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徒”到车企四强 长安汽车布局全球
资讯
资讯 > 正文

从“学徒”到车企四强 长安汽车布局全球

  长安汽车渝北工厂正在生产CM8 本组图片记者 邹飞 摄

  长安汽车渝北工厂正在生产CM8 本组图片记者 邹飞 摄

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

长安造车之路

1984年 长安牵手铃木,打造出中国首辆国产微车。

1999年 长安与福特合作,进入轿车领域。

2006年 长安首款自主研发轿车——长安奔奔亮相北京车展。

2011年 长安成为我市首家产值破千亿的企业。

2012年 将推出15款新车型。

在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特别的世界地图,上面的圈和点分别表示长安汽车自发展以来,在全球的工厂、研究院等机构所在地。

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到2011年,长安集团产值增长了24倍,利润增长了22倍,一跃成为我市首家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千亿级航母”。

然而,在张宝林的心中,数据的背后,是长安从一个汽车行业的“学徒”,逐步成长为目前国内汽车业前四强,这其中有着太多的艰辛创业故事。

前奏

牵手铃木占领微车市场

2011年,长安汽车的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成为我市首个千亿级企业。

但是谁又能想到,最早的长安并不是一个专业的“造车户”,它造过钟表、石油钻头,甚至溜冰鞋。

长安汽车一员工回忆起长安汽车“初出茅庐”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为了学习造车,长安谋求和铃木合作。“在谈判时,日方甚至提出,要长安的技术人员背出汽车的相关数据,才肯坐下来再谈。”她表示,后来长安的工程技术人员拿着两张图纸,用了8个月时间“抠”了一辆样车、一台发动机。铃木被长安学习造车的诚意和潜力打动,双方才真正坐下来谈判。

直辖前,中国首辆国产微车终于在重庆长安下线。

“和铃木的合作,拉开了长安造车之路的序幕。”张宝林说,通过与铃木合作,铃木的精细化管理,对材料和成本的节约,都让长安大开眼界。同时,通过和铃木的合作,长安慢慢地接触到了小型发动机和整车制造的流程和技术,这为未来自主研发汽车打下坚实基础。

“1997年,重庆直辖,作为重庆的一个大厂,长安年盈利仅2亿元左右。”时任长安汽车办公室秘书的江爱群回忆说,当时,中国的微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五菱、昌河、哈飞……这些都是长安当年的劲敌。”长安汽车相关人士回忆到,新车型迟迟不上市,而现有的产品屡现瑕疵,从1995年到1999年,长安连续4年生产徘徊不前,微车市场占有率下滑至行业第四位。

1999年7月20日,是个普通的日子,却让江爱群记忆犹新。这一天,长安汽车的所有中层管理人员都被叫到厂区一块空地上。面对他们的,是十多辆质量不合格的微车。时任长安汽车总经理的尹家绪抡起铁锤,忍痛将这些价值几十万元的产品全部砸掉。

这一砸,却砸出了一片新天地,砸出了长安汽车“质量过硬”的金字招牌。同年10月,长安汽车将自己生产的长安微车送到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完成了中国微车行业首个碰撞试验。经试验证明,该公司的产品已达国际正面碰撞的有关保护标准和我国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要求,宣告其产品品质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直辖初期,长安是以微车起家,无论从产量、产值、企业盈利能力仅是目前的二十分之一。”张宝林表示,当时,长安汽车的产销规模为17.9万辆;年产值48亿元,利润2.32亿元。而到2011年,长安汽车的产销规模为190万辆;年产值1170亿元;利润50亿元。

间奏

联手福特进入轿车领域

与铃木合作,让长安成为了中国制造微车两强企业之一。但在长安人的心中,一直有一个轿车梦,梦想如何实现?此时,长安又迎来其造车路上的另一个重要伙伴——美国福特。

1999年,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比尔·福特来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按他的计划,其首选并不是长安。对于他而言,他不知道重庆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长安方面称,真正促使比尔·福特和长安合作的,是因为他看到了长安通过和铃木合作,积累起来的现代化生产线和直辖带来的机遇。

