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起,中国运-20大型运输机连续三天向塞尔维亚运送了包括FK-3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内的军事物资。
尽管这是一笔早已敲定好的交易,但西方对此的反应极其激烈,不但拿欧盟资格做威胁,甚至还向塞尔维亚的科索沃自治省出售武器。
中国的这批军火对塞尔维亚国防建设起多大作用?塞尔维亚人又如何看待西方的激烈反应?2022年4月,观察者网采访了塞尔维亚军事分析家亚历山大·拉迪奇(Aleksandar Radic)。
【编辑/观察者网 李焕宇 译/菲利浦(塞尔维亚留学生)】
观察者网:4月9日起,中国运-20大型运输机连续三天向塞尔维亚运送了包括FK-3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内的军事物资。目前,塞尔维亚的防空力量处于一个什么水平?FK-3的交付能给塞尔维亚防空力量带来怎样的提升?
拉迪奇:塞尔维亚军队需要现代化改造,毕竟现在的装备还是从南联邦时期继承的,绝大部分装备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的,防空系统最近一次更新也是40年前的事,时间跨度很大了。塞尔维亚的工厂和机构有进行修缮,但过时的系统怎么修也没用。
我说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末的苏式装备,如S-125和2K12,除了那些在前线保护地面部队的系统,这两个系统是塞地对空系统的核心,这些系统与有组织的雷达系统、指挥中心和歼击机一块,负责保障塞尔维亚领空的安全。
对塞尔维亚这样的小国来说,防空系统的用途是反击,提升敌方发动攻击会面临风险,因为我们很难真的投入战争,毕竟我方的军事部署远不及北约。
塞尔维亚的主力防空装备——S-125和2K12
1999年,这套系统遇到了一次考验。北约行动期间,就算一些目标因塞防空系统的存在,或天气原因、组织原因等无法打击,他们过一阵子还是会卷土重来。当时我们也是上了一课,对小国来说纯粹的防御路线有一定的限制,且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除非你的防御系统强于敌方的攻击系统,能提前击退敌方的攻击,等到敌方已经出现在你的空域,就为时已晚了。
这也给塞尔维亚接下来的的防空力量建设抛出了两大难题:
一、塞尔维亚的领空被北约包围,也就是说防空系统唯一会派上用场的场景便是塞尔维亚跟北约出现冲突,这是塞尔维亚难以承受的;
二、塞尔维亚作为军事中立国,它有必要拥有所有防御相关的要素,这意味着需要对防空系统进行升级,需要对老装备进行跃迁式的改进。
也有人曾提出,面临强大的北约,是否要继续维持防空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答案是肯定的,历史很难预测,如果放弃了国防的一些要素,你就很难预料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你会面临什么。二三十年前欧洲国家还说不存在常规战争的风险,各类研讨会和专家都开始强调非传统安全和混合打击,当然还有反恐,常规战争不再主流,甚至有人还觉得再讨论常规战争很业余。然后发生了什么?在乌克兰的大规模常规战争。
此时,购入中国FK-3意味着塞尔维亚防空系统一下子升级了好几代,而它也能助力塞方有效维持人员培训和部分力量的常态部署。
被北约包围的塞尔维亚
观察者网:2019年俄塞联合演习时,俄罗斯曾在塞部署过S-400,为何塞尔维亚最终没有购买俄罗斯的S-400/S-300或是中国产品里性能更优的FD-2000,而是选择了FK-3?
