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新研究称火星地表不宜居 地下或存在大量生命
资讯
资讯 > 大陆 > 正文

香港大学新研究称火星地表不宜居 地下或存在大量生命

洞察号研究火星内部构造和成分的艺术渲染图

为了在火星上找到生命,科学家可能应当放弃在火星地表的努力,而“深入火星地下”。

通常情况下,寻找生命迹象的火星任务都把目光瞄准火星地表,尤其是在有迹象表明远古时期曾有水存在的地方(地球上,有水存在的地方才有生命)。根据12月11日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发表的研究报告,虽然火星地表尚未发现任何生命,但火星地表下可能存在有大量微生物。

近几十年来,地球上的地下探索揭示了所谓的深部生物圈——一个充满微生物的地下环境。科学家们猜测,火星地表下也可能存在一个相似的有大量生物存在的区域。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约瑟夫·米哈尔斯基(Joseph Michalski)在这次会议上表示,实际上,也许火星地表从来就没有过生命进化进程。他说,人们对火星地表生命进化的期望,可能反映了由我们对地球生命的了解所产生的偏见。

米哈尔斯基称,数十亿年前,当太阳系中的行星还处于演化的早期阶段时,火星地表可能与地球非常相似。当火星失去磁场时,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因为这会使它受到高强度辐射的轰击,地表因此而极不宜居。

但是,在火星地表变得不宜居前,生命就可能已经在火星上“形成”。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最初出现生命大约是在38亿到39亿年前,当时某些地方的环境可能与目前的热液环境相似——与当时的火星极其相似。米哈尔斯基说,或许,火星与地球同时出现了生命,但火星上的生命只适应地下环境。

他说。“生命可能已经出现在那些热液环境中,并在地下存活了很长时间。”

如果把地球深部生物圈作为一种参考,火星地下微生物群落可能异常丰富多样。

米哈尔斯基向Live Science表示,地球的深部生物圈在大约30年前才首次被发现,估计表明,从那时起这些深部微生物占到了地球上生命数量的近半数。米哈尔斯基说,地球深部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在掩埋碳方面发挥着作用,与深部能量有关,“对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非常重要”。

他说:“我们一个真正前沿的问题,是了解地球'深部生物圈'的真正意义,以及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和系外行星的关系。它是了解人类起源的窗口。”

对于搜寻地外生命而言,火星地下是一个特别有希望的地方,因为它比地球深部生物圈“更适合”微生物生存。米哈尔斯基补充说,火星的地下岩石比地球岩石具有更高的渗透性——为营养和气体交换创造了窗口——而火星温度更低的内核(虽然仍然处于熔化状态)为存在于深部岩石中的微生物提供了更适宜的温度。

米哈尔斯基向Live Science表示:“单细胞生物可以长期处于休眠状态,通过代谢氢、甲烷甚至是硫来维持生命。我们认为存在大量可能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