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投资管理中国业务总监沈强: 量化和沟通,是促进被投企业向低碳目标转型的两大法宝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施罗德投资管理中国业务总监沈强: 量化和沟通,是促进被投企业向低碳目标转型的两大法宝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为积极推动国家碳中和愿景和全球控温目标实现,凤凰卫视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于2021年9月22日-24日主办2021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主题为“全球碳中和与中国担当”。联合主办本次峰会的有凤凰网、凤凰都市传媒、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 Team)、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英国以COP26联合国气候大会主席国身份参与。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处代表涂瑞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等七十多位嘉宾参与峰会,就全球碳中和、企业气候雄心、绿色金融、能源转型、绿色建筑以及低碳交通等话题进行分享和讨论,旨在集聚各方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为地方政府、企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过程中,提供战略规划、技术应用、成果展示、知识分享及国际交流等多样化的指导和服务。

施罗德投资管理中国业务总监沈强在“资产管理行业低碳转型的方法与实践”圆桌讨论中表示,今天讲到投资、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这些内容翻译到投资语言里一定要可量化,具体可分为两个角度:一个是风险,一个是收益。用量化的工具和模型把这两本账算明白后,便能找到一些可行的投资之道。

沈强还表示,促进被投企业向低碳目标转型的过程,其实是对旧有经济和已有工业化进程进行更新换代的过程,其中存在着很大的阻力。因此与被投机构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的放矢,要让它们意识到投资人在帮助它们创造价值。

以下为沈强发言实录:

嘉宾主持人朱聆:这些年来施罗德在中国投资布局里,在ESG赛道上是怎么布局的,以ESG为主题的投资策略在收益率方面是怎么样的表现?

沈强:施罗德是持续经营了两百年的老店,也是英国较大的头部投资机构,今天讲到投资,讲到节能减排、双碳目标,所有的东西翻译到投资语言里一定要可量化,具体从两个角度来讲:一个是风险,一个是收益。把这两本账算明白了,也是可以找到一些可行之道的。

从这个结果上来讲,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发现好公司也可以是好投资,负责任的好公司,它不仅仅是承担了成本,对于投资者来说也能创造非常好的投资收益。首先退一步讲,一个大的环境,现在看到所有双碳目标等等,其实也是从1750年到1950年这200年间,接下来1950年到1970年20年间几个不同阶段。全球的工业化不断上升,碳排放水平也在上涨,接下来几十年它高位横住了,未来我们需要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把它给降下来。因此,它一定意味着行业颠覆,一定意味着有成本,这个过程它的发展不一定是非常线性的。

现在已经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不均衡,首先从经济体来讲,全球大概三分之二代表经济体体量的国家,已经宣布了一些碳排放的目标,如果你翻译到金融界的语言,从所有的公司来看,你用发布相应的碳减排、碳排放目标和方法,这样公司市值占到总市值大概可能是20%-30%的水平,其实比这个国家已经少了很多。

再到资本机构,资本机构里发布了这些清晰目标的占比大概在5%-10%,所以首先它是有一个巨大的机会不均衡。在这过程中间,发现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潜在的投资收益机会,把它大概列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首先是说评估风险、评估机会,风险大概是几类:第一可能是在转型产生的风险;第二是不管是否转型,即便在转型过程中,一些具体的行业、企业仍然会面临物理性的风险,即便去买保险,它的保险费也是不断上升的;第三是一定会淘汰一些落后的产能、淘汰具体的部门,他们会面临风险。

第二要进行管理,在面对新的变化时有清晰的每一层级的目标,还有组织要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管理或者具体的行动,最后它是否每一步每一步施行认真取得进展,这是过程的管理。最后我们发现要进行对标的考核,作出一个结果的评审。

为了帮我们自己把这个账算明白,我们大概自己也开发了一些比较好用的工具,一些量化的工具和模型,比如关注气候变化趋势,发现大的行业主题、大的投资主体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投资市场所取得的进步。

