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刘已粲
8月19日上午,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第30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经疫情防控专家组综合研判,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决定,2021年8月19日起,江宁区禄口街道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将继续实施7天过渡期管理。至此,南京市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
30天的坚守换来全域低风险,南京市民表示“十分珍惜”。朋友圈内,“南京,绿码!”的字样刷屏。“我终于可以坐地铁上班了!”南京市民张晨告诉记者。8月20日起,南京地铁1号线、3号线恢复全线运营,公共交通及道路客运将分批恢复。
自从南京市7月20日通报出现9例阳性确诊病例,到8月19日宣布全市全域低风险,南京战疫已是第30天。截至8月18日24时,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5例,出院79例,还有156例本土确诊病例在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其中轻型31例,普通型125例,所有患者病情平稳。
这份来之不易的阻击战成果背后,是成千上万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基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默默付出,是整座城市人民的默默支持和全力以赴。
从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到部分行政区进行检测,最后精确到某个街道,多轮核酸检测不断缩小规模的背后,是流调人员赶在病毒前锁定感染者的一场场赛跑。
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工作人员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接报后,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副主任医师马涛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奔赴机场。连续3天,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进入航站楼开展现场调查。“早期报告的病例,每名病例我都打过电话、做过访谈,掌握病例的详细情况。”马涛说,在流调队员们驻扎江宁期间,为提高流调效率,队员们吃住就在办公地点,累了就躺下,醒了接着干。
7月31日晚上10点,马涛接到紧急任务:当天将南京市前三轮核酸检测的情况进行分析,尽快拿出第四轮核酸检测范围的建议。疫情分析组所有队员对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研判,经过多轮会商,最终疫情分析报告于8月1日凌晨3点出炉,就第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的范围给出了明确建议。这样的疫情分析,南京市每天要做两次,一次是中午12点,一次是深夜12点。此后,每轮核酸检测“包围圈”越缩越小,精确到社区和村。
8月19日,南京一家商场工作人员为顾客测体温。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来自街道社区、公安、税务、国企的基层党员干部,构筑起抗疫的第一道屏障。47岁的潘开全是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尧化社区党委书记,自7月20日南京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他带领23名同事和辖区220余名共产党员,打响了社区“保卫战”,甄别禄口机场经停史人员、沟通联系“黄码”居民、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对小区进行封闭管理,24小时连轴转,守护5939名居民的健康。
为加强核酸检测采样能力,南京全市组织1万多名医务人员,全省12个兄弟城市支援5000名医务人员补充到核酸采样点,核酸检测能力紧急扩容,由原来的每天30万管增加到每天70万管,先后开展了6轮全员或大规模的核酸检测,累计检测量近4000万人次。
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是疫情防控的另一条重要战线。7月28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服务保障中心主任王永红以临时党支部书记身份接过党旗,率领省人民医院首批60名医护人员奔赴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救治新冠确诊患者。
诸多经验丰富的战疫专家们再次披挂上阵。江苏省累计调遣28名救治专家、1477名医疗队员进驻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有“重症八仙”之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江苏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邱海波,有苏北人民医院副院长郑瑞强,还有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陈旭锋。
邱海波表示,为做好诊疗救治工作,一支由国家、省、市医疗专家共同组建的联合团队,精心为病例制定了“一人一策”、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德尔塔株流行,尤其是面对一些老年病例,治疗策略跟以前比有所改变,早期的诊断、评估和干预,阻断病毒从呼吸道向肺部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对于老年人心、肺、肾脏等基础疾病的治疗和控制至关重要,这是防止老年病例发展成重型和危重型的一个有力保障。
自8月5日首批6名患者出院以来,南京已连续15天共计79人顺利出院并转入定点康复机构。
南京正逐步恢复城市正常运行。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禄口街道以外地区的商场、批发市场、餐饮等经营单位将有序恢复开放;大中小学生将按照部署分批次开学。
“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8月19日,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副主任医师丁松宁表示,南京还要继续严格遵循各项防控措施,筑牢抗疫防线,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做到思想不麻痹、防疫不懈怠、防控不放松。
已经回到单位上班的张晨,发现街头又重现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高校教师陈倩中午去了以前常去的饭馆,吃到了“久违的幸福”。两位市民表示,见证了南京战疫全过程,深知城市回归背后是一线防疫人员夜以继日的付出,所以每天都会督促家人,严格遵循防疫规定,戴口罩、勤洗手,进门换衣服,与人交谈自觉地保持一米以上距离。“‘绿码’来之不易,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做好防疫细节,守护南京。”陈倩告诉记者。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0日 10版)
这Young(164)丨寒夜守护者:登280级“好汉梯”巡井保供
天山网2025-01-14 21:26:37
新华每日电讯2025-01-14 21:21:08
中国新闻网2025-01-14 21:19:59
中国日报网2025-01-14 21:18:17
新华社2025-01-14 21:17:45
“中国游”再也不用担心“玩不够”“支付不见外”获评“非常酷”
央视新闻2025-01-14 21:17:14
央视新闻2025-01-14 21:16:34
央视新闻2025-01-14 21:15:56
中国新闻网2025-01-14 21:15:28
人民网2025-01-14 21:15:26
央广网2025-01-14 21:14:41
央视网2025-01-14 21:12:35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一截废弃钢卷条,“卷”出百亿元“量具产业”
新华社2025-01-14 21:11:48
人民日报2025-01-14 21:09:16
央视新闻2025-01-14 21:08:39
新华网2025-01-14 21:08:07
央视新闻2025-01-14 21:07:41
央视网2025-01-14 21:06:49
从数据透视2024年金融服务成效 “血脉”“活水”助力经济回暖向好
央视网2025-01-14 21:06:22
新华社2025-01-14 21:05:43
石榴云2025-01-14 19:57:28
央广网2025-01-14 19:56:52
乡村振兴看内蒙古|新时代草原牧民,放牧的马鞭换成了远程遥控器
央广网2025-01-14 19:56:27
新华网客户端2025-01-14 19:55:37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5-01-14 19:54:53
两美企计划联合收购美钢铁公司 日铁发声反对并称将完成收购计划
央视新闻2025-01-14 19:54:25
千龙网2025-01-14 19:53:56
免签政策叠加效应持续释放 跨省游、深度游成为外国游客“打卡中国”新趋势
央视网2025-01-14 19:52:38
2024年6.1亿人次出入境 外国游客“说来就来”游中国成现实
央视网2025-01-14 19:52:15
列国鉴·斯里兰卡丨记者观察:新总统访华,斯里兰卡冀斯中关系取得新进展
新华网2025-01-14 19: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