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鉴定:深圳“5·26”车祸  比亚迪e6因短路起火
资讯
资讯 > 正文

专家鉴定:深圳“5·26”车祸 比亚迪e6因短路起火

“5·26”事故现场的电动出租车。(资料图片)

“5·26”事故现场的电动出租车。(资料图片)

专家组发言人吴志新公布检测结果。

专家组发言人吴志新公布检测结果。

晶报记者 王志明 谢银波 实习生 杨维易 黄骋/文 记者 赖犁/图

在事发2个多月之后,比亚迪电动车起火原因终于查明。在昨天上午举行的深圳“5·26交通事故纯电动出租车质量鉴定结果媒体说明会”上,事故鉴定专家组组长、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公布专家组鉴定结果是:比亚迪e6起火原因为部分动力电池破损短路、高压配电箱内的高压线路与车体之间形成短路,产生电弧,引燃内饰材料及部分动力电池所致。针对社会公众关于事故现场视频中12处爆炸声的质疑,事故鉴定专家组解释为,是“解救者现场敲砸车窗玻璃的声音”,电池并未爆炸。

专家组虽然一致认为e6电动车“整车安全未见设计缺陷”,比亚迪股票昨日盘中仍一度下挫,昨日最后收盘时勉强上涨0.77%,相较于事发前的24.38元,已经狂跌了四成。

事故形态和严重性极为罕见,电动车在短短的三五秒内连续遭遇2次碰撞极为罕见,撞碰强度之高也极为罕见。 尽管部分电池被烧掉和损毁,但电池组没有发生内部短路。

——专家组发言人吴志新

比亚迪股价近几个月来一路惨跌。

4大鉴定结论

短路产生电弧引起燃烧,电池没炸

专家组的整个鉴定工作分为“调查取证阶段”、“专业分析研究阶段”、“补充调研与试验验证阶段”、“共同研究形成结论阶段”等四个阶段,然后得出四项结论。

1电动车被跑车以183公里/小时碰撞

关于碰撞

专家组发言人吴志新表示,为求得一个客观公正的结果,专家组根据视频和道路实测数据,专家组确定GTR红色跑车制动前的车速,根据统计经验预估GTR碰撞时的车速,根据视频结合GPS数据确定e6的车速范围,以实测的车辆碰撞后的运动轨迹、车辆停放定位和姿态以及车身损伤变形的吻合度作为判断依据,反复进行仿真计算和交叉校验。

“出事车辆e6在三秒内经历两次极其严重的撞击,先被左后方GTR以183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转了180度,后在滑行中尾部与路边大树发生严重的‘柱碰撞’,大树撞进车中一米。车内三名乘员遭受的机械伤害程度严重超出人体承受极限,这是人员所受的致命伤。” 吴志新表示,e6乘客的姿态和安全带状态,与现场法医尸检报告吻合,机械伤害导致车内人员的致命。

鉴定结果显示,GTR肇事车以约242公里/小时车速行驶,经制动减速,仍以约183公里/小时车速与前方同向行驶、车速约81公里/小时的e6纯电动出租车发生严重碰撞,碰撞时两车相对速度超过100公里/小时。碰撞后e6纯电动出租车失控滑向右前方,尾部与路边大树发生严重的“柱碰撞”,大树“切入”车内达105厘米,造成e6纯电动出租车损毁、3人死亡和车辆起火。“事故形态和严重性极为罕见,电动车在短短的三五秒内连续遭遇2次碰撞极为罕见,撞碰强度之高也极为罕见。”吴志新在表述这一段内容时,连续用了几个极为罕见,突出事故的偶然性。

2关于伤害程度

剧烈碰撞的机械伤害程度达最大级

为了复原撞击过程,专家组还根据现场勘查结果,结合比亚迪与GTR的数学模型,利用假人模型进行仿真试验,模拟当时e6驾驶员佩戴安全带,后排两名乘客未佩戴安全带的情景。

根据碰撞仿真分析三名乘客的伤害程度为:第一次GTR红色跑车与e6电动车相撞时,e6驾驶员、后排左侧乘客、后排右侧乘客的HTC(头部伤害值)分别为2349.39、3039.56、1832.82,第二次e6电动车与路面大树相撞发生严重的“柱碰撞”时,e6驾驶员、后排左侧乘客、后排右侧乘客的HTC(头部伤害值)分别为5060.48、8040.78、4257.4。