拉迪奇:相较于中国的其他系统和俄罗斯的系统,价格和效益是购买FK-3的主要原因。
这事情其实说来话长,从2012年现政府上台以来,媒体给予了这个主题很多关注,当时有大量头条一直在强调,塞方想购买S-300或S-400。从报道该事件的媒体数量就能看出购买哪一家的反导系统,是很重要的政治议题。
可购买这类系统并不简单,跟俄罗斯人谈判的时候,首先价格一般会成为一个问题,其次当时计划中的订单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塞方从俄罗斯那里购买了直升机和很多电子系统,还涉及对塞尔维亚14架米格-29战机(前南采购4架、俄罗斯捐赠6架、白俄罗斯捐赠4架)升级的支持,这些都得用塞方的财政加以升级。
塞尔维亚空军的米格-29战机
另外,塞尔维亚的军购还有着多元化的传统。这个可以追溯到1968年,当时南斯拉夫的军备采购非常依赖苏联,但是苏联镇压“布拉格之春”使得南斯拉夫权倍感震惊,之后铁托主席决定军备采购绝对不能依靠某单一国家。很快南斯拉夫就跟瑞典、法国、英国、美国的企业签了订单,但是从苏联以及其卫星国的采购也没中断。
于是防空系统也变成了一个混合体——英美与苏式配套的雷达+苏式歼击机(米格-21、米格-29),这算是一个不寻常的综合体,我们当时还有本土产的飞机,比如鹰式攻击机和G4超海鸥,但配备的是英制劳斯莱斯引擎,以及西方的装备。
南斯拉夫自研的鹰式攻击机
现在有点历史重演的意味,但我的国家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有两千万人,而是一个人口不到七百万的国家。从2016年12月军事采购开始,塞尔维亚就已经试图把采购瞄向友好大国,这是很重要的政治话题。大概在15年之前,塞尔维亚引入了所谓外交关系的四根支柱,现在信息层面很少用四个支柱这个提法,但四个支柱目前并没变,即东方的中国和俄罗斯,以及西方的美国和欧盟。
塞尔维亚的采购从四个方向都有,其中多元化采购的一部分就是中国。这时候一个合理的问题就是,塞尔维亚能从中国购买什么呢,毕竟还得兼顾自身需求和兼容性,于是到最后防空系统脱颖而出。跟中方谈判的时候,中方提出的价格对塞方而言很合适,再加上FK-3与S-300有些地方比较类似,从长期来看这就成了塞方最好的选择。简言之就是购买动机,合适的价格效益比,以及通过中塞合作,确定哪些中方装备能满足塞方需求,最后经研究发现防空系统能满足所有需求。
其实这更多的是一个政治问题,然后是经济问题,反而军事的专业色彩并没有那么浓。
观察者网:本次交付的FK-3在几年前就已经敲定,但西方媒体却聚焦于中国用运-20直接向塞尔维亚供货的方式,您对此怎么看?使用本国飞机直接交货,相比其他方式,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影响吗?
拉迪奇:我觉得中国用自己的运-20运输,给西方国家传递了一个很有趣的信号,那就是中国拥有了战略运输能力。
一个大国能被称为全球性大国,一个重要的核心标准就是他拥有从世界的一端到另外一端的、快速精确的投送能力,可以是投送快速反应部队,也可以投送对发展有用的物资,比如援助受灾害席卷的国家。
截至目前,战略运输是由美国和俄罗斯两家垄断的,只有这两个国家有能力全方位大规模地进行远程投送。北约成员国是有一定限制的,这里有一个例子,法国有次要投送一个营——大约一千人干预非洲局势,并以此向北约,、其是美国展示自己有独立能力,展示他们能做到欧洲别国做不到的事情,但过了几天他们还是向北约成员国提出了支援请求。
所以,如果中国现在有能力向世界任何地方投送12架运输机,飞跃半个地球投送物资,像这次给塞尔维亚交付装备,就意味着中国拥有了一项新能力。
运20飞抵塞尔维亚
在此之前运-20没有离开过亚洲地区,所以西方在密切观察该机型,该机型能很好地反应中国未来可能具备的能力。而且配备中国国产发动机的新机型,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西方注意到抵达塞尔维亚的飞机有配备俄式发动机,但这无法改变中国能用12架飞机飞去任何地方的事实。这对西方构成了挑战,而且这一批飞机是乌克兰危机期间飞来的,虽然这个时间的确尴尬了点,但FK-3是2019年就谈好的单子,塞尔维亚支付了预付款,然后还花了几个月时间培训塞方防空人员,塞方购买中国防空系统没有什么新闻。
西方对此是知情的,也有相关的公开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对武器交付的强调有点用力过猛。现在他们正在渲染反俄情绪,在建立明确的善恶叙事架构,恰好这时候贴着中国国旗的运输机降落在塞尔维亚机场,自然被西方媒体拿去做负面分析和宣传了,但这件事并不秘密。
而且塞尔维亚被北约成员国包围,任何飞机、包括中国的飞机,如果要降落在巴塔尼察军用机场,必然要经过某一个北约邻国,而且危险品运输还有固定的申报批准程序,所以在塞周边的北约国家,至少在军事层面是知情的,知道飞机的目的地和携带的设备,不然不可能经过保加利亚全境到达塞尔维亚的,保加利亚可是北约国家,而且那里现在还有北约各国为应对乌克兰危机而派遣的歼击机。
运20进入塞尔维亚需经过北约国家土耳其、保加利亚
这件事背后没什么阴谋论,但媒体有自己的游戏规则,然后事情就有了所谓“阴谋论”的色彩。
塞方这边也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武契奇在2月21日的时候表示,载有FK-3的飞机会于2月25日到达,但乌克兰那边先开打了,有一些线索表明原计划是用比如某乌克兰公司的An-124走商用路线交付装备的,但开战之后,乌克兰人有别的事要忙,就管不着搞运输了,所以计划就改变了。
这样看来,起初双方并没有约定让中国运输机投送。所以在分析层面,中国运输机参与的事实使得西方的反应更激烈,但塞方军事中立再加上没有对俄发动制裁的身份,才是西方过度反应实际上的另一大原因。
观察者网:塞尔维亚的一些邻国如黑山,还有塞国内的科索沃和梅托西亚省(科索沃全称)热衷于炒作此事,您如何看待他们的反应?
