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面孔铭记在心
资讯
资讯 > 正文

7月22日,市排水集团工作人员在莲花桥抢险。晨报记者 王巍/摄

核心提示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他们将生命定格。17岁的男孩杨山山,落水溺亡;17岁的男孩骆金,落水溺亡;17岁的女孩孔欢欢,洪水溺亡。

贾晓涵,这个19岁的房山女孩,在暴雨过后的三天里,她美丽的面庞在微博上飞速传递,她的家人苦寻她三天三夜,“寻找贾晓涵”成了无数网友心头最牵挂的一件事。

死亡名单中还有很多青春年少的面孔:15岁的张梦圆、22岁的王姣姣、22岁的王永慧、20岁的李维、21岁的张新宇……

7月26日晚间,在第三次7·21特大自然灾害情况通报会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新闻发言人潘安君语带沉痛向在场媒体宣布:“截至7月26日,北京区域内共发现77具遇难者遗体,其中66名遇难者身份已经确认,11名遇难者身份仍在确认中。”

遇难者中,年纪最小的是仅有8个月的女婴夏静雅(官方名单误为贾静雅),她和紧抱她的妈妈一同在房山青龙湖镇常乐寺村被汹涌的洪水吞没,在官方公布的遇难者详细名单上,她的身份证号一栏是“无”。年龄最大的是房山韩村河镇东南章村的80岁老人吴绪连。还有5岁的男童张恩、10岁的男孩郝爱民,还未曾有机会尝到这个世界更多酸甜苦辣的孩子们,幼嫩的生命也消逝在了滔滔洪水中。

死亡名单中还有很多青春年少的面孔。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他们将生命定格。17岁的男孩杨山山,落水溺亡;17岁的男孩骆金,落水溺亡;17岁的女孩孔欢欢,洪水溺亡。

名单上白纸黑字写着“贾晓涵”,这个19岁的房山女孩,在暴雨过后的三天里,她美丽的面庞在微博上飞速传递,她的家人苦寻她三天三夜,“寻找贾晓涵”成了无数网友心头最牵挂的一件事。

15岁的男孩张梦圆、22岁的女孩王姣姣、22岁的女孩王永慧、20岁的男孩李维、21岁的男孩张新宇……每一个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无恙的人们,请记住他们吧,“让逝者有不朽的名,让生者有永恒的爱。”

房山区

一片触目惊心的深红色

“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房山是重灾区。在市防汛办发布的各区县灾情地图中,以颜色深浅代表灾情严重程度,房山区是一片触目惊心的深红色。

“7·21”特大暴雨中,房山平均雨量200毫米以上,河北镇降雨460毫米,全市最大,接近500年一遇。河北洪水最高以2570方/秒的流量从紫金关进入房山拒马河,洪峰从河北入境后,客水与主水叠加,洪峰流量增至2900方/秒,最高时激起三四米大浪,可谓巨浪滔天。汛前已断流、河床干涸的拒马河,瞬时如黄河波涛汹涌。特大暴雨造成积水、山洪和泥石流三种自然灾害。

此次灾情,房山区受灾面积42.7万亩,受灾面积基本覆盖全区,灾情严重地区近千平方公里,受灾人口80万人,经济损失达61多亿元,受损房屋6.7万间,为全市各区县之首。灾后,房山出现大面积交通中断,部分地区通讯、供电、供水中断。

在77名遇难者中,38名遇难者发现自房山区,加上因公殉职的遇难人员,房山此次痛失42名乡亲父老。

房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江在第二次灾情通报会上反思说,房山区超过一半面积是山区和丘陵地带,暴雨、复杂地形和上游泄洪等多种因素造成山区、丘陵地带山洪和泥石流暴发,大石河和拒马河洪水暴发,引发新的次生灾害,破坏力叠加影响,造成基础设施破坏明显。他同时坦承,房山区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排水系统还较薄弱。

广渠门桥下

一道不能遗忘的伤痕

34岁的普通市民丁志健是7·21特大暴雨中唯一在城区二环路以内遇难的人员。

“每一天都不可追回,所以更要珍惜每一寸光阴,孝敬父母、疼爱孩子、体贴爱人、善待朋友。”微博上还留着这段话的丁志健,他曾经,风华正茂、家庭幸福。

家人、同事眼里的丁志健工作有激情,爱踢足球,爱调侃斗嘴,主办儿童杂志的他能给女儿讲出娓娓动听的别人讲不出来的故事。

因为一名普通市民,在普通的一次公事之后为了赶回家和妻子女儿一起吃晚饭这么普通平凡的愿望,而被前所未有大的暴雨形成的前所未有深的积水,困在有多年积水历史的广渠门桥下,无力逃生、无处逃生,在车中溺亡而死。丁志健之死的悲情程度和溺死在繁华大都市主干道上的“荒诞”令无数人同情之外,更多骇然。丁志健,以自己一条年富力强的生命,为这座城市敲响了警钟,他的名字更与广渠门桥一起,成为这座城市一道不能遗忘、不允许遗忘的伤痕。

京港澳高速

一条变作河道的公路

郑冬洁、熊惠玲、王迎春三名女性坐上不同的交通工具驶上京港澳高速公路时,她们不知道京港澳高速出京17.5公里处南岗洼铁路桥下附近将是她们生命的终点,她们也预料不到暴雨大到了何种程度,高速路两侧竟然决堤,河水倾泻而下,将她们淹没。

22日,她们的遗体被蓝天救援队从水中打捞上来。

从21日19时左右南岗洼铁路桥下严重积水,到24日中午京港澳高速双方向恢复通车,对武警部队、北京市排水集团、公安消防总队、蓝天救援队等多个单位500余名抢险人员来说,“京港澳”,是不眠不休,是争分夺秒,是水下摸索每一辆被泡汽车,是悬着心查看车里是不是困了人,是积水一分分退、人车一分分进,是铲不尽的淤泥,是轰隆隆昼夜无休的抽水声和运土声。

而对郑冬洁、熊惠玲、王迎春的家人们、对京港澳劫后余生的人们来说,“京港澳”,是一场噩梦,是锥心刺骨的伤痛和无法磨灭的苦难记忆。

7月24日11时50分,京港澳高速双方向恢复通车,全市范围内最后一处暴雨积水点抢通。然而,暴雨给公路、建筑、山坡、河流留下来的痕迹可以一点点消失,留在人们心头的伤痕、疑问和反思却难以磨灭。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