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乘火车拍遍“车窗外的中国” 小伙一年摄影15000张成“大V”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想乘火车拍遍“车窗外的中国” 小伙一年摄影15000张成“大V”

近日,一组“火车看中国”的摄影图片在网络上被广泛转发,作品以火车车窗为“画框”,展现西部独特的地貌风景和建筑人文。图片中不仅窗外有看点,车窗内也充满了场景叙事的张力 ,车窗前的一杯茶、一个行李箱或是空座椅,配上柔和的光线,都显得别具一格。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我要通过火车车窗去拍摄风景,因为我想用一种现在才能实现的技术,去呈现当下中国独有的风景。”摄影师储卫民告诉记者,“只有在当代的中国,才能通过铁路看到如此丰富的景观,无论是高原、雨林、雪山、湖泊、水乡还是巨大的城市群。”

这组图片获得数万转,点赞近十万,网友甚至发起跟帖接龙,分享自己拍摄到的旅途美景。

想要乘火车拍遍

“车窗外的中国”

接受记者采访时,储卫民刚从沙漠无人区中拍摄出来,如今一年中他只有短短三四个月待在重庆的家中,“去年8月份,正好从西宁坐火车出发办事,沿路感受到窗外那种西北戈壁滩的美丽景色。”储卫民回忆,除了自然风光他还注意到沿线有很多独特的建筑,工地、太阳能发电厂、盐湖化工厂等,“这些建筑和自然风光一样,都有着独特之处,同时还有一个时代的特色,我当时就觉得可以把车窗外的景色拍下来。”为了创作,储卫民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最终觉得把车窗也拍进来,像一个画框一样把外面的景色装进去,而车内的画面同样细节丰富,行李、座椅、热茶,带来非常多的故事感。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蓝天与海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蓝天与海

储卫民介绍说:“中国火车里程已经是世界第二长,客运铁路的里程是世界第一长,祖国的景观又这么丰富,通过火车车窗,可以看到基本上整个祖国存在的所有景观,我觉得非常具有代表性。”现在拍摄的这组照片呈现的只是青藏铁路的系列,他认为需要从细微处去切入,先在青藏铁路的拍摄过程中去积累自己的视觉呈现语言、拍摄的技巧技术,未来可以拍遍全国。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美景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美景

“我们平时经常乘坐火车、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旅行,经常看到窗外的美景,还没来得及凝视,它就一闪而过,我觉得照片可以将这种美景记录下来,在电脑上慢慢回味的时候可以有很多新的感悟。”储卫民说,他拍摄的一张照片中,一个修路工人正在平衡车上施工,“我当时看到后觉得打破了我固有的印象。原来现在的施工这么先进,虽然也很辛苦,但是已经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样完全靠人力去建设了,而是有各种各样先进的机械设备,很有科技感。”

一个修路工人正在平衡车上施工

一个修路工人正在平衡车上施工

车内外照片分别拍摄

一年拍了15000张

储卫民告诉记者,照片的拍摄技巧他也和网友做了分享,是两次拍摄合成的,“真正去进行拍摄,要面临很多技术问题,比如火车车窗,现在的车窗都很大,两边都是透的,所以特别容易出现反光,我甚至尝试用黑布去遮挡,但是效果不太好。”除了反光,曝光也是一个难点,如果照顾车窗外景色,车内的细节就无法丰富呈现,车内曝光准确,车外就过曝了。储卫民还提到,拍摄时的景深也很难解决,近景和远景不好统一。经过反复研究,他决定车内车外的图片分两次拍摄,后期把玻璃换成车窗外的风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现在的风格。

储卫民拍摄的窗外景色

储卫民拍摄的窗外景色

在不少照片中,储卫民也很注意细节,会把车窗上的出厂标志也保留下来,未来的创作中他也准备还原一些玻璃上的真实反光、痕迹、污渍,让细节更加丰满,“这一年多时间我大概拍摄了15000多张照片,现在呈现的这15张,都是在这里面精挑细选再经过制作的。”储卫民说,为了让照片处理得更真实,他不会随意拼凑车内外的照片,而是尽可能还原肉眼看到的实景。从内容上,他尽量挑选更多的元素出现在照片中,比如风力发电机、紧挨着青藏线的湖泊,甚至一些动物,比如牦牛。他介绍,和平时拍摄风光等一个恰当的时机按下快门不同,火车上一定要多按快门,因为有很多肉眼看着很精彩的瞬间,火车一下子就开过去了,只有在大量的拍摄中,才能找出特别的精彩。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牦牛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牦牛

