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坛“菜鸟”到国民党主席——江启臣的11年从政之路
资讯
资讯 > 台湾 > 正文

从政坛“菜鸟”到国民党主席——江启臣的11年从政之路

从政坛“菜鸟”到国民党主席——江启臣的11年从政之路

文/陆询(凤凰网《台湾日月谈》特约作者)

首发于凤凰新闻客户端

国民党预定7月底选举党主席,目前台面上具有资格且正式宣布参选的只有现任党主席江启臣。尽管资深媒体人赵少康2月最早表态竞选党主席,但碍于他恢复国民党籍的党龄不到1年,以江启臣为首的中常委不愿删除党龄须满1年才能参选党主席规定,赵少康似已提前出局。不少党内人士力拱高雄市前市长韩国瑜加入赛局,然而,在“罢韩”一役伤痕累累的韩国瑜的政治前景恐无悬念。

至于国民党前主席朱立伦、国民党智库副董事长连胜文积极与党内基层接触,动作频频,挑战江启臣的意图明显,却迟迟不表态。党内人士解读,“江启臣占有现任优势,党内地方派系、黄复兴军方势力都是他的资源,朱立伦、连胜文拖延越久、气势越弱,就算最后真的出来参选,也不是江启臣的对手了!”

从外界的眼光看来,江启臣的一人赛局好像是站在无人能及的权力高峰,更或许是攻向另一个山顶的起点;但江启臣幕僚担心,同额竞选又会演变成党内“挺江”和“反江”的局面,俨然是对江启臣代理主席1年7个月表现的信任投票,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从政坛“菜鸟”到国民党主席——江启臣的11年从政之路

不过,江启臣没有退却的余地。就像他从2010年2月踏入政坛至今,11年间,从一名“菜鸟”新闻局长(2012年5月裁撤)到百年政党领导人,他的每一个职务开始都不是自己主动争取的,而是被长官或旁边的人推着向前,他也适时把握住机会,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走出现在的局面。

江启臣在最近出版的自传“启程破浪”一书中说,他是2010年农历过年后由当时的“行政院长”吴敦义一通电话被找去当新闻局长,从此踏入政坛。但知情人士说,江启臣的“伯乐”是马英九的好朋友、“国安会”前秘书长金溥聪,因为江启臣的学术背景是国际政治和外交,再加上岳父是国民党客籍前立委刘盛良,多了一层党政关系,才被延揽入阁。

知情人士指出,“吴敦义的电话只是依照程序打的,内阁人事必须由院长做最后的确认,吴敦义还帮当时社会普遍不认识的江启臣想了一个‘青年胡志强’的称号,希望透过台外事部门负责人胡志强幽默机智的形象,加深媒体对江启臣的印象。”

没想到,“青年胡志强”第一天上任,在交接典礼上致词时完全没有“正牌胡志强”口若悬河的风采,全程紧张、拘谨,还照著准备好的稿子念,不敢脱稿,连笑容也很羞涩,一位当时在场的公务员回忆:“当时我们私下还在怀疑这个教授上课时,面对学生,难道也是这样吗?”颇有点失望。

21天后,江启臣第一次到立法院答询,虽然岳父刘盛良在台下坐镇,对业务还没有全然进入状态的江启臣准备了一张又一张的小抄放在答询台上,却被眼尖的民进党立委发现,立刻要求江启臣不准看小抄回答,连公务员站在背后提示也挨骂,让江启臣尴尬不已。这段往事,连江启臣自己都在新书中说:“每天战战兢兢,抱着不知答了哪一句话就会上隔天头版”,以及“不知道今天哪个部会会发炉(出事)”的忐忑心情度日。

知情人士指出,让江启臣日子难过的还不止于此,当时吴敦义大权在握,自信满满,各部会所有政策都了如指掌,重要的会议江启臣要不是被排除在外,无法参加,要不就是未被授权对外发言,“吴敦义什么都一把抓,让名为政府发言人的江启臣毫无用武之地。”因此,江启臣后来提起在新闻局1年3个月的最大政绩,就是李安在台湾筹拍“少年Pi的奇幻漂流”时,协调片中的孟加拉虎“理查帕克”以交流观摩名义从印度运来台湾,让电影顺利完成。

