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号!央媒密集发文“弘扬企业家精神”
资讯
资讯 > 大陆 > 正文

重要信号!央媒密集发文“弘扬企业家精神”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一起事件,对企业家的定位与作用,又有一些杂音。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企业家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日,《人民日报》评论中写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企业家群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

刘鹤副总理也曾撰述,企业家就像鱼一样,水质水温适宜就会游过来。要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他们发挥作用。

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人们普遍认识到,说一千、道一万,搞好经济的关键在于搞好企业。企业好,经济才好,社会也才会好。

到底该如何看待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近日多位权威人士、中央媒体密集刊文发声,论述“企业家精神”,我们整理成文,以为读者诸君参考。

《人民日报》:弘扬企业家精神,

对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 人民日报 》,2021年12月6日第07版)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企业家群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

干事创业,需要强大的精神激励。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广大企业家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顺应时代发展,勇于拼搏进取,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书写下企业家精神的华彩篇章。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充分肯定企业家群体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明确提出了“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等五点希望,丰富和拓展了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为新形势下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在获得改革先锋称号的人员中,不少是企业家。

他们勇于拼搏、敢闯敢试。

怀揣着“做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理想,1997年,李书福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敢为人先、稳扎稳打,李书福带领吉利走出一条让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造车之路。

经过20多年发展,吉利集团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手中,部分车型成功打入欧美市场,成为沃尔沃集团第一大持股股东、戴姆勒公司第一大股东,连续10年入围世界500强。

他们追求卓越、永不停顿。

我国第一台按键免提电话、我国第一代大屏幕彩电、全球首款喷墨打印可卷绕柔性屏样机……40年发展历程中,TCL创下许多第一。

从一家只能生产磁带的小企业起步,到如今在全球设有42个研发机构和32个制造基地,掌握高端显示技术,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坦言,支撑TCL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不断变革、超越自我。

回顾往昔,李书福感慨:“吉利从小山村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这一切应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李东生表示:“是时代造就了TCL。”

的确,时代造就了企业家。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催生了一批批中国企业家。

深化改革,让企业家有了大展身手的空间。

从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到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到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一系列改革举措助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让企业家群体更加担当作为,带动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扩大开放,让企业家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广泛朋友圈;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合作交流更深入……开放中国,机遇更多、舞台更大。加入世贸组织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从世界第二十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更多中国企业走向全球。今年,共有143家中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比2009年增加100家,居世界第一。

……

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上,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人民日报》评论员:

越是面临挑战,

越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6日第02版,原标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四十六》)

……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企业家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呼唤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精神。在2020年7月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爱国是近代以来我国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爱国情怀是企业家应有的价值追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企业家要同方方面面打交道,调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没有诚信寸步难行;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胸怀,拓展国际视野才能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前所未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在脆弱中艰难复苏。同时,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小挑战、提出了更高要求。

越是面临挑战,越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推动企业实现更好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

企业好经济就好,居民有就业、政府有税收、金融有依托、社会有保障。面向未来,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在新征程上敢闯敢干、不懈奋斗,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我们就一定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

中国经济的活力,离不开企业家精神

(《光明日报》,发布时间12月6日,原标题为《立时代潮头惠国计民生——企业家精神述评》)

上海洋山港,塔吊林立,舟车穿梭,2021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115.5万标箱,创历史新高;内蒙古门克庆煤矿,采掘设备切割完的煤炭,通过传送带不断输送到储煤仓,每天产原煤近3万吨;重庆两江新区,长安汽车两江工厂车间,几百台机械手臂来回挥舞,一分钟就能组装一台车……

日升月落之间,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喷薄出无穷活力。

这活力,离不开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离不开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离不开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企业家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我国企业数量快速增长。通过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为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企业不断取得更新更好发展。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谈到弘扬企业家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回溯历史,40多年改革开放,为企业家精神打造了广阔的生长平台。今天,当中国经济巨轮转向高质量发展新航道,广大企业家勇担使命、主动作为,传承发扬企业家精神,不断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中国经济巨厦添砖加瓦。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优秀的企业家,必然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行胜利折实公债时主动认购650万份;抗美援朝时捐献七架半飞机和大量衣物;对申新纺织公司等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荣毅仁,为新中国工业振兴作出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作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创始人,他广泛开展中外经济技术合作,将中信公司建成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在抗日战争后期兴办民族工业,向解放区低价出售大量军用物资和医疗用品;策划组织天津工商界抗美援朝反美爱国示威大游行,号召天津工商界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王光英,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总部设在香港的中资企业的掌舵者,制定了“扎根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方针,完成了广东磨刀门工程、江门桥工程等项目。

