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外媒对中国的偏见最深,他们如何报道中国大象迁徙?

这些外媒对中国的偏见最深,他们如何报道中国大象迁徙?

“进击的大象”,前几日,云南的北上象群火到了日本,各个电视台大阵仗报道,欣赏象群的可爱之余,日本观众也发现了一个礼貌亲切、环境和谐的中国。

不仅近邻日本,主要西方国家也开始摘下有色眼镜,通过野生动物保护来认识全新的中国。

下面我们简要盘点七国集团媒体报道象群迁徙的手法。

这些外媒对中国的偏见最深,他们如何报道中国大象迁徙?

美国媒体:承认中国保护成就,侧面描写民众感情

“中国的流浪象群正在成为国际明星。”上面那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美国广播公司转引美联社一篇文章标题。

“全球主要媒体都来记录大象们的旅途。Twitter和Youtube上也充满了象群各种有趣的视频,就在昨天象群睡觉的图片吸引了2亿次的观看。”

文章还提到“大象得到了最高级别的保护,即使自然栖息地缩小,它们的数量也会稳步增加,(官方)要求农民和其他人在遇到它们时尽量保持克制。”

《华盛顿邮报》更确切地引用了大象保护的成就:“经过20年的保护,西双版纳和两个邻近地区的野生大象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300头左右。”

此外《华盛顿邮报》也侧面描写了中国民众对大象的感情——“整个国家在为这个15头亚洲象的家庭而着迷,而且试图诱惑他们回到原来在西双版纳的自然保护区。 ”

《纽约时报》的一篇《15头中国大象正在向北长征,没人知道原因》也进行了详细报道。文章引述道,“也许它们是在找更好的食物。也许它们迷失了方向。也许它们只不过是在探险,而且玩得很愉快。”

纽约时报还记述了这样的细节:周四,在昆明附近一个村子的居民为大象准备了一车又一车的玉米秸秆后,“北迁野象自助餐备食现场"的主题标签在微博上走红。

美国全国公共电台NPR拿出了更专业的报道,他们采访的大象专家推测,大象迁徙可能与三个S有关,安全(Safty)、食物(Sustenance)、和性(Sex),猜测它们可能因为一些社会因素及生殖机会而进行迁徙。

一下子就非常接地气了。

这些外媒对中国的偏见最深,他们如何报道中国大象迁徙?

英国媒体:选摘中国网络段子,开始换位思考

近期在中国频遭到负面评价的BBC也取下了自己的滤镜,还搬运了中国社交媒体的段子:“这些动物可能想参加在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他们有点早,因为它要到十月份才会开。”

根据笔者的了解,今年英国最为关注的两场会议就是10月的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及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象群迁徙的故事背后,可能是两国更深层合作的纽带。

英国《独立报》从另一个角度讲故事:大象给当地带来很多损失,政府正在积极处理。

让人有一种“你们总算愿意换位思考”的惊喜。

“(政府)已部署了 700 名警察和急救人员,配备了 10 吨玉米、菠萝和其他食物。他们还得到卡车和无人机的支持,以确保他们不再造成伤害。”

资源丰富、科技先进、手法成熟,一个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发达国家形象跃然纸上。

这些外媒对中国的偏见最深,他们如何报道中国大象迁徙?

日法德意加:日本深度、法国浪漫、德国温柔、意加紧随其后

除了英美,另外几个G7国家也同样开展大规模报道。

比如同样专业的日本媒体,除了前期大规模的消息之外,TBS电视台的大型直播节目《ひるおび》做了半小时之久的专题报道。邀请日本人气极高的动物学家连线前线记者,大讲一通动物八卦,顺便科普了中国的风土人情。

法国大报《世界报》也没有错过这个热点。他们标题是《超级闲逛的大象群穿越中国》,其法语La grande vadrouille d’un troupea似乎也在致敬1966年法国喜剧电影《虎口脱险》,非常有文化的感觉。

《世界报》还写道,“最近几周它们的史诗点燃了中国社交网络,幽默评论比比皆是,人们给这支部队起了一个绰号。他们叫它‘小断鼻’ ,因为其中一头小象失去了一部分鼻子。”

