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捕捞技艺今昔
资讯
资讯 > 正文

远洋航海是潭门渔民的祖传绝活。  本报记者 李英挺 摄

潜水捕捞,是潭门渔民的绝活。 张 雷 摄

潭门渔民在南沙捕捞的马蹄螺。  本报记者 于伟慧 摄

西沙群岛海域,两艘跟帮渔船的渔民相互照应。 本报记者 李英挺 摄

站在海岸眺望大海,

目所能及的,除了蔚蓝,

便是蔚蓝之上的点点渔舟,

犹如一个个海上跃动的精灵,

缓缓的滑过海面,去西沙、中沙、南沙辽阔的海域,

任意游弋,捕捞蔚蓝。

渔舟的主人———潭门渔民开发三沙历史久远,

时间虽然久远,但自古以来,

他们对三沙的感情没有丝毫改变,

对海洋深处的探索始终如一,

今日,我们走近潭门渔民,去探寻潭门渔民的捕捞方式,

去了解潭门渔民的海上生活。

文\本报记者 于伟慧 通讯员 郑庆杨

潭门渔民,泛指海南岛开发西南中沙以潭门渔民为核心的渔民军团。自古以来,潭门渔民除了驾船到南沙从事季节性捕捞之外,还有部分渔民长期居住在南沙各个岛屿从事生产和生活。

原始捕捞:站峙 行盘 搬甲鳖

据琼海潭门渔民研究专家郑庆杨介绍,潭门渔民符宏光和符宏辉两兄弟,在上个世纪十至三十年代,曾长期居住南沙,居遍南沙所有岛屿。潭门渔民潘先柳和潘先銮两兄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南沙先后住过五个岛屿,共有七年之久。

潭门渔民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南沙的生产和生活,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词汇和生产方式。站峙、行盘、翻海龟这些词语外地人听了必如听天书,唯有潭门人才明白其意思。因为这是潭门特有的词汇。这些词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潭门人常挂嘴边,使用频繁。

潭门老渔民苏承芬介绍说,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之前,站峙、行盘、搬甲鳖,是潭门渔民的主要捕捞方式。站峙,“站”在潭门当地俚语表示的是驻扎和居住的意思;“峙”当地俗指岛屿。站峙就是渔民在西沙或南沙的岛屿上,长期驻扎居住而从事生产与生活活动。

站峙是渔民结伙搭乘大渔船到西沙或南沙群岛的岛屿上长期居住下来,从事浅海捕捞和农业种植生产和生活活动。站峙的目的是为了从事行盘和翻海龟。

苏承芬说,当年驶的是帆船,帆船行驶全靠风。可是,大风船要翻,静风船不动,逆风行驶不但不进反而后退。汪洋之中风云变幻莫测,而当年又没有天气预报。潭门至南沙约530多海里,来回一趟航期长风险大。所以,当年开往南沙的渔船并不多,渔船到南沙多数在礁盘内“作海”。凡是到南沙站峙的渔民都有充分准备在那儿长期居住的打算。一般一住就是几年甚至更久。林宏光与林宏辉(文昌铜鼓岭边的龙楼镇人)两兄弟到南沙站峙,一站就是十年之久。

到南沙站峙的渔民,登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树林间选一小块空地,搭一间简单的棚子居住,布置安身之地。行盘是站峙人的主要浅海捕捞活动。

行盘就是大海退潮后,在岛屿的附近浅海礁盘上边行走边收获海产品,近似于赶海。

苏承芬说,帆船时代,要到南沙至少必须具备二点。一要有十几吨位以上的大帆船;二要有远洋航海的丰富经验和高超技能。当年南沙的周边国家的航海经验与技能远远落后于我们海南渔民。所以南沙那儿根本没有周边国民的影子。

当年南沙人迹稀少,物产丰富。到那儿站峙的渔民根本不必下深海作业。只需在海水退潮的时候,在浅海的礁盘上很休闲地边行走边捕捞,或在岛屿附近的浅海中进行捕捞作业,都能收获丰盛。

行盘生产主要是捡公螺和割蚵。公螺和蚵都是贝类,这称谓都是潭门渔民的俗称。公螺的学名叫大马蹄螺,蚵的学名叫砗磲。站峙人休闲地走在礁盘上,腰间背着一个用竹篾织成的篓。行盘的渔民碰见公螺就捡,碰见蚵就割蚵肉。所收获的特产全装集在篓中。

