万一需要隔离,也可以自给自足,减少政府负担,也不给其他人添乱。

对个人来讲,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要戴好口罩、勤洗手。春节是团圆的时刻,如果自己有风险,尽量不参与聚集,得对亲朋好友负责。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