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联邦德国总理必须同时是一个好的德国人和好的欧洲人。
——西德总理阿登纳
文/Lan
原标题:《欧洲煤钢共同体:一个超国家组织是个好解决方案吗?》
60年前的今天,西欧6国代表齐聚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我们都知道欧洲自此走向联合,但这项条约的意义比我们的理解更为深远。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德国,一直都是欧洲各国最为忌惮的国家,他是如何摆脱战争的诅咒,走向复兴,重新获得世界的信任与尊重的?关键正是这项条约。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二战的欧洲战场以希特勒帝国的覆灭而宣告结束。作为战败国,德国被剥夺主权,并由美英苏法四国分区占领;经济也全面崩溃,超过一半的工业生产能力被战争彻底摧毁,GDP缩水到只剩下1938年的40%;加上法西斯的残暴罪行更令德国在全世界声名狼藉,整个国家可以说是一塌糊涂。面对国家分裂、主权丧失和经济崩溃,战后的德国政府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实现复兴、恢复主权及寻求统一。
图 | 战后四国对德国实行了分区占领
但这样的诉求必然不可能被邻国接受,两次世界大战下来,周围国家对德国只剩下无穷的仇恨和恐惧。波兰、立陶宛、荷兰、捷克等国要求割地赔款,极力削弱德国,而法国,这个一代人之间就遭到德国三次侵略的国家,更是对德国恨之入骨,将其视作最大的安全威胁,企图强制肢解德国。可以这样说,当时欧洲政治的核心就是人们对德国复兴的恐惧,整个欧洲的政治方向就是确保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德国想完成自己的重建,重新站起来,但是重建的前提是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取得邻国的信任,但是获得邻国信任的前提是德国不能重建,它一旦重建了,变得强大,邻国就会恐惧,可是如果不重建的话,德国就没办法向自己的人民交代,还有可能被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邻国更加恐惧,德国陷入了两难困境。
01.
鲁尔问题:法德和解的死结
在这样的困局中,矛盾很快就爆发了,不久后,法德关系就因鲁尔问题走入了“死胡同”。
鲁尔地区煤炭丰富,是德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兵工厂,法国一直通过各种努力来解决鲁尔对法国的威胁问题。一战后法国曾以德国赔偿问题为借口出兵占领鲁尔就是想一劳永逸消除德国军事潜能,但是在英国等国的反对下没有成功。
图 | 位于法德边境的鲁尔区,是法德关系的“死胡同”
二战后,法国为恢复工业生产能力,亟需获得稳定、充足的煤炭资源,因此对鲁尔地区的控制又提上了议程,1948年12月,法国推动通过《鲁尔法规》,以对德国重要经济领域进行管制,德国的阿登纳政府随后发表声明反对,称其使德国完全丧失了主权,1949年,鲁尔国家管制机构正式成立,德国国内掀起了反对鲁尔国际管制机构的风暴,虽然德国最终还是做出巨大的让步,加入了鲁尔管制机构,但法德关系也陷入窘境,两国和解遥遥无期。
面对窘境,战后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建议法德两国全面联合,即合并两国的经济、合并两国的议会、合并两个民族。阿登纳畅想,“如果有那么一天,法国人和德国人能毫无争论地走进同一座大厦,坐到同一张桌前,一起工作共同负责,那么事情就会向前迈进一大步……法国有关安全方面的愿望将会得到满足,德国民族主义的梦想也将从此破灭。”这当然很不切实际,但启发了舒曼、莫内这样的法国政治精英。
02.
接受舒曼计划是卖国还是爱国?