法国媒体浪漫在前,德国媒体也难得温柔了一次。

《明镜》在几天前曾经在科学版报道过象群迁徙,如今看到象群休憩的照片还是被震撼了,于是报道转到了广角版(Panorama),他们的标题就一个字:“Pssst”,“嘘!” ——别打扰他们睡觉。

意大利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24新闻(Rai News 24)标题更为直接:《中国云南的大象长征仍在继续,并在社交网络上走红》。还补充道——“这正在成为一种国际吸引力。”

还有最后一个G7国家加拿大,其主流媒体《环球邮报》和环球新闻网(Global News)都对大象迁徙进行了详细报道。其中环球新闻网的标题是《大象家族通过史诗般的中国公路旅行赢得人心》,文章出现在Trending(趋势)板块,看来加拿大人也判断出来这是全球热点。

环球新闻网除了介绍官方审慎友好的处理方法,也介绍了大象走红的现象——“大象滑稽动作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许多其他照片和视频在中国境内外都引起了强烈兴趣。”

看到喜爱大象、风趣幽默的中国网友,七国集团的媒体一反往日的刻板印象或是偏见,进行了相对鲜活立体的报道。

在这样的报道影响下,民众对这批大象有什么样的评论呢?而网友对大象迁徙的清奇看法,我们总结了四个角度。

这些外媒对中国的偏见最深,他们如何报道中国大象迁徙?

海外网友看大象有哪些角度?

角度一:大象也太太太可爱了吧

土耳其的网友上来就是一句“我以为他们死了……啊好漂亮。”

“太可爱了,他们在一起散步和探索,沿途还有小吃……”

还有网友直接说“吨吨吨的可爱。”

日本网友“我同情这孩子(喝醉的小象)。”

也有直接上图的:

角度二:中国真的有大象吗?中国人吃大象吗?

看到图片,马上有网友出来提问:“中国有大象了?这是啥会的事?”

马上有好心网友过来科普“象本来就在这片地方有分布,古代的雕刻和记录上都有象呢。”

有类似困惑的不止一个,另一位网友一脸真诚地表示“不可思议,从没想过中国有大象!官方的回应应该被赞赏,这些珍稀动物明显得到了尊重,太赞了!”

又有网友及时科普,其实中国有300头以上的野生象群呢。

其实看看河南省的简称,外国网友就能知道,数千年前,中原一带都是大象奔驰的舞台。

不出意外,很多人还有“中国人吃一切”的刻板印象,还表示“他们不想被吃掉”。

下面的网友不淡定了,“荒唐!吃掉?谁会吃?你知道野生大象被法律保护吗?如果有人猎取会被判刑坐牢5年以上。”

另一网友发言“我很惊讶中国人还没有吃掉他们”。被回了一句“你也会惊讶上一个杀死大象的人在监狱待了8年。”

还有人说“我想他们会像狗一样被做成菜。”

下面的中国网友可能是看到了这位的西班牙与名字,直接开了句玩笑:“相比于此(铁锅炖大象),我们更喜欢(炖)西班牙人。”

接着还有指控中国在非洲开展非法象牙贸易的留言,但也被上面的中国网友怼了回去“中国境内的大象在过去20年翻了倍,同一时期,美国人杀死了3600头非洲大象。”

相关数据暂时没有找到具体来源,但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过去3-4年,有超过10万头非洲象遭到猎杀。而美国人在其中确实比较活跃,俨然成为一种“另类”生活方式。

角度三:中国政府的应对不错

这次中国政府的专业应对令人印象深刻,不少网友表示赞扬。

“很高兴获知中国官方把这些大象照顾得如此之好。”

“幸运的是,大象在中国是濒危物种,他们有很大的胃口,要养起来非常昂贵,也很幸运的是中国地方政府补偿了农民的损失。”

“封路给象群让路,真的很赞!中国政府真正在花钱救助它们。”

“这次应对大象的策略是非暴力的,我很敬仰这样的人类领导。”

