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经远舰沉没之谜 日军战报说了什么谎︱独家
历史
历史 > 正文

萨苏:经远舰沉没之谜 日军战报说了什么谎︱独家

2018年9月21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发布消息,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舰队沉舰——“经远舰”。该舰在1894年9月17日的大东沟海战中与日舰拼死搏杀,壮烈沉没,至今已经一百二十四年矣。

消息传来,引发了极大的关注。经远舰究竟何方神圣,竟能在一百多年后仍让中国人如此放不下呢?

经远号装甲巡洋舰档案:

经远号装甲巡洋舰

经远号为清廷于1886年向德国订造的两艘装甲巡洋舰之一,1887年完工。该舰的特点是两舷安装有装甲带,因此其防护能力比当时流行的穹甲巡洋舰要高。但是,因为其吨位只有不到三千吨,造成其防护范围有限,且为减轻重量尾部没有安装主炮。这也是其最大弱点。1894年9月17日的大东沟海战中,经远舰曾给日舰重大杀伤,重创日舰赤城并试图派遣陆战队跳帮夺取日舰扶桑。经远舰从建造完工后只有一任管带,即毕业于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的林永升。林永升在大东沟海战中因头部中弹壮烈殉国。

西方美术作品:经远舰在大东沟海战中爆炸起火的瞬间

结局:大东沟海战中,经远舰遭到日军第一游击队四艘战舰的围攻,该舰以一敌四,顽强抵抗达一小时之久,使敌为之感叹不已,最终壮烈沉没。

参数:标准排水量29,00吨,动力4,400马力,航速15.5节,装备有德国克虏伯210毫米炮2门,150毫米炮2门,47毫米多管速射炮2门,37毫米单管速射炮5门,457毫米鱼雷发射管2门

现存遗物情况:

中国旅顺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存该舰救生圈一枚

旅顺万忠墓展览馆存经远士兵军服一件

中国辽宁省庄河海区已发现经远舰水下残骸,并打捞包括紫铜套管,钢板,炮台护圈,工具,炮弹等残件

中国民间收藏家存经远舰发出给上海叶观庭先生的信件一封

在庄河海区打捞获得的疑似经远舰残件

这次发现经远舰的遗骸,无疑对甲午战争,大东沟海战等历史事件的研究提供了极佳的佐证,也能让我们在百多年后重新走进那些英勇殉国的海军官兵的世界。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经远舰的发现,其实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发现经远舰遗骸的海区,位于辽宁省庄河县黑石礁附近海域,最初,曾有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可以在这里发现经远舰的最后踪迹– 笔者也曾是其中之一。

因为参加2013年开始的探捞致远舰工程,笔者当时了解到,在当地文物部门进行调查的时候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北洋舰队的经远号巡洋舰并没有沉没在大东沟海区,而是在黑岛的老人石附近。甚至还有人讲到年轻时曾经潜水到船上捞到过弹壳。

为何认定这条船是经远舰呢?据当地人说,这是因为经远舰沉没的时候有一批水兵在老人石附近获救,他们将经远舰在此沉没的信息流传了下来。

在德国订造的经远舰带有两条细长的装甲带,是北洋舰队中战斗力仅次于定远镇远的战舰

在研究甲午海战的学者们看来,经远号的沉没地点一直是一个谜团。战后日方整理后发布的经远沉没地点并不准确,为东经123度40分7秒、北纬38度58分,在海洋岛以南黄海中心地带,偏离主战场甚远,完全不合理。另一组较早的数据干脆将经远舰沉没地点标上了陆地。

尽管沉没地点没有确证,但是对于经远舰沉没在老人石,许多专家都表示不能认可。这是因为从甲午海战的主战场大东沟到庄河老人石有着漫长的距离,如果海战打到这个地方,围攻经远舰的日本军舰根本来不及在下午五点半海战结束前赶回与本队会合。

