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 | 闯入村庄的东北虎:大型猛兽的回归
资讯
资讯 > 在人间 > 正文

在人间 | 闯入村庄的东北虎:大型猛兽的回归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出品

4月23日,一只野生东北虎闯入黑龙江省密山市,咬伤一人,拍碎一块玻璃。晚上9点,麻醉枪连射四针后,它在沉睡中被抬走。

两天后,这只疑似从俄罗斯边境翻越而来的东北虎被命名为“完达山一号”,并被送往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进行为期45天的全封闭隔离。

5月18日,完达山一号提前结束隔离,在穆棱林业局有限公司施业区被成功放归自然。放归前专家评估论证显示,这只东北虎生理指标正常,不存在异常行为和疾病风险,适宜尽快回归自然。专家表示,这是我国首次成功救护放归野生东北虎。

从牡丹江市去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很方便。搭乘只需十八分钟的动车,出站后步行就能到达园区。进园要坐“野化训练区”的游客中巴车,车身和轮胎处,装有铁丝网,窗不是封闭的。

野化区有四万平方米,在车上一览无余。导游建议游客买只鸡,“它们有食物才活跃。” 见到无人想要购买,她接着介绍道,“在猛虎区也能买肉喂食,十元钱起卖,但只有几条肉。”

进入猛虎区后,隔着铁网能看到动物。一只狮子和几只老虎无精打采地呆在笼内,等着游客来喂鸡肉。在另一侧,关着一只年迈的老虎,它看起来很累,呆滞地趴在游人投喂口。

游览“猛虎区”时,能听到不远处此起彼伏的虎啸声。一栋虎舍外有装修工人们在走来走去。工人们说,马上要新开放一个游览区,已经修了几个月,所以动物们只得一直关在笼子里。虎林园的一个饲养员却否认了这些说法,“它们关的时间不长,只二十多天。”

4月20日,《黑龙江日报》刊发过一篇短讯:“日前,位于海林市横道河子镇的东北虎林园斥资3000万元,对园区进行升级改造。预计7月中旬完工,改造过程中园区正常营业。”

这栋虎舍内约有十多只东北虎,还能见到白虎、狮子、熊等动物。透过窗看,一只老虎在狭小的空间内,来回踱步。这是一种典型的动物刻板行为——重复而无目的性,一般由焦虑引起,在生活缺少变化、活动范围狭窄的动物园较为常见。

■ 虎园里玩耍的老虎

“完达山一号”在游人无法参观的繁育基地,与“观虎长廊”一条小河之隔。观虎长廊有着数百只老虎。这一大片虎群生活范围,由铁丝网和发出滋滋声的电网,隔成了大小不一的几片区域。

这种区隔考虑了老虎的安全,也方便园区管理。饲养员描述:“它们都不是一个年龄段的。”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出生的老虎呆在各自的区域。

当你走近投食口,老虎们兴奋地围拢过来。工作人员说:“并不是老虎饿了,而是它们喜欢和人玩。”它们已对人产生亲近感。

■ 看见人就主动靠近的老虎

公开数据显示,繁育基地用了二十多年,从8只东北虎开始,数量突破了千只。2016年,中国境内的人工繁育虎数量超过6000头,其中近半数是东北虎,但尚无一例野放成功。

“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猫盟CFCA)创始人宋大昭不太理解,虎林园在今天繁育东北虎的意义。野外又不是没有东北虎,它们还在增多,野化本身没必要。“所谓的野化训练,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老虎从小到大不能看到人,要怕人。”如何让野外的老虎种群扩大才是问题。

根据2019年虎豹跨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只有27只左右。老虎复杂的斑纹在丛林中是神隐的工具,但到了虎林园,便显得格外突兀。这里不是它们自然的家园。

适龄的母虎,有些会成为种虎,转到繁育基地里。所谓的种虎,即能带孩子、喂孩子的母老虎。种虎们一直住在繁育中心,部分母老虎生完了幼崽后,重新回到观虎长廊。种虎很少,一般要经过三到五年的历练,下个三到五窝崽,才可能培养成才。“很多母老虎,下完了崽儿就不管了,得靠人工去喂。”

■ 繁育基地

在繁育基地的老虎,全呆在虎舍里,外带一个能见到阳光的后院大小的活动空间。有所区别的是,“好老虎”能陪伴幼崽一段时间。但人工喂养的幼虎,不仅无法和母亲一道生活,过去还可能被游客参观、抚摸、抱着一起拍照。这些年由于游客投诉,相关活动已被取缔。

