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本属于我们的地方
昨天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发的一条微博引发中国网友众怒。
他们口中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这座美丽的沿海港口城市,在1860年之前是属于中国的,是被沙俄抢去的。
这个地方从新石器时代起便有人类居住,原为游牧民族居住地,后来是渤海国、辽、金、元、明、清朝领土。满人赋名此地 “海参崴” ,意为 “海边的小渔村” 。
我们中国爱好和平,可以不再提及这段悲痛的往事,但请你们也不要挑起我们不愿回首的那块伤疤。
既然伤口被你重新挑起,那么我们就重新好好数一下这些伤疤!
1.被抢走的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从1839年以来的近现代史上,几乎所有的列强都跑到中国来搞过侵略、分裂、割地、吸血,其中对中国伤害最大的是日本和沙俄,这是两个曾经对中国造成过亡国灭种威胁的国家,日本杀人第一,而沙俄则是占地最多。
中国被沙俄先后割占的国土,面积高达154万平方公里,如果算上被独立的外蒙,这个数字还要翻一倍。而中国前几年通过谈判收回的半个黑瞎子岛,面积为171平方公里,只占中国失去领土的万分之一。
▲500年来的疆域变化
看起来这个数字很小,但只要对中俄、中苏关系历史略有了解,就知道能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中俄互为陆地边界最长的邻国,两国边界是在三百年内逐渐形成的,有着复杂的背景。
最初中俄不存在领土问题,因为两国并不接壤,当时统治中国的大清,甚至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沙皇俄国。到了17世纪中叶,俄国哥萨克在征服西伯利亚汗国后,继续迅速向东推进,势力到达鄂霍茨克海和黑龙江,大清和沙俄成了邻居。
在刚开始接触时,康熙大帝一度把那些“探险家”打得抱头鼠窜,然而当大清衰落之时,土地欲望最强的沙俄卷土重来,依仗强大的武力,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中国东北、西北的土地不断蚕食割走。
1858年签订的《瑷珲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性失去领土最多的条约,总共割走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100万平方公里土地。
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俄国假装好人站出来调停,随后声称自己对调停战争有功,逼迫清朝签署这条不平等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土地(包括海参崴)永久归属俄国。
1864年签订的《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土地。
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沙俄逼迫黑龙江巡抚周树模签下了《满洲里条约》,虽然因清朝灭亡,没来得及正签,但还是趁机占领了1400平方公里土地。
为了彻底占据这些土地,沙俄还制造了多起惨无人道的屠杀事件,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沙俄以义和团运动为借口,以枪击、火烧、驱赶入江等残酷手段,在4天内高效地“清除”了这两地的中国人,遇难者在2万人以上,尸体漂满黑龙江水面。
海兰泡 ,从此成了“布拉戈维申斯克”,俄文意为“天使报喜之城”。
伯力 ,变成了“哈巴罗夫斯克”,是以在清康熙年间入侵中国,大肆掠杀中国境内达斡尔、索伦族居民的“探险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海参崴 ,变成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俄文意为“征服东方”,至今仍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中国东北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
以上这些地方,本是辽金元明清时期都属于中国的故土,却被永远的改换了异国的,甚至还带着侮辱性的名称——对沙俄来说是“报喜”,是“征服”,却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
然而,沙俄很快也步清王朝的后尘,在一战中打得民穷财尽后,于1917年轰然倒塌,被苏俄取代,——这一重大历史变故,使中国人看到了领土回归的希望。
2.长达百年的边境撕逼
希望从哪里来?难道苏俄会把沙俄割走的领土还回来?
