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电视黄金时代的《十年》推出典藏版 作者孙玉胜介绍再版初心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记录中国电视黄金时代的《十年》推出典藏版 作者孙玉胜介绍再版初心

近日,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凤凰卫视常务副总裁兼总编辑孙玉胜教授的著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以下简称“《十年》”)一书推出“典藏版”,该书以1993年为起点,记录了中国电视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实践和变革,回忆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著名电视新闻栏目的背后故事,以及重大事件和主题报道的幕后过程,融入了大量关于电视新闻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总结与思考。而从广播电视到视听传播,概念变迁的背后是学界业界正在经历的剧烈变化。如何理解新时代的视听传播?如何把握新时代视听传播学科建设?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典藏版)

值此《十年》出版之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21年4月28日下午,在明德新闻楼融媒体与智慧传播创新孵化平台举办第35期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深研会,来自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变化·坚守·超越——新时代视听传播学科建设”这一主题,重点研讨了《十年》的实践指导价值和学术研究贡献,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交流视听传播学科建设的新路径和新空间。会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主持。

致辞

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李岩

李岩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十年》一书蕴含着对媒介属性的深层思考。在他看来,虽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媒体人追求价值的本质目标并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在变与不变中探索出路、不懈创新的精神正是从事出版工作、电视工作的共通之处

他还表示,《十年》一书的特点在于真实和理性,该书记录了电视创新背后的挑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本“奠基之作”,引发着关于市场、大众和时代等多个层面的深层思考。他还结合本次深研会的主题关键词“变化·坚守·超越”提出了对于相关行业的思考:变化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坚守是坚持内心的价值,超越是找到崭新的发展方式——这是他从《十年》一书中所受到的启发。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臧永清

臧永清代表本次深研会的主办方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说道,《十年》这本书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因为书中有着大量关于电视新闻报道以及创办电视新闻栏目的经典案例,这对于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是极为珍贵的学习素材。

此外,他还指出,虽然孙玉胜教授写作《十年》的主观意图并不在于写成一部史著,但是他时常在字里行间将节目的创办过程与当时的社会情状联系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一部形象且生动的“中国新闻十年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

周勇

周勇代表本次深研会的主办方之一、承办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向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感谢。他认为,《十年》一书浓缩的是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史上狂飙突进的黄金十年,也是世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史中浓墨重彩的十年。

他指出,在世界广播电视史发展的百年进程之中,传播格局已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带给从业者史无前例的压力,也涌现出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本次深研会以“变化·坚守·超越”作为会议的主题关键词。《十年》既是对一段历史的记录,也是一代电视人的经验积淀。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当下,我们需要变化,也需要坚守,更需要的是超越。

主题发言

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

凤凰卫视常务副总裁兼总编辑

《十年》(典藏版)作者

孙玉胜

孙玉胜表示,下决心再版十年的初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用炙热的思考去回应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时代命题。他认为,再版这本书,能够从方法论的层面给业界实践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

此外,他很荣幸主办方把视听传播的学科建设和《十年》联系在一起,他认为,视听传播学科的学生培养应当注重提升五大能力,即持续报道能力、编辑思想能力、多渠道传播能力、主动创新能力和有效管理能力。“报道力决定传播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在他看来,持续报道能力是最能够考验从业者以及新闻机构专业水平的核心能力之一,也应当成为培养学科人才的重中之重,期待大学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这些潜质的优秀学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

《十年》(典藏版)责任编辑

杜丽

杜丽表示,无论是她多年前参与《十年》的再版工作,还是如今参与推出该书的典藏版,她始终都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并且在反复阅读该书的过程中受益颇多。她认为,《十年》在今年以典藏版的全新面貌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读者热烈呼声的结果。

她指出,这是一场“筹备了十年的研讨会”。她回忆道,《十年》在201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第二版时,并没有组织举行任何宣传推介活动,仅凭借口碑就迅速销售一空,当时举办研讨会的想法终于在近十年后得到了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赠书仪式