面对两国关系的困境,时任法国国家计划委员会的负责人莫内提出了法德和解的构想,他认为解决两国关系死结的唯一办法是,消除各国对于德国工业统治的恐惧心理,提议将两国煤和钢的全部生产置于同一国际组织的领导之下,并让该组织向其它国家保持开放态度,这种共同的经济基础将最大程度上降低战争的可能性,在取得西欧各国的支持后,莫内找到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作为公布该计划的人选 ,至此,一切都已经准备好,只剩公布于世。
1950年5月9日,也就是阿登纳发出提议后的两个月,法国外长举行记者招待会,提出舒曼计划,宣布“法国提议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置于共同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机构同时向其它欧洲国家开放。煤钢联营能够为经济发展迅速建立起共同的基础,这是走向欧洲联合的第一步。”
图 | 1950年5月9日舒曼在法国外交部钟厅
德国收到“舒曼计划”刚一个小时就马上召开记者发布会,对法国的的计划给予高度评价。舒曼计划成为法德合作的开端。
开门红并不代表着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的签订会一帆风顺,短短不到一年波折频出。首先是德国,德国内部的民族主义势力非常强大,社会民主党主席舒马赫是民族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他领导了反对阿登纳和德国参加舒曼计划的活动,但阿登纳非常清楚,放弃“德国人的德国”这种民族主义观念,让德国变成“欧洲人的德国”是德国实现复兴的唯一出路,只有将德国的煤和钢置于跨国的高级机构管理下,让别国清清楚楚看到德国煤钢的生产数量和去向(当然别国也是如此)。这种将自己的生产能力“去政治化”,是取得邻国信任的唯一办法,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因此,阿登纳坚决捍卫舒曼计划,捍卫欧洲的统一事业,他回击舒马赫代表的民族主义势力,“谁若是破坏、诽谤或中伤舒曼,谁就不是德国的好公民。”
法德国内取得一致后,两国还要就如何创建欧洲煤钢共同体的问题和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进行谈判。这样的多方谈判更为困难,各方虽然都同意共同体的设立原则,但是对高级机构的权力到底该有多大争论不休,比荷卢三国集团担心过度转移主权,担心共同体成为法德共同主宰的“霸权”,英国在涉及到主权转移问题时直接拒绝参加会议,会议期间分歧不断,所幸法德两国始终保持一致,法国扮演欧洲煤钢联营计划的设计者和主导者的角色,德国则始终支持和积极配合法国代表的观点,并在关键时刻推动各国达成一致,共同确保会议结果朝着一体化的目标发展。
此时的阿登纳知道,德国一没完成统一,二没卸下历史包袱,所以最好不要出来挑头,干脆走一条韬光养晦的道路。具体的做法,就是把法德关系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欧洲一体化的很多事情都先由法德两国商量,这就是“法德轴心”。在这个轴心里德国总是尽量配合法国。
03.
巴黎条约:一个超国家共同体的诞生
1951年4月18日,也就是舒曼计划提出不到一年的时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法国巴黎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3个月后,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阿登纳的德国复兴事业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而德国人心心念的鲁尔问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的同一天,舒曼以煤钢联营主席的身份给阿登纳写信,信中写道“由于欧洲煤钢联营协定的签署,在参与国地位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超国家性质的欧洲共同体,将六国煤钢生产潜力合并起来置于共同体的管理之下,那么加在德国身上的特殊义务——鲁尔法规就应当废除,鲁尔专属所履行的职能也应当取消”。就这样,被德国民众视为屈辱的鲁尔法规在年底正式失效。
图 | 欧洲煤钢共同体创始六国(法德意荷比卢)
到了今天,德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国,对欧洲的影响力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大,但是没有任何人恐惧它,相反,有很多国家都在主张德国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德国放弃了自己的民族主义方案,却真正地兑现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让自己成长的果实能够真正地被收获。
正如施展在《破茧》中说的,德国最终成为了欧洲人的德国,而欧洲也已经成为德国人的欧洲。
参考资料:
1、《破茧:隔离、信任与未来》 施展著
2、《战后欧洲史》(上下) 托尼.朱特著
3、《战后德国和解政策研究》 文/徐龙超
4、《法德合作与欧洲一体化的启动》 文/陈路平
5、《法德关系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文/赵书伶
6、《德国简史30讲》(音频课) 讲述/徐弃郁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