憋屈的新闻局长生涯终于在2011年5月结束。当时国民党推出“刺客兵团”,征召年轻世代的政治人物到地方参选立委,39岁的江启臣又被当时国民党秘书长廖了以一通电话找回故乡台中丰原参选。没有任何选举经验的江启臣再度抓住机会转换跑道。

从政坛“菜鸟”到国民党主席——江启臣的11年从政之路

曾到台中帮江起臣打选战的幕僚指出,9个月的时间,我们在地方跑公祭捻香、站在马路上喊当选,江启臣从和选民握手的姿势、鞠躬弯腰的角度,以及讲话的语调,全都重新学起,根本是一场震撼教育。”选举结果,国民党征召的10个刺客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江启臣选上立委。

2012年2月,江启臣又换上立委的新身份。从2年前在答询台上的不知所措,转换角色,到站在质询台上严厉质询官员。有过实际参选经验的洗礼,江启臣似乎找回了自信,讲话也很“接地气”,一改当年必须要靠幕僚提供资料、讲稿才能发言的模样。“行政院”官员观察立委江启臣:“也许是上面没有长官束缚,能够自己独当一面,比较能够畅所欲言。”

2020年1月大选,国民党重挫,当时的党主席吴敦义引咎辞职。三连霸立委的江启臣俨然成为中生代立委的领头羊。就如同之前被动被长官征询担任新闻局长、被党征召参选立委,这次江启臣又被簇拥出来竞选代理党主席,和前辈郝龙斌一争高下。江启臣的友人说,“对江启臣来说,党主席是李登辉、连战、吴敦义、吴伯雄那种有很深资历和政治经验的人才当的位子,他想都没想过,后来还有其他立委用‘小孬孬’激将法逼他,最后关头才愿意出来。”

蓝营人士分析,江启臣代理主席以来,国民党立委人数虽少,但过去一年多来靠著反对监察院长陈菊人事案、反莱猪案,以占据“立法院”、丢猪肉等激烈手段,凸显国民党也是有战力的团队,然而,江启臣个人还是缺乏领袖魅力和果断的霸气,在党内仍不能掌握压倒性的支持力量,一些资深的立委并不服他,争取连任之路并不顺遂。

江启臣不讳言自己的个性比较保守,许多事情未必会主动争取,但问题来的时候他也不会怕,只要决定就往前冲,尤其参选立委时,只有几天时间考虑,非常仓促,最后取得家人同意,决定选了就全力以赴。江启臣自豪他曾经在海军陆战队当过蛙人的经历,“那种考验都能通过”,后来碰到任何困难咬紧牙关就挺过去了。

据了解,江启臣背后现在仍靠廖了以等台中红派大老操盘。例如赵少康2月曾爆料江启臣原本欣然同意赵少康回到国民党,还愿意给赵少康中评委职务,后来又改口说“压力很大、暂时不能给”,这个“压力”就是来自廖了以对江启臣拍桌、表达不满,才对赵少康食言;廖了以也拉拢黄复兴党部的退休将领支持江启臣连任,化解这些军系人马原本对江启臣要调整“九二共识”的不谅解。

从政坛“菜鸟”到国民党主席——江启臣的11年从政之路

“11年磨剑”,把江启臣从生嫩的新闻局长,磨成了敢于承担的党主席。

回顾从政之路,江启臣坦言,如果2010年没有当新闻局长,2012年没有答应投入立委选举,也不会有现在代理党主席,“影响了后面整个人生”。更重要的是过去10年经历的台湾政治变动,可能是许多政治人物一辈子都经历不到的事情,虽然艰辛,但是收获和成长更多。

若江启臣在7月党主席选举顺利过关,下次剑出鞘会是什么局面呢?面对未来,江启臣强调,他当选主席就要带领国民党重返执政。至于自己是否会参选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江启臣仅说,国民党要重新赢得台湾人民的信心和认同最重要,他要帮国民党找出2022年地方选举和2024年选举最能胜选的人,扮演“造王者”的角色。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