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救助530个困难家庭 她组建起一个“家”
资讯
资讯 > 暖新闻 > 正文

4年救助530个困难家庭 她组建起一个“家”

家,是重拾信心和力量的源泉。家,是重拾希望和梦想的起点。

西安心羽爱心家园在发起人常向阳4年的经营下,为530个重病患儿家庭提供无偿帮助,挽救数百个陷入困境的小家,汇聚爱心,创造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大家。

38年老义工组建一个“家”

“我是一个从小就好管‘闲事’的人。”11月25日,放下手头工作的常向阳,在家园里面积最小的“办公室”内打开了话匣子。

12岁便当起公益志愿者,2000年遭遇下岗,正是而立之年的她,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创建了西安心羽志愿服务队,科普胆道闭锁医疗常识、筹集善款,为西北地区的胆道闭锁患儿争取重获新生的希望,也因此和西安市儿童医院有了很多交集。

“一些家长为了节省费用,时常在医院楼梯间里、过道里对付一晚,那时候我就萌生了组建一个家园,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免费吃住的想法。”常向阳说,无数次见到贫困家庭的孩子被高额的理疗费所困扰,或者放弃治疗的家长,心里特别难受。

在自己45岁那年,常向阳决定必须行动起来。在心羽志愿服务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选址、装修、筹集物资、购买家具等一系列筹划之后,于2017年9月,正式成立了一个简洁、温馨且包含了学习角和活动游戏等功能区域的“西安心羽爱心家园”,并开始接纳慢性重症患儿及其家属,吃穿住用一切全部免费。

4年救助530个困难家庭

雪中送炭式的帮扶服务,瞬间在圈内传开,医生推荐,家长介绍,4年来家园内始终“人满为患”。

常向阳说,4年多时间里,除了一个留作机动流转的床位,别的床位从来没有空闲过。“我这里一开始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从12个床位逐渐增加到17个,始终留一个应急床位,留给特殊情况和回来复查病情的患儿短期周转,一些慢性病时隔一月、半月需要复查,留下床位,他们就像回家了一样,不需要住宾馆,吃住也不用发愁。”

4年时间里,可查的记录显示,这个“家”已经帮助过530个患儿家庭,接受的孩子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刚满月。530个孩子来自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浙江等省区。居住时间短的十天、半月,时间最长的,到明年2月份就满3年了。

“时间最长的娃叫祥祥,商洛人,眼睛晶体被摘除,眼镜度数达1300多度,还患有脑瘫,要是不帮一把,娃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常向阳说,“床位根本不够用,眼下仅血液科等着入住的孩子就排了十几个,心羽爱心家园的地方还是太小。”

50岁“家长”诠释铁肩柔情

每天的柴米油盐,都是一笔开销。这17个床位就是17个病患家庭,三四十口人,每天三顿饭,光煤气灶都要打开几十次。水费、电费、物业费,米、面、油、酱油、醋、肉、蛋、奶以及水果和蔬菜,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家园有上百位会员志愿者,每月每人20元钱,用来固定开销,剩下的钱,全部由我来负责。自‘家园’成立以来,每年的开销近30万元,要是能有人帮我负担一下房租就太好了。”每天开门七件事,件件都是花钱事。4年来常向阳除了做自媒体、拍照、撰写文案和稿件赚了些零钱,其他全靠以前做生意攒下的老本。坚持的很辛苦,但是却不曾有放弃的想法。

由大厅改造的宿舍内,孩子们或看书或做游戏,见到常向阳,都大声打着招呼:“常妈妈”。靠南边的厨房里更是忙得热火朝天,七八名患儿家长正在洗菜、炒菜,案板上摆着四五个盛满饭菜的大盆子,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常向阳说,4年多来,家园已经成为一个爱的集散地,每一位接受过帮助的家长,都主动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中,他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盼望着所有的患儿快快回归健康,离开这个家园,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温暖港湾;住在这个“大家”里的人,尽自己所能,分担着“家庭”责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