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国际立场有何不同?张维为教授用这两个词概括
资讯
资讯 > 国际 > 正文
站内

中俄国际立场有何不同?张维为教授用这两个词概括

中国是一个国际秩序的改革者,我们希望在体制内改革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填补了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试着在这里改革一点,在那里改革一点,这个体系最终会变成多极世界。俄罗斯是不同的。俄罗斯是一个革命者,它想要重塑这个体系,所以这场乌克兰战争,很遗憾,但我们都知道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战争。

在北京时间4月24日-25日由哥伦比亚大学举办、凤凰网《与世界对话》作为独家全面传播合作伙伴的首届哥伦比亚中国论坛(CCF)上,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在国际关系分论坛上如是表示。

他还预言:世界是朝着多极化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基本的经济在那里。换句话说,必须要有来自所有大国的声音,而不仅仅是美国和西方国家。这实际上是西方的相对衰落和其他国家的快速崛起。这也将因此影响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外交领域,影响到一切领域。

此外,张维为教授还在答问中建议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应该尝试超越西方塑造的社会科学。因为“不少西方和中国的主要学者都感叹,政治学家或国际关系专家不能正确预测中国,不能正确预测俄罗斯。而且他们都没有预测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没有人预测到苏联的解体。”所以从我们自己的传统中努力汲取。我们倾向于关注更广泛的视角,关注历史,关注文化,这些都会很有意义。

以下为张维为教授发言及互动实录:

张维为: 非常感谢您的盛情邀请,非常高兴来到哥伦比亚大学中国论坛。的确,中美两国正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我认为我们两国应该加深相互了解。制止中美关系的恶化。我认为现在,特别是对学者、学生和年轻人来说,我们应该一起行动,努力加深我们的相互理解,努力使我们的关系比以前更好。这是十分重要的。我将在这里陈述四个方面。

首先是如何克服两国之间的意识形态障碍。 在我看来,可能主要源于一种我所认为的意识形态教条主义。对于美国的一些人来说,这是非常严重的,因为我们按照乔·拜登的话术,这是民主对抗专制,对抗威权主义,对抗一党制等等。我想我会稍微解释一下,因为了解中国共产党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了解中国共产党,你就无法理解现代中国及其崛起。

我试着从中华文明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共产党。我把中国描述为一个文明国家。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国家,它是数百个地区在历史上合并为一体的产物。公元前221年中国第一次统一。从那以后,在过去2000年中,中国大部分时间是由一种统一的统治实体治理的。你可以称之为一党制。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对这一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没有统一的统治实体,这个国家就解体了。中国在1911年曾复制了美国的模式,我们称之为辛亥革命(共和革命)。然后整个国家堕落到军阀混战,所以统一的统治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如果你看看我们所说的中国共产党的内部民主,我们从文化大革命到40年前的改革开放一直在转变。就克服党内的极端观点而言,这种政策和战略的转变比起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差别更大。但有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可以克服这些分歧,然后达成新的共识,然后推动国家发展。这是我的第一点。我认为从文明的角度理解这一点也符合美国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们有一个新的民主典范,叫做善治对恶治而不是民主对专制。这是第一选择。另一个选择是,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民主的实质,而不是民主的程序。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相互理解。这是我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如何弥合这种文化差异因为美国文化是从欧洲文化演变而来的,欧洲文化更倾向于我所说的“零和游戏”,而不是双赢的哲学。如果你看看中国历史和欧洲历史,一个主要的区别或决定性的区别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我们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战争,但很少有宗教战争。 换句话说,不同的宗教,无论是佛、道、儒,还是其他地区,我们都可以共存,互相借鉴。 所以中国在其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是一个非常非宗教性的国家。 但有一个原则,宗教不能干涉政治。 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你看一下欧洲历史,至少1000多年充满了宗教战争。 总是会有好人、坏人、朋友或敌人,和我们一致或反对我们。 对中国人来说,一个明智的做法是我们应该超越这一点,努力实现双赢,这不仅符合美国和中国的利益,也符合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 否则会有很多问题。