看上去似乎是,因为列宁在1919年发布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也即《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加拉罕是外交官的名字),其中有主张废除中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在当时,甚至直到今天,也有很多人相信,这就是要把土地还给中国,之所以没还,是后面“赖账”了。
▲必须承认,列宁是个伟人
《宣言》也有进步意义,但本质上仍是一种策略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读,因为很多人并没有看过《宣言》,只有一个大概印象,而《宣言》中有关“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苏维埃政府把沙皇政府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交还给中国人民以后,立即建议中国政府就废除1896年条约、1901年北京协议及1907年至1916年与日本签订的一切协定进行谈判。”
也就是说,要“废除”的只是1896年以后的条约,主要是指事关东北利益的《中俄密约》以及《辛丑条约》,也包括俄日之间的一系列“密约”,而之前的条约并不包括在内。对照前面的列表,不难看出,即使完全按照《宣言》实施,不打折扣,顶多归还1400平方公里和放弃庚子赔款,之前的那些割地条约,既然不在其列,土地当然也就不会还了,而且,还只是“建议”。
另一方面,《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还有一个不可忽视,却又很少被中国人了解的背景——当时苏俄也在割地赔款,还面临着列强的围攻。
▲对强敌割地赔款,对弱邻开空头支票
1918年3月,苏俄为了尽快退出一战,获得喘息,与德国签订了堪称俄罗斯有史以来最为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条约》,不仅要赔偿德国60亿马克,还“割让”了乌克兰、立陶宛、库尔兰等地区,放弃对波兰和芬兰的“管辖权”,总共丧失了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5000万人口,以及90%的煤炭产量,堪称俄版《马关条约》。
由于苏俄对德单独媾和,协约国非常不满,出兵干涉俄国内战,中国北洋政府也派遣了2000军队和巡洋舰到海参崴护侨撤侨。
▲中国派往海参崴护侨撤侨的海容号巡洋舰
在此背景下,苏俄发表《宣言》,实为巩固政权的一种手段,在收获中国人好感的同时,也在国际舆论战上扳回一局,争取到了外交空间——看我多大方,可不是帝国主义哦!
但苏俄其实什么也没有付出,即使是真要归还1896年前割走的土地,当时那些地区(包括外蒙)很多还处于白军和协约国控制之下,中国还得自己去夺取,就要与当时几乎所有列强开战,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920年,苏俄又发表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华民国政府的宣言》,也称《加拉罕第二次对华宣言》,其中第一条写道: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宣布,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定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俄政府和俄国资本家阶级从中国夺得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归还中国。”
▲面对苏俄,中国北洋政府也无力抵抗
这里的“一切条约”并不真的是“一切”条约,还是第一次宣言中以1896年为限的条约,而且宣言也只是表态,而不是有法律效力的条约。
1924年,苏联与中国北洋政府签订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才是真正有效的文件,其中第三条规定: “两缔约国政府……本平等、相互、公平之原则,暨1919年与1920两年苏联政府各宣言之精神,重订条约、协约、协定等项。”
第四条规定 :“苏联政府根据其政策及1919与1920年两年宣言,声明前俄帝国政府与第三者(按,主要指日本)所订立指一切条约,协定等项,有碍中国主权及利益者,概为无效。”
这就正式将宣言的“承诺”给落实了——那些割地条约仍然有效 ,土地是不还的,而且苏联还继续拥有对中东铁路的权益,其实连特权也没还,对此,斯大林的解释是,当时的法文文本“翻译错了”。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苏关系密切的50年代,领土问题处于搁置状态。60年代起,中苏关系恶化,边界问题再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60年,中国政府两次提出边界谈判的建议,苏联先说“没必要”,后来又表示“不反对”,但不同意这是“边界谈判”,而是“核定个别地段边界线走向的磋商”,也就是说苏方认为边界不存在争议,只有落实细节的问题。
中苏边界谈判从1964年2月开始,首次谈判在北京举行。虽然双方并不指望能迅速达成协议,但谁也没想到,这一谈就是40年。
▲中苏谈判会场
中方首先表明立场—— 目前中苏边界的条约都是沙俄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是历史事实,尽管如此,鉴于清代被沙俄侵占的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是通过条约规定的,同时考虑到历史的和现实的情况,我们仍然愿意以这些条约为基础,合理解决边界问题。
但苏方根本不这样认为,反说1689的《尼布楚条约》是对俄的“不平等条约”,至于《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那是俄国“收复失地”,或者是占领“无主土地”。为此,苏共中央于1964、1969、1972、1978年多次发出指示,在其国内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修改历史的运动,对我国为历史正名的行为进行猛烈抨击。