首先有碳排放进度的仪表盘是我们工资自己研发的,它比较一目了然的能看到。

第二个具体到公司去评估,我们可以把碳排放相关的风险因素和成本因素、包括它上下游的因素,包括这个行业变化对它未来的营收产生的影响,全部算进去。对比一般的财务分析它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

第三对于结果进行考量,包括对它目标的设定,对目标的达成,这个是一些持续性的对标考核,最后我们采取非常主动的对话机制,一个非常主动的影响机制,这样跟企业去互动。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举一个例子。从2007年开始进行公开发行的一些关于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投资的策略,它这么多年下来它是跑赢了同一时期发行的总体的宽基指数股票投资策略,包括全球股票投资,在这个领域里取得了非常好的投资绩效,不管是机构的投资者还是渠道的投资者,他们看了以后对这个产品、这一类策略从绩效上非常的喜欢。讲到我们的经验,我们可以把碳排放或者是气候变化细分到具体的五大类、六大类投资主题里进行深挖,我相信基于这么大的供需缺口不平衡其实还有很多的路可以走,很多的机会大家可以一起来完成。

嘉宾主持人朱聆:施罗德是怎样施加自己作为投资人的影响力,从而促进被投企业往低碳目标转型的?

沈强:这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就像刚才分享的一样,其实是对旧有经济和已经进行到一定程度的全球工业化的升级换代和迭代,肯定是有破有立,那么就会去除掉一些东西,肯定就会有很大的阻力。在这个过程中要去推动的话,一方面是我们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整个行业和全球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总结下来,做这件事情就要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而且最后万事怕认真,一步一步把它做好其实是可以做,而且非常值得做的。个人觉得与被投机构进行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有的放矢,要让他们意识到我们在帮助他们创造价值。

我们面对可投资的这些范围,不同的行业在面对双碳目标的时候既面对一些风险也面对一些机遇。我们对每个行业的企业进行对话的时候肯定不是越俎代庖,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因为他们都是行业的专家,比我们算得更清楚,但他们面对一些问题,比如在不同的经济体、不同的国家都发布了一些双碳目标的时候,接下来不同的行业监管机构也开始推行这些目标,各项好的方法论甚至达标考核都开始制定下来的时候,这个过程中企业会受到考核的压力,也会受到包括我们在内的其他股东的压力,自己内部管理层也有压力。我们最开始提的时候他们可能不在意,或者不愿意提、不愿意听,经过一个确实的拐点以后变得愿意对话了,我们跟他们讲东西的时候一般会觉得,他们所在地、所在国的管理规定、大政方针是最重要的,遵循这个方针,相关制定下来的操作标准、评估标准,我们跟他们做一些跟进,甚至分享一些其它地区、其它市场类似的企业采用的做法以及经验,他们会觉得比较有价值。

我们跟他们沟通,比如做股东投票的时候,好比去年关于ESG领域的投票,全球包括对话和投票做了2000多次,我们发现过去的趋势中越来越多地投了反对票。投反对票不是目的,只是过程中的一步,我们投反对票之前注重沟通,跟企业讲好我对某个问题可能会投反对票,我投反对票的理由是什么,然后很快地去找企业,就说想做一个跟进的沟通,告诉你为什么投,以及怎样帮助你,可能就是下一次得到的是支持票而不是反对票,整个就是完整闭环的沟通,企业就会觉得有所价值。

最后我们发现企业的反馈也是在提升的,比如今年集团的CEO跟350家公司主动进行沟通,响应行业和政府的号召,建议这些公司尽快或者最好立即马上对如何实现零碳目标提供一些他们在排放方面的目标、做法的信息分享,也会鼓励他们向社会进行反馈,我们发现295家公司很快地直接进行了联系。越来越多的公司对我们的行为表示认可、表示首肯,其中有些公司告诉我们,他们已经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有些公司告诉我们,他们开始制定目标了,还有一家公司很有意思,告诉我们这封信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要去督促他们,这是有用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