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刚开始,澳大利亚的国宝就要灭绝了?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2020刚开始,澳大利亚的国宝就要灭绝了?

澳洲一场大火从2019年烧到了2020年,数月的干旱和火灾不光让上千居民流离失所,更导致了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丧失。

在考拉,袋鼠等澳洲代表性动物处于水深火热时,又一则噩耗传来:澳大利亚的吉祥物,呆萌可爱的鸭嘴兽,也即将走上灭绝之路...

不久前,《生物保护》期刊刊登了一则对澳大利亚鸭嘴兽生存现状的调查,结果十分不乐观。

野生鸭嘴兽是一种原生于澳大利亚,且只活动在澳大利亚东部的珍稀动物,自从欧洲人移居澳大利亚以来,它们被捕猎作为皮毛出售,栖息地被人类占据,数量已经减半。

不过好在在进入千禧年后,澳洲政府曾经对鸭嘴兽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保护和人工繁殖,再加上野生鸭嘴兽的行踪比较隐蔽,与人类社会的冲突逐渐减少。

2008年,IUCN对鸭嘴兽的评级为“近危”,也就是说虽然数量在减少,但没有灭绝危险。

然而,最近的研究报告中显示,由于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土地破坏和持续干旱,再加上极端天气的增多,这种神奇的小动物的数量,即将在50年内再次减少47%至66%。

由于鸭嘴兽是半水生动物,它们的饮食极度依赖水源。以去年澳大利亚的旱灾为例,鸭嘴兽栖息地之一的新南威尔士州数条河流干枯或水量不足,导致鸭嘴兽觅食困难,造成了被迫的迁徙甚至死亡。

新南威尔士大学生态系统科学中心的研究员认为,这样的气候下,澳大利亚野生鸭嘴兽栖息地整面临局部灭绝,越来越多的原栖息地将不适合它们繁衍后代。

而目前澳大利亚人却仍认为鸭嘴兽只是一个不用太过担心的“近危”动物,这种心大的想法在研究者看来非常危险。

“我们认为鸭嘴兽是不受灭绝威胁的物种,所以并没有密切监测他们的数量,等到下次反应过来的时候,可能就为时已晚。”研究者们正在为这些小家伙呼吁重新评级,并加大监管力度。

想当年,鸭嘴兽可是一被发现,就引起轩然大波的神奇动物,浑身上下都带着“神奇”二字。今天就一起了解一下它们吧~

顾名思义,鸭嘴兽最大的特点就是长了一张鸭子一样的扁嘴,但身体却像水獭一样,有防水的毛发和扁平的大尾巴。

不光如此,它们的jio也很像鸭子,四肢都长了可以收缩的蹼。

水里的时候手掌会伸开

在陆地上会收回蹼

1798年,当时的新南威尔士总督发现了鸭嘴兽,他画了素描图,还将一具标本送到了英国进行研究。

这一送过去就让西方学者炸锅了,欧洲人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奇怪的玩意,完全不符合人们对任何一个物种进化的认知,用今天的话讲——看着就跟ps的似的。

更搞笑的是,即使有标本在手,英国的学者们还是不相信鸭嘴兽的存在。他们一度认为这个小怪物是澳大利亚人耍他们的把戏。

你康康,正经小动物怎么能长这样呢?这嘴一定是胶水粘的,这鸭掌也肯定是缝上去的。

是真的,当年的科学家曾经非常正经地认为鸭嘴兽的标本是用水獭和鸭子的标本拼出来的。而且他们还在鸭嘴兽的标本上找了很久胶水和针线缝合的痕迹,希望证明一切都是恶作剧。

这是真的嘴

这个才是缝上去的

不过后来,博物学家真的到了澳大利亚探访,一睹活蹦乱跳的鸭嘴兽真容之后,终于三观尽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而鸭嘴兽也就正式被记载为新物种,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虽然中文名叫鸭嘴兽,但其实它们的英文俗名“platypus”和鸭嘴没啥关系。它是古希腊文“扁足”和“脚”两个词的结合体,硬要直接翻译的话,叫做“鸭脚兽”反而更准确。

野生的鸭嘴兽全世界只有澳大利亚有,它们又是单孔目鸭嘴兽科下的唯一一种动物,而且浑身上下都充满了神秘魔幻的色彩,是一个特别值得仔细介绍的小家伙。

首先,虽然它叫鸭嘴兽,小眼睛前面顶着这么大一张嘴,但它的嘴其实和鸭子的喙完全不一样。如果你被鸭子咬过,你一定知道鸭子的喙是非常坚硬的。

但是鸭嘴兽的喙是一种类似于橡胶的质感,又软又坚韧。这是为了方便它们在水下觅食的完美装备。

鸭嘴兽为半水生动物,多栖息于河川,它们正在水里寻找食物,在岸边挖洞做窝。虽然鸭嘴兽在陆地上行走的样子看起来是个100%铁憨憨,但一到水里,它们就变成了游泳健将。

在水中它们脚上的蹼会自动张开,像船桨一样帮助它们游动。一次潜入水底可以憋气40秒到1分钟,然后需要上来换个气。

虽然很擅长游泳,在水里的样子还是看起来有些傻傻的呢。

可能是因为它们有特殊的游泳姿势:一般的水生哺乳动物都会用后肢划水,但是鸭嘴兽游泳时,两只后腿就是个摆设。

只有前腿在奋力划水,后面的jio和尾巴都只起到掌握方向的作用而已。

前面说了,鸭嘴兽在水里待着主要就是为了寻找食物。那么他们吃啥呢?虽然看起来蠢萌蠢萌的亚子,但鸭嘴兽还是个肉食性动物。

不过个头不小,还圆嘟嘟的鸭嘴兽们其实吃的都是一些甲虫,蚯蚓之类的小虫子,也吃淡水虾和小龙虾(对,就是那个小龙虾!)