根据中外双方对于这场战争的记载,大东沟海战进行到下午时分,致远,超勇,扬威舰先后沉没,济远,广甲舰逃走,北洋舰队实力锐减,由林永升指挥的经远号巡洋舰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四艘主力战舰的围攻,经激烈战斗后壮烈沉没。日军记载,在遭到围攻之时,经远舰从大东沟水域向西方的海面边打边退,四艘日舰以吉野号为先导舰,在其后紧紧追赶。

日军拍摄的所谓经远沉没照片,这张照片拍摄距离较远,被认为是日军慑于经远舰顽强的抵抗在其沉没前不敢靠近拍摄,后来才分析出来其中另有奥秘

由于经远舰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其尾部没有大口径火炮,所以在这场追击战中经远舰回击火力不足,终于在吉野舰的连续打击之下燃起大火。四艘日舰纷纷赶到现场对经远舰进行围攻。日方甚至绘制了经远舰爆炸沉没的瞬间,可见其四叶螺旋桨都被炸出水面。按照这样的说法,日方应该是在和经远舰进行了长达一小时以上的鏖战后,将其击沉后才脱离战场的,并且在下午五点钟赶回了大东沟的战场。这一记载有日本海军在此次海战中的旗舰松岛号与返回的吉野号等追击经远舰舰只之间的通讯记录作为证据。假如战斗真的打到了老人石附近,那么追击过远的日本舰队第一游击队四艘战舰根本没有时间赶回大东沟,其回到大东沟的时间大约应在海战结束之后一到两个小时,这不符合中日双方所见的战场情况。

日本档案中经远沉没位置(带有ホ标记处),离周围岛屿还很远

正因为如此,当实施致远舰沉船(最初还不能认定其身份)的探摸和打捞工作时,参加行动的专家都对黑岛附近的沉船态度大多不太积极。

不过,有人对此也有不同看法,有当地的文物部门人员介绍了这样的情况– 有一名渔民取得的沉船遗物上面带有中英德三国文字,极具证据性。参加打捞行动的专家对这块名牌上的文字进行了翻译,发现它居然是经远舰上的炮台名牌,这证明经远舰的残骸应该已经被找到,而且可能遭到了一定的盗捞破坏。

在老人石附近发现的炮台铭牌,来自经远主炮

但是经远残骸的确是在黑岛吗?多次进行对海战过程的推演,没人可以解释日本军舰在这里击沉经远号后如何能准时返回大东沟主战场。

有的专家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会不会是盗捞人员在附近的海区破坏了经远舰的残骸,而把这一带作为一个储存材料的基地呢?因为这个地方较为偏僻,执法人员难以进行管理。这一观点在与会专家中一度处于主流地位,但是,国家文物局的调查队总指挥周春水最终决定还是对老人石附近的海区进行较为细致的探摸,来确定经远舰到底是否在此处。

对这样的行动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等表示了支持,因为他们也在1934年版的《庄河县志》发现了这样一条记载,里面提到经远舰确实沉没在老人石附近“是时,舰在虾老石(即老人石)东八里许,士卒皆请林(永升)就岸,林不肯,躬亲炮弹,督战未几,左臂中弹,舰突亦被击碎,林知事去,返身入内,扁锁仓门、危作以殉”。

经远舰林永升,曾留学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战死于大东沟海战

《县志》之中林永升之死的描述与北洋舰队的正式报告不一致,正式报告中林永升在海战结束之前较早便因为敌军炮弹击穿其指挥塔脑裂而亡。在《庄河县志》中所记载的这名官员倒更像是最后指挥战舰的经远舰二副陈京莹。

支持归支持,专家们仍然对经远舰怎么会出现在黑岛方面感到困惑不解,经远舰为什么会沉没在遥远的庄河水域,成了一个新的谜团。

面对事实,眼镜碎了一地的专家们经过反复探讨,终于得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在海战之中日本联合舰队的四艘战舰尽管与经远舰进行了长期的炮战,但并没有能够当场击沉这艘2,900吨的中国装甲巡洋舰。

