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刻下他们成长的年轮
资讯
资讯 > 正文

洪水,刻下他们成长的年轮

原标题:洪水,刻下他们成长的年轮

大雨落江淮,浊浪滔天。在灾区采访,节奏像洪水激流般紧张。可就在不经意间,记者常常被一些平凡的故事打动。故事里的主人公们年龄不同,角色有别,处境各异,却因直面艰险而展现了共同的精神气质。与他们相处,总让人内心多出一分勇气和温暖。洪水再大,终会退去。然而,因坚守、抗争、搏斗而生的精神烙印,却会长久刻在每个人的生命中,刻在民族的集体记忆里,恰如一棵不断成长的大树上穿越岁月的那一圈又一圈年轮。(本组稿件文字记者:吴晓凌、何雨欣、陈尚营、詹婷婷、杨玉华、肖磊涛、林晖、吴锺昊、陆华东、朱国亮、周畅、张紫赟、朱青、汪奥娜)

张雯雅5岁,特别爱笑。在安徽桐城孔城初中的安置点里,她结交了新朋友,起初的恐惧和失落已经被笑脸所代替。一棵树萌芽,第一轮年轮,来自感受世界第一次干湿交替、寒暑变迁。这个夏日,孩子们有了人生第一次有关洪灾的记忆:看不懂爸爸妈妈的焦虑,而安置点里的新朋友都很有趣。也许,直到多年之后,成年的他们再次触摸人生起步的年轮时,会真正读懂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对天灾的态度:无论多么艰难凶险,始终顽强坚守。

上图:7月7日,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孔城初中受灾群众安置点“10后”的张雯雅面对记者镜头露出了笑容。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下图:7月6日,江苏无锡宜兴官林镇,3岁的王天赐在当地安置点之一官林镇中心小学教室里和家长玩耍。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也许以“叛逆”和“自我”为标志,可是在15岁的叶淑婉身上,记者看到的却是“投入”。洪灾来了,听说自己所在的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成为临时救灾安置点,她立即报名返校,充当志愿者。扛米袋、搬箱子、给受灾群众跑腿……这些在家里很少干的重活,如今她却习以为常。饿了啃口饼,累了坐地上歇口气,只要看到安置点大爷大妈们安心,她就感到无比的快乐。叶淑婉说,尽管自己年龄小,能力有限,但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为受灾群众多做点事情,而自己得到的是心灵的洗礼。

7月10日,“00后”15岁的叶淑婉在水灾发生后第一时间来到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协助救灾人员收发食品及物资(拼版图片)。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20岁,很多同龄人还在校园。然而,过去的200多个小时里,刚满20岁的武警黄山支队战士邓聪参与了他一生难忘的抗洪任务——营救被洪水围困的500多名村民,堵住决口保卫下游2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固大堤守护升金湖大坝……   洪水冲走稚嫩,烈日锤炼意志。邓聪和他的战友们用行动证明着蜕变与成长。

上图:7月8日,“95后”武警战士邓聪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白沙洲村升金湖大堤上喝水。下图:7月8日,邓聪和战友一起乘坐拖拉机前往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白沙洲村升金湖大堤加固堤坝。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洪灾当前,时间就是生命!7月1日晚,一艘冲锋舟向着武汉新洲区三店街道董椿村巷疾驶,去解救被困群众。谁知,偏偏巷道逼仄曲折,舵机无法正常操控。千钧一发之际,“90后”消防战士刘峰果断跳入过腰深的水中,拉着冲锋舟靠近被困村民。这位家人眼中的大男孩,瞬间化身为勇担重任的“救援战士”。他正在帮受灾群众转移一个小孩子,动作并不熟练,自己还有点紧张,却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救护。对于孕妇、老人这样的特殊群体,刘峰竭尽全力用最安全的方式,将他们送上冲锋舟。  一位、两位、三位……刘峰不顾高强度工作的疲惫,全神贯注于每位被困者,他用略显稚气然而坚实的手臂,托起了一次又一次突围的希望。

上图:7月2日,“90后”武汉消防支队战士刘峰(左一)将一名孕妇安全转移。下图:7月2日,武汉消防支队战士刘峰跳入水中拉着冲锋舟靠近被困村民。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黎婕,33岁,是一名10个月孩子的妈妈,却不愿享受特殊待遇,主动请缨,和乡镇的其他14名女干部一起成立了“女党员防汛应急分队”。  每天一大早,她把孩子当天要喝的母乳挤出来存放好,便带领5位“90后”姑娘为男同事们运送物资,分担巡防大堤的任务。为熟悉了解防汛专业知识,她还专门请防汛经验丰富的男干部给大家上课,学习辨识泡泉、管涌。说起丢在家里的儿子,黎婕有些愧疚。但经历过1998年九江决堤的黎婕母亲却非常支持女儿的选择:“当年我们家就被洪水淹了,部队战士天天为我们九江人拼命呀。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这个我们九江人最理解了。”

