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刘宁荣:不同抗疫方案各有优劣,德日因地制宜做得比较好

独家| 刘宁荣:不同抗疫方案各有优劣,德日因地制宜做得比较好

自动播放

核心提示:

1. 面对疫情,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英国的做法都不一样,不同模式,各有优劣,必须按自己的特点防疫

2. 政府能不能取信于民,是疫情控制得好不好的重要原因。虽然香港因为去年的情况,产生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但香港有2003年的非典经验、专业的医疗队伍,处理得也相当不错

3. 纽约已经是美国的武汉,但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配置很好的医疗条件,高峰会过去。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印度等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

4.不同于2003年非典,这次在一次性痛苦后,我们要面对长期作战,面对要改变生活方式的挑战和疫情对经济的长期影响,这需要科学和行政手段相辅相成

5. 西方人不像中国人有大量储蓄,多是靠薪水维持生活,政府发钱是迫不得已,必须采取的战略

6. 香港在经济的发展路上必须找到新的成长空间,要利用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将香港的教育变成更好的枢纽,在创新领域跟湾区合作。否则就是坐吃山空

7. 全球化是全球合作的基本条件,而不是闭关锁国的理由。个人要有同理心,要谅解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要包容大家不同的做法,要一起携手来面对共同的敌人

近期,因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模式之争”纷扰不止。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家的抗疫模式有什么优势和弊端?到底是什么决定了疫情控制的效果?中国疫情有没有可能二次爆发?为什么中国不效仿一些西方国家全民发钱?中小企业如何自救?疫情笼罩下的香港如何寻找新的成长空间?全球化又 将走向何方?

带着这些问题,香港號x凤凰网风向栏目对话香港大学刘宁荣教授。

刘宁荣教授现任香港大学SPACE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商业学院暨企业研究院创院院长。 刘宁荣教授是教育家、商业传播专家及资深媒体人。 他于2000年加入香港大学,致力于将“终身学习”和“专业商管教育”的理念推广至中国内地,在重塑中国的进程中培养具“国际视野、中国智慧”的管理人才。 最近他的一篇文章,“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 我们缺乏的只是疫苗? ”在网上广泛流传,被很多网友认为是至今看到的最中立客观理性的文章,最温和最锐利最全面的分析。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不同模式,各有优劣,必须按自己的特点防疫

香港號x风向:我们知道这场新冠疫情从年底开始,全球各地此起彼伏地蔓延,大家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您觉得各个国家在抗疫的做法上,各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弊端?

刘宁荣:是的,这是一场没有预料到的,席卷全球的这么大的一场疫情,所以很多国家都没有经验。中国在这场抗疫当中,采取了一个非常措施就是封城。这样的一场封城的决定跟行为,让全球都感到震惊。因为确实是在抗疫的历史当中,没有过对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做这样的一个围堵的决定。能不能成功,大家也不知道。但是,很多人都看好。这样的一个行为,这样的一个决定,虽然非常痛苦,但在制止疫情的蔓延上,一定会取得成就。最终的结果也显示了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那么其他国家的做法不太一样,你比如说跟我们相邻的,东亚几个国家,包括日本,包括韩国,韩国的一个做法就是,也对疫情的发展采取了类似中国的这样一个方式。但是它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进行检测,大面积的检测,来防止,来提前了解这个疫情的发展情况。在这个过程当中,它没有采取中国那样的一个封城的政策,人员的流动等等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看日本的情况又不太一样,日本的情况基本上也没有采取太大的一个封城的决定,也没有太多的去进行检测。主要是在北海道地区,它采取了一个比较早的行动。

我觉得这次里面值得提的是两个国家,一个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韩国,另外就是新加坡。

因为新加坡是一个华人社会,跟中国的来往也比较多,当它了解到疫情发生的情况之后,它觉得是非常严重的,马上就切断了跟中国人员来往的联系。它在社区里面也积极采取了一个防疫措施,一个是在检测方面,我觉得他们做得非常的好,就是能够通过他们自己的CDC,发展出它检测的一个盒试检测剂。成功之后又能够积极地让它的社区,类似我们中国内地的检测发烧这样的这些急诊室、医务所,采取行动。