没有被繁育基地选中的老虎,有些会送往“动物园”区域,隔着笼子展示给游客。

每年产仔五六十只,虎林园也为不断变多的老虎发愁。饲养员说:“最近又下了两窝虎。以前,我们都往哈尔滨的虎林园送,但这几年他们老虎多得也放不下了。”

有生便有死。按照虎林园的说法,死去的老虎将被冷冻处理,做好标记。但打开游客导览图,交通介绍中提到“东北虎酒业相邻,间距不足1公里。”

当地人陈栋在三十公里外的海林市开了一家山货店。

走进店内,酒就摆在柜台里,包装上印着老虎像,写着“森林兽王,经典佳酿;每500毫升,1280元。”如果买一箱,里面有六瓶,可以5900元拿走。“过去游客能直接进酒厂,看到完整的虎骨泡在大玻璃缸内。现在不会说是虎骨酒,只说是壮骨酒。”

陈栋还说,找他买酒绝对放心,“这里买不到真的,哪里还能买到呢?”

来买酒的,大多是熟人以及相信酒是真货的客人,陈栋无法提供虎骨酒制作的证据。直到今天,不少人还是迷信野生动物入药带来的效果与安慰,哪怕他们能找到更科学的治疗方式,也明知虎骨酒是违法的,但还是会购买。

■ 正在投喂老虎的游客

在老虎伤人新闻出来后,白鱼湾镇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赶虎者”是谁。

那天早上,宋喜国听到老虎的消息后,从镇上开车去了十公里外的临湖村。早上九点半,他发了条朋友圈,“白鱼湾,新发五队,出现老虎。”十多分钟后,他拍到了老虎的背部,“好像是母的”(后证实是雄虎)。

白鱼湾镇共有1.7万人,过去叫白袍子乡,下辖9个行政村。在此之前,村民从没听说过村里有老虎,“这是个新鲜事。”李玉说。他是乡上消息最灵通的十多位黑车司机之一。

早上十点多,在人与车的嘈杂声中,完达山一号向北跑去。它走的速度不快,一小时走了三公里,抵达临湖一组。正在田地干活的李春香被扑倒。直到回家,她才发现自己受了伤,身上有血。

宋喜国是最早预判到老虎要扑人的司机。在冲向田埂时,他录下了视频,“老虎扑人了,老虎扑人了。”两分钟后,他发了条朋友圈,“老虎已经过沟子了,奔二队方向,奔二队方向。”

■ 最先发现老虎的村庄

■ 追老虎的车痕

当天早上六点多,张守志就报了警。老虎出现在自家前院约一米的围栏外,正前方是村民们日常通行的乡道。他进屋叮嘱妻子不要出门,又到村上告诉其他的村民,有只趴在道上的老虎。

“老虎很仁义,后院养了十几只鹅,它一个也没祸害。”张守志的妻子谈起老虎时,语气很欢乐,像是款待了从远方来的稀客,“老虎就是想来歇息下。”

围观人群越聚越多,最多时有20多人。报警后,八点边防派出所的人来了。村民说,没人相信这里有老虎出没,派出所一开始也不信。

早上八点多,张守志和妻子送完孙女回到家,不让进村。“村外拦了好多人,密山市都跑来人想看老虎。”

安静地呆了三个小时后,老虎被汽车发动声音惊动,向北跑去。从镇上、市内赶来的车辆抓住了机会,一路跟着老虎,拍照录像,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随着媒体的加入,共有几百万网友目睹了直播抓老虎。直到下午六点,专业人员和麻醉枪抵达现场。身中四枪后,这只野生老虎被控制住。围观告一段落。

“事情一步步走到了完全不可控的状态。”宋大昭谈到这起事件,认为最大的漏洞是没有做好疏散和控场。“这种情况下一定是疏散人,完全不能让人靠近了,而且要通知村民对吧?”