我的第三点是。如何改革现有国际秩序。换句话说就是如何从单极世界走向多极世界。我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并且已经近在眼前。在经济领域,G7被G20集团取代,当然效果还不是很好。但事实很明显,因为西方国家的GDP总量比其他主要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GDP少两倍,所以G20比G7更明智。同时,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也真正克服了现有国际秩序或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关注不足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提议确实填补了这一鸿沟。我把这一切称为改革现有国际秩序的倡议。

所以中国是一个改革者,我们希望在体制内改革,试着在这里改革一点,在那里改革一点,这个体系最终会变成多极世界。俄罗斯是不同的。俄罗斯是一个革命者,它想要重塑这个体系,所以这场乌克兰战争很令人遗憾,但我们都知道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战争。有人说,为什么中国不谴责这场战争。我们认为它要复杂得多。我认为俄罗斯在过去的15年里多次划出了一条红线,一旦越过将会有冲突或战争。换句话说,如果在单极的世界中展现当前的国际秩序,你可能会说,你知道美国可以对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发动战争而不受任何惩罚。但在这个新的多极世界,我认为我们应该对所有国家使用相同的标准。我想也许我们应该一起努力,使得国际舞台更加民主。

国际经济秩序也是如此,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数千次经济上的制裁。然而,有趣的是,俄罗斯开始将天然气和卢布挂钩,这在我看来也是革命性的。汉语中的“货币”一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是货物的“货”,另一个是钱的“币”,合起来就叫“货币”。所以现在俄罗斯说,我们有货物,你们有钱。但是即便你有钱,你也不能买我们的商品。这是革命性的。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美国过度制裁的结果。美元被被武器化,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如果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就不应该被武器化,否则,人们就会抛弃美元。所以这种趋向是去美元化。这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一种快速的,我的另一个词是“去SWIFT化”,人们会抛弃SWIFT系统并且启用自己的系统,这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问的话,美国继续其货币政策,这或多或少是一种单极观念,而多极国际秩序越来越为其他大国和新兴国家所接受。俄罗斯和中国都不想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多极化的世界。

最后,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倡这一点。对于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两大经济体和军事大国,我们完全有理由超越这种冷战或新冷战的思维。因为冷战的哲学是基于所谓的“保证共同毁灭”(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 M A D.),这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中国和美国已经是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各种各样的互动,就像哥伦比亚大学和中国大学,我们之间有这么多的联系。所以更明智的做法是,中国和美国将努力实现我所说的相互确保的繁荣,是的,我认为这将是我们两国之间的共同目标。考虑到我们两国在国际地区的重要性,你们也将是整个国际社会的期望和希望。

(回应同论坛智利前驻华大使贺乔治Jorge Heine先生的评论,他表示“世界多极化中新兴大国崛起,其他国家学习的参考对象不再是传统的北方国家,也包括亚非拉国家。”)

我完全同意贺大使的观点。事实上,如果你看一下中国的外交政策,我们非常清楚,我们与其他南方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有一个传统,在每年一月初,中国外交部长都会访问非洲国家。这个传统已经持续了大约20年。在过去,中国在经济上确实很弱,所以这种关系更多的是政治层面的而非经济层面。但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所以双方在经济合作和投资方面更有实质意义。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阶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有130多个国家有经贸往来,远远多于美国。情况是这样的,这些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它们对中国的投资、对中国的商品有巨大的需求。

如果你看一下这些数字。今天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投资和援助比世界银行还要多。这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关键在于,中国的哲学有一个新的哲学,它不是与政治条件挂钩的援助投资。我们追求一种新的哲学,叫做共商共建共赢。真的,并不是意识形态上的傲慢,你知道有人会说中国帮助独裁者,我们不买这个账。我们认为克服贫困,在发展中国家、在中国、甚至在美国都应该是最重要的人权。因此,我们帮助其他国家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从这种共同发展中受益。所以,这是非常积极的。我认为,中国和非洲、拉丁美洲、南美洲国家的南南合作现在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而我们这些年轻的国家现在是中国的大贸易伙伴,这就是一个例子。谢谢。

主持人:我想听听您对哥伦比亚大学学生的建议。我们这一代,新的全球公民一代应该如何准备和驾驭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正如您和其他许多人所提到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时代,所以有什么建议您想要分享给哥伦比亚大学学生的么?谢谢。