沿着历史的脉络回望,爱国,始终是我国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

今天,企业家如何诠释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指出,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当最大开挖直径达16.07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长沙第一产业园下线;当广东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光通信连接器陶瓷插芯占全球市场用量达75%以上;当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宽幅“手撕钢”全球唯一生产基地;当正泰电器一条智能流水线能同时生产20多种产品……每个企业奋力向上、奋勇争先的姿态,正是对企业家拳拳爱国之心最生动的注解。

……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企业家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激活企业的创造力,带领企业取得更加非凡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解放军报》:

“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中国品牌”

走进生活、走向世界的背后,

是一代代企业家的守正与创新

(《解放军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企业家精神”报道,2021年12月6日,原标题《唯改革者进 唯创新者强》)

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习近平

1. “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怎么样了?”

近日,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一张照片有了答案:一对父子相依坐在沙发上,手上拿着、身边放着的,是两瓶国产品牌的饮料。父亲黑建涛是一家投资咨询公司的创始人,手中举着一本《时间的力量:改革开放40年影像记》,封面正是40多年前的自己。

1979年,一位外国摄影师的镜头定格了这幅画面:身穿绿军装的黑建涛站在长城上,一手插兜,一手举着红色罐装的可口可乐。这张被命名为《红色中国的第一罐可乐》的照片,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生动注脚。

从“洋汽水”到国产饮料,国货的崛起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中国品牌”走进生活、走向世界的背后,是一代代企业家的守正与创新。

一位中国的企业家曾问:“我的父亲是行政官员,我的母亲是锡伯族,我也没有受过商业训练。那么,我以及我们这代人的企业家基因是从哪里继承的?”

答案,涌动在中国这艘巨轮向前航行的历史浪花中。

无数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一代代企业家如同一朵朵与波澜壮阔相遇的浪花,汇聚成推动巨轮前行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

2. “不改革创新,就没有出路”

1978年的中国与世界,像刚开始对话的陌路人,彼此之间遥远又新鲜。

也是自这一年起,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加速缩短,“敢为天下先”的一代企业家,成为破旧立新的开拓者。

一把剪刀,陈列在浙江省海盐县的一处陈列馆内。跨越数十年时光,锋锐不减当年。“改革先锋”、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用这把剪刀“剪开”了中国城镇企业改革的帷幕。

20世纪70年代末,出生于裁缝世家的步鑫生出任海盐衬衫总厂副厂长。全厂年利润只有5000元,发不出老职工的退休金……

“不改革创新,就没有出路。”当时,关于民营企业家年广久和陈志雄“雇用8人以上帮工算不算违法”的争论还未停止,步鑫生就大胆在工厂推行计件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打破“吃大锅饭”的分配模式,在企业生产经营、内部管理、劳动用工、分配制度等方面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

随后,步鑫生提出的“人无我有,人有我创,人赶我转”口号迅速传遍全国,成为许多企业挂在厂内的标语和秉持的企业精神,成为那个时代改革创新的榜样。

改革开放之初,步鑫生们寻找的“出路”是破除计划的桎梏,实现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进入新时代,聆听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长的新一代企业家,将目光投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将“中国创造”的崭新名片铭刻在“国之重器”上。

伴着一声响亮的汽笛,一袭国槐绿涂装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缓缓驶出西藏拉萨火车站。高寒缺氧的世界屋脊,从此拥有了世界一流的铁路交通。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从绿皮火车到“和谐号”再到“复兴号”,“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的主持者、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见证了我国铁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巨大跨越。而他在童年时期,对火车的记忆还仅仅停留在电影画面里。

2008年,时任中国北车总工程师的孙永才,在新一代CRH380高速动车组研制中提出“协同创新”的设计理念。25所重点高校、11所一流科研院所、51家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上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了高铁研发的“国家队”。

2014年,历经503项仿真计算、5278项地面试验、2362项线路试验,“复兴号”惊艳亮相,成为“中国速度”的“金名片”。

“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刘庆峰所在的科大讯飞在语音识别领域深耕不辍,自主研发的自动语音转换和翻译装置即将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滔坚持“技术创新是发展命脉”,自主研发无人机各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这些在创新中谋发展、挺立时代潮头的企业家豪言:“因为创新,未来,无所不能!”