关于谈判目的,中方要求协商划界,苏方咬死“边界早已划定”,只存在个别地段的核定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求中国承认实控线,这样苏联就可以多占土地。
第一次谈判历时半年,双方激烈争辩,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唯一的成果是交换了地图,明确了争议地区和河流划界原则——以河道中心线为界。
▲中苏边防部队在封冻的江面上对峙
后来发生珍宝岛边境冲突
虽然没有实质进展,但按理说第二次谈判应该在第二年举行,没想到这一拖就是5年,直到1969年10月才恢复。由于此时中苏关系已经非常紧张,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上陈兵百万,部署了苏军三分之一的导弹,所以中方的重点是保证安全,希望先维护边界现状,采取一些临时措施以避免武装冲突。
但苏方依仗强势地位,拒不理睬,最后只同意谈“临时措施”,但也没有谈拢,用苏联代表团团长伊利切夫的话说,整个就是一场“聋子对话”。这一轮谈判断断续续持续了10年,还是没有任何实质成果,唯一的积极意义是“保持沟通”,缓解紧张气氛。
谈判期间还因为翻译问题闹过笑话——中方曾在一次发言中使用了“作茧自缚”的成语,苏方说这是“污蔑”,因为把他们比喻成了“虫子”;另一次中方怒斥苏方,“不要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结果又引来抗议,说苏联“对甘肃和四川没有领土要求”……其实都是苏方的中文翻译望文生义所致。
其实,在领土、划界问题上,面对一个不讲理的邻居,无论是沙俄、苏俄还是苏联,只要觉得自己强势,就很难通过谈判从他那里要到任何东西,除非这一局面得到改变。
▲经过联合勘界后的中俄蒙东端交界点
到了80年代,中苏的国势开始逆转。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增强,而且与欧美实现和解,国际形势有利,而苏联在长期的僵化体制下开始走下坡路。在这一背景下,中苏于1987年恢复了边界谈判,这一次,苏联终于承认了“争议地区”确实存在的事实,开始认真对待边界谈判。
到1991年5月16日,中苏两外长签署了东段边界协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国界东段的协定》,明确了东段98%的边界,只剩下黑瞎子岛和阿巴该图洲渚。
此时苏联已经进入倒计时,时日无多了。几个月后,曾经威胁了中国三十多年的苏联垮掉了,与七十多年前的历史巨变相比,这时的中国处于上升期,能够抓住历史机遇。
继承了苏联的俄罗斯联邦接着与中国谈判,此时的俄罗斯处于历史低谷,谈判虽仍有矛盾,但相比苏联时期,已经很顺利了。
▲中国通过谈判收回了半个黑瞎子岛和整个银龙岛
2004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签订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根据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
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也就是说,中俄边境已经全部划定,不再有争议了。 边界遗留问题彻底解决,两国间已经没有边境矛盾。
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中国人会望着地图上那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外蒙,对于基于不平等条约的边界谈判,深感痛心。然而,尽管那些条约是不平等的,却也是当时两个主权国家的政府行为,是正式签订的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我们可以痛骂大清无能,却又不得不继承这个麻烦。
历史已经过去,不可更改,重要的是要向前看。
一百多年后,中俄两国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际形势也大为不同,与俄罗斯解决了边界问题,从长期来看是件好事——漫长的北部边境,已经从陈兵百万,变成了基本不设防,两国人民都从和平中受益,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好了很多,可以把更多力量用在更重要的方面。
▲国土沦丧令人痛心,但亏不能白吃,要长记性
那么海参崴这些土地还有回归的可能吗?这个问题仍然有很多人在问。
我可以这么告诉你,在有可见的未来是不可能的。除非发生类似二战那样巨大的世界变故,或者像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那样主动归附。但无论哪一种,发生的可能性都极其小。
不过中国一直没有忘记那片土地,从1949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的地图将其标记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2003年5月9日中国国家测绘局发布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第十七条规定, 俄罗斯境内以下地名必须括注中国名称:
1. “符拉迪沃斯托克”括注“海参崴”;
2. “乌苏里斯克”括注“双城子”;
3. “哈巴罗夫斯克”括注“伯力”;
4. “布拉戈维申斯克”括注“海兰泡”;
5. “萨哈林岛”括注“库页岛”;
6. “涅尔琴斯克”括注“尼布楚”;
7. “尼古拉耶夫斯克”括注“庙街”;
8. “斯塔诺夫山脉”括注“外兴安岭”。
最后还是那句说烂的话: 俄罗斯如今是我们重要的战略盟友,但也不要放松警惕之心。北方毛熊的野心,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