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
1937年12月12日下午,南京保卫战已经到了最后时刻,下午17时30分左右,唐生智下达了撤退命令后,大量中国军队涌向下关,导致整个水西门、中华门混乱不堪。早在30多分钟前,第74军军长俞济时就给王耀武打电话,说明唐生智召开军师长会议,开会可能有重大的变动。在会议结束后,俞济时派遣军部李参谋把突围撤退命令送给王耀武,并嘱咐王耀武立即设法过江,过江后到 州车站附近集结。然后王耀武命令第151旅在八卦洲附近绑扎木排过江,第153旅及师部直属部队至下关设法渡江。命令下达完后,王耀武带着师部人原经城内中山路向挹江门前进。
而开完会的第72军高层人员直接丢下部队直接前往下关,几乎全军覆没的第88师与军补充旅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纷纷退向下关。
尽管撤退极其混乱,但是在南京城墙上,仍有少数官兵坚守阵地。这些最后坚守阵地的勇士,在南京城下留下了最壮烈的身影。
中华门外,在大炮的协助下,第13联队多次进攻中华门大门都无功而返。在道路上的装甲车部队只好再次出动,掩护步兵一点一点的前进。藏在城墙体内的第72军补充旅第1团和第88师剩余官兵利用步枪、机枪拼死阻击日军,为大部队撤退争取时间。
城外的日军直接城墙周围发现一道一道的亮光,就是看不见中国守军机枪阵地在哪里。面对从四面八方射过来的机枪弹,生怕被击中日军步兵全部躲在周围房屋,利用轻、重机枪支援装甲车的突进。
日军独立轻装甲车第2中队长藤田实彦所著《战车战记》中描述道:
“此时的战场已是一片混乱,敌人瞄准我们战车队射击的机关枪、我们战车里的机关枪、从我们后面瞄准城墙射击的我军炮兵的炮弹,还有出现我军背后的敌军的射击,以及打击这些敌军的我军后方步兵的火力等等,简直就像被包围在四面八方的炮火之中,战斗就这样持续到傍晚。”
到了12日晚上22时,日军第13联队决定13日凌晨在发动一次进攻,为了突破中华门大门。第13联队第1大队长十时中佐对配属的工兵第6联队第2中队第2小队(平石船吉中尉)下达了“爆破中华门”的命令。
12月12日23时,在10多辆94式轻装甲车和第13联队第1大队600余人(一线兵力)的掩护下,日军工兵第2小队烟幕班(日军战史有时也叫烟雾班)的仲间利吉上等兵等4人脱下上衣,用布条将发烟筒系在头上,然后潜入护城河里。几分钟后,白色的烟雾向中华门四周扩散。晚上23时40分,架桥班林清藏等12人(工兵第6联队史记载11人)脱掉上衣,抬着浮桥进入壕沟。12个人全部作为桥墩,相互间隔两米将浮桥扛在肩上。
就在此时,城墙上的剩余中国守军察觉到了日军的企图,从城墙两端向城下扫射。由于天色已黑,加上日军之前施放了烟雾弹,城墙上的守军都是盲目射击。在河对岸的日军第13联队发现中国守军已经开火,便集中7、8挺轻、重机枪向城墙猛烈射击。日军寺师军曹指挥的爆破班趁机通过浮桥,并突击到中华门大门边,准备利用旁边的梯子爬到傍晚炮击时炸开的大洞上。这一举动,早已被城上的守军发现,日军刚准备攀爬时,数枚手榴弹从天而降,当场炸死日本兵一名。
但是南京卫戍军大部队早已向下关方向突围,城墙上的守军缺兵少弹,手榴弹还没投掷几个,就发现弹药箱里已经是空的了。眼看城下日军马上爬上城墙缺口进行爆破,心急如焚的中国守军官兵冒着日军11年式轻机枪、92式重机枪射来的上百、上千发子弹,搬起周围的石砖扔向城下日军,一个碎石块当场炸死城下的日军秋月上等兵。
一阵厮杀中,占绝对优势的日军,以强大的火力死死地压制了城墙上的中国守军。日军工兵第6联队第2中队第2小队长平石船吉指挥着,寺师志津夫、松川秀雄将100公斤(工兵第6联队史记载,炸药75公斤)的炸药装入城墙缺口里,然后点火爆破。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中华门上方缺口被炸开更大的缺口。对岸的日军见爆破成功,在对城墙上施放数十枚烟雾弹后,以第1大队为主强渡护城河。