另外一个我觉得新加坡政府的决定比较及时而且果断。特别是针对新加坡没有能力生产口罩,它没有鼓励大家戴口罩,因为华人社会都认为戴口罩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来防止染病。

所以我觉得各个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摸索。而在西方因为它不太了解这次疫情的严重性,特别认为这次跟流感差不多,所以在防范方面就比较慢。尤其是在英国,采取所谓群体免疫的这样一个方法,最终其实影响也是蛮大的。但是很快根据医疗报告,医疗的研究,英国也改变了措施。目前来看,美国成为整个疫情最大的一个中心了。但是我相信,美国的疫情也很快会好转。

香港號x风向:您刚刚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各国的做法,您觉得各个国家在处理疫情当中,有没有一些制度上的优势,哪个控制疫情的效果更好呢?

刘宁荣:这个就要看具体的情况,也就是说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我觉得不管是在哪个体制下面,他们都有各自优点,各自的缺点。例如说以中国来讲,在武汉当时这种危机下,这样的一个体制,可以进行全国的总动员,然后将武汉封城之后,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可以积极支援。这就是中国体制下的一个特点,也就是它的一个优势。

那么在西方,如果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要进行封城,我觉得是相当困难的一个决定,为什么呢?因为第一,老百姓觉得这个病没有那么厉害,因为医疗部门、医疗专家都有不同的意见,更何况一般的老百姓。所以要说服大家去接受这样的一个封城的决定是非常困难的。意大利也好,英国也好,甚至今天的美国,情况已经这么严重,还是有人不愿意在家里待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西方采取这样一个政策是非常难的。

另一方面,当时很多人嘲笑英国的群体免疫的这样一个政策,我觉得从国家的情况来讲,从政府角度用群体免疫的方法吓了一大批人,最后大家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或许从英国的角度来讲它是对的。但是从东方的角度,这简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所以我觉得必须去考虑一个不同国家的、不同地区的情况。

以香港来讲,如果当时不这么紧张,不这么恐惧,反而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从现在欧美回流到香港的一些留学生等等的情况来看,他们觉得因为在西方受教育,就很不理解为什么要留在家里的这样一个决定。最近所谓的第二波疫情开始在香港蔓延,比第一波疫情那个时候流传到香港还严重。

所以说每个国家和地区,必须按照他们自己的特点。反过来说,现在看两个国家,我觉得特别赞赏的,一个是日本,一个是德国。日本发病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是它的检测做得不多,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看到数字还是比较小的。那去看德国,它的数字是比较高的,但是死亡率较低。这里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医疗条件非常好,第二个就是民众的自律性很强,有了民众的自律,再加上好的医疗条件,我觉得它的做法就不需要采取太为极端的封城等等的做法,所以一定要因地制宜。

政府能不能取信于民,是疫情控制得好不好的重要原因

香港號x风向:福山 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政治体制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在“国家能力”上,国与国之间才会分出高下。“重要的不是政体类型,而是公民是否信任他们的领导人,以及这些领导人是否领导着一个称职而有效的国家。”您怎么看?

刘宁荣:我比较同意福山先生的看法,因为一个政府能不能取信于民,是疫情控制得好不好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当然我们不能仅仅限制于老百姓是不是相信政府。

以香港而言,香港特区政府因为去年一年的情况,也产生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但是香港的处理也相当不错,我觉得就是跟香港在2003年的非典经验、跟灾难经历有关系。老百姓会想起当年这样一个痛苦的经历,所以看到情况发生的时候,会比较紧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有一批非常专业的医疗队伍、医疗专家,他们对这个疫情的了解非常全面。因为了解得全面,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面,一直弃而不舍地对流行病毒进行研究。所以老百姓比较能够听取这些医疗专家的意见。所以毫无异议,政府能不能取信于民,百姓是很重要的。

在中国内地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大众还是比较相信政府的,因为这是一个大政府。只要政府采取行动,他们都会比较支持,这样一个封城的行动,也能够起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在美国,其实民众对联邦的总统的信任度是很低的。大家把他当作一个笑话来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疫情的控制。第二个就是刚才讲的医疗专家,非常非常的重要。第三点就是有没有过去的受过痛苦的经验和经历,也是不一样的。

纽约已经是美国的武汉,但我并不担心美国

香港號x风向:纽约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武汉?您如何评估美国疫情的发展?

