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骑楼在广州很少见。
■宝瓶栏杆是西方建筑的建筑符号。
■直跑梯一直通到三楼。
■一楼大门是传统的趟栊门。
新快出品
■越秀区文广新局
这个建筑将被保留并活化利用
“这个建筑是要保留不拆的。”越秀区文广新局文物科高旭虹科长透露,去年3月25日市规划局已发文给区文广新局,表示赞成文广新局提出的保留侨商街3、5、7、9、11、13号建筑的意见。也要求建设单位在上报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中保留这个建筑,并结合此建筑的保护利用进一步优化规划。
高科长说,这个建筑是我们在200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认为其是有价值的建筑。并通知了街道进行监管以免被拆除。去年1月,街道发现这个建筑正面临拆除时向文广新局反映,文物科当即去现场踏勘,并与有关专家开了几次论证会,与市规划局、开发商也开过几次会,就保留此建筑进行了协商。“开发商也很配合,仅就如何保护的方案就开了几次会,周边建筑拆除时如何保证不影响此建筑的安全也开了会。”
据介绍,在原规划中,这个建筑被拆除后将建绿地。开发商粤海公司也证实了这栋楼将被保留。
踏勘现场
保存完整优雅拆迁人去楼空
广州越秀区珠光路曾是广州最为传统的骑楼街之一,现在已经拆得七七八八了,几个大工地正在这里施工。在珠光街道办事处对面,有一大片作为临时停车场的空地,在它的西边就是铺着麻石的庙前直街,往前走二三十米,就可以看见右侧一堵白色的围墙围起来的拆迁区域,围墙的里面就是侨商街。
在白色的围墙上贴着“施工告示”:“珠光路地段拆迁工地已经进行围墙施工,如有不便之处,敬请谅解。”署名是“广东粤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部”。
在围墙的里面有一栋三层高陈旧的红砖楼,从围墙上的一个小门可以进入这栋楼。在一楼有6个门,6个门实际就是6套房子,现在只能看到侨商街5号和7号的蓝色门牌还贴在墙上。
这是广州少有的一连6间的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住家骑楼式建筑,从远处看保存完整而优雅。
一楼是一条高高长长的骑楼式长廊,长廊两头是两个漂亮的拱券门,现在却被砖头封了起来。一楼的6户大门是广州传统的趟栊门,可惜的是,有些趟栊门已不见踪迹,有4个大门已经用砖头封了起来。
二三楼每套房子都有内阳台(凹阳台),阳台上方也是西式的拱券形状,共有18个之多,并加有西式装饰的线条,每个阳台栏杆是4个宝瓶立柱,有些阳台也用木窗封了起来。从一楼骑楼长廊一直延伸到楼顶的6根红砖立柱,分内外两层,“既符合梁柱承重原理又优美大方。立柱两侧的横梁局部加宽,有如古建筑梁下之雀替,在结构上既受力又美观。”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陆琦教授说。
一楼的6个门之间有狭长的楼梯通往二三楼,“这属于直跑梯(或者叫单跑梯)。”陆琦教授介绍,这种楼梯上到二楼有一个平台,左右各有一套房子。然后楼梯又接着往上延伸直到三楼,两侧又各有一户人家。“这种直跑梯节约了入口空间,属于单开间的模式。”
楼房的侧面每层有4个方形的窗户,后面都有圆形的排烟口,做工精致。顶层山墙做有山花状,陆琦教授说,看上去颇有简化了的希腊式建筑风格。
陆琦教授介绍,从整个建筑看,外观上以住家骑楼的形式与外立面上利用拱券、宝瓶栏杆、西方的横竖线条等西方外来的装饰相结合,它属于近代民居将本土特点与外来特色结合的折中主义风格建筑。
这栋建筑的5号门上已经被砖头封住,上面贴着广州市房管局越秀区分局的“房屋代管决定书”说:“侨商街5号二楼的产权人是陈庆琪。2011年广州市房管局批准广东粤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拆除上述地段房屋……但是产权人下落不明,房屋由广州市房管局代管,并与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
走进一楼的骑楼式长廊,遍地垃圾和狗屎,一间空置的房子里,堆着拆卸下来的木料,听到有人走动,里面的一只小黑狗疯狂叫着。
整个大楼的房子大多已经搬空了,没有人居住,只有在二楼还有两户房子的阳台上挂着衣服。据知情的街坊说,这里的住户大都是租户,现在基本都被政府安置到芳村一带去了。一位从上面走下来的男士说,他也不是本地人,只是临时租住在这里的。