主题发言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代表人民文学出版社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赠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代表人大新闻学院接受赠书。

专家研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米博华

米博华认为《十年》是经得起历史沉淀的,也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他用四组词分享了四个观点:

第一,应运而生。他认为,正如《十年》所提到的,《东方时空》等栏目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改革开放的焦点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那个时候开始,电视新闻不是对报纸的播送,开始具有个性化特点,顺应时代的需求,反映人民的心声。

第二,话语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一大核心,实际上,这种理念在很早前就已经存在,《十年》所提及的“语态”便有着这样的意涵。但是,当下话语体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远远不够,而《十年》能够提供值得参考借鉴的一手资料。

第三,思路对头。中国的舆论监督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能够使得社会各界对某一社会现象能够有更深刻的了解。《十年》中所涉及的《东方时空》等栏目对推动新闻舆论监督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第四,挑战并存。他认为,当下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给电视带来了一定冲击,但新闻学专业的本质诉求没有转移。新闻学要培养一批有新闻情怀的人,一批实践者和理论家。这就要求,在变化的时代之中必须创新,也必然创新。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陆绍阳

陆绍阳认为,研讨《十年》这本书的价值,要有一个标准或者依据。他借用英国史学家埃尔顿的观点指出,《十年》的价值正在于为“我们的所说、所思、所为或所经受的东西留下痕迹”。在他看来,这个“痕迹”既包括《东方时空》等电视新闻栏目对于人们收看新闻习惯的改变,也包括原央视在进行新闻报道时秉持的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实事求是、与人为善、持续报道、平衡报道等原则。

此外,他还指出,《十年》中指出的“语态”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在改变过去的语态之后,是不是又会出现一个新的程式化的语态?他在现场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他认为,《十年》带来的启发和思考远不止这些,书中所提到到的很多经典栏目已经成为一代人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之所以这些栏目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最重要的是在于其中蕴含着高贵的新闻梦想——求真的梦想。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陈昌凤

陈昌凤认为,《十年》是一本珍贵的新闻创新的历史记载,体现了那一代年轻电视人锐意创新、超然不群的锋芒。在她看来,电视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一种叙事态度,这种态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巨高临下”,但是《东方时空》等栏目带来了一种转变,实现了面向受众本位的变革。

她深切感受到《十年》不是在写电视等媒介的十年的改变,而是记录其在社会关系中寻找突围、在社会环境中再次寻找自身定位的过程。媒介的发展其实就是与大众的互动之中进行的,深刻体察社会、世事和人情,就能够找到发展的突破口,这是《十年》非常了不起的洞见之处。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会长

支庭荣

支庭荣用“新格局、新传奇、新空间、新受众”四个关键词总结了再版《十年》的价值。在他看来,《十年》所记录的1993年到200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片段,反映了中国电视行业的爆发和井喷的增长,其间出现了新的传播方式、塑造新的传播格局。这个时期也是电视自我革命、自我突破,延展电视的黄金期,即使站在当下回顾过去,这一传奇仍旧没有褪色。

此外,电视新闻行业的创新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什么是新闻评论者观察世界的角度,史无前例地开拓出了新的表达空间。而在当下,新受众则成为媒介所面对的重点,寻求与受众建立新的关系成为媒介发展的重要路径。如今的媒介不仅满足了受众的期待,也在不断创造着受众的期待。优秀的内容始终是稀缺的,媒介内容的创作仍旧有很多可能。十年不长,但它带来的启示足够有力量。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

郭小平

郭小平指出,电视语态的改变不只是文风的改变,而且是语言的变化。改变电视语态,是做大做强主流媒体的重要路径,这是《十年》一书宝贵的思想结晶之一。在他看来,这本著作虽然不是史书,却有史料价值,其为电视历史研究提供了素材,也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他表示,那个“十年”是中国电视黄金时代的一个代名词,见证了中国媒体改革的进程,也书写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光荣梦想。不仅如此,《十年》对于如今新闻教育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的学生去阅读这本书不仅能可以读到其中深刻的观察和反思、理解电视的意义,更能够触发他们对当下追求新技术热浪的反思,让他们真正关注于优质内容的价值。

