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音戏老家建立五音戏博物馆 展示济南本土特色五音戏两百多年历史
老戏迷和村民们在五音戏博物馆又见到了他们喜爱的老营生 记者戴伟摄影
五音戏传习所里两位艺人正在排练剧目 记者戴伟摄影
五音戏第五代马汝臣在博物馆看到当年他们喜爱的道具 记者戴伟摄影
五音戏在济南仍有大量听众 记者戴伟摄影
多彩的五音戏 记者戴伟摄影
演出的五音戏 记者戴伟摄影
28日上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五音戏在其发源地章丘市文祖街道青野村拥有了自己的博物馆。“五音戏博物馆”也挂牌成为济南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28日上午10时半,“五音戏博物馆”开馆仪式正式启动。记者看到五音戏乡村博物馆为传统的农家四合院结构布局,共有4个展室。据该村负责人介绍,博物馆占地约600平方米,该博物馆分为“五音戏发展脉络展室”、”体验展室“、”传承人风采展室”和“文旅融合展室”四个展室。
整个博物馆内展示了五音戏整个的发展历程、五音戏的乐器和服装,首个五音戏班创始人的靳成章等人的遗物。
博物馆内全天播放五音戏经典剧目,音容并茂的呈现了五音戏的词曲特色,群众和游客可以体验式地学唱地道的五音戏。博物馆内还依次陈列了历代五音戏传承人的演出场景和所获得奖项,并介绍了章丘市文组街道的其他一些特色景点,并展示了一些反映文祖街道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资料。
据该村负责人介绍,五音戏乡村博物馆为公益性质的博物馆,“每天上午8点至11点开门,下午2点到5点开门。”该村还将择机邀请章丘青野五音剧团到该村演出五音戏,欢迎济南市民前来参观游览。
济南市民可以驱车沿着经十路东行至章丘市,从242省道南下到文祖街道,在文祖街道南6公里处就是青野村。“进入青野村便能看到指示牌。”该村负责人介绍,章丘市民可以沿着双山大街、242省道南行到青野村。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周姑子”、“秧歌腔”、“五人班”,周姑子戏的起源应在清朝道光年间,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为济南本地的地方特色戏曲。五音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济南本土特色浓郁。2006年5月20日,具有民间文化“活化石”之称的五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章丘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翟伯成考证,五音戏发源于章丘市文祖街道青野村,旧时人们常说:“进了青野村(指西青野),家家周姑子腔”。五音戏共有20多个板式(腔调),主要曲目有《王小赶脚》、《赵美蓉观灯》、《拐磨子》、《彩楼记》等。
齐鲁晚报记者 蒋龙龙 摄影 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