身负重伤的经远舰仍然能够脱离日舰的追击,自行驶向海岸。日本方面拍摄到的最后一张经远舰照片,其拍摄军舰与负伤的经远舰之间还有大约5公里的距离,这说明很可能在重创经远舰之后,感到该舰已经受了致命伤,难以挽回,日本舰队担心不能及时归队而没有继续追击,从战场返航,这才得以在海战结束之前与本队会合。

日本海军大尉若林钦所绘即将沉没的经远,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约只是想象之作,经远舰在与日军四舰的苦战中应该是杀出了重围

此后,负伤的经远舰带着满船烈火居然挣扎着向母港旅顺方向航行出数十海里,最终大约因为军舰已不堪驾驭才沉没于老人石附近。这一点也可以从日本海军在战后的人员升迁上看出一些端倪。在这次海战之后,为日本海军这次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起到关键作用的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少将和吉野舰长河原要一大左官运都不怎么亨通,倒是浪速舰舰长东乡平八郎和高千穗舰长上村彦之丞扶摇而上,成为日俄战争中的联合舰队总司令和重要将领。他们之间的区别便是坪井和河原都坚持在报告中声称亲手击沉的经远号,而东乡坪八郎则含糊其词。会不会因为日本海军上层发现坪井和河原在夸大战果,在战报中撒谎而影响了其升迁呢?这只能作为我们的一个猜测了。

老人石附近沉船上发现发现的经远舰机关炮炮弹

而日方在海战后的报告,也间接证明了这一观点。

日本海军大东沟海战后最初的英文报告,只能看到致远,超勇,扬威三舰的名字,还没有明确记录经远的沉没

如果仔细研读这份报告,恐怕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日本海军在海战刚结束时还不知道经远舰的命运,而不是如后来宣布那样确认击沉了这艘中国军舰。从经远号的发现过程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经验,那就是现场的勘查会对文献材料作出极佳的补充,甚至有时可以重新书写历史。

日本联合舰队的第一游击队,包括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四艘高速巡洋舰,其中吨位最小的高千穗三千一百五十吨,最大的吉野四千二百一十六吨,全部装备速射炮,是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的精华。遥想当年,仅有不到三千吨的经远舰,孤舰拼死不屈,带着满船烈火怒战四艘日军大舰,舰长阵亡了大副指挥,大副阵亡了二副指挥,直到最后敌军也无法将它击沉,只能看着这艘重伤的中国战舰从重围中突出,那一代中国海军的顽强和英勇,至今令人嗟叹。

而经远舰的发现,又让我们深深地期待文物保护部门能够切实做好工作,以使其考古发现呈现出最佳的硕果。

根据已经掌握的线索,沉没在大连海域的平远号巡洋舰残骸可能已被盗捞分子毁坏,而曾经凶悍一时,却最终沉没在旅顺口外的吉野舰亦未能逃脱他们的打砸。这些急功近利的不法分子主要目的是贩卖旧钢铁,恐怕无法知道他们毁掉的是怎样的宝藏——在国际文物市场上这样一艘带有历史信息的战舰上所拆卸的一块钢板都可以卖出天价,而仅仅以废钢铁的价格将其从世界上抹去,真令人不知如何评价。

当然,按照我国的文物政策,经远舰的残骸不可能作为文物出售,但对于一个海权意识觉醒的国家而言,有大量的相应博物馆和纪念馆都在渴望着相关文物的进驻。在1986年打捞济远号遗骸之时,便曾出现德国火炮原厂与中国甲午纪念馆之间为争夺济远号打捞上来的主炮而竞相开价的情况。最终,打捞公司方面出于爱国热情,以低于德国报价甚多的价格将这批武器文物出售给了中国方面的博物馆。尽管如此,其价格在当时也是天文数字。

经远舰的发现让人们在喜悦中又掺杂了一点担忧,呼唤着我国对水下文物更切实的保护与更有效的立法监督。我们期待着经远舰带来更多的惊喜,带来更多的回忆与沉思。

北洋水师会操照片,从左向右依次为经远,威远和康济-- 照片宛在,但照片上的船,还能重现在我们面前吗?

我们真诚地期待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