拉迪奇:周边国家批评塞尔维亚,主要是因为他们受北大西洋阵营和媒体的影响,因此一直会批评和排斥塞尔维亚。而且这些新民族的自信和存续,依靠的是与塞尔维亚的疏远。甚至说难听一点,对这些西巴尔干国家来说,他们对北约和欧洲价值有多忠诚,就有多排斥塞尔维亚。虽然这些民族和塞族一块在一个更大的国家内生活了70多年的时间,在解体之后才散落各地。
西方一直希望建立一套价值体系,并要求其他国家遵守这个体系,一些巴尔干国家出于现实原因顺从欧盟和北约,另一些国家则是为了排塞,在此背景下,总有国家会炮制和渲染所谓的塞尔维亚威胁论。
还有就是普里什蒂纳(科索沃)当局,他们把塞尔维亚的任何举措都说成是威胁,FK-3的到来其实在克罗地亚和波黑也有遭到谴责,他们似乎感受到了西方对这事情的批判态度(然后开始跟风),放到前几年如果塞尔维亚从中俄购买武器,周边国家的批判掀不起什么声浪。美国在贝尔格莱德有一个研究团队,专门考察第三国的采购有没有违反美国对俄制裁,这个团队的人对中国个别人士也发起过制裁,如果他们研究之后,五角大楼或者国务院没跳出来批判几句,那周边小国跳出来批判就没啥意义了。以前最多就是表达一下不快,但认可塞尔维亚作为军事中立国有选择权。
然而现在西方表达了统一的立场之后,自然就有普里什蒂纳(科索沃)或波德戈里察(黑山),或萨格勒(克罗地亚)布或萨拉热窝(波黑)的一些官员跳出来,跟风批判塞尔维亚与东方国家的合作。因为这种跟风现在会获得西方媒体关注。如果是在2月24日之前,普里什蒂纳方面乱说话是没人听的。
观察者网:德国在FK-3交付后警告塞尔维亚称如果想成为欧盟成员,其外交政策就应该与欧盟保持一致;英国还向科索沃出售了火箭弹和反坦克系统,未来西方会不会试图通过加剧本地区不稳定因素的方式,迫使塞尔维亚中断和中国的军事合作?