刘宁荣:其实纽约已经是美国的武汉了。这个在差不多半个月之前,我已经预测到了,纽约一定会成为下一个武汉。但是我觉得美国因为有非常好的医疗条件,当他们行动起来的时候,取得的效果也会显著。

在这之前因为大家对疫情的了解比较浅,不知道疫情有这么严重,所以也影响到他们抗疫的行为行动。现在不一样,所以你看到纽约成为了疫情的中心之后,美国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医生,义务前往纽约支持,这就是一个特点,再加上它的医疗条件比较好,所以我认为纽约这一块很快就会达到高峰了,美国这一块我并不担心。我在两个礼拜之前就说过了,即便纽约成为下一个武汉都不是我们担心的。最为担心的就是,全球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国家,如果遭受疫情蔓延,再加上医疗条件的限制,死亡率就会很高。

如果你要问我,哪几个国家是比较担心的,我觉得人口比较密集的国家,印度是需要特别特别担心的,甚至亚洲的印度尼西亚都要担心。还有另外一个国家——巴西。因为巴西远离亚洲,毕竟是在拉丁美洲,我希望它的情况不要这么夸张。

香港號x风向:您提到纽约已经成为中国的武汉了,它的病例数上升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

刘宁荣:我觉得这个数字大面积的向上走,跟检测确实是有相当大的关联。所以为什么海外特别是美国,曾经也有怀疑中国数字的准确性,就是因为从检测的数字来讲、面积来讲,可能纽约这个地区的检测面积是相当广,这当然毫无异义是其中一个原因。第二个当然因为现在是纽约的高峰,所以数字当然也大。

香港號x风向:您说美国或者是纽约的高峰会过去,您的考量是什么?

刘宁荣:我觉得美国的高峰会过去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再配置他们医疗的条件,我觉得这个情况就会比较好了。

目前来讲,美国有三个州受到比较大的打击,一个是纽约,一个是加州,一个是华盛顿州,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其实是美国找出来第一个病例的州,是从武汉回去的一个人。比较三个州的话,加利福尼亚州目前情况控制得比较好,所以目前我对美国疫情的控制,是非常有信心的。

虽然现在去看美国的一些报道,美国的一些州,特别是中部比较保守的州,反尔受到的疫情影响不大,但那些人仍然在聚集。尤其复活节就要来了,这个宗教的假期来的时候,中部地区的人仍然会跑到教堂去聚集,这个是让大家比较担心的。另外一个州,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发病也比较严重,就是因为他们每年有大型的活动。所以回到你的问题,我觉得只要他们控制得当,加上他们的医疗条件,美国很快是可以控制疫情往上走的趋势的。

不同于非典,这次在一次性痛苦后,我们要面对长期作战

香港號x风向:我们回过头来看,就中国而言,武汉从1月23号封城到现在,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现在又有一些输入型个案和无症状感染者零星出现,疫情有没有可能二次爆发?

