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嘉宾: 著名俄罗斯问题专家 冯玉军
核心提要:
1.较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而言,此轮西方将俄银行踢出SWIFT系统,制裁速度快、力度大,俄金融业运转和工业体系面临重大冲击。而关于普京个人的制裁,需要观察俄是否会采取与西方国家断交的举动。本轮制裁美欧主要想通过消解俄罗斯的对外扩张能力,改变对外政策行为。2014到2020年,西方制裁带给俄罗斯的损失比率是它每年实际平均增长率的5倍。
2.在能源领域,俄罗斯没有被直接实行禁运,随着国际油气价格的飙升,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还可能获得一些额外的收益。但当前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已经完全撕毁了《明斯克协议》,美俄关系彻底破裂。同时,从长远来看,世界新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的潮流也应该是不可改变的,俄罗斯能否扮演一个可靠的能源供应者角色将进一步面临质疑。
3.近年来,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攻城略地,在白俄罗斯等国取得实质进展,新俄罗斯帝国应得到关注。大国雄心与实力不足之间的张力是决定俄罗斯发展轨迹的关键因素,每一次对外扩张的受挫都引发了俄罗斯国家发展的重大转折。如今俄罗斯再次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时间会证明俄罗斯究竟是重建帝国还是沦为“孤岛”。
凤凰网《风向》:冯老师您好,美国26日已经对普京和拉夫罗夫及其他的高级安全官员进行了制裁,27日美欧英加拿大正式禁止俄罗斯多家大型银行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总体来看,您判断本次制裁会比2014年的时候严厉多少?美欧包括G7国家使出了几分制裁力度?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5日,美国华盛顿,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称,美国将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实施一系列制裁 图源:IC Photo
冯玉军:相较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的制裁,我认为这一轮制裁有两个特征。第一,相比于当时克里米亚危机后的制裁拖拖拉拉,这次西方的反应速度非常快;第二,这几轮制裁力度要比2014年强得多。这些制裁,涉及到了资产冻结、出口管制、融资限制、禁用美元及其他国际货币结算等很多方面。
在被踢出SWIFT之前,美国已经禁止俄罗斯多家重要银行采用美元结算,实际上已经相当于暂时的、非正式的将俄罗斯踢出SWIFT之外。而且这一轮制裁不仅是禁止它们用美元结算,也会限制俄罗斯用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这些国际货币进行结算。这会对俄罗斯的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对接以及对外贸易结算产生重大打击。
欧盟各国外长在布鲁塞尔召开了圆桌会议
另外,原先俄罗斯曾经表示过:如果制裁普京就意味着与俄罗斯断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要观察俄罗斯是否会采取与这些主要国家断交的行动。如果真的采取了这种行动,那就意味着俄罗斯与整个西方世界的关系全部中断、在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体系里被边缘化。
凤凰网《风向》:但是与金融领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在进行能源制裁时有很多豁免,比如油气和镍矿。如果开了这样的口子,俄罗斯是否还能继续保持对外贸易?或者说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继续贸易?
冯玉军:现在俄罗斯没有被直接实行能源禁运,为俄欧能源交易提供重要金融服务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也仍可以使用SWIFT。俄乌危机以来,国际油气市场始终处于一个动荡不定、价格持续走高的态势。欧洲对于俄罗斯能源的现实依赖很强,直接掐死俄罗斯能源对外出口,对欧洲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伤害,这也是大多数欧洲国家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是留了一个口子。而且,随着国际油气价格的飙升,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也还可能获得一些额外的收益。
近期油价走势
凤凰网《风向》:请您综合评估一下金融制裁、出口管制还有能源制裁措施,整体来讲对于俄罗斯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影响普京的判断和权衡?
