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名满天下,可《世说新语》为何将“神州陆沉”的过错归于他?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王衍名满天下,可《世说新语》为何将“神州陆沉”的过错归于他?

青年会会员:郑和,淮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学士,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非独家,非首发

《世说新语》里曾讲述桓温北伐,经过洛阳的时候曾发出这样的感概:“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这里的王夷甫指的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清谈家——王衍。王衍是西晋末年重臣,出身琅琊王氏,名门望族,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孙、竹林七贤王戎的堂弟。《晋书》载他“神情明秀,风姿详雅”,并且“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 ,在当时可谓风流人物,名满天下。“阿堵物”一词便是由此人作出,可见其不贪钱财,品性高洁。那么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让恒温发出如此感慨,让后人引以为鉴呢?

null


西晋历经八王之乱后,国力于内耗中消磨殆尽,已是风烛残年,朝不保夕。雪上加霜得是刘源、石勒等异族将领此时又起兵作乱,可谓是国将不国。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危急时刻,任太尉,兼尚书令、深孚众望的王衍自然首当其冲,有力挽狂澜之责。可是在众人共推王衍为元帅后,“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很快就被击败,直接敲响了西晋灭亡的丧钟。虽然王衍当时是被迫领兵出征,以自己本性不喜欢当官,而且无军事才能推辞,可在其时其地,有才能的将领少之又少,忠心王室,力图匡扶社稷的人更是难见。大多门阀士族担心引火烧身,都选择了隔岸观火。王衍的族弟王敦更是拥护晋元帝司马睿,直接在江南另立朝廷。王衍被迫领军出征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null


魏晋风流,当时名士虽然多蔑视礼法,放浪形骸,可在人们心目中还以为是气节风度的体现。可是王衍却给时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战败后,石勒因为仰慕王衍的才名,特地找他请教晋亡的原因,两个人谈了很长时间,石勒深以为然,非常高兴。王衍却在这时又说自己本不愿为官,并鼓动石勒称帝,希望因此能免于处置。旧主仍在,却甘为贰臣,其所作所为,无疑让世人心寒、鄙夷。


null


石勒最后让人推到墙壁,压死了王衍。王衍求生无望,死前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许他已幡然悔悟,意识到如果以前不一心推崇清谈,标榜风流,而是专注于时弊,匡扶社稷,或许自己、乃至于这个国家会是另一个结局。可惜的是,他的临终遗言依然没有被后世者所重视,东晋偏安一隅,清谈之风,荆扬之争等等内忧外患不断,苟延残喘罢了。

参考文献:

1、房玄龄等:《晋书》

2、孔毅:《“清谈误国”的王衍》

3、刘雨心:《魏晋玄谈之风对王衍性格的影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