刘宁荣:这个医疗专家可能更有发言权,从我自己的观察来讲,就是从境外回来的这个控制是容易做得到的,截断人流就可以实现了。就像香港现在已经截断了所有外来的人,香港已经不对非香港人开关了,这样的一个行动已经能够切断源头了,虽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第二个就是无症状感染者,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我和你在一起,你一点症状都没有,但你可能感染了病毒,而我免疫力又差,你可能就会传染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所以很多专家都已经讲了,这一场抗疫不是短时间的,它绝对不像2003年非典,一次性的痛苦之后就结束了,这次不是,这次在一次性痛苦之后,我们可能还要面对长期的作战,面对要改变生活方式的这样一个挑战,面对我们的经济会长期因为这个疫情的影响,这样一个困局。如果不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的话,我们可能会很痛苦的。

香港號x风向:国内现在控制得比较好,已经开始逐渐复工,前两天黄山都已经挤爆了,大家也开始外出吃饭了,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第二波爆发?应该怎么做?是以科学为主导?还是行政为主导?

刘宁荣:这个问题非常好,科学、行政确确实实在抗疫战役里面必须相辅相成,科学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听取专家的意见,只有专家才能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

第二个你刚才提到黄山的情景,看完之后真令人恐惧。这说明什么问题,不仅仅是在西方的民众里面,有对疫情轻视的问题,即便是在最初受到疫情打击的中国,很多人以为这个事情结束了。所以我们必须对所有的民众进行引导,要让他们知道这个疫情并没有结束,这个病毒随时可以回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就像是中央政府借这个机会,开始对以前我们一直要关闭的野生动物市场作出行动,这就是一个标志。

现在我们吃喝玩乐的方式必须在疫情之后作出变化,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一个想法,没有这样一个准备的话,我觉得疫情肯定第二波要冲击我们。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行政的手段就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有这么多人口,我们觉得可能需要采取一个比较强有力的行动措施。

香港號x风向:疫情对于人类,首先威胁我们的生命,其次就是经济上的打击,复工也是一把双刃剑,生命和经济命脉两者,如何做到兼顾?

刘宁荣:这就叫救市跟救世,第一个是市场的市,第二个是世界的世,就是生命。当然这里面要做好一个平衡,但是平衡点必须倾向于,人的生命是第一的。

毫无疑问,以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的经济已经受到一个重大的打击了。所以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已经不可能像原先预料那样。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是如此。因为最初我们以为我们4月份就可以结束,后面可以开足马达。但问题是现在我们的这个重要的贸易伙伴,不管是美国还是欧盟还是其他地区,他们的情况还是非常的糟糕。美国的经济基本上上半年是无望了,下半年才可能开始有所缓和。所以其实全球的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衰退的时期。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衰退变成一个大萧条,所以必须保持一个平衡。但是我觉得平衡的一个倾向点,必须确保人的生命得到保护,这是基本的前提。

西方人不像中国人有大量储蓄,政府发钱迫不得已

香港號x风向:现在新加坡、澳洲、美国,很多国家全民发钱,希望能够刺激经济。但是中国还没有全民发钱。你觉得这个举措能否刺激经济?

刘宁荣:这个举措在目前的危机情况之下,是迫不得已的措施,也是必须的措施。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美国,大家都知道,美国人是靠每半个月,每两个星期发的这种钱,就是工资才能生存,这是美国、欧洲的西方生活方式。他们不像中国人有大量的存粮,有大量的储蓄。

在香港也一样,虽然不像西方,但是有大量的人,都是靠薪水来维持生活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政府没有这样的一个举动,不仅影响到经济,而且影响到老百姓的民生,就会引起动荡。所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在中国内地,当然有所不同,中国人都有存粮,没有政府的刺激措施,也是能生存的。但是同样,在目前的情况之下,中小企业面对的困难,是及其严重的。中国的就业,很多时候都要靠中小企业,如果它们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就会出现大量的倒闭。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中国也必须要用刺激措施,来解决目前的经济问题。我希望这个钱用在正确的事情上,以中国来讲,我们2008年的那一次救灾4万亿,有人说刺激了整个房地产,但也有人不同意,说有没有这4万亿房地产都要往前走。那么现在中国希望用更多的钱在新基建上,我觉得这就是个非常好的举措。所以我觉得这种发钱,然后用财政的措施去刺激经济,是一个迫不得已,必须采取的战略。

企业自救非常重要,经营者不能坐等财政支持

香港號x风向:刚刚您说到,中小企业面临的冲击非常大,其实大企业也不能幸免,情况严重就可能引发失业潮,这时政府应该怎样评判救不救?以及怎么救才能把钱用在刀刃上?

