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钧已任中科院副院长
资讯
资讯 > 大陆 > 正文

近日,据中国科学院官网更新显示,高鸿钧已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据公开资料,高鸿钧生于1963年,1987年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物理系,1991年、1994年先后获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高鸿钧博士毕业后历任中科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据人民网报道,高鸿钧从事纳米量子系统的构造、组装和结构与物性调控的研究并取得多项成果:提出一种提高STM分辨率的新方法,增强了STM观察表面电子结构的能力。首次在Au(111)表面上构造了具有固定偏心轴的单个分子转子,实现了大面积有序阵列的组装并对其转动行为进行了有效的调控。发现了单个磁性FePc分子在Au(111)表面上的Kondo效应,提出了利用分子在不同吸附位置构型不同的原理对单分子自旋态进行调控的途径。首次在单个分子水平上实现电导转变,显示了未来用作信息存储的可能性。

2008年,高鸿钧获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2009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2010年获德国洪堡研究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高鸿钧调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正局级)兼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此后,高鸿钧相继担任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真空科学、技术与应用联合会(IUVSTA)纳米科学委员会主席等职。2018年11月,高鸿钧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

据新华网报道,高鸿钧在2018年接受采访时说:“除了科研上这个收获之外,对育人这一块。我非常高兴的是,在我的培养的学生里面,有很多成为国内外的杰出青年学者。科学技术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所以一定要培养高水平的年轻的队伍。”

2018年,高鸿钧获得陈嘉庚科学奖,在接受采访时说:“民族强科技必须要强,我们很高兴在这样一个大好形势下面,国家高度重视,我们能开展相应的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

高鸿钧简历

高鸿钧,男,汉族,1963年生,安徽人。博士,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曾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正局级)兼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真空科学、技术与应用联合会(IUVSTA)纳米科学委员会主席。

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