“只要社会有需求,我们可以调动所有供应链,什么都可以造。”疫情暴发之初,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动员3万名工程师,调整50万平方米洁净厂房,建起1800条口罩生产线,200台熔喷布生产线。从中国车企到“全球最大口罩工厂”,从一无所有到口罩日产量达1亿只,比亚迪展现出“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

任何企业都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曹德旺曾说:“我挣了那么多钱,最终只想让企业创造的财富回归本源,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08年,南方遭遇罕见雨雪冰冻灾害,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捐出超过1亿元人民币善款;汶川特大地震,仅中央企业共捐款38.8亿元,捐物20.7亿元;今年,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企业捐赠的一笔笔救灾款和一车车物资,源源不断涌向受灾地区……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2020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显示,2020年企业捐赠额占我国接受慈善捐赠总额的一半以上,年均增幅超过30%。

……

从一间小屋走出世界500强企业,从10余人的创业团队走出世界知名的企业家……40余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企业家精神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成为企业家精神生根发芽的沃土,释放出发展的巨大潜力。

《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的显著成就,

与广大企业家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密不可分

(《中国青年报》,2021年12月6日03版,原标题《让企业家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1978年春天,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确立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根本方针,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身临这一“科学的春天”,现场一位34岁的青年技术员深受触动。9年后,他将自己创办的企业命名为“华为”,取“中华有为”之意。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是众多中国企业家心怀家国、敢闯敢试的生动缩影。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

2020年7月,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中国企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离不开一大批对国家、对民族怀着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的企业家,他们有胆识、敢创新、勇拼搏,顺应时代变革,在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国富民强的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的爱国情怀,成为企业家精神的光荣传统和鲜明底色。

正所谓“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与广大企业家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密不可分。其中,有鲁冠球首创浮动工资制,极大提高生产积极性的管理创新;有李书福“睡觉都想着自主创新”,为了占领技术制高点的不懈努力;也有汪滔不断追求产品独创性,使大疆一步步成长为“国货之光”的执着坚持……

如今,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企业家唯有把企业打造成强大的创新主体,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才能推动中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人无信不立,企业和企业家更是如此。诚信守法、坚守契约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涵。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柄编号“国博收藏092号”的铁锤。36年前,海尔厂长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来信,信中投诉买来的冰箱质量有问题。张瑞敏立马带人检查仓库,发现400多台冰箱中竟有76台不合格。

在那个一台冰箱要花费一位工人3年多工资的时代,他毅然拒绝了把问题冰箱便宜卖给工人的提议,宣布将不合格的冰箱全部砸掉。76台冰箱,换来的是一个企业的诚信根基;一把铁锤,彰显着中国制造的质量自觉。

大浪淘沙,企业守规则、讲信用,才能打造出更多老字号、金字招牌,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在商不唯商,求利不唯利。企业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真诚回报社会,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符合时代要求。

100多年前,一代儒商张謇根据《周易》所载“天地之大德曰生”,给自己的纱厂取名“大生”,寄托着心系国计民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今,新时代的企业家更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倾情投入、回馈社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广大企业家不遗余力地驰援物资、慷慨解囊;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近11万家企业精准帮扶12.71万个村,带动和惠及1500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无论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还是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就业、关爱员工、依法纳税、保护环境等多个方面,企业家都应当有为、大有可为。弘扬企业家精神,就是要增强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根植致富思源的浓厚情怀。

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胸怀。企业家拓展国际视野,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充盈、强健国家的经济力量。

“谢谢,曹德旺。”2020年,在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纪录片《美国工厂》的导演在领奖时特意用中文致谢,也让更多人知晓了这位中国企业家“用玻璃看世界”的故事。在拥抱全球化的过程中,他有勇有谋,面对美国商务部不合理的反倾销控诉,坚决把官司打到底,让福耀玻璃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首个打赢“反倾销”调查官司的中国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一代代中国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上锻炼成长,在全球化竞争中打磨出精益求精的产品、打造出叫得响亮的品牌。

近几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经贸摩擦加剧。然而,人们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中国企业家要想引领企业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就必然要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把握国际规则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市场活力来自人,特别是来自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如今,新冠肺炎疫情阴霾未散,世界经济复苏前路坎坷,当此之时,更需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引领企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徐乐江:民营经济人士始终是,

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

(来源《学习时报》,发布时间2021年12月6日,作者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原标题为:《徐乐江:党领导民营经济发展和工商联工作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就民营经济发展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推动民营经济领域的理论政策实现新的重大发展和完善:

在思想理论层面,首次鲜明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民营经济人士始终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等重大论断;