激战到12月13日凌晨3时,日军第13联队第2中队主力、机枪第1中队相继爬入城内,为了阻击中国守军,日军随即构筑机枪阵地。城外的独立装甲车第2中队、第6中队得知步兵已经攻占城内一角,开动马力冲向中华门大门。结果1辆94式轻装甲车(车长难波军曹)碾到了地雷,“轰隆”一声,装甲车被炸翻到河内。
而在日军第13联队的右翼,日军第114师团第66联队、第102联队在10多门31式75毫米速射山炮、38式75毫米野战炮和2门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支援下,进攻了一整天仍未占领中华门城墙一角。不仅如此,日军自己当天死伤颇多,仅第66联队第1大队当天就战死9人、重伤6人、轻伤17人。
由于迟迟攻入不了城内,日军第66联队长山田常太来到后方,与野战重炮兵第14联队长井手龙男、野战炮兵第120联队长大塚升协商。山田常太建议炮兵应该集中所以火炮,对中华门右侧城墙一角实施炮击,这一建议得到了两个炮兵联队长的认同。随后,山田常太于12月13日凌晨3时10分在中华门东南方高地联队本部下达了“步六六作命甲第85号”命令。决定13日早上7时再次炮击中华门,直接协助的有一个野战炮兵大队、野战重炮兵一个中队。重点保持在第102联队正面,第66联队以尽可能多的重武器支援第102联队冲锋。在冲锋时,第66联队第1大队重武器,联队炮中队、步兵炮中队全部安排在房顶上及雨花台附近等处,实施支援射击。第3大队为突击队,跟随第102联队突击扫荡城内。
在日军第114师团第66联队、第102联队准备实施炮击攻城时,第115联队、第150联队已经彻底攻入城内,并占领城内观音庵一带。13日凌晨20分,第150联队长山本重悳命令城外的第1大队进城增援第2大队。
接到命令的第1大队长会田重指挥着第1中队、第4中队、第2大队的第5中队、第6中队、步兵炮中队(欠第2中队第1小队)、野战炮第120联队第8中队对观音庵一带实施扫荡。
到了凌晨5时左右,城内伤亡殆尽的第88师第523团残部与第87师第259旅残部准备从正面对日军发起反扑。当晚,冲锋的军号声响彻雨花门一带,上百名官兵端起上了刺刀的汉阳造步枪(有少量中正式步枪),在2、3挺只剩几百发子弹的捷克式机枪掩护射击冲向日军。见中国守军冲来的日军,以2门11年式70毫米步兵炮零距离射击。在周围的日军步兵则以轻、重机枪和掷弹筒组成的火力网阻挡中国守军。激战1个半小时后,无法突破日军防线,只好向城内退去。
关于中国守军数次的反击,日军战报《步兵第一五〇联队战斗详报第6号》写道:
“第八十八师和第八十七师配备着许多野炮、迫击炮、机枪,据守在巧妙地利用地形,铁丝网,坚固碉堡、地堡和地点不明的侧防设施构筑的多道阵地中,抵抗极为顽强。敌军尤其擅长防御作战,遇到我军重炮、野炮集中炮击,就暂时沉寂,一中止炮击就立刻开始设计,像是不给我军冲锋的时机。敌军方面确实有一技之长。另外,在我军占领城墙后的12日下午,作为负有保卫首都责任的敌军,从4时多到深夜,连续十几次竭力反击,试图夺回城墙也是理所应当的。城内外、城墙上,军号声遥相呼应,鼓舞其声势浩大的反击,不能不认为有值得赞赏之处,其精神教育也是很彻底的。”
可惜的是,每次反击日军的兵力太少太少,加上缺少统一的指挥,与中华门一带一样反击多次均告失败。但中华门、水西门内外仍有不少中国军人在与日军血战。
上新河一带,日军第45联队第3大队,在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欠第2中队)等炮兵的强大火力掩护下从12月10日夜~12月12日上午,连续进攻数十次仍无法突破宪兵部队坚守的上新河阵地。到了下午17时30分左右,得知城内大部队已经开始向下关突围放弃南京城的时候,宪兵教导团第1营、教导第5团重机枪连残部才和第58师一部向后撤退,打算过桥进入城内。结果发现,水西门、汉西门外的桥梁早已被自己人炸毁,无法渡河的宪兵部队和第58师一部只好向下关撤退。
