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新规出台后的首个七天长假,落实情况如何?多名家长告诉南都记者,防沉迷新规落实以来,有“游戏瘾”的孩子确实玩游戏少了,多了其他一些活动时间。但也有家长称,孩子转而沉迷于看游戏直播和短视频。此前,多个直播及短视频平台推出青少年模式,一些家长希望这些平台同样能够强制要求实名,并严控未成年人观看时间。不过,有专家指出,要管住未成年人游戏沉迷,关键还在于家长的陪伴与引导。
记者测评:
多款游戏基本落实防沉迷措施
国庆长假期间,南都记者与一些关心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新规落实的市民对游戏厂商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测试。测试对象主要为各大应用市场排行榜前10位的游戏,涵盖了《王者荣耀》《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和平精英》《开心消消乐》这些热门游戏。测试过程中,记者经家长及未成年人的同意,用未成年人的账号登录,主要测试各大游戏平台在实名认证、未成年人游戏时间以及充值限制是否落实新规。
南都记者实测发现,这些游戏在登录时均需实名认证,有游戏在登录前提醒“未实名认证的用户不能使用任何游戏服务”。而在非游戏时段,在实名认证结束后,游戏界面弹出相关防沉迷提示“未成年人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20:00-21:00进行游戏”“因您未成年,当天游戏时间结束,并退出登录”。
如《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手游,记者下载该手游并通过手机验证后,被要求进行实名登记。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后,系统立即显示认证身份为未成年人并提示:“未成年玩家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的20时至21时登录游戏。”随后,游戏页面自动关闭。到了晚上9点,页面准时出现防沉迷温馨提示,随即自动关闭。
游戏基本都会弹出相关提示。
而另一款游戏《开心消消乐》,记者下载后也被要求实名认证,未实名账号游戏体验时长不能超过1小时且不能在游戏内付款。记者提交信息后,状态显示为“青少年”。当记者尝试以未成年人身份购买金币,页面显示支付金额已达上限,页面显示系统检测到为未成年人,无法继续付费。
但南都记者也发现,用未成年人账号登录后,有游戏在防沉迷新规要求的非游戏时间内出现在某天不能够游戏,但在另一天却能正常游戏的情况。
网上有人兜售“破解防沉迷”
记者调查发现,新规施行后,一些网络群内出现如何破解防沉迷的讨论。网上有人打起了防沉迷系统的主意,兜售“代破解”“解除防沉迷”服务牟利。
如在百度贴吧上发现有“王者荣耀防沉迷解除”、“实名注册修改和防沉迷系统解除”等字眼的帖子。记者通过一网友留下的联系方式加其QQ好友,对方表示,只要有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都可解除,“把要解的游戏账号和区发过来就行,具体怎么操作不用管。”
另外,记者在一个“反沉迷××××”的QQ群看到,有多名疑似未成年人讨论如何破解防沉迷。也有人兜售所谓“解除防沉迷”服务,“需要的来加我”“绝对稳稳的”。在其出示的QQ截图中,记者看到,破解需先交58元,并提供登录账号及密码。
有人兜售所谓“解除防沉迷”服务。
该群还有人分享经过破解的游戏应用,称“所有破解游戏均为免费版,软件具有时效性可能过段时间就不行了,记得加软件内QQ群等待更新即可!”
有家长称忧心孩子转看游戏直播
国庆假期期间,南都记者采访了多名家长。他们大多表示,孩子确实少玩游戏了,有家长欣慰地看到了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
张女士和丈夫忙于生意,日常陪伴时间不多,导致8岁儿子很小就有用手机玩游戏的习惯,“瘾很大,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来”。因为儿子知道自己的手机密码,有一次甚至偷偷用手机充值3万多元游戏币,曾找游戏公司索赔无果。为帮儿子戒掉沉迷游戏的不良习惯,她将其送到增城一家寄宿学校读书,学校管理比较严格,电子产品一律不能带回学校。但让她感到无奈的是,“周末一回到家他又会捧着手机不停地玩游戏!”
对于实施防沉迷的措施,她举双手赞成。现在儿子只有放假才能玩一个小时的手机游戏了,“只能看看电视,做一些户外活动,他的转变还是很大。”
但也有家长称,孩子减少的游戏时间都用来沉迷于观看游戏直播、短视频等了。
今年读高二的小俊(化名)16岁,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玩游戏已有八年时间。小俊说,当时他无聊中在浏览器看到一些小游戏网页,从此开始游戏之路。小俊说,爱玩游戏仅仅是因为有人陪,“玩游戏时同学都在线,这样就算一个人在家也不那么无聊了。”
然而说起新规,小俊觉得“没所谓”。小俊课业繁重,并且在父母的管束下,原本每周玩游戏的时间也不长,“本来就只有几个小时,现在只是缩短成一个小时。”问起身边同学的感受,小俊称,感到难适应的同学也只有少数几个,“作业多,课程排得满,大家玩游戏的时间都很少。”整个假期期间,小俊每天打开游戏的时间也不超过1个小时。不过在小俊母亲的眼里,他假期时抱着手机的时间并没有变少,因为有了“替代品”——短视频平台。假期中,小俊时常刷短视频,有时还会自己剪辑视频并上传。一些短视频平台设有“青少年模式”,但小俊称,这个模式可以手动关闭。
曾向南都反映孩子通过租号绕过防沉迷的家长陈先生也表示,虽然游戏时间得到控制,但孩子还是会看一些游戏的视频直播。
专家:家长的陪伴引导很关键
深圳的一位家长万女士(化名)则告诉南都记者,女儿是初中生,对游戏比较沉迷,她使用大人的证件进行了实名认证,防沉迷系统没能发挥太大作用。“孩子平时玩手游到很晚,十一点才写作业,十二点多睡。”万女士说,“她有同龄人在玩,她不玩会觉得交不到朋友,融不进去。”
万女士还提到,对孩子玩游戏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她也有点矛盾。“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有主见很难管,商量根本不好用,又不能总是拿家长的身份压着,怕她有过激的行动。”她说,“个人认为,必须人脸识别和身份证一致,才能做好防沉迷。这样,偷拿家长身份证注册的未成年人也可以被限制住。”
对此,有专家表示,要真正筑起游戏防沉迷的防火墙,关键还是要搭防护网。这个防护网需要家、校共同协力,积极引导学生,特别是家长要切实承担监护守护职责,多陪伴孩子,与孩子充分沟通。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廖艳萍 杨婷 马辉 魏志鑫 黎玉莹 张思琦 陈杰生 实习生李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