车窗内外的光线、景物

都要寻找统一

“合成的目的是为了去展示这种真实的景象,一般是先拍完窗外的景色,再拍车内的,其实最大的技术难度来源于车窗外。合成的照片基本不会间隔太久,这样保证光线的方向、色温不会有差别,看起来不会有违和感,也保证还原肉眼所见的真实感。”储卫民介绍,“因为在铁路上拍照和平时的静止景色不一样,可能我们肉眼看不出来,其实外面的景色都是在运动的,瞬息万变的。”储卫民需要用到很高的感光度和快门速度,用抓拍的方式去记录窗外的瞬间。相比之下,车厢内的拍摄就比较从容,他市场观察好前景的行李箱,或者是餐桌或者卧铺,在乘客离开的间隙去找机会进行拍摄。“因为不会拍到人,所以也不需要进行什么沟通,我可以根据我的意愿去抓拍。”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储卫民认为,车厢内的景象不拍出人,而是拍出他们所留下的行李,吃完的塑料袋和零食,甚至一碗泡面在那,其实会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和隐喻。他的照片仔细研究其实也埋下不少伏笔,在一张照片中,前景是车厢过道上的行李箱,车窗外正在修建的高速路工地上,工作人员正在作业。“行李箱代表着很多,有人们回家或者出去工作的期盼,但是他们的旅途是因为有外面这些劳动人民的建设,才有了现在便捷的交通,所以说车厢内外的景物是有一些呼应的。”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网友随手拍“接龙”

他还是30万粉丝的“大V”

在储卫民的帖子下,不少网友纷纷跟帖晒出自己在旅途中拍摄的车窗外的美景,翻开评论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美景照片,让人赞叹祖国风光的壮阔瑰丽。

储卫民告诉记者,每一位网友的留言他都仔细看了,很多都点评回复,也有不少好照片让他感动,“我记得有张飞机上拍的中国西部的雪山,然后还有一个好像是青岛的网友投稿,公交车的车窗外看过去是一片蔚蓝的大海,印象都非常深。”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在网络上,他也是一个摄影“大V”,视频账号拥有30多万粉丝,分享的摄影教程更新了数百期,无私地教网友如何进行风光拍摄,“从2016年起每周更新摄影教程,不知不觉坚持了几年,我自己也从一个摄影小白,变成了职业风景摄影师。我也常常把自己学到的一些新的拍摄方法传授给大家,这是一个分享的过程。”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软件工程师转行摄影

作品曾在国家地理全球大奖赛获奖

储卫民曾经去新加坡留学,2014年大学毕业后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工作了三年,“那时候特别喜欢摄影,会把一些照片发到网上,很多人都觉得我的照片挺有特点的,我就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7年前后,他逐渐得到一些商业拍摄的机会,于是开始成为职业风光摄影师,“因为有留学经历,所以我以前在国外拍摄比较多,2019年在国家地理全球大赛获奖,当时拍摄的是格陵兰岛的雪地极致风光。同年拍摄的南美巴塔哥尼亚雪山银河拱桥照片,获得了IPA摄影大赛星空类第二名。”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获奖之后,他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国内,思考如何呈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的思路是寻找独特的中国风光,并且将现代中国的时代特性展现出来。直到2020年正好因为疫情,一直在国内拍摄,开始进行火车看中国的拍摄。”储卫民认为,这个专题以前很少有人进行拍摄,技术难度也非常高,需要比较强的后期加工能力。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本身通过火车去看风景,就能体现一种时代特色,比如说在1990年2000年的时候,你是不可能坐火车去拍到青藏线的风光的,而今年复兴号就将开上青藏高原,我也准备好了去拍摄。从照片中也能看出,火车的内饰也在发展,再过个10年或者20年再回头看现在的照片,还会有另外一种感受。”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技术流”从卫星图片等高线上

找风景拍摄地

作为“理工科”出身的摄影师,储卫民说自己的强项就是后期加工,他常向一些国外的摄影师学习后期的制作,也会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去辅助拍摄。在一期自己的教学中,他向网友介绍了自己怎么利用卫星图片上的等高线去找风景图片的拍摄地点。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很多风景照片是有规律的,比如它里面的元素是分层次的,前景、中景、后景需要一些线条作为引导和连接,寻找一个角度把这些都巧妙结合,有时候就需要技术手段。”储卫民介绍,他经常选取雪山作为远景,中景有一条河流正好指向这座雪山,这样一个搭配就会比较震撼。我们会在地图上找连绵的等高线,确定山峰,然后再去找河流,这样寻找比较好的拍摄点,“我们还会看太阳的朝向,如果景物都在南北方向上那是最好的,我们可以在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候,寻找到光线从侧面来的一个角度。”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储卫民说,包括在青藏铁路上拍照片,他也会利用很多科技手段,在地图上找哪里会经过风力发电厂,或者列车经过密密麻麻的山丘,哪里会有蜿蜒的河流,这样就能在列车上拍出非常独特的画面。在拍摄中,他还会用无人机去确定具体的拍摄地点,看看有没有花海、树林作为前景,顺便勘察一下地形,确定一下这里能否方便到达,“我们通过这种平面的地图,特别是等高线地图,比如微信地图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潜在的拍摄点,利用现在的科技,可以帮我们缩小很多范围。”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储卫民拍摄的车窗外的景色

紫牛新闻记者|刘浏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