如果不是老虎伤人的新闻,密山并不为人知。这是个发展缓慢的边境小城,与俄罗斯隔着兴凯湖,过去是北大荒开垦区域的一部分。它位于黑龙江东南部,每天有两趟去往省会哈尔滨的火车,要近十一个小时。

十年前,密山市西北部相隔27公里的富源乡水库附近,曾发现一具成年野生东北虎的尸体,其颈部有钢丝套,倒在青年水库边。

村中的刘义松是当时第一个目击老虎尸体的人。他的地就在水库边,从村子里要走三十多分钟。

出租车司机也目睹了那只死去的东北虎。最初只有几个人围观,陆续来了上百个人围观。“老虎个头很大,老百姓帮忙,七八个人才抬上去。我寻思着拔个虎须。派出所说,不许拔,这玩意儿是国家保护动物。虎须拔不了,但可以摸老虎。”

老虎脖子上的猎套,是猎人用来捕捉鹿、野猪等所设的陷阱。公开数据显示,近二十年来,至少有6只野生东北虎被猎套套死,气管、食管均被猎套勒断。老虎被套住后,往往会用力挣扎,铁丝就会勒得更紧。一旦被套住,如果没有被人及时发现,等待老虎的是延迟的死亡——无法进食而最终饿死。

“会开枪的猎人,都死光了。”七十多岁的富升村村民刘横说。“过去打野鸡,子弹像黄豆粒似的,一枪就一大片地散开,鸡碰到一粒子弹就会死。”1996年,中国颁布了《枪支管理法》,全面禁枪。狩猎从开枪换成了下套。

这是刘横第一次听说老虎离村庄这么近。他不太理解,为什么人们都想去看一只死去的老虎,不像过去的人都害怕和敬畏老虎。刘横从没有见到过老虎,包括他已经过世的父母;而真正见过老虎的人,已近90岁。

那是最后一批,为公社烧木炭的人。1970年代,十多人会组成队,骑着马车,拿锅、拿米,跟搬家似的,从村子出发走三十多公里,进入深山。“有的人会打猎,打到了野物,大家一块吃,改善下伙食。”只有常进深山的人,才有可能碰到老虎。“一看到老虎,就嘈嘈,拿锅、拿盆,弄出动静来,老虎听到就跑了。”

几只羊在刘横的身旁叫来叫去,他指着水池边说:“过去,这里是很高的草甸,不像现在光秃秃的。六十年前,村子倒能见到狍子、鹿、狼啊,老虎一直少,它也不会靠人。”

■ 老虎死去的湖边

■ 刘横与他的羊

刘横称,现在很少听到富源乡有人去下套,山上也没什么动物了。在一百多年前,东北的原始森林覆盖率超过了70%。随着晚清灭亡,大量的移民来到东北。仅在1907到1916年,日本财阀的采伐活动让东北的森林面积减少了18%。1950年,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国家大力开发北大荒。经年累月下,黑龙江消失了60%的森林面积。尽管二十一世纪初,东北开始实行退耕还林,但原始森林的形成尚需数百年。

原始森林的消亡史,也是人与老虎的自然史。从历史来看,森林的消失伴随着人类生活区的扩大。大量移民进入东北后,开启了长达数十年对老虎高强度捕杀。那时,老虎是害兽,人人喊打的对象。1930年代,东北虎数量从数千只降至500只。1977年,中国禁止捕虎前,约有3000只老虎被杀。

野生东北虎,最危险的时候在1999年,中国仅剩下15只左右。东北加强了野生动物的保护,老虎数量慢慢回升。但现有的栖息地面积不足,呈现出破碎化状态。以黑龙江省为例,这里还存有完达山东部、老爷岭南部等四个东北虎分布区。但高速公路、铁路、道路以及密集的居民区,让生态廊道(连接野生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区域)难以形成。

换句话说,如果老虎种群数量持续增多,它们在寻找新的领地时,容易误入人类村庄。十年前,在富源乡,死于猎套的野生虎很可能是误入该地。学界判定其属于非正常迁移的个体,“该地虽处于两个分布区的中间地带,但还没有相连接的生态廊道。”

在老虎伤人的第三天——4月26日,密山市召开了见义勇为表彰奖励大会。发布会上,两名救人的村民获得了荣誉和两万元现金,但这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车窗被老虎拍碎”的车主赵森,很不服气。他用胶布封住碎窗,暂不打算修车。在老虎扑车前,妻子王雪在车内见到田里有两个村民,提醒他们“有老虎”、“快点跑,往这边走,上车”,也许喊声刺激了老虎。赵森找过镇上,想申请维修费,对方没有答复。

半个月后,第一个目击老虎的村民刘洪相,至今还做噩梦,晚上不敢出门。当时,老虎和他只相隔一扇窗。“它一爪子招呼,我就懵了。我现在做梦都能碰到老虎,老虎要是把我吃掉怎么办呢?”