冯玉军:我觉得影响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是金融方面。这一轮的制裁甚至以后可能会再追加的制裁,把俄罗斯排斥在SWIFT美元交易和其他国际主流货币的交易体系之外。这会对俄罗斯金融业的运转带来巨大的冲击。第二个是俄罗斯现在基本上很难在西方的金融市场获得融资。美欧禁止购买俄罗斯国债等等一系列的措施,也会极大地限制俄罗斯在欧美市场获得融资的可能性。第三个就是一系列高科技方面的出口管制措施。像芯片、航天航空设备、油气开采和天然气液化等重要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一方面会对俄罗斯本来已经很虚弱的工业体系构成打击,另一个方面其实也会在很多程度上俄罗斯现在所推行的所谓“进口替代”的战略。这将使经历“去工业化”进程而且落伍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俄罗斯工业体系雪上加霜。
普京会见俄罗斯工商界代表
在这种情况之下,普京在25日召开的俄罗斯工商界领导人会议上,也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做出了很多的解释,并表示不希望被排斥出世界经济体系之外。从普京最近的演讲里面可以看到,俄罗斯之前并没有预计到西方的制裁措施会如此强烈,也没有充分预计到制裁可能会对俄罗斯构成非常沉重的打击,现在俄罗斯有一点点体会到了这个意味。
凤凰网《风向》:俄罗斯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动作,就是他们宣布要对西方进行反制裁,甚至对日本已经有了一些制裁措施,您觉得俄罗斯可能会采用哪些方法和西方进行制裁博弈?短期内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冯玉军:我认为在欧美日的制裁之下,俄罗斯必须要在政治上表达不满和愤怒的姿态。但是,从实际角度来讲,俄罗斯很难出台非常强有力的反制裁手段。打个比方,如果俄罗斯中断对欧洲的能源出口,其实对它本身会带来更大的损害。因为如果停止了对欧洲出口,它在现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之下,俄罗斯的经济形势会进一步恶化,继而对财政收入、民生保障乃至政治稳定都带来后续冲击。另外如果它停止出口大宗商品,包括一些稀有金属,当然,国际上的价格会急剧上升,这对俄罗斯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所以说目前我觉得俄罗斯对反制裁更多是政治姿态,我觉得可能俄罗斯很难做出来具体的强有力反制措施。
凤凰网《风向》:这种超乎想象的严厉制裁会让中俄合作进一步加强吗?因为有中国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的消息、以及中俄油气合作,是不是会迫使俄罗斯会转向东方?
冯玉军:是这样的。俄罗斯对中国经济层面的依赖需求肯定会迅速增长。但是这要区分一个问题,就是最近包括俄新社放出来的消息,包括小麦和天然气管道的消息。远东天然气管道其实是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武之前,就已经达成了协议。所以说俄罗斯现在放出这个消息,本来就是信息战的一个部分。就是要展现在西方的制裁面前,可能俄罗斯还会有另外的选择。同时也想把中国进一步拖进去。在美欧已经急剧加强对俄罗斯制裁的情况下,如果中国的一些企业违背了这个制裁,大概率会受到美欧的次级制裁,也会给自己带来巨大损失。
凤凰网《风向》:您觉得有没有可能,俄罗斯通过东方支持,挺过最近的制裁压力?
冯玉军:首先就是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支持?而且这也不是支持不支持的问题。在俄罗斯遭受制裁的情况之下,俄罗斯不仅仅与欧美日这些国家在技术层面和政治立场上隔绝,其实与整个世界经济都在一定程度上被隔绝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它和中国、印度、伊朗以及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也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比如技术层面就很难,究竟怎么样去结算?本币结算能发挥多大作用?而且这些国家和俄罗斯展开经济贸易或是技术合作也好,它所能带来受到的次级制裁的影响,这些国家是不是会考虑?这都是大问题。
凤凰网《风向》: 最后从国际关系这个角度,请教一下您关于制裁的理论。因为去年《外交事务》杂志发文提到美国进行了很多制裁,实际上往往很少直接达成预设目标。比方说俄罗斯很有可能继续自己的战争行动。中方26日在安理会的表态也提到——盲目施加制裁只会带来更多的伤亡、更大的损失、更复杂和更难弥合的局面,彻底关上谈判的大门。那么您总体来衡量的话,您觉得制裁是一个“最优策略”吗?
冯玉军:这个问题相对于施加制裁的主体是很重要的。美欧肯定不希望和俄罗斯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真的发生大战,不仅对美欧,而且对俄罗斯,对整个的世界都代价巨大。但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武的行为怎么可能不带来后果呢?虽然制裁可能不大会直接改变俄罗斯在乌克兰动武这种行为,但是它会对俄罗斯未来的经济带来直接的影响,削弱俄罗斯的综合国力,美欧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消解俄罗斯对外扩张的能力来从内部促使其改变对外政策行为。
俄罗斯货币和股市暴跌,遭受了历史性的打击,显示西方制裁威胁正对俄罗斯经济造成直接的、难以评估的影响
凤凰网《风向》: 对。所以说西方是对短期的行动决策,进行了一个有长期效果的反应。
冯玉军:对,没错。制裁可能不会马上让俄罗斯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但是长期效应可能会比较大。因为尽管俄罗斯在2014年之后说它不惧怕西方的制裁,但是从2014到2018年,俄罗斯的经济就是因为西方的制裁损失了经济总量的6%。而从2014到2020年,俄罗斯经济年均增速才有0.35%,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西方制裁带来的损失是它每年实际平均增长率的5倍,这种打击还是非常沉重的。
1992到2020期间的俄罗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凤凰网《风向》:您预期西方的制裁会持续若干年吗?还是说这可能只是短期象征性的动作?
