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斯温:美中应如何缓和台海局势?
资讯
资讯 > 正文

迈克尔·斯温:美中应如何缓和台海局势?

导读:佩洛西窜台风波未平息,美方再次挑战中国底线。8月14日晚,美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主席马基率领窜访团乘美军机抵达台北。中美关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美国学者克尔·斯温撰文,以“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呼吁中美缓和关系,解决危机。众所周知,美方应对此次危机负有主要责任,作者观点仅供参考。

【文/迈克尔·斯温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

如果爆发了台海危机,美中不可能双赢。然而,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的访台似乎在无意中将我们推向了危机边缘。

佩洛西此行是一个错误,无论其用意多么良善,此行都没有给台湾带来任何实际好处,但却为北京加剧军事外交紧张局势提供了借口。正如大多数专家预测的那样,佩洛西不明智的访问引发了一场对抗,使台北和华盛顿都面临严峻风险。中美现在必须准备化解这场由佩洛西访台引发的危机。

十五年来,我和一位大学同事与前美中官员、军官和专家合作,研究如何管控类似今天这样的严峻政治军事危机。多年来,北京和华盛顿的官员都吸取了我们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但不幸的是,直到目前这个危险时刻,很多经验教训仍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将经验教训应用到实践中有可能会把我们从深陷危机推向爆发冲突。

有效管控美中危机的首要原则是停止无休止的针锋相对,尽快找出一条保留双方颜面的危机解决之道。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北京和华盛顿都把台湾看的极为重要,进而竭尽所能展示自己毫不妥协的坚定决心。

秦刚大使在美国媒体阐明中方立场

这两个国家都是目空一切、自以为是的核大国,它们似乎都执着于自己的错误观念,以为美中关系恶化都是对方的错,尤其是涉及到台湾问题时。因此,没等到两大国充分意识到事态严峻从而要抽身退步前,危机就可能(实际上非常有可能)已经大大激化了。当下这种危险局势使得双方有必要发出明确、清晰和权威的信号,表明己方愿意做出可能的妥协。

然而不幸的是,根据我们的经验,双方都容易误读对方发出的信号,造成误读的原因有很多,如过往经历、彼此印象和固执地以为自己了解对手的动机和企图。举例来说,伸出橄榄枝或缓和态度的言行会被轻易误读为升级局势或在为冲突做准备。

我们曾经做过一次模拟实验,在危机出现时将航空母舰撤离危机区域。虽然美方认为这是发出了一个积极信号,但中方却认为这是美方在发动空袭前将航母转移到安全区域。这次模拟实验给出的教训是,在发出降温信号时要伴有明确的解释,使用明白无误的方式阐明自己的动机和企图并说明该信号将有助于化解危机。

多年的危机对话、模拟实验以及简单的逻辑表明,保存颜面的危机解决之道需要双方具有一定程度的互信。过去,这种富有成效的沟通是由华盛顿和北京的对话者促成的,他们合作多年,在某种程度上相互信任。但不幸的是,这样彼此信任的对话者已经不复存在了,两方多年的敌对言论和虚情假意使这个问题变得很复杂。 尽管如此,如果可能的话,这种私人沟通渠道还是应该被再次建立起来。

希望缓和紧张局势的美国官员也应该照顾到中国的历史敏感性。在涉及到历史事件时,北京对历史细节非常敏感。他们倾向于(错误地)认为对方也同样知晓这些历史细节的含义。动用某个军事装备,说出某个重要的外交辞令,或使用与过去冲突(尤其要注意那些造成中国失败或受辱的冲突)相关的某项物品,都可能在不经意间被视为对中国的蓄意冒犯或羞辱,从而加剧中国的敌意。

同样,美国也不应该想当然地以为中国人知道华府没有能力阻止台湾做出挑衅性动作。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都认为美国的盟友或合作伙伴受美国政府操纵,或至少是被美国政府愚弄了。建立可靠的沟通渠道有助于防止北京得出如此危险的结论。

要成功处理第四次台海危机就需要双方承认中美都对此次危机负有一定责任,因此两方要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一点对中方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在平息危机前,中方经常坚持追究责任,要求对方“解铃还须系铃人”。另一方面,美国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辞,既要现实地解决问题又要给中方留足脸面。

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是事先回避危机。但如果采用细腻且有技巧的危机处理手段,那这场危机也不一定会演化成灾难。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