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3岁“瓦尔特”病逝 啊!朋友再见!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这是上世纪70年代风靡中国的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经典台词。
如今人们只能在电影中怀念游击队英雄“瓦尔特”了。当地时间5月22日晚,塞尔维亚传奇演员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在贝尔格莱德市的圣萨瓦医院逝世,享年83岁。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在唁电中表示,日沃伊诺维奇的逝世是塞尔维亚电影界的重大损失,是受到瓦尔特精神激励的几代人的损失。
传奇人生,“电影英雄”曾投身政坛
日沃伊诺维奇1933年出生于贝尔格莱德附近小村庄,15岁起开始做舞台工人,到贝尔格莱德戏剧学院学习,毕业后开始从事话剧工作。1957年日沃伊诺维奇参演电影处女作《帕夏的最后一个节日》。1959年在影片《没有时刻表的列车》中的演出使他迅速走红。日沃伊诺维奇的电影生涯长达半个世纪,拍摄了330多部影视剧作品,最多的时候甚至同时拍摄14部影片,这在全球电影演员中也极为罕见。他最近一次出演电影是2012年,当时已经79岁高龄。就在今年的贝尔格莱德国际电影节上,他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宣告解体。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不复存在,不断的种族战争使得这片土地不复昔日繁荣。日沃伊诺维奇无法逃避大时代的变迁,甚至还卷入了政治漩涡。1990年加入塞尔维亚社会党的他,曾当选该党副主席,2002年8月曾被推举参加南联盟塞尔维亚总统竞选,但竞选失败,2003年退出政坛。
日沃伊诺维奇的妻子朱莉雅娜是一名舞蹈演员,与他育有一子一女。儿子从事律师行业,女儿则是一名语言学家,加上几个孙子孙女,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晚年的日沃伊诺维奇受到病痛的折磨,2006年突发过心肌梗塞,做了两次心脏手术。当他刚刚做完手术苏醒过来,就幽默地说:“瓦尔特还没有死,我还要去杀德国鬼子呢”。四年前他因中风入院治疗,从此身体每况愈下,就在逝世前几周,他再次入院,因右脚坏疽严重不得不截肢,并且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传奇角色,“瓦尔特”的名字叫响了
南斯拉夫的游击队历史仅有四年,却是二战中最为不屈的记忆之一。在战争中,这个总人口仅一千多万的国家牺牲了一百多万人,大多数游击队员未能亲眼见到胜利。战后,游击队题材电影层出不穷,多半取自真实故事。日沃伊诺维奇自己最为中意的角色是影片《瞬间》中的游击队员“阿尔辛”,并凭借此片荣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奖。但在中国人眼中,他永远是那个神出鬼没的游击队长“瓦尔特”,或是那个英勇无畏的少校“老虎”。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拍摄于1972年,1974年在中国上映。北京电影制片厂接到译制任务时,一度无从着手,因为当时电影工作者多半已经下放干校改造,国产片拍摄陷于瘫痪。北影厂只好临时从干校召集一批人回来承担译制工作,凌子风担任译制导演,配音演员有葛存壮、于蓝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受中国观众喜爱,更让观众记住了“瓦尔特”这个响亮名字。日沃伊诺维奇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为他赢得了南斯拉夫全国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金舞台奖。1975年,《桥》在中国公映再次引起轰动,该片主题曲《啊!朋友再见》传唱至今。
传奇情缘,自豪被称“中国人”
中国人喜爱“瓦尔特”,“瓦尔特”同样喜爱中国。数年前日沃伊诺维奇曾接受央视专访,自豪地称:“在中国,人们叫我‘瓦尔特’,在这里(塞尔维亚),人们叫我‘中国人’。”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公映不久,日沃伊诺维奇受中国文化部邀请,随南斯拉夫电影代表团第一次来到中国,此后他访问中国十多次,“每次去中国,我都很开心,感觉就像是回家,那里有个大家庭在等着我”。令他印象最深的是1979年到上海,“当我们的车队经过南京路时,看到路边站满了热情洋溢的欢迎队伍,这场面使我和我的夫人激动不已,虽然车上的工作人员再三劝阻我们不要下车,但人们的热情还是吸引我走到他们中间。在我下车的那一刻,人们突然安静下来。但短短的几秒钟后,人们以更高的热情呼喊着:‘瓦尔特!瓦尔特!’这个场面让我至今难忘。”
竞选塞尔维亚总统失败后,他发出过“只有中国人投票,我才有机会当选”的感叹。每次有中国代表团来贝尔格莱德访问,只要他在,都会尽力参与接待。他手腕上一直戴着几年前中国代表团访塞时赠给他的表,舍不得摘下。他最后一次到中国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波黑馆形象宣传大使亮相。
今年2月18日第38届塞尔维亚国际旅游展开幕时,播放了日沃伊诺维奇的一段30秒中文视频,借此吸引中国游客前往贝尔格莱德旅游。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参与公众活动。
啊!朋友再见!
瓦尔特!再见! 综合
影迷忆“瓦尔特”
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上映,瓦尔特成为很多60后、70后心中的偶像。塞尔维亚著名演员日沃伊诺维奇去世的消息传来,让影迷非常难过。
一位60后网友回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当年电影票三角钱,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票,所有的电影院一律挂出告示:全满!为了想看此片,我亲眼看到一个成年人手里举着一瓶天津出产的直沽高粱60度白酒来换一张票,这是那个年代每家每月凭副食本仅仅供应的一瓶白酒的一种,1.8元一瓶,足见这部片子的轰动。”
80后网友“内腾铁野”说:“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是在六年级,因为早就听爸爸说这部经典电影,更小的时候是家里的唱机听到过开场音乐。因为自己是火车迷,看见电影里好几个蒸汽机车的镜头就喜欢这部电影,再后来是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更加喜欢这部电影。现在父亲去世了,每年我都会重看这部经典电影,再也无法和父亲讨论这部经典电影了,哭。”
巴塔的另外一部影片《桥》也是经典之作,70后邱先生表示:“影片最后,完成炸桥任务,几个游击队员迈着胜利的步伐走着,这时候响起了《啊!朋友再见!》,那个镜头和那首歌,真的是一直盘旋在我的脑子里,久久不能忘记的。如今真的要对他说一句:啊!朋友再见!” 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