冯玉军:我觉得这次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可以说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最大转折点。拜登已经说得很清楚——美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原来曾经试图采取某种“绥靖政策”或者缓和政策的欧洲国家——包括法国和德国——也越来越看清楚,对俄罗斯的安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已经完全撕毁了《明斯克协议》,也打破了诺曼底模式。现在德国由于能源需求还有一点“暧昧”,但是在原则问题要比原来更加强硬,也更靠拢美国。北溪二号已经成为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对德国来讲是这样,对俄罗斯来讲同样是这样。100多亿美元的投资已经投入,管道也已经建成,但是不是能够得到审批运营?即使投入运营,它未来的前景究竟怎么样?现在真的是让德国骑虎难下,也让俄罗斯骑虎难下。
凤凰网《风向》:是的。
“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俄罗斯直通德国的天然气项目
冯玉军:更重要的是能源领域,尽管最近欧洲的能源供应紧张比较明显。但是从长远来看,世界新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的潮流应该是不可改变的,而且东地中海天然气开发,也将对俄罗斯向欧洲的能源出口带来巨大挑战。
而且在经历这场战争之后,俄罗斯的国际形象会进一步受损,俄罗斯能否扮演一个可靠的能源供应者角色?这已经在欧洲引起强烈的质疑。我预计此后欧洲一方面会加快自己的能源转型,另一方面此前过于激进的“能源转型”可能有所放缓,欧盟已经决定把核电视为绿色能源,这也相应地减轻了德国等国弃核的压力。此外,欧洲也会加紧地寻求其他的天然气进口来源作为替代,包括中东国家、美国,并且推进东地中海天然气的开发。所以说这些因素都在非常复杂的、多方互动的过程中发展。
凤凰网《风向》:听到您的分析,我的感受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美俄、美欧关系基本上再也回不到之前那个状态,除非说俄罗斯内部发生变化。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022年2月25日表示,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已接近通往不归路的临界线。图源:IC Photo
冯玉军:我们都看到,2008年俄格战争以后,美国和欧洲还曾经一度试图重启对俄关系。大家都记得2010年,奥巴马要试图把美俄关系放在一个更加平稳的框架之内,以解决双方一系列分歧。
但是从最近几年事态发展来看,俄罗斯恢复小帝国的步伐在加快——我们不仅看到了格鲁吉亚,看到了克里米亚,也看到乌东地区,现在是整个乌克兰。在大家的目光还集中于中美冲突、聚焦于俄乌冲突的时候,其实俄罗斯在整个后苏联空间已经攻城略地,获得了很多现实性的进展。
最近一个阶段,俄罗斯已经成功把白俄罗斯拿回到了自己手里,加上哈萨克斯坦事变后也将外交重心向俄罗斯倾斜。另外,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以后,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安全方面增大了对俄罗斯的依赖。未来,是不是会有一个新的俄罗斯帝国赫然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这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普京正式承认乌克兰东部的分离主义领土,俄罗斯人对此的反应没有像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时那样欢欣鼓舞
凤凰网《风向》: 对,但可能是一个难以振兴的俄罗斯帝国?
冯玉军: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大国雄心与实力不足之间形成的张力是决定俄罗斯发展轨迹的关键因素。回顾以往,大起大落是俄罗斯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每一次对外扩张的失败和受挫都会引发俄罗斯国家发展的重大转折:1856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导致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905年在俄日战争中的失败引发了1905年革命和俄国从君主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的过渡;在一战中的失利催生了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并促成了俄罗斯帝国的终结;1979-1989年的阿富汗战争也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诱因。
现在,俄罗斯在重建帝国的道路上加速狂奔,但除战略核武器之外,俄罗斯的综合国力的“木桶”已经是千疮百孔。在对乌克兰军事行动的隆隆炮火中,俄罗斯再次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是重建帝国还是沦为“孤岛”?是成为“帝国式的孤岛”抑或“孤岛式的帝国”?让时间来证明这一切。
在涅德维戈夫卡举行的俄罗斯建军节庆祝活动中,孩子们在玩二战期间的武器
凤凰网《风向》:好的,谢谢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