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头条讯(文/记者赵梅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这是出土于小河墓地的25件毛织腰衣,它们在沙漠中沉睡了数千年后,已出现糟朽、褪色、残缺等“病症”,有的甚至和泥土粘连成一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历时一年,终于让它们重现昔日“容颜”,向人们再现了小河人独特的审美文化。
近日,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这批腰衣是人们了解新疆史前社会生活难得的实物资料,同时又是史前古代居民毛纺织技术的重要佐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丝绸之路博物馆于2014年联合申报《新疆小河墓地出土腰衣保护修复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7年年底完成了该修复项目。
历时一年完成25件腰衣修复
3月13日,新疆头条记者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库房看见,完成修复的25件毛织腰衣,有11件女性腰衣,8件男性腰衣,另有6件腰衣残片。其中,女式腰衣像今天人们穿的流苏短裙,男性腰衣似装饰腰带。
腰衣,是生活在史前新疆小河人特有的服饰之一,穿着在腰间,既方便劳作,又能够很好地装饰腰间,勾勒腰部线条。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复人员介绍,由于这批腰衣受损程度不一,修复前,工作人员首先对它们进行了检测分析,看哪些腰衣纤维结构保存较好,可以用纯水去清洗,哪些腰衣纤维结构已经被破坏,只能承受回潮平整处理。检测分析完毕以后,才制订实施保护修复方案。
按方案,修复的第一步是要对它们进行低氧法消毒,清除腰衣上面的成虫、幼虫和虫壳,有些腰衣间隙里嵌满虫壳,修复人员需要用镊子一个个将它们夹出来。
“清洗腰衣时动作要非常轻柔,不能拉伸,也不能挤压,因为它们的纤维结构很脆弱,稍一用力纤维就会断裂,它们就无法回到初始状态,会失去原本携带的历史信息。”修复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晾晒会让织物的纤维结构迅速发生变化,所以清洗过后的织物,只能放在没有光照的地方缓慢阴干,以防失去它原有的弹性和光泽。
清洗平整之后,还需要在腰衣的下方垫上一种很轻薄的衬料,用针线缝合加固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修复,这个过程很严格。针线缝合加固的过程需要修复人员一个姿势保持很久,修复人员经常累得肩颈麻木。
据悉,目前修复完毕的腰衣,都已装入一种用无酸纸制成的囊匣中,送进库房进行保存。据介绍,这种无酸纸制成的囊匣,能有效降低自身和外部环境对文物造成的酸性破坏,而库房的环境也非常利于珍贵文物的保存。
当日,记者在库房中了解到,库房中使用的都是无紫外线灯,房中的温度显示13.7摄氏度,湿度为24.9%。据了解,这种无光照、低温、干燥的环境利于纺织品文物的保存,同时还能延长它们的寿命。
3500年前已掌握高超织造工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修复的腰衣来看,3500年前,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匮乏,可用的服饰材料少之又少,但是,小河人已在使用羊毛捻线,并用捻出的线为自己编织腰衣、毛织斗篷等服饰,他们还会用西茜草等植物给毛织服饰染色。
出土于小河墓地的腰衣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为短裙样式,主要为女性干尸穿着,其特征裙腰比较宽,下缀一圈毛穗,像一条毛织的裙子,穿的时候把裙腰两边延伸出来的穗系住就可以了。另一种为带式腰衣,为男性干尸穿着,它像一条编织而成的宽腰带,穿的时候把腰带两端延伸出的长穗系在前裆部位即可。
研究人员结合考古资料还发现,小河腰衣根据死者身份地位的不同,还存在着款式和形制上的一些变化,有的腰衣比较简单,仅有基本形制,有的腰衣则增加了装饰元素,看上去较为华丽。
这批腰衣中,有三件还使用了缂织工艺。据悉,这是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缂织工艺。
据介绍,缂织工艺的基本特点:即两组经纬垂直交织的纱线,经线为同一色彩的纱线,始终连续并平行,而纬线则可一色或多种色彩与经线局部交织成平纹或斜纹,形成图案,这种织造工艺也被称作为“通经断纬”或“通经回纬”。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不同于普通织造工艺,缂织工艺制成的纺织品有厚重感,立体感很强,呈现出的图案往往如雕琢镂刻一般,十分精美。
缂织工艺也是迄今唯一无法用机器取代的织造工艺。由于其工艺复杂,一天只能完成少量缂织制品,所以,今天人们对这种织造工艺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还对其有“织中之圣”的美称。
新疆小河墓地位置示意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