当年,公螺和蚵是珍品价值不菲。而南沙的鱼却不值钱。南沙的鱼群到处都有。大鱼一大群一大群黑压压的悠哉游哉地漫游,南沙的鱼不论多大,都没有渔民理睬它们。

潜水捕捞初期的四大发明

在古老的西南中沙,海底资源十分丰富,潭门渔民最初对它的开发,主要是从事捕捞海参、公螺和蚵。开始,在西南中沙从事的都是浅海作业,都是趁着大海退潮后,渔民开始背着竹篓,行走在水不过膝的浅海或是礁盘上,捕捞海参、公螺和蚵等。

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捕捞,以及到西南沙开发的渔民逐渐增多,捕捞才向稍深的海底推进。可是海水深了,必然带来了一些捕捞的麻烦。

西南中沙的海水几十米都能清澈见底,但是,海面并不是风平浪静。稍有海风吹来,海面荡漾起波纹,仅是齐腰深的海水都难以看清海底。因而,给捕捞海产品带来了诸多的不方便。

渔民们便想到利用渔船上点灯用的海棠油。拿一些海棠油洒到海面,一是油比水轻漂浮海面,二是油有一定重量将海浪压平,三是油的光亮增加了可视度。这样可看清海底便于寻找海产品。因此解决了一些捕捞难题。

说起潭门渔民,大家都会提到柯家昌,这是一位清朝末期的渔民发明家,他的发明,促进了潭门渔民的生产方式。

据柯家后人介绍说,十二岁时,柯家昌就跟随相邻父老乘大船到西南中沙捕捞为生。当年,一条大船配置三四人。柯家昌前往西南中沙时,海产品的捕捞向纵深发展。当年的小艇上,只配三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潭门渔民的等级分明,小艇上的分工明确。柯家昌所在小艇的三人中,一个是头目,站在艇头,负责管理小艇。另一个好似橹公,站在船尾,负责摇橹。柯家昌站船肚。船肚,顾名思义就是站在小艇中间位置的人。头目一般不潜水下海作业,到十分必要的关键时刻才下海。当年潜水连简陋的潜水镜也没有,更不用说其他潜水设备。如果要捞蚵,先将海棠油洒到海面,海面便变得平静而光亮,这样可以看清海底。小渔艇跟着洒在海面的那片海棠油,油漂到哪,艇摇到哪,跟着浮油的目的是借助油的作用,在光亮清澈的海面区域寻找海底的海产品。

当年连简陋的潜水镜也没有,潜水都是睁着眼潜下水中,然后把水产品捞上来。因此,工作效率很低。一是睁开眼睛水中看不清楚,二是海水咸刺激眼睛,潜水多了,一双眼都像熟透的桃子似的红。

由于睁开眼在海中看东西模糊不清,或者在捞蚵时,伸手容易被锋利的蚵边割伤,也有人伸手指进蚵口给咬断了。更多的是潜下海底却摸不到要打捞的蚵,常把石头当蚵捞上来。

柯家昌登岛锯来木质疏松的树杆,开始用约二寸长杯口粗的树杆凿出一个圆洞,类似于制造眼睛框那样。在洞上面把捡来小块的玻璃,用铁钳一点点钳成圆形。然后嵌入凿出的木块洞眼上,再以造船的桐油和石灰密封。而贴着脸部的木块,依脸部的长相凹凸走势而加工,使其水渗不进潜水镜里,且不磨伤脸皮为宜。

柯家昌先是造成一只右眼的潜水镜,戴到右眼眶上绑牢,把左眼闭上,潜水海中。这样既看得清楚,还能保护眼睛,接着第二只左眼的潜水镜也造出来了。他想办法把二只镜框连在一起,然后套牢在眼上,潜进海水中进行试验。结果叫柯家昌大喜过望,可以看清整个美妙的海底世界了。这样,柯家昌最原始的潜水镜便隆重登台亮相了。潜水镜的发明为潭门渔民进一步开发西南中沙和潭门渔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为了减少意外,节省人力和提高工效,柯家昌还根据公螺上尖下圆近似圆锥体的形状,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拿来竹竿从头部劈开成四瓣有三十厘米长,用劈裂的竹竿抓螺。竹竿头破成四瓣,底下有一竹节,当竹竿正对着螺尖并突然用力往下压,公螺便把竹瓣逼张开,竹节便将公螺夹住然后拉上来。