那天,刘洪相的妻子去地里干活了。不会用手机的他,手把着门,不敢出去,“前面有三个妇女,我冲着道上喊,有老虎啊,你们快报警。”

他的妻子阎维娥期待网络上的关注,给丈夫讨一点公道。“村子里说,可以免费把玻璃修好,但这只是玻璃的事吗?老头吓坏了。”她称村里答应来个人做心理辅导,但根本没人来。阎维娥的快手号刚注册几个月,因为更新了几则“老虎拍窗”的短视频,获得了40多个粉丝。

■ 被拍碎的玻璃

5月8日,伤者李春香出院,回到家里休养。“他们承诺办了手续后,会有补助。密山市说镇上处理,下面也没答复。”

听说弟媳妇受伤后,朱祥赶了过来。她是伤者李春香的姑姐。“老虎把衣服都咬透了,前面两窟窿,后面两窟窿。”

李春香的家里二十多亩地,得种上玉米和稻子,农忙需要十多天。除她以外,没人可以帮弟弟一家。“父母年迈了,二姐去世了,三姐嫁到了山东。”她打算多呆一阵,帮弟弟春播,这是一年最忙的时候。

老虎伤人事发后第四天,朱祥在地里栽土豆。提到那天的事,她还是很不解,称有人受伤后,村子里才告知有老虎出没。

“住了两天院,弟弟找人借了两万。” 朱祥提到了弟弟家的困难。

谁也无法预测,密山会不会闯入第三只野生东北虎。

“这里不是常见老虎的地方,所以引起了恐慌。”宋大昭称,应该吸取这次的教训,在乡村建立老虎预警制度,在县一级配备麻醉枪。”老虎数量变多了,需要更大活动范围,更多的老虎闯入到密山,是一个完全可预期的事。“

密山的北边是完达山山脉,往南走一点是俄罗斯。已知的老虎种群,离这里并不远。“从小兴安岭到完达山,然后一直到老爷岭,再到吉林省的虎豹国家公园,这一片所有的乡镇都会面临同样的情况。”

实际上,老虎一直生活在人的周围。宋大昭称,自然生态的平衡,包括了人和动物的共存,“人和虎不接触是不可能的。”

在珲春,靠着虎豹国家公园,当地建立了完备的检测网络。在某种程度上,人和虎的关系有一定秩序。“哪怕一只老虎跑到村子,因为当地人心理上有预期,应对时就不会像密山那样失控。”

“如果人们一直惧怕野生老虎,未来就算等栖息地恢复了,也难有老虎生存的空间。”宋大昭以华南虎做假设。1950年,中国约有4000多只华南虎,广泛出现于南方地区,但在三十年前,野生的华南虎已灭绝。“那些山都还在,并不是找不到老虎能待的地方。但中国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在自然生态系统早就被破坏了的地区,人们能不能接受有猛兽生活在自己身边?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现在的人也会觉得,保护老虎可以,但出现在我附近还是接受不了。这种观念普遍存在的时候,我们是迎接不了虎豹等大型猛兽归来的。”

“把它扔到俄罗斯那边去,我一直觉得这老虎本身就是从那边跑过来的。”宋大昭提供了一种可能:“我们不妨豁达一点。老虎这东西不是谁的财产,它也没什么国界的概念。我们都希望一只野生的老虎健康地生活在野外。”

■ 被饲养的老虎

中国是13个野生虎分布国之一。完达山东部、老爷岭南部、老爷岭北部和张广才岭南部四个区域为黑龙江省野生东北虎保护行动的重点区域。那里有丘陵、湿地、草甸、峡谷、河流等。但野生虎分布的区域已极度萎缩,目前约有18100平方公里。一只野生雌性虎的生存领域需要450平方公里,最小的独立种群需要8100平方公里,才能确保后代活下去。活到两岁的幼崽,在学完生存技能后,将被母亲赶出来,独自出外闯荡,拓展新的领地。

完达山一号是一只两岁多的雄虎,也是中国首次成功救护的野生东北虎。隔离结束后,放归山野或留在虎园还是未知数。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在虎园呆的时间越久,它失去野性的可能越大。

(文中李玉、王磊、朱祥、赵森、陈栋、刘横为化名)

参考资料:

《我国东北虎的保护现状与制约因素》,兰存子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2015

《东北虎生态廊道调查及保护恢复规划》,孙海义等,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2015

《大英经典博物学<黑夜森林中的火光:老虎>》,德斯蒙德·莫里斯,中信出版集团,2020

《中国东北虎豹实录》,赵俊主编,吉林摄影出版社,2020

《解焱:十年保护东北虎的女博士,保护地友好不再遥远》,CC讲坛,2020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