楼房的周围到处是拆迁后的废墟,有些没有拆除的建筑也已经搭上了架子。陆琦教授说:“过去这里原来应该是一条红砖楼房街,可能后来陆续拆了建了楼房。”在侨商街对面现在是一片灰色的整齐的七八层的住宅楼,街坊说,这里基本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拆迁安置房。原来确实也有一些红砖楼,但是大部分比对面的房子矮很多,也没这么漂亮。
城市记忆
清朝末年起东山区(现越秀区)现华侨投资房地产热
建房884座晚清21幢抗战前764幢
自清朝末年起,就有不少华侨陆续开始回国在广州开始建房投资,当时的东山区(现越秀区)一带较多。
民国7年(1918年)广州开始开辟道路,工商界竞相开发房地产,导致地价、房价上涨,房租昂贵,平民住房困难。于是,民国16年市政府组建了模范住宅建设处,有规划加强房屋建设,解决市民居住问题,这又带动了大批华侨投资房地产,东山区一带掀起了华侨投资房地产的热潮。
陈济棠治粤期间(民国17年-25年),重视发展地方经济,制定鼓励华侨投资的优惠政策和法令,为华侨在广州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东山区再次成为华侨投资房地产业的一个热点。
自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100年间,华侨在东山区域的房地产共建设884座房屋。其中,晚清21幢,抗战以前764幢,抗战期间14幢,战后至建国前85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广州基本终止了城市建设活动。但是民间的建设创作活动仍在进行。
建国初期,由于“左”的思潮影响,在土改、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东山区大批侨房被没收、挤占,或者接管代管,甚至被无情地拆毁或无偿征用,使侨房的历史问题成堆。改革开放后,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到1991年,各类侨房已经发还产权1501户。
侨民从侨居国带回图纸建房中西结合不拘一格
广东是个华侨最多的省份,早期外出谋生的侨民直接从侨居国带回图纸在国内建房,或者结合家乡生活习惯布置空间,但细部加以外来装饰。
沿街店面出现了许多中西拼合的装饰手法,民间建筑装饰不拘一格,不受限制,成为广州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值得进一步研究。近代建筑是探讨今天城市建筑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即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又具有现实作用,应尽量加以保护、利用。
(《广州市志》《东山区志》《番禺志》《广州的近现代建筑》)
街坊回忆
这么好看的楼广州不多见好应该保护下来
面临着拆迁改造的侨商街其实很短,也就50来米,但在一些知情街坊的心理,侨商街的记忆却很长久。
李月娥老人,72岁:
我屋企住在附近,很小的时候,我记得大概1950年,广州刚解放,我们一帮小孩经常到处玩,经常到这里玩。当时觉得侨商街的房子真的好靓,住的都是比较有钱的人。又有阳台,曾是这一带最好的房子啦,不是第一也是第二,进进出出的人穿得都不差的。我们都很羡慕,觉得自己也能住上有家里有阳台的房子就好了。
我的一个小朋友的同学家住在这里,我们也跟着他去他这个同学家玩,去过后更觉得房子好,又光猛,又是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那个时候是不得了的,屋子都不算小。后来就没看到这家人,好像是全家跑到香港那边去了。
后来,这里的人陆续都走光了,不走的房子也会被没收的。我记忆中,也不准确,好像这里换了很多人住,环境也越来越差。再后来,改革开放,我们的居住条件都不算差了,也就不羡慕这个楼了。
但是这个楼还是靓的,古色古香的,周边都没有这个样子的楼,都好应该保护下来,也是广州的一段历史吧。
陈阿伯,61岁:
现在留下的这一栋,听上辈人说,这个楼正面包括柱子、走廊、阳台用得红砖都是国外进口的,质量很好,反正这么好看的楼,广州也不多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