拉迪奇:毫无疑问,西方会对塞尔维亚施压迫使其终止与中国的军事合作,而欧盟将是最大的施压方。
一般会认为因为1999年的轰炸,北约应该是那一股施压的力量,但北约毕竟是由主权国家各自的军队组成的,而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现实的看待问题的方式。北约甚至有容忍一些成员国使用俄制装备,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还建立了一个机制,其中涉及对俄军事合作的制裁如果有损于北约国家的战斗能力,则会被搁置一旁,这样一来拥有俄式装备的国家,就能继续从俄罗斯采购必要的零部件。当然,上述情况是在2月24日之前。
这种背景下对塞尔维亚激进的施压肯定会有,但欧盟是最想要逼迫塞尔维亚就范的那一方,因为欧盟拥有统一的对外立场,它是强调协调一致的一方。但是欧盟内部也有不协调的声音,有一些国家赋予了自己很高的自由,比如北方邻国匈牙利公开与俄合作,还拒绝像北约大部分国家那样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前几天俄罗斯运输机,还在战争期间飞抵匈牙利运输核燃料。
而欧盟内部并没有一个机制惩罚不顺从的国家,他们也从来没想过建立这样一个机制。欧盟最初的基石是西欧国家的价值,但极速东扩之后,很多纠缠在一起的国家加进去了,他们产生的张力很大,所以柏林和巴黎非常渴望使这些国家服从,塞尔维亚作为欧盟候选国,自然成了一个杀鸡儆猴的好目标。没有惩罚成员国的机制,但是惩罚候选国的机制有,所以欧盟对中塞合作的反应会非常激进,并且会希望以此警示匈牙利和其他国家。
还有一个欧盟批判塞尔维亚的理由有必要提一下,欧盟后面一段时间的军备需求会增大。在前30年的和平时间内,很多国家削减了军备。像德国那样最保守的一些国家直接走向了军队专业化,取消了兵役,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了非常不寻常的情况——塞尔维亚常规部署的坦克比法国还多。
可是这种情况现在马上要反转了,军事议题将占据主导地位,各类军销商自然也会想分蛋糕了,所以可以分析认为欧洲一些军销商可能对塞尔维亚购买FK-3不满,就像2020年俄罗斯一些军销商对中塞之间的订单有过一点不愉快,欧盟那一侧也会有这种很现实的情绪。那些生产防空系统的企业,自然会把中国视为竞争者,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就同步了,于是他们开始在政治层面谴责塞尔维亚,但背后实际上还是生意。
观察者网:目前,塞尔维亚正在和多个国家谈判采购12架战斗机,尽管法国的“阵风”是热门目标,但我们注意到武契奇总统并未否认采购其他国家战斗机的可能性,您认为塞尔维亚有没有可能采购中国的战斗机?
拉迪奇:当然有可能买中国飞机,这都不是什么禁忌,但我觉得购买阵风是已经谈了好几年的事,而且背后有很务实的政治考虑,再加上武契奇总统有一定威权色彩,一些决策也跟他个人偏好会有关系。
他曾经一度和德国关系不错,一定程度上依靠前总理默克尔,但默克尔退休之后,谁在欧盟能基于某些条件保护一下塞尔维亚的利益?此时,马克龙在欧盟是位强势领导人,示好的一种手段就是从法国购买军备。传统上法国在军售方面比较凶,比如相比于其他西方国家有时候都不需要公布价格,像美国出售军火还要公开国会的出口授权,里面会标明价格等信息,但法国在出售武器方面,有总统直接的强烈支持,在此背景下“阵风”成了一个双边讨论的议题。
法国“阵风”战斗机
4月的第一个礼拜,塞尔维亚举行了大选,紧接着法国媒体看到政府连任的大局已定就马上公布了塞尔维亚考虑购买“阵风”的消息,这也表明这笔交易背后有政治协商。这时候,其他军销商也发现塞尔维亚有此需求,然后就出现了新的供应提案,但无论如何塞方与法国在“阵风”购买意向方面肯定提前好几个月就在接触了。
对塞尔维亚来说,现在这个情况也不错,因为产生了竞争,没有出现投标,但出现了基于直接联络的竞争,比如英国的二手Eurofighter,他们管它叫“台风战斗机”,还有中国的飞机,媒体现在呈现出了一种塞尔维亚在考虑多个供应商的景象,但塞尔维亚其实已经选择了“阵风”,除非有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加起来更符合的订单。
观察者网:您认为中塞两国在哪些领域还有进行军事合作的空间?
拉迪奇:目前我们知道塞尔维亚从中国购买了FK-3和无人机CH-92、CH-95,两边签署的协议其实体现了对塞方的考量——双方并不是只希望单纯交易装备,而是希望开展联合项目,针对国内市场的项目、同时也针对第三市场。
塞尔维亚有自己的无人机Pegaz(飞马),近几年开始研制的,但塞方缺少一些部件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购买中国的无人机积攒了一些经验,所以后面不但可以拿到中国的无人机,还可以拿到之后用来自己量产,这是塞尔维亚看到的未来合作的模式。
目前有一些倡议旨在发展联合军备系统,用于出售给第三地,此前中塞国防机构接触期间,发现在弹炮合一防空系统、自走火炮等领域有合作空间。这是中塞双方都拥有的系统,通过合作研发,能共同进入那些因为不同政治历史等原因而尚未开放的新的市场。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