不过客观原因限制了它们的饮食范围——它们没有牙齿

鸭嘴兽只在幼年时有乳牙,但很快会脱落。因此无法咀嚼硬的食物。更神奇的是,这家伙还没有胃,当然也不分泌胃酸!

所以每次找到小虫子,它们的进食方法都非常奇葩:

先将虫子们一个个都叼在嘴里,储藏在两颊的颊囊中。然后含住几块小石子作为临时的牙齿,在口腔里摩擦摩擦。

这样才能把一些虫子的外壳磨碎,好让这个没牙还没胃的自己顺利消化。

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但是没牙也没胃的鸭嘴兽吃的是一点都不少。为了保持热量,鸭嘴兽需要每天吃掉自己体重20%的食物,一只成年鸭嘴兽大概是2.5公斤,那么每天它要吃够1斤的虫子或者虾。

食物产生的大部分脂肪都会被储存在它们的大尾巴里,所以鸭嘴兽的尾巴主要起到一个暖水袋和保存体力的作用。

小鸭嘴兽刚孵出来就会贴着妈妈的大尾巴睡觉。

至于鸭嘴兽兽生的两件大事就是吃和睡。其中每天花在捕食上的时间就有12个小时,剩下12个小时用来睡大觉。

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

不过,作为一只灵活的胖子,鸭嘴兽可以快速将柔软的喙插进水底的泥沙里寻找小鱼小虾。被称为最神奇的物种的它们,捕食的技能也是天赋异禀的。

鸭嘴兽拥有“第六感”,或者正经的说——电磁感应捕食法。是少有的能仅仅通过感应就知道猎物方位的哺乳动物,而且它的感应系统还特别灵敏。

这个神奇的感应系统位于鸭嘴兽的大嘴表面,每当它们潜入水中寻找猎物时,鸭嘴兽会闭上眼睛,关闭嗅觉,仅仅利用电磁感应,他的大嘴就能像指南针一样的探测出食物的方向,然后一口把猎物逮个正着。

不过就像电影中修得绝世武功的人都得放弃点啥一样,为了适应在夜间和水里的生活,鸭嘴兽的视力大大退化。

眼睛小视力差,不过闭着眼睛也很能打。

鸭嘴兽住在水边的洞穴里,由于生性怕生怕光,天敌又一大堆。鸭嘴兽往往选择在盘根错节的树根附近筑巢,形成天然的掩护。

它们的天敌包括蛇、水鼠、巨蜥、鹰等,在澳州北部还会被鳄鱼追杀。

为了活下去,鸭嘴兽也进化出了攻击系统。鸭嘴兽是为数不多的有毒哺乳类动物,不过只有雄性才有毒。

雄性鸭嘴兽的后肢的尖刺可以分泌毒液,这种毒素可以致死小型动物。人碰到的话,虽然不会死,但是会巨疼无比,以至于失去行动能力。

所以即使是人工繁育的鸭嘴兽,除非清楚的知道雌雄,否则饲养员也会抓住它们的尾巴来移动它们,以免被“下毒”。

那画面基本上就是华农兄弟和它的竹鼠。

嗯,这个防护技能真的不能算太高超。不过鸭嘴兽妈妈为了保护崽崽还是能下很大功夫的。众所周知,鸭嘴兽又一个非常奇葩的特点,它是卵生哺乳动物。

也就是说它们从蛋里孵出来,但是喝奶长大。

刚出生的鸭嘴兽崽崽完全是个小瞎子,而且一根毛也没有。所以完全依赖母亲的奶水和体温生活。

有意思的是,鸭嘴兽虽然和大部分哺乳动物一样有乳腺,但是没有乳头。鸭嘴兽的母乳从毛孔里流出来,小鸭嘴兽会直接舔舐母亲的腹部进食。

崽崽弱小无助跑得慢,妈妈在外出捕食时,只能先用土块挡住巢穴的洞口,以免孩子被天敌叼走。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哦,如果你问鸭嘴兽的爹在哪。雄性鸭嘴兽不参与育儿,也不和母子住在一起,真真正正是“丧偶式育儿”呢...

不论怎样,鸭嘴兽经过了漫长的繁衍,变成了今天这个大自然中独特,神奇的物种。它是人类研究生物学的重要对象,也是生物多样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飞哥与小佛》里的泰瑞就是鸭嘴兽哦

鸭嘴兽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动物(几乎没有之一),像小怪兽一样的它们,浑身上下都体现着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它们值得被更多人保护。

而不是等到快灭绝时,才成为一张张被人纪念的相片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