张维为: 我想说以下几点。因为世界在不断变化,学习正确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英语、西班牙语和中文,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三种语言。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国际化的世界。因此,对于那些想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的人来说。很明显,你必须了解经济学,必须了解政治学,必须了解社会学。但同样非常重要的是,你要懂得正确的语言。根据我的经验,那些掌握这三种语言的人将掌握其他人无法掌握的职业成功的关键。

你的问题让我想起了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经历。1990年代初,我在你们的东亚图书馆花了不少时间,当时我正在写我的博士论文,我使用你们的图书馆还有纽约的联合国图书馆。所以留下了很好的记忆。尽管已经过去许久,但我仍记忆犹新。

因为你们很多人是国际关系和政治学的学生,我的建议是,我们是否应该尝试超越西方塑造的社会科学。我记得不少西方和中国的主要学者都感叹,政治学家或国际关系专家不能正确预测中国,不能正确预测俄罗斯。而且他们都没有预测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没有人预测到苏联的解体。因此,社会科学本身一定存在一些问题。我认为我们真的应该需要某种中国的智慧。由于某些原因,中国的社会科学也受到了美国的影响。我认为我们没有试图真正超越这一点,从我们自己的传统中努力汲取。我们倾向于关注更广泛的视角,关注历史,关注文化。我认为这些都会很有意义。政治学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有时被称为伪科学。这句,我真诚地道歉,我只是简单地批判一下,确实它必须被改进。否则社会科学将变得越来越像化学、物理学,这个方向可能是有问题的。这是我的感觉和我的感受,谢谢。

主持人:是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评论,对于像我这样正在攻读亚非关系博士学位的人来说,这(一观点)也是非常冷门的。正如您刚才提到的,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社会科学家而言,做出预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想挑战一下您和大使。每个人都对未来的世界秩序做一些预测,您认为未来的世界秩序会是什么样的,会是两极的还是多极的?中国对未来世界秩序的立场和态度会是什么样的?更广泛地说,中国将在国际体系的不同领域,如贸易、金融、技术和气候变化等发挥什么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问题,你可以用任何您喜欢的方式解答。我很想听听您的想法。请张教授先来分享一下?

张维为: 好的。我常做预测,而且很多时候结果是准确的。我做过一个预测。你可以和福山教授辩论,他是《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书的作者。11年前,当我们在上海进行辩论时。他说,中国会出现这种阿拉伯之春,因为当时(阿拉伯)正处于分裂状态。我说不会的,没有这个机会。阿拉伯之春会变成一个冬天。他还说,中国需要政治改革。我说是的,但我认为美国需要更多的政治改革,否则你们可能会选出比乔治·W·布什更糟糕的总统。大约五、六年前,我在访问英国时又做了一个预测。我说你们需要更多的政治改革,否则大英帝国可能会变成小英王国。所以现在讲国际秩序的话,我认为这个总体趋势是朝着多极化的世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基本的经济在那里。换句话说,必须要有来自所有大国的声音,而不仅仅是美国和西方国家。这实际上是西方的相对衰落和其他国家的快速崛起。这也将因此影响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外交领域,影响到一切领域。所以我认为走向一个多极世界是不可避免的。谢谢。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张维为教授,您对不结盟的权利以及中国与全球南部国家的关系有什么想法?

张维为: 正如你在俄乌冲突过程中所看到的,尽管实际上,联合国已经通过了谴责俄罗斯的决议。然而,如果你看一下主要的非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中国没有,印度没有,巴西没有,墨西哥没有,南非没有,巴基斯坦没有,孟加拉国也没有。大部分这些国家都有超过1亿人口,换句话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不支持对俄罗斯的任何制裁。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有复杂的原因。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美国是这场战争主要的罪魁祸首。美国的军事工业从这场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但这并不真正符合俄罗斯人民、乌克兰人民或欧洲或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

我认为其他国家的崛起是非常重要的,我完全同意贺大使的观点。随着世界的发展,你将看到其他国家的崛起。值得注意的是,我喜欢这个词汇:积极不结盟。这很好,中国实际上也是不结盟的。

[责任编辑:侯逸超 PN056]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348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开盘暴击

财经连环话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