刘宁荣:目前来讲,我们没有办法就每一个不同的企业去做这种诊断,因为从中央政府,从各省的政府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程。在短时间内确保失业率不要大幅度提高。当然大企业要破产关门不太可能,但中小企业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所以以这个为前提条件,我觉得一个最基本考虑就是,如何确保不会产生巨大的失业率。因为保证了失业率的下降,就能保证民生,就能保证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不会受到更多影响,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和考量。

香港號x风向:虽然中国还是一个大政府,但是政府是不是有义务帮助所有的企业活下去,还是说企业的自救也是相当重要的?

刘宁荣:毫无异义,即便大量的财政拨款到不同企业之后,我们也没有办法能够确保每一个企业能够重新产生造血的功能,你的企业可能最终还是会倒闭。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自救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钱只是一个外部的因素,外部的动力,外部的支持。每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借这个机会重新去审视:过去自己的企业的经营账面有没有错?未来的机会在哪里?做出一个积极的调整。而不是坐等财政的支持,因为财政支持必须是完善的,必须有造血的功能。

香港必须找到新的成长空间,否则就是坐吃山空

香港號x风向: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香港,香港其实是一个小政府大市场,疫情对香港的打击也很大,很多老字号的企业也都关门了。您对香港的经济有信心吗?

刘宁荣:短期内,香港毫无疑问将会受到一个沉重打击。我们知道香港除了疫情,去年还有香港的社会事件,两个加起来,肯定对香港的打击在某种程度上还超过别的国家和地区。

另外一个我们要考虑的就是,疫情结束之后,香港的整个社会能不能形成一种共识。也就是说,在香港面对如此大的一个挑战和困难的情况下,能不能有一个新思维。

香港确确实实在经济的发展路上,必须找到一个新的成长空间。如果没有的话,香港就是坐吃山空。我觉得香港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旅游、零售在疫情之后已经受到沉重的打击,再加上现在,内地的游客越来越少,那么香港必须要改变过去20年的这种模式。

同时在香港,一个最重要优势就是国际金融都市、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毫无疑问,仍然可以支撑香港未来的发展。那除此之外,香港还有没有别的地方,别的领域可以发展?香港本来作为一个在全球拥有这么多好大学的城市,其实这方面也没有积极利用自己的优势,这里面很多原因,今天就不一一再说了,我自己在教育界对这个是深有体会。

第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创新领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科技条件,以及香港跟外面连结的这样一个优势,靠大湾区的腹地,有很好的合作。如果可以做到这方面,金融进一步地发展,能够将香港的教育变成更好的枢纽,再加上创新领域可以跟我们的腹地,比如说湾区有更好的合作的话,香港就可以走出一个新的天地。但是,我觉得这是非常难的。

全球化是全球合作的基本条件,而不是闭关锁国的理由

香港號x风向:我们再来看全球,现在全世界各国都在锁国封城保国民。我们过去十几二十年,可能都在享受全球化的甜头,今天是不是走到头了呢?

刘宁荣:全球化是否走到尽头,不仅仅是今天这场疫情发生之后我们才考虑的问题。其实从特朗普上台之后,以及英国退出欧盟体制之后,我们大家都担心整个全球化的进程已经停止了。从心里面来讲,我们非常不希望看到从70年代开始的这一波全球化因为疫情、因为目前全球出现的民粹主义而结束。因为全球化毕竟让全世界在过去四十多年都获益匪浅。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全球化所面对的问题。比如说美国,总体来讲,也从这个全球化里面获益匪浅,尤其是华尔街,尤其是金融界以及其他大企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全球化对它本土的一般普通民众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全球会出现逆全球化的趋势。

