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航天员 “它们”也带着任务上了天
资讯
资讯 > 正文

除了航天员 “它们”也带着任务上了天

这两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上天的新闻让大家很是振奋。眼尖的网友发现,这大国重器竟然还是“太空带货小能手”。

咋回事儿?岛妹带你一起看。

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图源:新华社)

上世纪60年代,苏联、美国先后将宇航员送上太空,当时,毛泽东感慨道:“我们怎么能算是强国呢?我们甚至无法把一颗土豆送上太空。”几十年过去,中国航天不仅可以“上九天揽月”,还可以顺道把很多“货品”带上太空,可不仅仅是一颗土豆了。

都有啥?

小麦、玉米、大豆、南瓜、水稻、番茄、辣椒、棉花,连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都有。有网友说,种菜养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能,这一论断再添实锤。

不过,带这些农副产品上天,可不是改善航天员伙食。真正的目的是借太空之力培育更好品种,实现增产增收。

具体怎么操作?

首先,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搭载返回式太空舱,进入太空。然后,利用太空的高真空、宇宙射线、微重力等共同诱变,使种子产生基因变异。等回到地面,科研人员会经过多代筛选、培育,最终形成特性稳定的新品种。

与传统地面诱变育种相比,特殊的空间环境,使太空育种具有变异率高、变异幅度大、有益变异多、稳定性能强等特点,因而能够培育出高产、优质、早熟、多抗良种。

太空育种(图源:中国数字科技馆官网)

当然,也不是所有种子上天转转就能变得高产优质。此前卫星搭载过的种子,只有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可能发生变异;育种专家也要经历至少4至6年的选择、淘汰、试种、审定,才能最终选育出优质高产的精品。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就开启了“航天育种”之路。最初搭载种子,只是为了探测太空环境对植物遗传的影响。谁料从天上回来后,一些萝卜种子幼苗茁壮,大蒜种子竟长出了重达150克的蒜头!

于是,自神舟一号起,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南瓜、油菜、棉花、花生、芝麻、番茄、青椒、苜蓿等纷纷“上天历练”。

随着太空育种技术的发展,如今育种范围已愈发广泛。除了粮食、蔬菜、水果、油料,还有花卉、中草药、酿酒微生物等也涵盖其中。

效果咋样?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梁小虹给出了一组数据:截至目前,中国已培育出700多个航天育种新品系、新品种,累计种植面积1.5亿亩,产业化推广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实打实地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了贡献。

研究人员插种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秧苗(图源:新华社)

那么,乌鸡蛋进入太空又是咋回事呢?

原来,工作人员想研究空间环境对胚胎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影响,以优选出新品种,而乌骨鸡因品种纯合度高、经济价值高,成功入选。别看乌鸡蛋不起眼,早在19年前神舟三号发射成功时,它就已经上过天了。

这次进入太空的乌鸡蛋来自江西省泰和县的武山凤,未受工业污染、纯净环保。工作人员原本设想让这些乌鸡蛋在空间站孵出小鸡,他们还为此研制了空间孵化装置。但受搭载重量所限,只能让它们在太空中处于休眠状态,返回地面后再孵化。

神舟三号太空乌鸡蛋孵化成功(图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在人类的航天史中,动物上天并不稀奇。类似猴、狗、兔、猫、鼠、鱼等动物都曾进入太空,参与太空实验。

诸如动物、农作物种子等,都是空间生物实验研究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在太空的特殊环境下观察生物活动的现象和本质。比如,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实验舱和美国实验舱的应用项目中,生物研究占比已达32%。

除了生物研究,新型材料、生物燃料、抗体蛋白、抗肿瘤菌株等也先后被送入太空。

比如神舟三号搭载了能产生诸多治病抗体的空间细胞生物反应器,并选择具有制药前景的4种细胞,研究微重力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合成和分泌活性因子等方面的影响。其中,2个细胞样品可产生抗天花粉蛋白抗体——这种蛋白对艾滋病治疗有一定效果。

神舟七号更是创下新型材料与医用菌种的搭载记录:有用于工业生物技术研究的新型生物材料、生物燃料、医药和食品的重要微生物菌种;还有用于医学领域研制抗恶性肿瘤的优良菌株等。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近年来的1000余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2000多项空间技术成果已应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

所以说,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带动基础科学研究和材料、电子、机械、化工等方面技术的发展。

比如美国“阿波罗”计划投资数百亿美元,直接催生并壮大了美国的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无线通讯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后来,该计划取得的4000余件专利转为民用,更带动了美国科技的发展与工业繁荣。

如今,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太空机遇。航天产业包罗众多前沿技术,已经成为一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服务国防,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越来越显著的经济效益。

2022年前后,中国空间站将正式完成在轨建造任务。届时,中国将在空间站上部署航天医学、空间生命和生物、材料、微重力燃烧和流体、物理、天文等领域的高水平实验设备,科学家们可在空间站开展大量空间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

中国空间站舱内景(图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届时,会有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天而降”,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一天并不遥远。

文/云中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