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说一句公道话了!95式步枪是不是一把好枪?好在哪里?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是时候说一句公道话了!95式步枪是不是一把好枪?好在哪里?

新中国成立后,从第一代仿制前苏联M44式7.62毫米骑枪开始算起,一共定型了53式、56式、63式、81式、87式和95式六种制式步枪,在这七型步枪之中可以说只有95式自动步枪最招黑。从定型列装到今年,95式自动步枪装备部队已经二十年了,那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重新看待这一型列装了20余年的自动步枪,有些问题已经非常明确了。

95式步枪被诟病的三大缺点

首先就是无托步枪的问题,单从步枪本身的长度来说,采用无托结构的95式自动步枪并不比采用折叠枪托的81-1式自动步枪短多少,前者全长740毫米,后者枪托折叠时全长不过730毫米,但如果我们站到枪族和全军机械化的角度来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81-1式自动步枪虽然可以通过折叠枪托提高便携性,但是81式班用轻机枪却只能采用固定枪托,这就导致了其全长达到了1004毫米,而采用无托结构的95式班用轻机枪全长不过840毫米,对于车体高度较低的中国陆军各型步兵战车来说,这点长度差距还是很重要的。如果考虑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陆军开始追求机械化和合成化,所以步兵轻武器必然要追求短小精悍,这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是无空仓挂机和快慢机操作不便的问题,客观的说,没有空仓挂机和快慢机操纵不便确实是95式自动步枪的糟点之一,这个没什么好解释的,只能说在当年定型之时,为了保证枪族的极端可靠性能达标,空仓挂机被牺牲是有其必然性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研制者当时可能也没有过多的考虑部队实际使用时的感受,毕竟95式自动步枪从立项到定型,只有短短6年时间,部队试用时间短也是情有可原。至于说快慢机操作不便,这个只能说是设计时太过保守,毕竟我军先前定型的多型轻武器就没有快慢机操作方便的。

在95-1上实现的空仓挂机

然后是一直被批判的瞄准基线高的问题,加装光学瞄准镜后的95式自动步枪瞄准基线确实有些高,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当年设计95式自动步枪时提出的要求是以机械瞄准具为主,加装光学瞄准镜后出现一些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从编制角度来说,在2000年之前,即使是美军也是以机械瞄准具为主,直到1998年美国陆军才决定为常规部队采购平顶型M4 MWS型卡宾枪,并配发光学瞄准镜。装备95式自动步枪的中国陆军步兵班中也只有班长一人携带光学瞄准镜,全班的其余人手中的95式步机枪是不配光学瞄准镜的,在这种前提下,要求设计人员过多考虑加装光学瞄准镜的问题确实是不现实的。

技术角度分析:95是一支好枪

解释了争议点,现在可以以一种客观的角度来看待95枪族了。95式自动步枪是一支合格的小口径自动步枪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即使是今天的标准来看待,它仍是一支合格的步兵战斗武器。

解放军陆军需要95式自动步枪吗?答案同样是需要的。这里同样举一个美军的例子,伊拉克战争中,仍有不少陆军常规部队装备的是M16A2步枪,结果这些士兵抱怨在乘坐机械化载具和进入城市后手中较长的M16A2步枪使用很不方便。据美军战后调查,几乎所有步枪手都赞同用M4卡宾枪取代M16A2步枪,也就是说,短小精悍的卡宾枪确实更适合机械化部队使用。

对于解放军陆军来说,在快速进入全军机械化的上世纪90年代,全长较短的95式自动步枪在便携性上的优势是无可替代的,考虑到解放军陆军无论是86式步兵战车、04式/04A式步兵战车、05式两栖步兵战车和08轮式步兵战车的车体高度都不高,步兵在进出步兵战车时,全长较小的自动步枪和班用轻机枪自然更为方便。

编制角度分析

其实,想要客观的看待95式自动步枪,有时候就要跳出枪械本身,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看待才能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结论,正如我们之前多次提到的,技术只是武器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战术和在战术背后的编制。

从技术角度解析95式枪族的文章已经非常多了,笔者这里就不重复了,这里从战术和编制角度来说一下95式自动步枪。

95式枪族是典型的机械化战争时代的产物,所以以21世纪信息化战争的角度来看,95式自动步枪问题很多,例如配套的附件太少,这也是95式自动步枪受到批评比较多的一个方面。这问题实际上是战术问题而不是枪械本身的问题,对于设计师来说,军方即是甲方,甲方提出的要求中就没有这些配套附件,那么设计师就不会去画蛇添足。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枪挂榴弹发射器,不说95式自动步枪下挂的91B式防暴榴弹发射器,就是95-1式枪族中配套的QLA10A式35毫米榴弹发射器,在列装后部队也很少下发和使用,直到新的大纲下发后,QLA10式枪挂榴弹发射器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班长手中的95-1式自动步枪上。

简而言之,解放军陆军在步兵战术正在从以反坦克为主向能执行多种任务为主转变的今天,95式自动步枪确实已经严重的落后于军改后解放军陆军步兵的作战需求。

我们之前讲过,解放军陆军步兵班的战术任务,长期以来都是围绕着反坦克与攻坚展开的,但随着单兵反坦克导弹的普及和解放军陆军合成化、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已经不再需要将步兵班投入到高危的反坦克作战中,步兵班要重新回到自己真正的主业上来,这就战术上的转变,意味着95式和95-1式都已经不能适应解放军陆军步兵的需求了,到了需要新一代枪族替代它们的时候了。

从编制上来说,解放军陆军的摩托化步兵绝大部分已经转型为轻型或是中型合成旅,从摩步变成了 装步,在作战中将得到更多车载火器的支援,就算是轻型合成旅也是一样的,旅属步兵班至少会得到一挺车载的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支援。这同时意味着步兵兼顾乘车和下车两种作战状态,而95式自动步枪的优势更多的是体现在乘车作战中,同样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了。

最后就是从陆军地面作战装备的角度来说,解放军陆军未来必定要走向重型化之路,无论是履带式步兵战车还是轮式步兵战车,其吨位都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车内容积的增加使得对步枪的全长的限制不再那么严格,设计师可以相对自由在设计中平衡战斗性能和枪械的便携性,毕竟95式班用轻机枪因其无托结构+后置式75发大弹鼓的设计在战术使用上更加不便,确实影响到了轻机枪的战场发挥。

如果全枪长的研制不那么严格,那么完全可以避免采用无托式轻机枪,这也就是为什么国产新枪族会采用有托结构的原因之一。

但是不管怎么说,95式自动步枪都会在解放军陆军的历史上留下自己鲜明的印记,这不仅在于其极具特色的外形,更在于它见识了解放军陆军从机械化走向机械化+信息化这一跨越式发展进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