目前,我非常担心由于这次疫情带来这么大的打击,反而会给这些逆全球化的倡导者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你看,这就是全球化进程的结果,我们要闭关锁国。最终的趋势会怎么样呢?最终的趋势就要看各国的领袖们,不仅是政治领袖,而且也是意见领袖,能让民众理解到全球化的发展,其实是全球合作的一个基本条件,而不是闭关锁国的一个理由。如果说在全球范围之内大家都有个共识,我们必须联手合作抗疫,抗击这种病毒,去推动全球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如果这个能够被大众所接受,而且大众能够从中看到益处的话,全球化的趋势就不会被停止。所以从这意义上来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让全球的这种合作起到一个更好的成果,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益。

香港號x风向:就个人来讲,怎样才能够真正抛开狭隘自私,携手对抗我们共同的敌人呢?具体如何做到?

刘宁荣:其实就是回到最基本的一个生活观念,大家如何能做到双赢,而不是双输,或者我赢你输,你赢我输。很不幸的是,现在全球的政治都出现了一个趋势就是,只能我独赢,你就是要输的。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的心态的话,那就很难进行合作。就像你刚刚说的那样,活在地球村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去思考,如何去合作带来好处,这个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觉得非常重要一点,也是我经常会提到的一点就是:同理心。因为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里面,我们很多时候不理解对方他的想法他的行为。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停下来,换位思考,为什么对方是这样思考的?为什么对方是这么行为的?如果都能做到这点的话,就能够取得相互的谅解。

这个谅解就能够实现我说的第三点:就是大家能够互相包容。因为确确实实,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氛围,我们不可能是同样思考,同样的思维。那么如何去包容对方?只要对方的行为不是罪恶的行为,只是做事的方式不一样,思考的方式不一样,我们都要去包容,包容就非常非常的重要。

第四个我觉得是,大家都必须意识到,在整个全球面对例如今天我们面对疫情的情况下,单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不可能战胜疫情的。就像是我把自己做得好好的,中国也把自己做得好好的,但如果其他国家做得不好,中国仍然可能有第二次爆发、第三次爆发的可能。其他国家也一样,中国出问题了,也会影响到其他国家。所以,真的,我们看到逆全球化的人说,我们要锁国,但是毕竟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二十一世纪跟十五世纪、十四世纪不一样,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我们必须向前看。

要确保疫情带来的变化不要公器私用

香港號x风向:您认为接下来,世界面临怎样的新挑战?

刘宁荣:我觉得这个挑战,可以从科技方面看出来,将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疫情当中就像你提到发现我们现在采访的方式变了,我们的授课方式变了,我们现在都在网上授课。这个以前在香港来讲很多人不愿意接受,我们上课,我就要面对面,但因为疫情都可以接受了。

在很多领域方面,我们都会看到一些变化。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第二个就是the Blockchain(区块链)。Cloud(云)我们也会看到很大的变化,还有一个就是Drone(无人机),所以技术层面ABCD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会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另外一个,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接受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正面跟负面的影响。我特别想要讲一下负面的影响,我们都非常的不喜欢个人隐私被人了解到。但从这疫情中,我们可以发现,韩国一个地方一个人发病了,我们大家都能得到这个信息,你的地区哪里有人发病了,这个隐私就没有了,这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可是面对疫情,我们又不能不接受这样的一个变化。但是如何去确保这样的变化不会最终真的对人的生活带来打击,而且不要公器私用,是我们要考量的一个问题。

另外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大家意识到可能未来就像Bill Gates在2015年演讲中讲到的:未来我们面临的挑战可能不是战争、不是瘟疫,而是这些我们无法了解到的一些病毒。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佩服Bill Gates这个人,他能够拿出这么多钱,甚至说研发出很多疫苗。即使疫苗没有用,我都愿意做这些研发,这是我们面对的全新的挑战。过去,人类认为一个是战争、一个是瘟疫、还有是饥饿,这些是人类面对的挑战。现在不是,现在是病毒,而且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病毒,可能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生命带来更大的打击,这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的一个巨变,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