潜水镜发明之后,可以下深水捕鱼捞海参了,后来就用鱼箭绑牢在竹竿上,潜下一半便可以鱼箭刺海参。这就是海参刺的原型。在此之后,潭门渔民还发明了蚵凿,捕捞到蚵后,再也不用花大力气把其砸开,而是用蚵凿对着蚵的蚵筋轻轻一凿,蚵筋断裂,蚵的嘴巴就张开,取蚵肉轻而易举。

螺爪、蚵凿、参刺、潜水镜等四项发明,对于潭门渔民来讲,大大促进了在西南中沙捕捞业迅速发展,直到今日,潭门渔民从事的仍是潜水作业。

观天象与天气预报

自古以来,潭门男儿犹如勇敢的海燕,刚学步就蹒跚投进大海的怀抱,接受大海的洗礼,五六岁就到海边钓鱼,七八岁就下海潜水捕鱼。他们与鸥为伴,以海为家,往返西南中沙有如走亲戚一般频繁。

大海捞珍,潭门渔民犹如囊中探物。西南中沙的海产珍品,大部分靠潜水捞取。潭门渔民个个能游善潜,普通者可潜十几米,佼佼者能潜二十几米之深。基于安全考虑,潭门渔民一般不会拼命潜至极限。唯有船锚被大海石套牢拉不上;或出现意外需要急救,紧要关头才冲刺极限。当年潜水没有辅助设备,仅靠一个自制的简陋潜水镜,无论多棒的潜水能手冲刺极限,十必有九口鼻流血。

远洋航海是潭门渔民的祖传绝活,技高胆量大。在古代,潭门渔民远洋航海,仅凭一条帆船外加一只罗盘就足够了。一叶风帆,在汪洋间荡呀荡,行着“之”字路,竟能来往自如随心所欲。这不能说不是创举,不是奇迹!

航行西南中沙,对潭门渔民来说是小菜一碟。只要风力和风向合适,最好是四级西北风,驾帆船从潭门抵南沙五百二十多海里仅需四昼夜。

到如今,常人偶乘万吨邮轮游玩,站立不稳步履蹒跚,安全感完全丧失。而潭门渔民驾着一叶小风帆,颠簸在风顶浪尖却如履平地。潭门渔民过硬的斗水本领是长年累月闯荡于汪洋所成就。斗水本领并不是单纯的驾船把舵。它包罗对海洋、天文、地理以及气象知识的认知,还有迷航时寻找岛礁的技巧以及抵抗暴风雨的措施等等。

帆船时代,靠风行驶,进退被动。风儿时狂时静,时逆时顺。风狂船要覆,风静船不动,逆风行舟不但不进反而后退。诸多因素都可造成渔船迷航。所以,搜寻岛礁成了远洋航海不可或缺的技能。寻找与观察海鸟是搜寻岛礁的必修课之一。依照清晨鸟离巢,傍晚鸟归巢的规律可判断岛礁的方位。爬攀十多米高的桅顶瞭望岛礁,是搜寻岛礁的必修课之二。在摇晃的桅顶瞭望岛礁,技能高超的要数孟菜园村的卢业成。卢业成仅凭肉眼可分辨判断一百多海里以外的岛礁位置。

汪洋之中,时风时雨变幻无穷。风帆如何才躲灾避难?潭门渔民积累了丰富的观察气象经验,总结出不少精辟的气象预兆谚语:红风黄水;三月东风晒死草,四月东风收船逃;寒露公,霜降婆,你有我也有,你无我也无……

上百年来,潭门渔民硬是凭着这些经验,航行在广阔的西南中沙。潭门船长何世轩说:“现在出海的条件好多了,不像父辈那个年代,要靠风力、靠天象。”

何世轩介绍说,如今潭门的渔船全部都是机械动力了,船上有卫星导航系统、电台,台风热带低压等气象预报会在第一时间传达给他们,为船的避风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除此之外,船上还配备了对讲机,随时可以和岸上通话。有关部门还设立了南海救助队,一旦发生危险,救助船和救助飞机会迅速赶到事发地点。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