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军人生涯回忆:辽沈战役守营口,部队拉上去一仗全没了
资讯
资讯 > 正文

爷爷的军人生涯回忆:辽沈战役守营口,部队拉上去一仗全没了

作者:苏小洋

人的回忆,是有选择性的。 

我爷爷说过,他只有在做梦的时候才害怕 .....

因为梦里的事情,总是不舒服。

他也会梦见那些死去的人向他要吃的喝的。

也能看见老宋,老曲他们.....满身的伤.... 

清明时候,他会自己准备很多很多的纸钱。

从家里独自出去,谁也不带。

都是自己走着去上坟。 

那天的早上,烈士陵园已经被各大中小学和驻军部队站满了。

他会远远的等着。 

县里武装部的那些人都认识他,他不想给人家添麻烦.... 

有时候七月一,小学邀请老干部讲历史。请到我爷爷,他怎么也不肯去。

说自己讲话口音太重,孩子们听不懂....

校长几次溜达到班级找我,让我劝我爷爷。我不敢。

我说,我爷爷要是为这事打我,你们谁都救不了我。

还不如找别人讲吧。

~~~~~~~~~~~~~~ by苏小洋

拉锯战的概念很模糊,我爷爷也说不清楚。 

那时候队伍太多了,上面的领导机构也是乱七八糟的。

一会儿南满分区,一会安东分局,还叫省委.....反正说不明白了。军队一会什么正经团一会什么保安团的。

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整天打仗。 

“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地下党员们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了。

城里建个民主政府安稳下没几天,又变成国民政府管。

我爷爷怕啊,这谁能想到明早会不会被抓了枪毙?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跑吧! 

好在农村都是共产党的地盘,南满最早搞分地的。清算过去的汉奸,根据地在农村连成片。但是东北地太大了,怎么分都是要多少有多少。辽南更富,还有果园子。

我爷爷觉得,只有呆在农村,才有机会活下来。 

我奶奶的哥哥家住在虎庄镇的杨家村,他俩就躲在那边。

居然能吃到几次大米....说是日本人留下的种地技术。那边有一片水田,亩产三百来斤的白米。

我爷爷说,用洗大米的水洗脚,对他的伤有帮助咧。  

运气好的不得了,在杨家村还遇见了一个中医,姓侯。老头骑马行医,是从黑龙江来的。

满洲国的时候老侯头给人欺负的没地方躲,跑来了虎庄投亲戚。 

我爷爷把自己的藏着的鼻烟壶送他。他见是个银的,也懂行得很,就卖力气给我爷爷医脚。

剜肉,取血,熬药,瞎猫撞到死耗子。居然把我爷爷的脚脚保住了。 

为这事,我爷爷回忆说,那老中医还和他约婚来着,说他家鄂伦春血脉,孩子将来和你老蒙固结婚也不赖....

ps:我结婚是在巴黎....媳妇家也是中医出身,当初为这事把我吓一跳...

好在我媳妇家不是鄂伦春人....我才放弃迷信的宿命感。 

区里新派来的负责人一直领导搞分地革命,我爷爷脚伤没好利索,就跑去跟着瞎忙。

他那时候因为工作得到一只手枪,叫:单打一。

我爷管那把枪叫大喜子。

我问他为啥?他说,那时候我奶奶怀了孩子,他挺高兴,还分到了第一把枪,就高兴呗。

你要知道,分了枪,那可是地位。就说明你是干部了!

挎在腰边,放屁都有劲儿呢。 

我爷爷热情高涨,觉得跟着党走,特别牛! 

就是....枪 ......实在烂了点....

我找了个差不多的老图,给大家看看。就意思一下。

我爷爷说,那时候部队穷啊。

区里到地方上没枪,就把老早以前剿匪整的那些土造的单发枪分下来。 

但那时候这也很厉害了。

栓个红绳在腰里,就给三颗子弹。打一枪压一发....工作队队长才有一只正经短枪。东北地方大,都是平地,一般情况下用不上短枪....得长枪才行。 

不过,我爷爷很后悔,当初拼命抢来那把撸子给了老曲,也不知哪去了 ..... 

鞍山战役的时候,我爷爷啥也不知道,就听说要打大仗了。

部队刷下来一大帮文化人,分到虎庄镇好几个,没事就教干部们识字。

我爷爷学了两个月,能勉强念下来半张报纸。就算毕业了,还给个奖状呢。 

这奖状文*革的时候扯丢了,很遗憾,我没看见过。 

虎庄镇这个破培训班,培养的全是倒霉蛋子,从那走出来的地方干部基本全没了....

主要是当时太乱,打下锦州之后堵住营口。

一个部队死钉在道口,就让人家冲过来的国民党大部队给打残了。 

地方部队增援上去的,一个也没撤回来,虎庄镇培训班就在那一战,尽殁。 

我爷回忆半天,一个完整的名字也没想起来....就说了句:都是东北的老爷们儿,硬气。 

他因为一直帮着区小队整粮食工作,没往前线去,算捡条命。虎庄镇当时几乎家家挂孝,惨极了。

但把我奶奶吓坏了,后来生下我爸的时候,就没有奶水。 

没办法啊,用蒸的半熟高粱米包在纱布里反复碾压,挤出的汁水喂我爸爸,反正营养不良,我爸差点夭折了。

我听完,激灵一下,感觉自己电光一闪,差点瞬间消失了..... 

反正最后一次打完营口,辽宁就安静下来了。

辽南还是涌进来一大批的赫赫威名的共产党干部,因为辽南铁路好啊,运输方便,战备动员起来简洁明快。  

日本人在的时候修的很厉害,特别完整,进关的物资和人员全部走铁路,一下子就忙起来了。

营口县还有菱镁矿!这么一来,工作量就大了去了。

组织已考虑地方党员数目...实在是吃紧,遂火速提拔我爷:仓库负责人.....

我都笑死了

我说这也是官?.....

我爷脸一沉:整个地委的仓库后勤全归我管....还得和老毛子掰扯呢....是个老毛子的马大母....可胖了!

马大母?是法语女士的意思。这是我后来知道的。

不过当时,东北人就管毛子的女人叫马大母。

肥肥的跟母马似的。

呦西,思密哒~~~~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