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最近什么在小学生中最流行,那一定非《孤勇者》莫属!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
据说现在在大街上看到小朋友,只要唱起《孤勇者》,立刻就可以和他们对上暗号,沟通互动。而这首歌还可以用来:叫睡懒觉的小朋友起床、安慰比赛失利的小朋友树立信心、在打针时帮助小朋友克服恐惧……简直在儿童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为什么《孤勇者》突然在孩子们中间火了?
对这首为网游打造的主题曲,最早其实很多人是“无感”的。比如我,以及我身边的不少朋友,也是歌慢慢火起来之后,先零零散散听到《孤勇者》的几句歌词,然后才去听了整首歌。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社交平台的加持下,很多事物的流行都出其不意,看似没有道理。比如同样火遍全网的《漠河舞厅》,刚开始发行时,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而当有网友将其和电影《白日焰火》中廖凡一段独舞的视频相结合时,惊人的“天作之合”瞬间让其迸发了生命力,使其呈几何状地传播。
《漠河舞厅》乍听来歌词不太好理解,但是知道了背后的凄美故事,却非常打动人:东北小城的舞厅、怀念亡妻的独舞老人、20世纪80年代的特大火灾等,它们串起了一段回忆,也串起了剪不断的思念和永恒的爱情。
《孤勇者》创作的背后,同样有故事。它的词作者唐恬,29岁就被确诊患上了鼻咽癌三期,而且是大年三十当天。在张灯结彩的节日里,她一个人躲进房间哭,但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默默写下了好几个愿望,其中一个是:我要活过我父母。
唐恬说,歌里要有人,要有真实的情感和生活。于是,在给尚雯婕写的《最终信仰》里,她写道,“悬崖上的花越芬芳越无常”“一颗心越疼痛越发烫越强壮”;在给姚贝娜写的《爱无反顾》里,她写道,“最要命的最快乐,越残酷的越美到没办法说”……这里或多或少都有她自己抗癌的影子。
也许,孩子们并不了解唐恬的经历,甚至他们也不知道词作者是谁。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从这首歌里“听取共鸣一片”。于是,那些歌词成了学生们的作文素材,也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座右铭,孩子们从中看到的是勇敢、拼搏、坚强、不屈、奉献等等。
有学生在作文里说,喜欢这首歌是因为“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这句歌词,“对啊,难道没有闪光灯、不为人知的人不算英雄吗”;还有学生讲述妈妈生病晕倒、加班工作、投资失败等,得出自己的理解:“她在黑暗中迷失过,迷茫过,是什么力量让她站起来?我想就是‘勇’吧”。所谓寓教于“乐”,这不就是一次生动地展现吗?
看到这些作文,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孤勇者》火得一塌糊涂。动画片、游戏里也有很多歌曲,但《孤勇者》如此破圈,并非偶然。而这样的流行,远比单纯地说教更有启迪意义。孩子们自己从歌词里领会出来的精神力量,远比社会灌输给他们的更有保质期。
无论是在家长的日常教育中,还是在老师的课堂授业里,都可以更多地贴近生活,尤其是贴近孩子们自己的世界,利用他们接触到的、喜欢的、口耳相传的东西,来达成不可或缺的心灵教育。
我注意到关于《孤勇者》的新闻报道下,有一条高赞留言——“也说明优秀儿歌的匮乏”。是的,似乎很少有歌曲,可以兼顾现象级的流行指数和对青少年的适用。这首歌不仅孩子们喜爱,家长可以接受,学校也可以接受。有些老师甚至主动在课堂上为孩子们讲解这首歌词,引导孩子学习发光的品质和优良的精神。
这也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能为孩子们提供怎样的养料?这种养料不只是书本,还可以是常常被认为耽误学习的歌曲、动画片、电视剧,乃至当下最流行的短视频等等。这些载体,或是平台,从来没有什么原罪,关键是,我们要赋予其怎样的内容,给孩子们传递些什么。
《孤勇者》是成年人谱曲、填词、演唱的歌曲,却在孩子们那里找到了最多最强烈的“知音”,这种无心插柳也是一次提醒: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倾听孩子?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