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ICU专家:新冠肺炎是“阉割版”SARS 重症多因缺氧引起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广东ICU专家:新冠肺炎是“阉割版”SARS 重症多因缺氧引起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就扑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她负责的隔离一区,是广州市八医院收治重症与危重症患者的地方。截至2月12日,已经累计收治了13例危重患者与20多例重症患者。同时,她也在马不停蹄地开展对新冠肺炎治疗的科学研究。

近日,她接受南方日报、南方+专访,介绍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手段,并回应了大众关注的新冠肺炎抗病毒药物的相关问题。

细胞因子风暴是由缺氧诱发的

南方日报、南方+:为什么有些病人会加重,有些病人好转?

李粤平:我们正在开展对重症和危重症预警因素的研究,发现了几个非常明确的重症预警因素,就是淋巴细胞下降、乳酸脱氢酶升高、D2聚体升高、持续氧合指数下降、病毒血症等。

此外,我们发现,加重的病人,都曾有超过12小时氧合指数只有100-150mmhg(正常值为400-500 mmhg)。这类病人因为缺氧可能会诱发细胞因子风暴。

之前好多人讲细胞因子风暴是突如其来的,但根据我们重症医学专家每天的巡诊观察,细胞因子风暴并非是突如其来的,它极有可能由缺氧诱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和SARS、重症流感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很多人看起来症状轻,呼吸也不促,呼吸窘迫不明显,但其实氧合指数已经明显下降,CT提示多肺野病变。

所以在新冠肺炎的治疗里,氧疗非常重要。无论是吸氧、高流量氧疗,还是无创通气、气管插管也好,一定要保证患者的氧是足够的。如果患者在早期能够保证氧供充足,他突然发展为重症的机会就会小一点。目前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有加压的中央供氧,保障很充足。

南方日报、南方+:目前使用的哪些抗病毒的药物比较有效?

李粤平:克力芝、阿比多尔、氯喹、瑞德西韦,这些都是很多人寄予厚望的抗病毒药物。我们从1月28号开始这方面的研究,设立了严格的入组标准、排除标准、观察指标,也有空白对照组,来观察阿比多尔和克力芝的疗效。但是目前为止,这两种药物都还没有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结果。

氯喹我们是2月8号开始试验研究的,与珠海的中山五院合作开展了一个多中心的关于氯喹抗病毒的试验研究。北京的曹彬也在做一个关于瑞德西韦的多中心实验,观察抗病毒效果。到目前为止,这些抗病毒药尚未显示有效。从细胞层面,到组织层面,再到人体层面,其实效果可能会差很远。

南方日报、南方+:找到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是否就可以放心了?

李粤平:抗病毒效果是一回事,但重症是另外一回事。就算有了抗病毒药物,是否能够阻止这个病向重症发展?不一定的,这和每人的免疫状态,后续的细胞因子风暴相关。我们现在好几个病人病毒检测已经转阴了,但病情还在加重。就算有抗病毒药物,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救治所有的重症病人。

所以在这次新冠肺炎的治疗中,重症医学非常重要,就是维持患者每个器官的功能,来慢慢挨过病毒持续的时间,包括呼吸机对肺的支持,ECMO(体外膜肺氧合)对心肺功能的支持。

这一次的新冠肺炎,病毒的持续时间长,肺功能衰竭的时间也长,需要支持的时间就也长。现在我们有3例患者上了ECMO。我们转去呼研所的8个病人里,也有3个在上,已经10来天了,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病人可以成功脱机。现在我们隔离一区聚集了传染、重症和呼吸三大“王牌军”,希望能够共同攻克这个疾病。

新冠肺炎是“阉割版”的SARS

南方日报、南方+:每天面对重症病人,您觉得这个病可怕吗?

李粤平:没那么可怕。我自己也经历过非典,和非典相比,新冠肺炎病情总体来说偏轻,轻症和普通型大概占了90%,重症大概占了10%,而非典的重症率有50%左右。另外它病死率也没有那么高,要是不算湖北的话,在其他医疗资源比较充裕的这些省市,可能病死率不足1%,与非典10%的病死率和禽流感约30%的病死率相比是比较低的。

看了这么多病人,我自己判断它是一个“阉割版”的SARS和“加强版”的流感,比流感要厉害一点,病死率也比流感要高。跟SARS比,它的病程会比较长、传染性也会更强,但它病情明显要轻。对于轻症和普通型,大家不用过于惊慌,还是属于自限性疾病。

南方日报、南方+:很多专家都提到,这个病毒很狡猾。

李粤平:我们经常讲,病毒如果凶狠了,就不狡猾,如果狡猾,它就不凶狠。病毒想生存下去,它就不能把宿主都弄死,它潜伏时间很长,让宿主存活的时间也长,才能把这个病毒播散到更多地方。

新冠肺炎可能就像流感,会和人共生很多年,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就沉寂一段时间,一到湿冷天气,可能就卷土重来。当人群中的隐性感染者增多,普遍获得抗体增多后,这个病一定会沉寂下来。现在我们测出来已经有一部分人有抗体了,但它是不是保护性的抗体,现在还难讲。

疫苗从制备然后到大规模的人体应用,这肯定要一段时间,我觉得还不能指望疫苗。还是尽量把患者先治好了,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南方日报、南方+:控制此次疫情的难点在哪里?

李粤平:我们控制一种传染病,一是要控制传染源,一是要切断传播途径,一个是保护易感人群。这个病毒传播途径是可以切断的,易感人群是可以保护的,但控制它的难处在于控制传染源,病毒传播的时间会比较久。

患者如果在潜伏期,没有症状,到处走,是很难防住的。另一个,患者可能早期根本不发烧,测体温不一定能发现得了。一个显性感染的后面可能是20到100个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方面,新冠病毒会通过接触传染、飞沫传染,可能还通过气溶胶传染。现在很多人很怕所谓的气溶胶,但毕竟气溶胶传播需要媒介,如果外面有风,其实没什么大问题。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病毒也一样的,没有达到一定数量,病毒漂浮在这么大的空间里,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提倡广泛戴口罩、洗手,无论在接触什么东西之前先洗手,接触之后再洗手,最重要就是这两点。只要做好了呼吸道隔离、手卫生隔离,其实被感染的机会是非常小的。

【记者】李秀婷 朱晓枫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