“两次严重碰撞中,e6纯电动出租车内三名乘员遭受的机械伤害程度严重超出人体承受极限,对三名乘员造成了致命性伤害。”吴志新说,根据国外相关事故鉴定机构对头部伤害程度的定级,HTC达到1860(六级,也是目前国外有研究的最大级别)时,外国将伤者定位“No survival”(难以生存),而国内专家保守将其译为“生存可能性极低”。这意味着,两次撞击对乘者的头部伤害均是1860的数倍。

3关于起火原因

短路引燃内饰材料及部分电池

对于备受关注的电池组安全问题及火灾起因,经过火灾现场勘验、取证检测、电池系统查证以及多次求证试验,e6纯电动出租车受到两次严重碰撞,车身后部及电池托盘严重变形、动力电池组和高压配电箱受到严重挤压,导致部分动力电池破损与短路、高压配电箱内的高压线路与车体之间形成短路,产生电弧,引燃内饰材料及部分动力电池等可燃物质。

这一结论是专家组对监控录像进行逐帧解析,时钟经过校准后得出,并基本还原了起火之初直至灭火成功的全过程。吴志新说,事发当日03时08分40.20秒,比亚迪e6轿车碰撞大树后开始出现电弧闪光,电弧闪光约30次,持续闪了约16 秒,随后可见右侧和中部有小火焰;03时08分58.20秒,后车顶可见火焰;电弧闪光42.45秒后,粤BG3Y07号电动出租车驾驶员巫海云拿着灭火器跑向着火的粤BH1Q78号比亚迪e6轿车,此时可见车顶和右下侧有火焰并伴有大量浓烟升起向北飘。开始出现电弧闪光51.81秒后,驾驶员巫海云开始灭火,火焰变黑。因为灭火器用光,电弧闪光55.38秒后火焰又开始变红。

3时29分07秒第一辆消防车到达事故现场。2012年05月26日3时33分03秒开始喷水灭火,2012年05月26日3时33分58秒灭火成功。

4关于电动车

电动车安全设计“未见缺陷”

质量鉴定结论强调,经查验相关文件和检验报告,确认 e6纯电动出租车是国家汽车新产品公告内产品,通过了国家相关检测机构的整车碰撞安全、系统电安全、电池安全等试验,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经审验图纸、相关技术资料并核对实车,e6所用动力电池单体、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均采取了必要的安全设计和多重安全防护措施,系统绝缘防护及高压电路系统等设计合理。对比国外批产电动汽车,认为e6电池系统在整车上的安装布局,符合安全设计理念。整车安全设计未见缺陷。

“尽管部分电池被烧掉和损毁,但电池组没有发生内部短路。”吴志新特别强调,在碰撞过程中,有少量电解液滴出,但专家组总体判断没有发生电池爆炸的痕迹。72节单体电池(占全部96节动力电池的75%)未起火燃烧;动力电池系统在整车上的安装布局、绝缘防护及高压电系统设计合理。

从事故现场中车体钢板被烧穿情况来看,电解液也不是e6发生大火燃烧的主因,“电解液燃烧温度不超过800度,而钢板烧穿的温度要达到1400度以上。”吴志新说。

针对社会公众关于事故现场视频中12处的爆炸声的质疑,事故鉴定专家组解释为,是“解救者现场敲砸车窗玻璃的声音”,电池并未爆炸。

现场问答

如果是汽油车伤害或更严重

长达两小时的媒体说明会依然满足不了记者们对更多信息的渴求,在记者提问环节,记者们纷纷将问题抛给专家组。

记者:如果被撞的是汽油车,而非电动车,乘员的受伤程度和车辆的受损程度会不会更为严重?

吴志新:可以肯定地说,假如是一辆汽油车,凡是这样程度的碰撞,受伤害的程度会更严重,因为比亚迪这款车本身重量在2.3吨左右,而汽油车要更轻,乘坐人员将会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记者:与欧美国家相比,国内的安全标准是否偏低?这次事故,能否对相关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吴志新:中国整车安全标准上比美国的要差些,但跟欧洲标准是一样的,我国从一开始就是全面采用欧标。最近我们在做车辆的星级评价,除了追尾这一块,正面碰撞和侧碰都和美国的一样。总体来说,我们处在中上游的水平,当然,随着大家生活条件改善,愿意花更多的钱买更好的车,我们可以把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记者:电动汽车在中国是一种新兴产业,这个事件后对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吴志新:这件事对电动车的发展还是有比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我们通过各方面的研究调查,还原这个事实的真相,希望公众能够通过这种研究结果,能够自己做出一个对比亚迪这样电动汽车安全性的判断。

