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经》为何惹众议

《平安经》为何惹众议

言咏/文 一本《平安经》成为笑谈。这部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贺电所著的书,通篇如复读机一样重复“某某平安”、“某某地平安”,如:1岁平安、2岁平安、3岁平安……99岁平安。如此堆砌了24.5万字的奇书,在电商平台售价近300元,据说还一度卖断货。今年早些时候,当地官媒为这本书专门组织朗诵研讨会,一众学者受邀写读后感予其盛誉。

没想到,一不小心从地方小圈子被夸进了更大的公众视野,就如同穿着所谓“新衣”的皇帝,走出了自己的地盘,顿时舆论哗然。所有人都能看出这本书绝对兑了水,这些难免引人遐想。舆论发酵之后,7月29日,吉林省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书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的确,当以全面调查回应《平安经》在舆论场中引发的困惑,公众有权知情。首先是这本书怎么出版发行的?书上印有人民出版社和群众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但人民出版社已发表声明称,该社从未出版此书,也从未同意与任何单位联合出版此书。那么,这本书究竟是如何出版的呢?是不是涉嫌盗用人民出版社的名义?是否履行了相应的图书出版手续,经过了正规的出版审批流程?要知道,一本书的出版,是要经过极为复杂的流程的。另一家出版社群众出版社是隶属于公安部的国家级出版社。

其二,书出版了也就罢了,为何还有官媒和官员为其背书、吹捧?召开专场朗诵研讨会,众多省、市文化界人士出席;在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官方微信上发表读后感对此书盛赞不已;吉林警察学院的微信公号上也发表了类似的文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正当的吹捧之风。目前这些文章已全部被删除。

另外,此书定价近300元,据说销量不低,那么,是谁在购买这本书?背后有什么利益交换和利益输送吗?这也是很容易引起质疑之处。身为官员,不是不能出书,但官员出书,确实更应经得住考验,更何况荒腔走板至荒谬地步。毕竟官员是手握权力的人,在权力的加持下。官员的爱好和特长很容易成为谄媚者攻克的点,进而成为利益交换的温床。

其三,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何类似的事情总要经过舆论的发酵才能引发官方的关注?不仅仅《平安经》,舆论场中很多荒诞的事件都是如此,比如小学生研究研究癌症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比如去年发生的颂赞“师娘美”的论文。如果涉事者稍微圆滑一点,不整出这么大的“瓜”;如果互联网传播不这么发达,舆情发酵不这么快,估计也就相安无事,平安过去吧。但是,那些没有被围观的默默存在于聚光灯之外的类似事情,又有多少呢?

无论如何,此事已成被瞩目的公共事件。调查当迅速、公正、全面,回应舆论场中公众的诸多困惑,究竟是个人出版的自由,还是确实存在违规操作?我们并不希望所有不光彩的事情都是曝光一起查处一起,但能曝光一起查处一起,依然是好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