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让我们再相信上海一次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风声|让我们再相信上海一次

风声|让我们再相信上海一次

风声|让我们再相信上海一次

作者|张丰

上海进入真正的“全域静止”式防控,原定4月1日解封的浦东,意料之中地继续被封,而浦西地区的防疫形式,也同样严峻。

在这种静止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可贵的热情,上海市民依然在自发寻求一种努力,在社会层面内展开广泛对话,开展小区内的互助,这会成为这个城市战胜疫情的坚定力量。

武汉医生艾芬,因为疫情期间一句“老子到处说”走红全国,昨天她转发一条张文宏医生以前的谈话视频,并配文:“张医生,辛苦了。”这条微博有超过5万人点赞,很多人在留言区向两位医生致敬。

风声|让我们再相信上海一次

视频中的张文宏看上去非常疲惫,他所代表的“专家主导抗疫”似乎已成过去式。但是,在上海,像张文宏这样的专家一直都在。一位市民打电话到疾控中心,本来是投诉健康云问题,最终却和一位“女科长”展开20分钟对话。

这段录音在4月2日广泛流传。它传递了丰富的信息,既有“困难的现实”,又有温情。“女科长”笑声爽朗,鼓励市民把录音传播出去,鼓舞了很多人。她的呼声,让人想起2020年初疫情刚开始的张文宏。

上海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说,这次疫情“无症状和轻症为主,基本不用药。有喉咙痛、肌肉酸痛、发热症状的,可以用感冒药退烧”。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教授孙小丰,在4月2日也提出建议,无症状感染者有条件可以居家隔离。

上海科普作家汪诘,在自己的公号“科学有故事”上刊发了自己对浦东疾控朱医生以及前上海市疾控中心陶黎纳的采访,文章《汪诘不吐不快:面对疫情,上海人真正怕的是什么》有8.6万“点赞”,4.8万“在看”,阅读量估计在数百万。

风声|让我们再相信上海一次

这不仅代表疾控部门医生群体的共识,也代表了市民的呼声。一天之内,几百万上海人读了这篇文章。我们相信,在市民中间,一种真实的共识正在形成。

这个“共识”的核心信息是,这一波奥密克戎带来的疫情,绝大多数都是无症状或者轻症,不用太担心“病毒带来的伤害”。如果让有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能够居家隔离,就能大大减轻方舱医院和医疗机构的压力,让医疗资源能够更好、更有效地配置到重症患者和老年人身上。

每个普通人都需要克服“传染病”这三个字带来的恐惧。这不是容易事。尽管专家告诉我们“绝大部分会自愈”,一旦被确认为阳性,人们仍然会担心。

但是,我们终究要面临这样的现实:短时间内,我们没有那么多“方舱”,也没有足够多的隔离酒店。事实上,有不少人现在就是“居家隔离”。有一位在上海的朋友说,他的邻居检测出阳性,今天在家“原地跑步”25公里。这就是普通人能够传递的信心。

浦东一个小区的业主,在业主群里展开讨论,投票选择“不驱赶不强制转运,邻里互助,责任共担”,据说大部分人都投了“赞成票”。很多人从这次“实验”中联想到几十年前安徽小岗村农民签字画押承包责任田,这当然有点过度联想,但它依然有着非凡的意义。

居民投票,不能决定防疫政策,但它表达了市民的团结和呼声:市民正在为防疫做好各种准备。这当然包括配合现有防疫政策的选项,但也有一定的未来指向。

这样想的人越来越多,一定是一个好现象,它至少说明普通人正在克服“对疾病的恐惧”。

风声|让我们再相信上海一次

在朋友圈看到一份“发给全上海的承诺和建议”,是上述浦东小区投票方案的“改良版”,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如果任何邻居不幸核酸检测阳性,只要属于无症状或轻症,作为邻居,我会支持您签署承诺书后选择居家隔离,并愿意与社区志愿者一起帮助您解决正常生活所需。

全上海团结起来,为医疗体系肩负,科学防疫,共同抵抗病毒,而不是抵抗邻居……

让人感动的是,这个方案还包括非常细致的,比如居家隔离期间如何使用卫生间和空调,如何测核酸并向社区汇报每天的体温和身体状态——这本来应该是政府公共卫生部门应该考虑的事。

这就是我现在感受到的“上海声音”。在全城进入“静止”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没有静止,很多人都想为防疫作出贡献,早日克服奥密克戎带来的影响,让社会早日恢复正常。

这些声音是弥足珍贵的。某种意义上,这是中国最大最优秀的城市所展示的“城市化”成果。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市民,愿意为社区作出更多贡献,而众多医生和公共卫生专家面向公共发言,这有助于形成一种合力。这种力量,正是我们对抗疫情所需要的。

一个常见的对疫情的担心是,对疾病本身的恐惧,会导致感染者涌向医院,产生医疗挤兑,而市民和专家之间的共识,毫无疑问有利于克服这种恐惧,为政府优化防疫政策提供了更多的支撑。

在这些讨论中,我们也看到了“防疫下半场”政策选择的新可能性。

奥密克戎的传播力超强,但症状又较轻微,这已经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性共识,如何更有效应对,是“下半场”需要认真考虑的事。它包括公共卫生政策的调整,也包括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选择。

就这个意义上说,上海在防疫方面的探索,依然值得期待。

作者|张 丰,专栏作家。曾创公号“中产生活观察”,现有公号“城市的地得”。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风声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本文作者立场。图源:视觉中国。转载事宜请联系风声君微信:formatkay

编辑|萧 轶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