长安和福特的首款轿车,正是经典产品福特嘉年华,这让长安第一次接触到了轿车的生产制造。于是一个靠着微车起家的车企,终于进入了轿车领域。

在与福特的合作中,也让长安学到了很多轿车的制造管理经验。

“请我们的研发人员与长安对标,分析长安为什么能以如此低的研发成本,生产出如此优秀的产品。”这是2010年9月,与长安合作的一家外国公司财务总监在试驾完长安自主研发的悦翔后,得知这辆车售价仅为6万元时,对随行人员说的话。而他或许并不知道,长安这套研发成本控制系统,与他的公司颇有渊源。

对标是一种管理方法,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

在和多家国际品牌的合作中,长安取长补短,最大限度整合各家优势。通过调研福特产品开发流程(GPDS),长安探索出“以开发流程为核心的汽车自主研发管理体系”(CA—PDS)在长安推行之后,整个产品研发体系脱胎换骨,使得全新车型的开发周期,从过去的42个月缩短到了36个月,成本降低了25%~30%。

今年年初,在长安逸动新车发布会上,张宝林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从国际合资方跳槽到长安工作的工程师,在测试完逸动的稳定性后,忍不住给过去的同事发了条短信:长安汽车的稳定性,已超过我们原来研发的几款汽车了。

高声部

重庆“制造”变“智造”

2006年,北京车展,一款流线型小车映入消费者的眼帘。这是长安的首款自主研发的轿车—长安奔奔。现任长安汽车董事长的徐留平回忆起当日奔奔亮相时的情景,不由得感叹,此举意味着长安踏上了自主研发品牌轿车的征程。

事实上,长安奔奔在2003年就开始设计,历时3年设计,最终才和消费者见面。“作为长安首款自主研发轿车,奔奔的诞生,意味着长安自主研发体系逐步形成”。就在奔奔上市的同一年,长安公司驻意大利都灵的长安汽车欧洲设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研发中心建成后,标志着长安由‘制造’转变为‘智造’”,张宝林表示。

从2006年至今,长安相继开发了逸动、睿骋等产品,其产品单价也从以前的3万多元上升到每台售价突破10万元。目前,长安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已涵盖中高端轿车、SUV、MPV等多个汽车制造领域。长安已从汽车方面的“门外汉”,成为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综合性的汽车制造企业,并成为全国四大汽车制造商之一。

目前,长安已形成了五国九地的研发体系,未来长安的汽车,外形在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设计,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设备的研发来自英国研发中心,底盘来自美国汽车工业之都——底特律。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叶坚表示,整合世界资源后,长安的汽车可通过五国同步设计,大大减少汽车上市时间,让更多的“重庆智造”走向世界。

“今年是长安汽车的‘爆发年’。”张宝林表示,长安今年将推出15款新品,而后,每年将推出2~3款新车。

画外音

重庆工业产值

15年增长10倍

“长安的自主造车之路,是重庆汽车工业的一个缩影。”市经信委汽摩处处长李章万说,经多年积累,重庆汽车工业在直辖后的2003~2008年间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从2006年开始,重庆车企便不断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车。2006年,力帆进入汽车行业,并于当年推出首款自主轿车——力帆520。重庆汽车的研发制造能力在那5年有了重大提升,这为我市打造千亿级汽车城打下基础。

据重庆市1998年的统计年鉴显示,1997年我市的工业企业产值约1285.17亿元,而2011年,其产值首破万亿大关,达1.4万亿元,直辖15年来,工业产值增了10倍。

不仅是长安这样的国有企业在重庆直辖以来获得长足的发展,对于隆鑫、力帆、东风小康等企业而言,也获得了发展。以力帆为例,其1992年成立,1998年才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但据力帆去年年报显示,其上市板块的营业收入已突破86亿元。而东风小康,自2003年成立以来,截止今年5月,其产销汽车已突破100万辆,成为全国微车行业前三强。本报记者 薛哲 实习生 曾实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