在基本方针层面,多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确定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十字”方针;

在主要任务和政策层面,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就加强产权保护、弘扬企业家精神、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等,作出专门部署。

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民营经济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进入了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

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和作用贡献大幅跃升,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经济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助力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总体规模和实力实现新跨越的同时,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这充分展示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充分说明了民营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充分证明了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

民营经济人士队伍持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成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依靠力量。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出资人和个体工商户已超1.5亿人,相比2012年的5190万人,年均增长超过12%。

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扎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度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协同参与社会治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营企业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人”论断的科学性、正确性,民营经济人士始终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制度基石。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进而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实践充分证明,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面向未来,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是活力之源。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功不可没。

民营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民营企业家砥砺奋进、创业创新的实践过程,就是企业家精神成长成熟、传承弘扬的最好见证。面向未来,必须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安心、专心、放心地促创新、谋发展。

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黄孟复:

要让一切“做蛋糕”的人,

都能够安心地“做蛋糕”

(本文为黄孟复在11月27日“《财经》年会2022:预测与战略”上的演讲)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实现了全面小康。带领14亿中国人民取得全面小康成绩非常不容易,这是多少年来艰苦奋斗、不断探索所取得的伟大成绩。

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现在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取得这个成绩后,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现在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

实现全面小康依靠的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这个条件下我们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绩。毋庸置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必须需要依靠以上的条件。

市场经济具有高的效率,是能够产生最多社会财富的制度,但是市场经济也有问题。纯粹的市场经济在这几个方面有缺陷:

1. 容易造成经济的波动,形成经济危机,危害广大民众利益;

2. 市场经济容易形成垄断,垄断就阻止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3. 市场经济最大的问题是会造成贫富差距,这个问题是目前市场经济还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

我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就要实现共同富裕,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消灭绝对贫困,到实现共同富裕,我们仍然要靠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能不能够走得通呢?我认为是能够走得通的。

共同富裕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把蛋糕做大,现在中国的蛋糕有多大?我们的GDP是100万亿元,以14亿人分,也就是一个全面小康的水平。

但如果到2035年GDP实现200万亿元,到2049年实现300万亿元,把蛋糕不断做大,共同富裕就有了物质的基础。

能不能达到这个规模?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国以5%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GDP就可以达到200万亿元,之后以3%的速度增长可以达到300万亿元。到时候蛋糕有那么大,如何分蛋糕就变成一个问题,在做蛋糕的过程中,“如何分蛋糕”是另外一个问题,首先还是要把蛋糕做大。

现在靠什么人来做蛋糕?主要靠3种基本力量:

一种是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做蛋糕的一支力量;

另一种是外资经济;

最后一种是民营经济,这是做蛋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现在的情况是,民营经济占到GDP的65%左右,国有经济占经济的20%多,外资经济占到10%左右。

做到200万亿元和300万亿元的时候,我认为这个格局会有一些变化,但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国有经济仍然是我国经济中的先锋,起主导作用,民营经济仍然是我国经济中的基础力量,外资经济是我国经济中的有益补充。

这3种经济力量都要充分利用、充分挖掘。所以今后政策取向应该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做蛋糕”的人都能够安心地在国内做蛋糕,这样就有了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这是实现共同富裕最关键的一点,一定要把蛋糕做得足够大。

到2035年时,可以说我们实现了初步的共同富裕;到2049年时,我们进入一个比较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除了做蛋糕外,大家很关心的是分蛋糕的问题。过去我们分蛋糕有一些什么问题?

在一次分配上,也就是国家、企业、个人三方的分配关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政府分蛋糕分得太多了,我们的财政收入增长很快,但是财政支出增长更快。所以每一年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都很大,而且还要打赤字。这个蛋糕要想分得更均匀一些,政府就应该减少政府的开支,减少政府在GDP中收入的占比,政府应该“精兵简政”,应该过苦一点的日子,这样全国人民和企业就能够分得更多一些。

第二,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资本利得过大,影响了实现共同富裕,也影响了创新。

所谓的资本利得过大:一是金融的企业比实体企业利润高太多,金融企业为什么能够获得这么高的利润?这是一个很深层次的问题,应该更多地让利于实体经济;

二是在企业内部分配上资本利得也偏高,也就是说企业在分配上,应该更多地向职工倾斜,资本利得是需要的,因为没有资本利得就不会有投资,没有投资就不会产生利润。但是在分配上,适度提高人工收入的比例、适度降低资本利得是一个趋势,实际上也是长期获得资本利得的一个基础。

