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火的专业 考研人都猜不到
资讯
资讯 > 正文

今年最火的专业 考研人都猜不到

考研上岸这个专业,我笑不出来。/视觉中国

越来越多在高考填志愿时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学生开始通过考研、出国等方式删档重开。不过,毫无疑问的是,重新选专业依然会有很多人遭遇劝退学。

伴随着正在进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10年增长近一倍”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10年的53.82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66万人,近些年招生增量主要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倾斜,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学科倾斜。

学历内卷,说到底还是求职内卷。

然而,假设真的要统计这10年间扩展人数最多的学科,那应该是“劝退学”。

参照2020年的统计数据,341万的考研报名人数中,有22%的考生选择了与本科专业完全不相关的新方向。按照今年457万的考研报名人数,粗略估算今年也有近100万人正在用脚投票,将“劝退学”学以致用。

几乎每个大学生都羡慕过别人的专业。/《奶酪陷阱》

越来越多在高考填志愿时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学生开始通过考研、出国等方式删档重开。不过,毫无疑问的是,重新选专业依然会有很多人遭遇“劝退学”。

天坑没有师兄师姐

只有难兄难弟

“劝退”是2016年至2017年间兴起于知乎的概念,得益于知乎的问答机制,逐步完善为一门包罗万象的人生哲学,并开始向其他平台扩散出圈成为互联网显学。

什么是“劝退学”?根据知乎用户@到处挖坑蒋玉成撰写《劝退学导论》的定义,“劝退学”是一门让“低年级学生从懵懂无知的迷梦中醒来,通过理性而客观的分析,判断出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在原来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学问。

互联网上关于劝退学的讨论很多。/知乎截图

在“劝退学”的一级大类学科下,各种二级学科也纷纷涌现,大有全民劝退的势头。光是在微博平台,#如何看待大学专业都在劝退#、#想实名劝退的专业#和#最想劝退的专业#这三个话题的阅读量分别是 1.3 亿次、1.6 亿次和 1.4 亿次。各行各业的师兄师姐在经受了四年到十余年不等的毒打以后,纷纷化身互联网肉身菩萨,本着日行一善的原则劝众生回头是岸。

“劝退”二字戳中软肋了。/微博截图

如今的高考学生拥有更高的互联网素养、更丰富的互联网资料,但要在今天依靠网上的资料决定志愿去向只会比过去更难。因为你可能翻遍了几十个G的资料,仔细看到了半夜,也只能在字缝里看出两个字来:劝退。

有媒体统计了微博#最想劝退的专业#等八个相关话题下的留言评论,会计专业的劝退指数遥遥领先,位列榜一。

在具体专业上,以会计学、酒店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金融学为代表的经管专业上榜较多。大家印象里的王牌劝退专业在排名上反而并不突出。不过入门“劝退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分清事实性劝退和情绪性劝退。

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能重来,也许会跑。/《布达佩斯大饭店》

要追溯“劝退学”的发轫之地,还得是学科界人人闻之色变的四大天坑——生化环材。如果说其他学科的劝退可能是凡尔赛式的自嘲,那么生化环材是在坑底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后来人发出啼血的呐喊:快跑!

生化环材有多劝退?今年高考前武大博导、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邓红兵发表公开信称,在心中他希望考生和家长不要被“四大天坑”的名声影响,并强调“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人”。欧阳欣院士的那句“21 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千万别去生物系”更是广为流传。

除了四大天坑,土木、水利专业也是“劝退学”的强势二级学科。高考前夕,清华公布了2021年校内选专业的报名情况,土木、水利两个传统强势专业报名人数为0。

那些在网上大发牢骚的专业未必就是最劝退的,很大一部分只是情绪宣泄或者释放烟幕弹减少一些未来的竞争者。而那些真正身处劝退专业的人,早已无心冲浪,不是已经提桶跑路就是在研究怎么跑路。

爷爷,你选的专业,不劝退了

回看《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的数据,符合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需求的学科研究生扩招还情有可原,而以生物、化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也持续扩招研究生,乍看之下就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了。

这种矛盾显然不是因为四大天坑突然转热,一些高校扩招生化环材学科的硕士,恰恰是本科升学者不足、科研人手短缺的结果。学术上的论文导向,和社会实际应用的脱钩,一定程度上促使冷门学科扩招硕博士,却也加剧了其劝退程度。

考研人数很多,真正的科研人才很少。

以此类推,生化环材的博士队伍壮大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然而全国的大学和研究所终究装不下这么多的博士毕业生,供大于求仍然是生化环材无论怎么拖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果说学科建制问题是四大天坑的特殊问题,那么土木、水利这些曾经风光无两的带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怎么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变成了明日黄花?这就涉及“劝退学”的二律背反——不是所有学科都是劝退学科,但所有学科最终都会变成劝退学科。