“昆明官员和人民,谢谢你们没有伤害这些大象,请把他们引导到安全地方吧。”

“很欣慰没有人伤害大象,他们在努力引导大象而没有射击他们。”

“谢天谢地这没有发生在美国,要不然随便一个白人小孩接近它们,这些美丽的生灵就可能被射杀。”

“只有在中国……其他西方国家可能会射杀他们然后用卡车把他们运出城市。”

外国网友的赞美,是出于审慎对比后的真心话。因为,这几年,大象的状况着实不怎么好。

比如《美国国家地理》报道,疫情重创旅游业,泰国大象的境况凄凉。

比如《澎湃新闻》报道,津巴布韦因财政危机,将出售猎象权,给非洲象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再比如早在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还表示,要推翻前奥巴马政府禁令,准许猎杀自非洲部分地区的大象的战利品——象牙等进口美国。后来虽然经过大转弯放弃这一调整,但生态政策在中美的地位轻重,一目了然。

角度四:段子手时刻

“他们很明显在用苹果地图,而非谷歌地图。”(注:大象喜欢吃苹果)

“给他们找旅行社来制定个假期计划吧……”

“看吧,不只是人类的爸爸从来不问路。”

“大象的母系族长一天收到了失散侄子从中国南部海岸发出的邮件——能给我带一套换洗衣服、小吃和笔记本电脑吗?谢谢你艾丽婶婶。”

另一个段子“现在就业机会比较紧张,所以中国的大象只好通勤到城市里找工作。象爸爸妈妈白天去拖集装箱,晚上小象们在手机修理店打工。”

夹杂了一段有趣的中文吐槽:

“美国参议院也有50头大象在搞相似的破坏。”(美国参议院50位共和党参议员。——编者注)

确实,象群进入农户家庭觅食的时候,不仅调戏了猪、威慑了狗,还踩死了两只鸡。

这也成为本次“没有伤亡”背后的唯一伤亡,不少网友开始编起段子。

“没有一个受伤,但这两只鸡大兄弟死了。”

“两只勇敢的鸡为保护它们的食物而死”。

“RIP(安息吧鸡仔)”

“沉痛悼念这两只鸡,你们的行为我们将会永远铭记于心。”

还有大象破门的瞬间也被网友记录“大象推门的方式也太好笑了吧!”

这些外媒对中国的偏见最深,他们如何报道中国大象迁徙?

结语:大象如何打破偏见

总结这一传播事件,即使以往G7国家对中国相关话题的报道以负面居多,但本次专业媒体的报道都是持平客观的。

当然也有媒体使用带有偏见色彩的词汇,遭到网友质疑。比如《卫报》在yotube视频标题是“Escaped elephants wreak havoc in south-west China”,其中的Escape一词就因为指向色彩遭到批评:“英语有那么多词汇,为什偏偏选择Escape这个词来形容那些并不被人控制的野生动物呢?嗯?解释一下卫报?”

而部分海外网友则毫不掩饰自己的偏见,将大象和各类政治议题挂钩,暴露了相当程度的无知。

比如下面这位就声称“大象和中国居民一样遇到了食物短缺”,被中国网友狠狠反驳了一顿。

这种风向也引来媒体观察者的批评:“在中国媒体上,中国网民的评论都表现了对于大象的关爱,并且誓言要不惜代价地保护他们。到了Twitter上,我目力所及大多是一些自大愚蠢的评论,使用野生动物无法解释的行为,去满足他们自己的假设和偏见。”

但所幸我们也见到了友善理性的海外网友,见到了有理有据反驳荒唐评论的中国人,毕竟,相互了解是从鲜活的个人交流开始的。

只要交流启动,越来越多偏见都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越来越多的相互理解会慢慢生长。

有一条留言让人印象很深,有网友评论,“大象万岁,他们在整个国家旅行,我猜很多中国人看到大象走过他们的屋子也很惊讶吧。”

有中国的网友回了一句“是的,如果大象路过你的家门,就意味着好运来了。”

愿好运来临,大象万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