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会馆·新场景 北京前门地区会馆活化利用
资讯
资讯 > 大陆 > 正文

老会馆·新场景 北京前门地区会馆活化利用

会馆兴于明、盛于清、衰于民国,是古都北京重要的文化形式,因各地举子进京赶考和商品经济繁荣而兴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门大街以东三里河地区高密度分布着几十座会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天街集团作为其运营主体,近年来腾退修缮了多个会馆,在活化利用上不断创新,并率先将颜料会馆、临汾会馆作为试点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临汾会馆修缮改造后成为北京首家会馆文化陈列馆,自2017年8月1日起对外开放,展示会馆起源、讲述会馆文化,并探索开展直播课和亲子研学活动,荣获“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成为国学传承与活化的生动实践。

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外景

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外景

颜料会馆是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导的“会馆有戏”项目落地东城的主要场地,至今已举办各色演出60余场,并与文化餐饮、亲子研学等业态结合,致力于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雅”的文化空间,得到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成为“北京市十大网红打卡地”。

颜料会馆“会馆有戏”演出场景

颜料会馆“会馆有戏”演出场景

天街集团不断探索从“闭门保护”到“开门保护”,从“输血式保护”到“造血式保护”的活化利用路径,下一步致力于打造“老会馆•新场景”的前门东区会馆文化体验群落,形成片区效应,构建“会馆+”的文化生态,包括会馆有味、会馆有礼、会馆有学、会馆有义、会馆有信等多元业态,再现会馆“说家乡话、品家乡菜,祭家乡神,听家乡戏”的古韵风采,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普及、转化应用的实践方式,进一步为国学传承与活化做出贡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