关于“为什么几乎所有大学专业都在劝退”的问题,有着众多解释。在这些看起来角度各异的回答中,其实存在着根本性的共识,它可以被表达为“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了”,也可以转述为“大学教育在为生产关系服务”。

当年土木、水利的火爆的背后是中国城镇化的高歌猛进,大量的房地产和基建工程自然催生了对于这些学科人才的需求。经管类学科曾经高不可攀的分数线,背后是整个社会外贸和消费需求的飙升。

热门专业的背后,是社会发展趋势的体现。/视觉中国

大学教育为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本身无可厚非,不过,行业的兴衰是周期性的,它的周期律一般来说都会短于个人的职业生命,而中国的发展速度无疑在加速这一过程。

邓红兵教授在公开信中说“说不定风水轮流转,你的专业就是国家只需要的专业,也是大家口口相传的好专业”。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每一个专业都有可能变成劝退专业,说不定吃着火锅唱着毕业歌,你的专业就凉了。

这段时间在网络上走红的B站UP主@大猛子ym就是没赶上好时候的那一个。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他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普通土木专业学生的遭遇。

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大猛子在工地担任技术员,他记录日常生活的视频简直就是土木工程专业劝退指南。

入学时以为自己是在图纸上挥斥方遒的建筑总监,把一幢幢建筑从图纸变为现实;现实是在工地里因为技术细节和工人干仗,是需要弹幕反复提醒画面里这个灰头土脸的大猛子只有22岁。

大猛子算是比较乐观的了。

在视频里,大猛子总喜欢劝观众好好读书,考研、考公,不然就要和他当同事。大猛子劝学的内核仍然是“劝退学”,然而,通过考研、考公、留学来改换专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吗?

由于和生产关系高度相关,选专业就变得和在牛短熊长的基金、股市里搏一搏没什么太大区别。买在无人问津点总是少数人才有的高端操作,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套牢总是比抄底更先到来。

劝退不可耻但无用

@到处挖坑蒋玉成在认清化学行业的前景后,转专业成为了一名人工智能的博士,并在毕业后顺利入职大厂当研究员。有感于这段“上岸”经历,他开始在知乎上讨论天坑专业学生的脱坑之路,并着手撰写《劝退学导论》。

虽然“劝退学”一度被视为对于部分学科的嘲讽和轻视,但在《劝退学导论》中可以看到,作为“劝退学”的纲领性文件,它并没有否定相关学科在宏观层面的意义。在导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大多数不适合这些行业的人能尽早离开的话,那么不光是他们自己更容易取得世俗意义上的相对成功,留在行业内的那些年轻有才华而又愿意为科学探索事业献身的科学工作者们,也必然会更容易地得到更多的资源,进而更大地推动科学探索事业的发展。”

真正愿意投身科研的考生,不算多。/视觉中国

这其实和学术大佬所说的“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人”本质上异曲同工,区别在于学术大佬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仍然笃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却不知道象牙塔之外早已是十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年代。

“劝退学”反映的是年轻人更为灵活的择业观,与其因为一些不能当饭吃的情怀和鸡汤卷到英年早逝,不如早早掂量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放弃竞争专业领域里那几个为数不多的好学生名额。

“钱多事少离家近”是对年轻人择业观最大的误解,“劝退学”当然不可耻,只是面对“钱少事多离家远”的就业市场,个人无可奈何的清醒选择。

首先要解决的,还是生活的种种苟且。/《宽松世代又如何》

只是“劝退学”真的能帮助年轻人避免选专业的坑吗?曾经转码被视为转专业的不二法门,不到几年光景,互联网大厂又成为最卷的行业,“996”和中年裁员,总有一个适合你。当劝退的恐慌到达一定程度,连新闻传播这种没什么“钱途”的专业也能卷起来。

也许是因为新媒体的爆红神话,也许是因为,不考数学。总之据统计,上榜全国新闻传播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的高校,其新传考研平均报录比都能达到16.32:1,其中来避难的理工科学生不在少数。

按照这种饱和速度,“劝退学”也不过是泰坦尼克号倾覆时那一艘艘容量有限的小艇,你永远不知道距离超载还剩下几个席位。

认清自己的需求,才是劝退学的应有之义。/《高考灰姑娘》

一个叫约翰·亚当斯的美国人曾说,“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战争,我的儿子才能获得学习数学和哲学的自由。我的儿子应该学习数学和哲学、地理、自然史、海军建筑、航海、商业和农业,以便给他们的孩子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挂毯和瓷器的权利”。

这段话经常被“劝退学”的推崇者引为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我选择劝退,是为了我的后代不再会被劝退。然而,最大的问题是,说这话的人是美国第一任副总统和第二任总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