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社交真相:我只是讨厌被打扰
资讯
资讯 > 正文

当代年轻人社交真相:我只是讨厌被打扰

当代年轻人的孤独:不想被打扰,却又渴望被拥抱。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想周末睡个懒觉,却一大早被隔壁装修的电钻声吵醒?出门看个电影,却因为前排观众频繁拿手机出来玩而无法沉浸式观影?只是想安静理个发,但理发师却一股脑地问你工作、居住、生活等诸多隐私信息……不管愿不愿意,以及想不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一直都处于被打扰的状态。

十一假前,36氪向全网读者发起了“你的生活在被谁打扰”的征集,共有879位不同性别、不同年纪、不同城市的读者跟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和心声。我们发现最常打扰的群体依次为:陌生人、同事、家人、合租室友以及客户。

我们的生活都在被谁打扰?

公共场合外放大喇叭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近8成的受访者经常被陌生人打扰,而其中最多人提及的便是公众场合外放。

@zz: 最讨厌开公放刷短视频的人,一条还循环看n遍,视频里一直罐头笑声,他却不笑…

@吃着西瓜洗脸: 有次在胡同里的公厕拉粑粑,左右两边都在刷短视频,一边一个比着外放,一个是猴子笑,一个是土味音乐,吵得我想用

扔他们!

当然,陌生人的打扰也不仅仅只是公众场合外放:

@小乖怪: 经常在路上被抓着问要不要办这个卡那个卡,拒绝了一个,另一个又跑上来,还一直跟着,烦不胜烦。

微信语音、电话狂人

纵使语音消息有理解效率低、正式性不足、无法复制转发、难以回溯查找等饱受诟病的缺点,但我们在工作仍然经常会收到领导、同事、客户的一连串语音消息,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

@小渣渣: 领导老是喜欢发语音布置任务,还不知道自己口音重,每次都得重复听好几遍才能听懂......

@小嘘嘘: 客户只发语音,而且我发现级别越大、岁数越大,越不喜欢打字。

@蜗牛: 最怕毫无征兆开语音/视频通话,特别是半夜三更来电话。

活在自己世界的合租室友

对于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买房不敢想,一居住不起,合租才是常态。然而,合租就像拆盲盒一样,打开那扇门之前,你永远想不到你的合租室友可以有多“奇葩”。

@墨斐: 合租室友老是半夜三点霹雳吧啦煮宵夜。

@大铁: 隔壁室友有段时间突然信了什么教派,由此开始了晚晚神秘兮兮的祷告。半夜三更开始边唱圣歌边哭,时不时传来撞墙声......我着实害怕了。

@小萌: 合租室友不打扫厨房和卫生间卫生都算了,还好多次带不同的异性回家,自己房间门也不关,她不尴尬我都尴尬了。

永远在装修的邻居

古语有云:远亲不如近邻。然而,对这届年轻人来说,只想问出一个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我的邻居永远在装修!

@卡秃噜皮了: 我楼上邻居装修3年了,每天都不知道在干嘛...

当然,除了装修之外,也有可能遇到一些不太自觉邻居。

@杜大人: 夹在两家特别爱摔门的邻居中间,动不动就被摔门声吓到。

@相相: 邻居半夜两三点剁肉馅做宵夜,房子不隔音,对方职业不明。 (编者回: 这位同学,你有没有想过其他可能呢? )

手握“为你好”法宝的父母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近3成受访者表示曾经被家人打扰过,其中多数表示家人小习惯上的打扰还可以接受,但难以接受的是以“为你好”道德绑架的打扰

@圈圈: 我爸妈联合起来装病,把我从国外骗回来,然后给我安排工作。我反抗,就会来一句:我们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

@八宝粥: 常年在外回国后,和父母重新住一起,关门独处时间父母总不断进出,甚至不理解你的独处行为。

不愿被打扰,但又渴望被拥抱

成年人的孤独:不愿被打扰,又渴望被拥抱。 尤其在工作中周旋一天,好不容易回到家,关起属于自己空间的那扇门,走进卧室卸下所有的盔甲,那一刻倍觉放松。但有的时候,身边的家人、朋友,也会在不加打扰之下给我们温暖、关怀。这一次,我们也收集了读者关于“不打扰的温柔”的经历和故事,与大家分享:

每次晚归回家都有一盏为我留的灯

不管工作有多累,加班到多晚,每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只要远远望见那扇透出乳白色光线熟悉的窗棂,心中马上升起一股暖意,因为我们知道家里有等待的人,有特意为你亮着的那盏灯光。有时候,家人的爱就这么简单而不打扰。

@鱿鱼游戏大魔王: 在家加班到深夜,老公也会为我留一盏灯。

@小惟: 夜里回家桌上总有零食。

@困困: 一个人(女孩子)在杭州工作,租了一对老夫妻的次卧,偶尔加班或晚归,老奶奶都会提前问我几点回家,然后站在分岔口路灯下等我。

不打扰你睡觉,是我给你的温柔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不太一样,即使在亲近的伴侣也可能会有相左的习惯,有时候温柔不是要一方迁就另一方的习惯,而是我尊重你的习惯,尽可能地不打扰你

@三横一竖: 放假回家,习惯晚起,妈妈在家里都是静悄悄的,电视基本静音或者不开。

@相相: 睡眠较浅,两人已经多年形成默契,半夜谁上厕所,都不会开灯,借着月光悄悄去,不打扰对方休息。

更多的温柔,尽在不言中

就像五月天那首《温柔》中唱的:“不打扰,是我的温柔”。很多时候,身边的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给我们的温柔都是不打扰,默默的爱。

@Ria:室友询问并尊重我的作息,并且就算都在家的时候,有事情的情况下也会微信找我,而不是敲我的房门强迫我在私人时间和人类进行社交活动。

@寿司: 朋友普通联系时,会先微信文字信息找我,不会语音或直接电话过来。

不打扰是最大的温柔

作家周国平在《人和永恒》一书中提到:“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这界限是不清楚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源于无意中突破了这界限。”

当我们问及“人际交往之间,保持边界感重要吗?”,67.9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重要,30.48%受访者表示重要,仅有1.6%受访者表示无所谓。人与人相处最好的关系,不是不分你我,而是熟不逾矩。

正因为此,「不打扰理念」,是想与大家分享一种人与人之间具有更边界感的日常生活方式,不以自己的方便随意侵犯别人的自由,不用自己的眼光随意评价别人的行为,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身上,最大限度不打扰别人,不给别人添麻烦。

《相处的艺术》中对于边界感的描述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定”。 人的自我不仅仅局限在我们以皮肤作为边界的物理身体里,会延展到我们拥有的事物上,延展到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圈定一个心理安全边界,这就好像是动物的领地一样,我们在这里寻找安全感和归属感,整合并构建自我。

保护好自己的边界,不侵犯别人的边界,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两件事。 我们要尊重自己的独立存在,理解自己对边界的必要需求,明确自己的边界范围。如果对方的行为让你感到被冒犯,或者是对方的要求超出了你的承受范围,请记得表达拒绝是你正当拥有的权利,你可以说“不”。

守住自己的边界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尊重别人的边界。尊重别人的私人空间,未经别人允许或邀请,不强行进入;尊重别人的隐私,若对方不愿深聊的话题,即使再百般好奇,也就此打住;尊重别人的时间和精力,能自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麻烦别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别人的边界,一定程度上也是别人尊重自己的边界的前提。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