武汉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张卓

张卓结合自身的广播电视学习生涯,从个人化的视角分享了《十年》带给她的触动。她表示,面对媒介生态和媒介样态的变化,除了传统媒体要在叙事语态上进行变革,还需要广播电视的教学工作者在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专业设置从“广播电视”到“视听传播”的变化,正体现出了教育教学上创新的可能性路径。

她指出,在广播电视专业的教学环节之中,要始终强调对持续报道力和主动创新力等核心能力的坚持,这样才能从容面对新的受众和新的传播样态所带来的改变。不过,在迎接新的样态的同时,要重拾《十年》等经典著作,这些书中所呈现的智慧思维并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只会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发闪亮出其中真知灼见的光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召集人

杨华

杨华指出,电视系统非常复杂,是一个高强度的工种。一直以来,埋头做节目的人很多,但是仰望星空的人却很少。而在她心目中,孙玉胜教授是一位既能够脚踏实地,又能够仰望星空的好领导。在工作中,孙玉胜教授帮助她认识到了新闻报道要回归常识常理常情,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尊重受众的感受。

她表示,一个人需要有启发别人的力量方能为人师,孙玉胜教授的高见是经得住时间的检验的,这也是《十年》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做为一名新闻人,应当谨慎和大胆结合,谨慎不大胆难以创新,大胆不谨慎则容易犯错。电视人这份职业和价值观连接得最紧密,《十年》中呈现了电视人所必须具备的价值观。乃至今日,这种价值观没有变,也不会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

敬一丹

敬一丹表示,每个人看《十年》都有不同的角度,她从主持人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阅读这本的感触。在她看来,原央视评论部为一批主持人营造了一种气氛,更提供了一种土壤,对于他们的发展、成长、影响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新闻评论部的主持人?她认为,看重的是新闻素质和个性。她回忆在当时的评论部里,创新成为了一种自发的、集体性的习惯,而所有人都在这种气氛中受益。这一批有着共同新闻追求的主持人也形成了对其他主持人的引领,不仅在十年内成为了一片“高地”,更在很长一段时间乃至今天都产生着持续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十年》说的是过去的十年,但它并不完全是“过去式”,典藏版的推出更证明着这本书里所呈现得更多的是“正在进行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

水均益

水均益表示,对于主持人而言,无论是采访、出镜,还是在演播室播报,言之有物、言之有趣、言之有益都是必备的基础条件。他回忆起曾经在《焦点访谈》中为一段开场白精心措辞、仔细推敲的经历,为的是能够以打动人心、沁人心脾的方式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这也正是《十年》一书中所重点讲到的“改变语态”。

在他看来,《十年》所记录的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在缅怀的同时也要向前看,看到新生一代的蓬勃力量。他呼吁新的一代人勇敢地拥抱和探索新的业务、新的语态和新的表达方式。同时,他也提醒作为新闻从业者,一定要保持高贵的新闻梦想,因为这是“我们为什么出发”的最重要答案。

字节跳动副总编辑

郞峰蔚

郞峰蔚表示,重读《十年》之后的感受更加深刻,书中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见地能够鼓舞一批又一批新闻后辈。此外,她还从互联网从业者的视角考察了《十年》中所提出的“语态”这一概念的实际价值。她认为,在当下传统意义上传受双方的界线已经不复存在,用互相能听懂的方式进行交流,才能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她指出,《十年》一书的最后一章是“直播未来”,这已然成为现实,但这种传播方式同样面对着进化与探索。曾今一度认为,突发新闻是直播最重要的内容,但她在实践中却发现日常语态的直播往往更能够激发大众的参与,这些在当下的思考与《十年》一书中的某些论述如出一辙。