发现中国守军已经开始撤退的日军第45联队,以突破江东门的第2大队为主,穿越莫愁湖等大小湖泊和沼泽,切断中国守军退路。为连日作战伤亡较大的第3大队在原地休整一个小时后,在紧跟着第2大队出发。
无法进入城内的宪兵部队和第58师一部,见大批日军已经追了上来,利用附近地形构筑简易防御工事,仅存的几挺马克沁重机枪全部在周围村庄建立阵地。当日军第2大队前头部队抵达这一带时,以为周围的中国军队早就跑了,没想到随即就遭到中国守军轻、重机枪猛烈的火力扫射。
遭到突袭的日军,立马展开战斗队形,一线的2个步兵中队以6挺11年式重机枪分部一线对村庄内的火力点进行压制,另外6挺轻机枪支援一线步兵作战。当日军发动进攻时,掷弹筒兵在距离守军300米外距离发射数十枚榴弹进行掩护。
掩护射击结束后,300多名日军对宪兵部队、第58师一部展开全面进攻,当冲到100多米时,宪兵部队以少量自动武器和捷克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猛烈扫射日军。见到残余的中国守军火力如此密集,不少日本兵赶紧趴在地下躲避飞来的机枪弹。连续进攻3、4次日军仍无法攻破当面的中国守军。
就在日军一筹莫展的时候,追赶大队主力的机枪第2中队(寺本八郎大尉)、大队炮第2小队(原田铁胜少尉)和速射平炮中队(德留勇斌大尉)一个小队赶到了第2大队激战的地方。得到重武器的第2大队长成友藤夫,命令重机枪、炮兵全部推至第一线掩护步兵冲锋。
步兵炮小队、速射炮小队在经过一阵侦察后,以2门92式70毫米步兵炮压制中国守军一线,2门94式37毫米速射炮则射击藏在村庄的重机枪。在炮兵小队长原田重厚一声令下,2门火炮对准宪兵教导团第1营、第58师一部阵地猛烈射击。在村内的重机枪手见日军炮击一线阵地,准备反击日军炮兵阵地,结果机枪手刚扣动扳机,就遭到躲在一边的日军速射炮小队猛烈射击,以每秒700米的速射(94式穿甲弹)穿击房屋。
十多分钟的炮击射击结束后,日军一线步兵在轻、重机枪和掷弹筒组成的火力网支援下,再次向中国守军阵地发动攻势。宪兵教导团第1营、第58师一部在之前的战斗就损失颇多,加上坚守周围村庄的人本来就不多,缺少重武器,遭到日军一轮炮击后,可战之兵已经为数不多。
日军数次冲进下,以村庄为核心的阵地很快便丢失了,但不少中国军人仍坚守不退。因此他们背后就是扬子江,退路已经没了,只能奋勇而战,尽中国军人最后的本份——杀敌报国!
在宪兵教导团第1营、宪兵第5团重机枪与第58师一部最后一刻的奋战,在日后的日军战史也有所记载。
日军部队史《步兵第四十五联队史》写道:
“敌军(中国守军)已来到城外,身后被扬子江阻挡,是真正的背水一战。敌人的抵抗极为顽强。”
到了12月13日早上6时30分左右,突破棉花堤的骑兵第6联队在等到机枪中队的到来后,与第45联队第2大队一起包围了宪兵教导团第1营、宪兵第5团重机枪连残部和第58师一部。早已弹尽粮绝的中国守军,只好放弃阵地退向下关。
中华门、水西门、雨花门一带鏖战一昼夜的中国守军残部仍死死坚守阵地。但到了早上7时,日军第114师团第102联队(主攻)、第66联队(助攻)在山炮、野战炮、重炮支援下,通过被破坏的城墙一角,与第6师团第13联队、第47联队、第23联队一起攻入中华门内。加上水西门一带也被日军第23联队第3大队占领,坚守到最后一刻的中国守军只好全部退守到城内打巷战。
至此,南京城墙各阵地全部沦陷,日军终于攻入南京城内,古都南京即将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浩劫。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