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国人的笔签字移交核按钮:戈尔巴乔夫毁誉参半的一生
资讯
资讯 > 正文

用美国人的笔签字移交核按钮:戈尔巴乔夫毁誉参半的一生

2022年8月30日,苏共中央最后一任总书记、前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因病离世,享年91岁,他是苏联最后一任最高领导人。

1

1931年3月2日,戈尔巴乔夫出生于苏联斯塔夫罗波尔一个农民家庭。二战期间,他与母亲一起生活在德军占领区,其父则在前线作战。

1944年,13岁的小戈尔巴乔夫已经和父亲在联合收割机上一起工作,并被授予劳动红旗勋章。1950年,19岁的戈尔巴乔夫进入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学院,两年后加入苏共。

大学二年级一场舞会上,戈尔巴乔夫遇到他的真命天女──赖莎。1953年9月25日,两人结婚。也是在那一年,斯大林病逝。

毕业后,两人决定回老家斯塔夫罗波尔发展。1963年,戈尔巴乔夫被提拔为当地农业部门的党委领导。自此,他步步高升。

1970年,戈尔巴乔夫就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党委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年轻的地方党委领导人之一。1971年,他进入苏共中央委员会,迈进权力核心。

1982到1985的4年间,苏联连续举行三次国葬,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三任苏共总书记接连去世。在契尔年科的葬礼上,接替新一任苏共总书记才两天的戈尔巴乔夫露面,时年54岁,是当时苏共政治局最年轻成员。

面对国家经济长期不景气,戈尔巴乔夫上任后,提倡以“新思维”和“开放”等为口号进行改革,在军事上则采取收缩政策,开始从阿富汗撤军。

同时,戈尔巴乔夫力争改善与美西方的关系。1987年,戈尔巴乔夫和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签署协议,同意销毁在欧洲部署的中程导弹和核弹头。

1985年开始,国际油价严重下挫,苏联外汇储备大幅缩水三分之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亚美尼亚大地震使苏联雪上加霜。

1989年8月23日,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示威者走上街头,手拉手组成长达650公里的“人链”,要求脱离苏联。戈尔巴乔夫没有采取武力镇压。

1989年10月7日,戈尔巴乔夫对东德进行国事访问。仅仅一个月后,11月9日,东德政府计划放松对东德人民的旅游限制,当晚大批民众越过柏林墙进入西德,并拆毁部分墙体,东西德逐步走向统一,这一事件也被认为标志着冷战走向终结。

戈尔巴乔夫持续推进苏联人大代表部分差额直选、废除宪法中苏共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等改革。但在失衡的经济结构下,苏联绝大部分轻工业商品长期短缺,民众生活水平并无起色。

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俄罗斯第一任总统,莫斯科成为了以戈尔巴乔夫为总统的苏联和以叶利钦为总统的俄罗斯两方对垒的阵地

1991年8月19日,戈尔巴乔夫和家人正在克里米亚的总统别墅度假时,被苏共党内保守派势力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软禁,史称为“八一九政变”。

2

“八一九政变”持续3天便告溃败,1991年8月24日返回莫斯科后,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宣布因为苏共中央及政治局和书记处没有坚决反对“八一九政变”,故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加盟国内的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自行决定前途。

到当年11月6日,叶利钦命令苏共和俄共终止在俄境内活动,并解散其组织机构。

苏共覆亡加快了苏联解体步伐。9月初开始,苏联官方先后承认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乌克兰以及白俄罗斯等加盟国独立,但戈尔巴乔夫并不希望苏联彻底分崩离析,他起草《经济共同体条约》,希望各个加盟共和国能维持松散邦联制度。可是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

12月21日,已有10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了独联体,苏联法定领土仅存莫斯科直辖市一地。

当晚,莫斯科气温零下2度。克里姆林宫的钟声敲响7下,苏联国旗最后一次降落。

“如果你必须走,你就得走。”戈尔巴乔夫准备离开克里姆林宫时,一边打包文件,一边自言自语重复这句话。在移交核按钮的最后时刻,戈尔巴乔夫在寻找签字笔,美国广播公司总经理将圆珠笔递给他,戈尔巴乔夫用美国人的笔签下自己的名字。

20年后,2011年,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73%的俄罗斯民众仍然难以对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作出肯定评价,与此同时,有42%的人认为,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所起的作用是第一位的。

3

下台后的戈尔巴乔夫曾多次公开表示对叶利钦的痛恨,认为苏联解体应由叶利钦负责。戈尔巴乔夫此后一直住在莫斯科,不时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著书立传,参与组建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一度与普京关系密切,也不讳言批评和支持普京。

普京多次称赞戈尔巴乔夫,在其90岁生日之际,评价他为“当代出类拔萃之辈和杰出的政治家”。戈尔巴乔夫去世后,普京第一时间表达了“最深切的哀悼”。

据外媒报道,戈尔巴乔夫辞任后,法定自己的退休金是每月4000卢布,但退休金未与通货膨胀挂钩,到1994年,戈氏每月退休金市值不足2美元。为维持生计,他开始拍摄电影电视节目,并先后在1997年和2007年为美国快餐品牌和法国奢侈品牌拍摄广告。

戈尔巴乔夫去世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多个国际组织及多国领导人均表达哀悼。

戈尔巴乔夫在东西方毁誉参半。1990年,戈尔巴乔夫获诺贝尔和平奖,2005年获德国统一奖。但在俄罗斯国内,2018年一项民调显示,只有5%的俄罗斯人赞同戈尔巴乔夫当年的改革。

制片人:柯仲平

编导:周正豪 徐英铭 岳梦颖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