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卫阻击战85周年︱侵华日军金山卫登陆与中国抗战
资讯
资讯 > 正文

金山卫阻击战85周年︱侵华日军金山卫登陆与中国抗战

11月4-6日,“侵华日军金山卫登陆与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金山区举行。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主办,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协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金山区党史办及金山区党群服务中心给予大力支持。来自中国、法国、加拿大、美国、韩国、日本等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30名学者,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主任马军研究员在开幕式中指出,研究日军金山卫登陆,不仅具有考察上海抗战的意义,对于探寻近代日本军队的发展轨迹和基本特征亦具有特殊价值。在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金山卫阻击战爆发85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予以回溯、反思,重点揭露日军的侵略和残暴,反映上海民众在抗战中的艰难与苦斗,是我们史学界不能回避的责任。

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云进行了题为《中共抗战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哪些基础》的主旨报告。他分别从广泛的政治基础、强大的军事基础、坚定的思想文化基础、坚强的领导核心等4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抗日战争的烽火锤炼,极大地提高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云教授

张云教授

金山卫登陆研究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及发言稿20篇,分别按照金山卫登陆研究、中国抗战史研究、金山本地历史文化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了6场专题报告。现简要综述如下: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副研究馆员邓一帆分享了近年来在南京、金山、嘉善、嘉兴、松江等地的档案馆和图书馆收集到的有关金山卫登陆的档案资料,并作了《枫泾阻击战及其历史意义》的发言。她结合相关档案材料对日军选择金山卫登陆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进行了剖析,梳理了枫泾阻击战的全过程,指出这是一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胜而战之的殊死之战。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郭威廷的《黄八妹与金山抗战》,以20世纪30-40年代活跃于上海金山和浙江乍浦的抗日女将黄八妹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她生平及特点的研究,对中国底层妇女之类的“小人物”,特别是“女匪”在抗战中的生存策略进行了探讨,为上海抗战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野。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志茗的《金山卫登陆战的创伤记忆》,以《申报》《金山县鉴》《金山文史通讯》等为主体资料,就日军登陆给金山人民留下的灾难记忆如何被记录、被传承进行了梳理。他指出在金山地区,从日军登陆一开始,有关战争的创伤记忆就一直在传衍,在特定的时候被唤起、激活、记录、书写,不断升华,成为集体记忆,告诫后人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警惕历史悲剧重演。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陈斌的《文献资料中的“枫泾阻击战”》,从战史、画报、写真、明信片及相关日文档案几个方面对中日两国有关枫泾阻击战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希望能将这些历史碎片拼凑成起来,真实地还原这段历史,他还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收集的一些日本战时画报。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符涛的《〈申报〉中的金山卫登陆系列报道研究》一文,以《申报》新闻报道为切入点,将1937年11月到1938年12月间《申报》关于金山卫登陆的42篇报道与相关史料进行比较,得出新闻报道虽然可以还原出一定的历史面貌,但仍存在失真和滞后等问题,在利用时需要进行考证和辨析的结论。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中国史抗战研究

马军的《从纯军事角度看“八一三”战事》一文,从战略、战役、战术等角度提出新的观点。他认为,在八一三战事中,中国军队不宜在近海和上海城市近地与敌决战,而应该选择苏州、无锡一带,并依靠战略预备队实施积极防御。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董建波的《抗日战争期间江南沦陷区日伪县级情报组织及其活动述略》,聚焦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在其侵占的江南各县设立的情报组织,对特定区域日伪情报系统的整体构成及其运作,特别是对日伪在沦陷区县级以下区域的情报组织及其活动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段瑞聪的《近年来日本的中国抗战史研究》,对战后日本学者出版的中日战争史类书籍进行了梳理,详细介绍了近代日本学界在中国抗战史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了中日两国抗战史研究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指出正确认识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公正地进行抗战史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对民众进行普及和宣传,对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韩国仁川大学教授金光焕的《近年来韩国的中国抗战史研究》,从韩国学者所著的中国抗战史研究书籍在不同时期韩国近代史研究书籍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研究内容,来观察韩国学者对中国抗战史研究的倾向。他认为档案在史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期韩侨档案资料的公开,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他还希望中韩两国能不断推进抗战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杨涛羽的《21世纪以来英语学术界有关上海抗战研究综述》,主要介绍了英语学术界近20年来有关上海抗战的研究状况,在解释英语学术界相关论著的方法论、关注主题以及研究特点的同时,也与国内近年来的研究状态做一对比。他还对西方学界有关国内抗战研究的认知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江文君的《抗战初期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将视野投向了抗战初期的普通上海市民,尝试利用公共租界工部局工业社会处保存的调查统计资料,呈现抗战初期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面貌,并从中得出战时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也是种无声的抵抗与战斗,是一种隐秘的伟大的结论。