在企业里工作的人都知道,员工的收入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利润高低,如果企业利润高,职工收入低,企业的利润是不能够持久的。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资本利得和企业职工收入的平衡方面,不能够出现养懒汉、养懒人的思想。企业内部分配应该更多向职工倾斜,包括给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等。所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工作可做。

但是不管怎么样,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我们民族复兴的任务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最近社会上有一些对民营经济的非议现象发生,一些人对民营经济还是不理解。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是老百姓用自己的钱创造的经济,它和国有经济相互呼应。

国有经济是用国家的钱办经济,民营经济是用老百姓自己的钱办经济,老百姓用自己的钱办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我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的民营经济将和国有经济共同发展、共同强大,共同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要把中国所有的能够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这一点中央已经多次在文件中、讲话中有了明确的表态,所以广大的民营企业要有信心,按照既定的路一直走下去,相信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财经》社评:

挖历史旧账之风不可长

岁尾年末,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人们纷纷献计献策。人们也普遍认识到,说千道万,搞好经济的关键在于搞好企业。日前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撰文指出,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企业好经济就好,居民有就业、政府有税收、金融有依托、社会有保障。

搞好企业的关键在于企业家,在于企业家精神。因此从中央到地方,为企业家打气,提振企业家信心的表态也有不少,比如刘鹤副总理文章中指出要尊重产权、尊重契约,不搞杀富济贫、杀富致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为市场主体活动提供公正、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等。

而全国工商联前主席黄孟复也公开指出,今后的政策取向应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做蛋糕”的人都能安心地在国内“做蛋糕”。

公正、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是企业家安心“做蛋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针对民营企业比较集中的中小企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不少针对性的优惠和扶持举措来支持其健康发展渡过难关,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从喊话表态支持到具体政策举措扶持,近年来党和国家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可谓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两个不动摇”,真正拿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当自己人的精神。

坦率地说,民营企业家群体在充分感受到党的政策的温暖,充分享受到各级政府扶持政策的力度,充分感念各级领导干部对于民营企业的关怀,充分体认到为民营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进行旨在推进市场公平竞争和鼓励创新的监管的必要性和良苦用心的同时,还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顾虑和担心。事实上,各级领导为民营企业撑腰喊话打气本身也是为了回应这种顾虑和担心。

造成民营企业家顾虑和担心的因素,除了国际政经层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不确定性,国内发展范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带来的挑战,还有阶段性集中监管带来的共振叠加效应等。

除了这些趋势性、结构性和阶段性问题外,民营企业家还深受一些别有用心的社会舆论导向的困扰。

比如规范发展是法治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民营经济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民营企业身处各种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的前沿地带,成为规范和监管的主要对象是很自然的事情,民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规范有序的市场,本身也是这种规范监管的受益者。但总有一些以带节奏为能事者有意无意间将这种规范和监管解读为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打压。

比如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如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全面脱贫目标的实现,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和更为紧迫的动力。但一些别有用心人士却将其解读为对改革开放路线的改弦更张,甚至幸灾乐祸不怀好意地将其解读为要以民营经济为代价来实现均贫富。

针对上述错误有害的舆论导向,有关部门及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政策解读和宣示,起到了很好的正视听、稳人心的效果。

近来又有一股妖风欲将社会舆论的焦点引向当年企业改制时期的所谓历史问题,大有对产权改革兴师问罪甚至反攻倒算之势,其势汹汹,义正词严,动辄以人民利益代言人自居,一时间又弄得人心惶惶。

改革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是在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现实变化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改革,本身会在不同历史阶段适当超前于既有的法律政策框架,在改革和发展中达致新的规范和秩序。

中央对于国企改革、产权改革早有定论,国有和民营资本在优化布局中的进退组合,都是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国有资产和国民财富整体的保值增值加以判断。对于国企改制和产权改革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刘鹤副总理在文章中指出,企业家就像鱼一样,水质水温适宜就会游过来。要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他们发挥作用。在国企改制和产权改革早已尘埃落定、国有资本监管和经营的主管部门已经依法运行多年的当下,重新炒作国企改制和产权改革的所谓历史问题,无异于搅皱一池春水,并有混水摸鱼之嫌。

这样的言行不利于提振企业家信心、不利于最为广泛有效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能动性,反而会挑动社会矛盾对立情绪,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妨碍人民群众共同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去。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未有之大机遇,我们应该以提振企业家信心为抓手,团结一致向前看,夯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排版 | 米小白 审校 | 正风 主编 | 孙允广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