快手科技副总裁

余敬中

余敬中指出,《十年》不仅对新闻改革的那段历史有着重要意义,其中的很多思考放到今天仍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不仅能看到孙玉胜教授的才智,还能够激发当下从业者的思维火花。随着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僵化的体制机制仍旧是束缚主流媒体发展的掣肘,如何解开这些束缚,或许能够从《十年》里找到答案。

他还回忆了此前与孙玉胜教授共事的时光,并表示那是他新闻职业生涯起步阶段的高光时刻。他说道,正如主持人白岩松所说,一个人对了,一群人都对了,他很荣幸曾经是这群人里面的一份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

高贵武

高贵武代表此次深研会的承办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对电视工作者表示了敬意,也对各位与会嘉宾表达了感谢。他认为,《十年》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专业书籍,因此这本书所呈现的是中国电视新闻最高制作水准。对于学生而言,“要学就要学最好的、要读就要读最好的”。

在他看来,《十年》还全面展示了专业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标准和流程,书中对电视新闻的每一个工种、每一道流程都有详尽的介绍。不仅如此,该书深刻揭示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成功的“秘诀”,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一种回归,并从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质出发进行了深度解剖。学子们能从这本书学到这些“秘诀”、对媒体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也对他们今后进入媒体、走向社会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新闻学院教师

颜梅

颜梅向所有在新闻场上坚守,以及所有关注新闻发展事业的人致敬。她表示,电视人的努力让《东方时空》等栏目成为中国电视观众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一部分,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观众观看电视新闻的方式。

她认为,《十年》不仅留下了历史的痕迹,还见证了一代电视人记录历史、成为历史,改变语态也被改变的过程。那么,年代改变了,不变的究竟是什么?在她眼中,语态、心态、生态等是始终不变的态度和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

何天平

何天平认为,《十年》记录的是电视走向第一媒介、国民性媒介的一段重要时期。而对于正在成长起来的广电学人而言,都受到了《十年》这本书最直接的影响。书中对于电视黄金时代的鲜活呈现,不仅提供了集体回忆的空间,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他表示,《十年》有着相当的史料价值,从某种程度上呈现了一段鲜活的口述史,也是一手的阐释史。该书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回应了电视如何改变语态这一厚重的问题。此外,《十年》对电视媒体的价值定位做了更深入的开掘,它既可以是最柔软的娱乐工具,更是最坚实的价值堡垒。在他看来,电视在每个十年之中都有生动的变化,而对电视史、媒介史的持续性书写则是一代又一代学人需要完成的任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

白岩松

白岩松表示,《十年》的作者孙玉胜教授是九十年代率领一批电视人进行新闻改革的“团长”,也是他们的兄长。在他看来,《十年》是一本历史书,记载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栏目的创办和成长,也记录了一批电视人在那个时代中成名、成事、成长的过程。此外,这也是一本教科书,所有学新闻的人都绕不开这本书。因为,这本书里不仅有方向,还有方法;不仅有实践,还有理论和思考。

在他心中,这本书更是一本理想者之书,它记录的是如何在空白处走出一条路来,如何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让自己的青春碰撞出精彩。正因为如此,《十年》成为了他们那一代人可以安放青春的地方。

现场播放白岩松向《十年》致敬的视频

现场参会嘉宾合影

此次深研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和中国人民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百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兼策划部主任宋强、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副主任王薇、《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典藏版)联合责编温淳,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部分工作人员、媒体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师生等共同参加了会议。

会后师生合影

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深研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双一流”建设科研项目之一,目的在于聚焦新闻传播教育界和学术界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发扬科研“钉钉子”精神,集中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集体智慧,攻坚突破,期待通过每个具体问题的研讨带动某个领域教学科研的改革创新。自2018年始,人大新闻学院持续推出系列小型深度研讨会,每期聚焦一个主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度研讨。

文字:李政

图片:张琪赟 何思浩 陈奕菲

编辑校对:李宇皓 李政

排版设计:李宇皓

指导教师:高贵武 吴衣巷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