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玉铭的《恢复与发展:远洋航运与孤岛时期上海物质供应》,将研究视野聚焦于孤岛上海,认为即使在日寇经济封锁的状况下,上海亦可以通过远洋运输进口大米、棉花、原煤以及其他工业原料甚至工业设备,来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文章运用了大量史料和数据对这一状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上海市方志办研究馆员陈健行的《吉见义明与“慰安妇”问题研究》,以当代日本左翼历史学家的代表吉见义明为考察对象,从吉见义明的“慰安妇”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入手,探析他在史料、内容与方法上的研究趋向,并对“慰安妇”制度的建立目的、实施过程、溯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王泽军的《“难以言说”的困境:山东“慰安妇”问题探析》,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了“慰安妇”受害者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却在抗战结束后“集体失语”的现象,认为其根源在于一方面她们缺乏合情合理的表达空间,另一方面书写“慰安妇”受害者的人又受制于时代局限性与“民族-国家”的叙事,呼吁应将“慰安妇”问题研究置于20世纪整体史的视野下,跨专业、多角度地探寻这一群体经历的结构性问题。

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小浜正子分享了《近三年来日本上海史研究会的活动简况》。日本上海史研究会成立于1990年,是一个纯粹的民间学术团体,由日本各学校、研究机构中对上海史有兴趣的学者自愿组成。小浜正子详细介绍了近三年来日本上海史研究会的学术成果及出版的图书,这些图书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时间跨度从战时的上海到战后的上海。同时她还就慰安妇问题与学者们进行了交流。

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东亚系教授安克强的《关于海派文化研究的谈话》,回顾了自己研究上海的缘起和历程,认为上海是各种文化交融之所在,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这是上海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地方。“海派文化”要以上海作为研究社会史的基础,而不是仅仅聚焦于某些点的单层次研究。他强调,“海派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了专门的研究领域,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都对这座城市的研究充满热情。”

线下与会学者合影

线下与会学者合影

金山本地历史文化研究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刘鹏的《〈金山党组织发展斗争史(1925-1949)〉(修订本)的内容与特点》,详细介绍了该书修订后的内容、特点以及遇到的问题,并结合修订体会和目前党史界的主要工作,提出要在红色档案、地方文献的挖掘、整理和出版上继续深入,展现党在金山地区百年来的革命和建设成果的建议。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师范班徐小桦的《金山县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52-1970)》一文,结合金山县志、卫生志等档案资料,对金山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典型性进行了研究,指出这些经验对于今天国家进行卫生现代化的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周琦的《20世纪70年代上海石化总厂的建设特点》,详细介绍了金山石化厂在初期规划、厂址选择、围海造地等建设全过程,指出集体化时代下建设大型工程的普遍特征,主要体现为政府统一协调调动全上海市各行各业的力量、各战线积极支援、民众热情参与。

本次研讨会以圆桌会议结尾,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蒋杰主持。学者们回忆了上海抗战史,特别是金山抗战史的研究历程,分享了各自的心得和体会,并对今后如何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探讨。上海地区唯一的民办抗战博物馆——崇明抗战博物馆的馆长周雄凯到会向大家介绍了馆藏文物及学术研究成果,希望能加强与各学术机构、大学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讨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经过几十年努力,上海抗战史研究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但还存在不少学术空白点,比如上海城郊抗战这方面的研究仍比较薄弱,今后可以加大上海各区县抗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挖掘新的史料,推动上海抗战史研究更上一层楼。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