最新进展

“结果不意外,希望能听到道歉声”

事故中2名死者家属不接受95万赔偿

“5·26”事故中失去家属的亲人们,还没有从悲痛中恢复过来。对于这次专家组的鉴定结论,他们的心情颇为复杂。死者唐璐璐的母亲称,“鉴定结果并不意外,早有料到。”而张瑞玲的弟弟则直言“没有办法接受”。

张瑞玲的弟弟称,对于这样的结果,他们觉得无可奈何却“没有办法”,从现场视频来看,肉眼可以看到出租车被撞了之后几秒内迅速起火爆炸,就是“觉得有问题”。而且对于第三方所说的死亡是由于机械撞击导致的,他觉得“非常离谱”并且“完全不能接受”,因为当时撞击后出租车司机有准备逃生的迹象。他也表示,虽然希望姐姐的身后事处理得越早越好,但对目前的赔偿数额不满意,将继续上诉。当提到比亚迪公司,张瑞玲的弟弟语气更加无奈,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是主动找上门比亚迪才道歉,“很没有诚意”。

除了一直关注起火电动车的安全性鉴定外,家属们更多的是难以接受一直没有等到的“道歉声”。唐璐璐的母亲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家里面还没有从悲痛中缓和过来,毕竟女儿永远地失去了。但让他们感到更为寒心的是,从事故发生至今,比亚迪公司方始终没有主动站出来向他们道歉,甚至说声抱歉。在她看来,就算事故主因不在电动车,但三个生命的逝去是电动车起火造成的,从情感上应该有个“交代”。

三位死者家属的获赔进展如何?唐母告诉记者,刚开始对三位家属的赔偿额都定在95万,但除了司机家属接受了这个数额外,另外两个死者的家属提出了异议。目前,他们已经委托律师提请上诉。当记者问及可接受的赔偿金额时,唐母称只想要个“合理范围内的赔偿”,并未提及赔偿的具体金额。

专家构成

鉴定组13名专家来自全国

“5·26”交通事故中,因比亚迪电动车失火烧死3人而备受关注,昨天的 “5·26交通事故纯电动出租车质量鉴定结果媒体说明会”也吸引了全国的媒体到场。

“5·26”交通事故发生后,国内外对电动车的安全质疑一直未断,深圳市政府即启动了 “5·26”交通事故纯电动出租车质量鉴定工作。今年6月初,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简称深圳质检院)依法经上级质监主管部门授权组织质量鉴定工作,邀请国内电动汽车整车及动力系统、部件安全、结构安全、碰撞安全、电子电气安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汽车交通事故鉴定、火灾调查、材料燃烧特性等领域的13名业内权威组成专家组,就整车、车辆碰撞、动力电池、火灾及交通事故鉴定等五方面专项开展质量鉴定工作,其中,广东省内专家3名,省外专家10名。专家们分别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广东省消防总队、北方车辆研究所、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等技术机构。

鉴定专家组组长由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担任,原全国清洁汽车领导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则为技术顾问。

从6月11日启动到7月23日鉴定结论出炉,质量鉴定组用了40多天的时间。“专家不分昼夜细致调查,我也有10个晚上没有休息。”在说明会上,吴志新说,他们共分了事故现场在线、事故碰撞安全、火灾鉴定、电池、可燃物品等小组,分门别类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鉴定。

事件回顾

2012年

5月26日凌晨,深圳滨海大道,一辆疯狂飙车的日产跑车追撞两辆出租车,比亚迪e6电动车顿起大火,车上三人当场死亡。

5月28日,事故发生后首个交易日,比亚迪A、H股大幅重挫,市值一度蒸发近57亿。事故引发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质疑与担忧。

6月初,“5·26”交通事故纯电动出租车质量鉴定工作启动。

6月11-13日,专家组现场取证,对e6电动事故车进行解体,分析内部起火原因。

6月13-26日,各个专家小组开展调查鉴定,对事故车座椅填充物取样,对比亚迪实车、电池和高压电线进行检测。

6月26日-7月6日,专家组在天津召开第一次会议,对事故进行深入探讨。专家组再次来到深圳进行补充调查试验。

7月6日,召开第二次专家组会议,充分对事故进行讨论,启动报告写作。

7月11日,专家组在深圳召开全体大会,鉴定结论达成一致。

7月23日,鉴定结论报告正式出炉。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