上图:7月9日,“80后”新妈妈黎婕准备离家前往江西九江市濂溪区虞家河乡防汛一线,儿子挥舞着小手不愿意妈妈离开。下图:7月9日,黎婕(左一)和女队员们顶着烈日巡查堤坝。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腰疼犯得越来越频繁,吴德伙下意识地拿手撑着。他身上是不知多久没脱下的警服。吴德伙摸摸袖子上的警察臂章,说:“老百姓看见我们在,心里安稳。” 7月5日,万亩圩口双桥联圩漫破,与农房一同被淹的还有双桥派出所。所长吴德伙索性把办公室搬到了前线。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皮艇与“腰子盆”,吴德伙都能熟练操作了。被淹村庄有不愿撤离的村民需要劝说,有来不及拿走的财物需要转移,有刚到的救灾物资需要搬运,哪里都能看到吴德伙的身影。年及不惑,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70后”吴德伙明白“责任”二字的意义。他说着说着,就困得不行了,在米袋上打个盹,随时准备奔赴下一个抢险点。

上图:7月9日,吴德伙(前左一)与同事一起乘坐皮划艇前往被淹村庄。下图:7月9日,吴德伙(右二)与同事一起乘坐皮划艇来到被淹村庄劝说留守老人撤离到安全区域。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18年前,时任武汉市江汉区防汛办堤防所所长的唐仁清和同事李建强及其他14名党员,一起在武汉龙王庙闸口立下生死牌,誓与长江大堤共存亡。 18年后,已年过半百的唐仁清、李建强又担起值守武汉龙王庙闸口的任务,与其他7名党员再次立下“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生死牌。18年的时间,足以让他们双鬓染上岁月的痕迹,但守堤人却从未离开!

上图:7月7日,“60后”守堤人李建强(左)和唐仁清在武汉龙王庙闸口处合影。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下图:1998年8月7日在武汉龙王庙闸口李建强(右)与唐仁清在立下的生死牌前合影(资料照片)。

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桐梓村,洪水围困村庄已超过一周。站在自家被水浸泡的偏屋,望着门外的一片汪洋,看着几十头猪困在院子里,55岁的倪维国有些发愁。但经历过双手手指被炸断、全身多处烧伤的倪维国有一种草根般的韧性,很快从愁绪中摆脱出来。  “做烟花爆竹出的事故,当时几乎绝望。但后来还是坚持了下来,开始养猪,养了13年,算是村里的佼佼者吧。” 彼时加在身体上的伤痛已经平复。倪维国说,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洪水能留多久?只要家在,只要猪在,我就会坚守。” 倪维国不愿转移,他担心猪会饿死。因他家地势较高,村里干部看洪水没有进一步上涨,也没有强制疏散,但是定期划船为他送去生活必需品。

上图:7月11日,被洪水淹没的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桐梓村,55岁的村民倪维国站在自己的家门口。下图:7月11日,被洪水淹没的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桐梓村,55岁的村民倪维国在查看被洪水围困的猪圈。 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64岁的关道明是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务局的一名退休工程师。暴雨来袭,圩区告急,他临时被召回“返岗”,在抗洪一线负责防汛技术指导。连续作战,老关的嘴角起了泡,嗓子也哑了。年逾花甲,本可以享享清福。“我熟悉水,大敌当前,退休不是推卸责任的理由。”老关说。  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有很多像老关一样的“50后”。他们平时是温厚宽容的长者,但在关键时刻,用他们的经验和奉献筑起阻挡洪水的另一道“堤坝”。

上图:“50后”退休工程师关道明因长时间奋战在抗洪一线,嘴角都长出了水泡(7月10日摄)。下图:7月11日,“50后”退休工程师关道明坐船查看灾情。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古稀之年的杨洪生像很多同龄人一样,经历过1991年和1998年的大洪水,在两次洪灾中他都挺身而出,参加抢险。“这次我也不想掉队。”杨洪生说。家住江苏宜兴周铁镇东湖村的他,16岁时整个左手臂被水车绞断。今年汛期,村边直通太湖的黄暮浜遭遇太湖水位倒灌,杨洪生的房子和50多亩水田被淹。还没拾掇好自己的家,听说村里的堤坝要加固加高,老人放下家里活儿就赶了过来。在浊浪滔滔的长江堤防上,有着许多像杨洪生这样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世代居住的村庄正经历着“空心化”危机,洪水来袭,留守的他们义无反顾走上堤坝。因为,家园是他们的根。

7月10日,“40后”独臂老人杨洪生在东湖黄暮浜堤坝加固现场与其他抗洪人员一起抬沙袋加高加固堤坝(拼版图片)。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当突如其来的洪水包围村子,一辈子逐水而居、与水共生的王仁安从未如此淡定。  经历过1954年以来的多次洪水,他的记忆里有家园被毁、颠沛流离的疼痛,也有振臂一呼、乡情互助的温暖,但洪水来时的不安感始终记忆犹新。但这次不同。堤坝上、洪水中、安置点里那些气质不同但都散发着各自力量的“后生们”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心安。那些“后生”是挡在百姓前的“50后”“60后”,是站在水中的“70后”“80后”,是活跃在安置点的“90后”“00后”……

上图:7月7日,洪水来袭时,90岁“淡定爷爷”王仁安老人在安徽桐城市孔城镇小儿子家中等待洪水退去。下图:7月7日,90岁“淡定爷爷”王仁安老人家中,疏散时长条凳上还放着一杯清茶一把蒲扇。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