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水果产业”带动现代农业、旅游业发展
资讯
资讯 > 正文

茂名“水果产业”带动现代农业、旅游业发展

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记者到茂名采风,感受“岭南佳果”荔枝的魅力。王俊霞 摄

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记者到茂名采风,感受“岭南佳果”荔枝的魅力。王俊霞 摄

人民网茂名6月8日电(记者王俊霞)在这个流丹溢彩,佳果飘香的诗意而浪漫的南国六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记者走进荔乡茂名,感受岭南佳果的非凡魅力。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当年的朝廷贡品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更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茂名的“水果产业”等带动现代农业、旅游业持续发展,茂名人民过上了“甜蜜生活”。

此次“走进荔乡”采风团成员,有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陵,《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文艺报》副总编王山,《十月》杂志副主编宁肯,《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王干,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等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名作家和诗人。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央电台广东记者站,新华社(新华网),中新社(中新网),农民日报广东记者站,中央电视台广东记者站,以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等3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此次“走进荔乡”采风活动。

茂名荔枝历史悠久。唐代诗人杜牧诗《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中描述杨贵妃所钟爱的荔枝,便是来自茂名,故当地人称这个贡品叫“妃子笑”。宋代苏轼,也为岭南荔枝留下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到了2000年2月,江泽民总书记到茂名视察时前往高州市南部的20万亩荔枝带考察了“三高”(高产、高质、高效益)农业发展情况,并在根子镇元坝村红荔阁旁亲手种下了一棵优质良种“中华红”荔枝树。

“中国荔枝第一镇”高州市根子镇贡园荔枝迎来“小丰收”。王俊霞 摄

“中国荔枝第一镇”高州市根子镇贡园荔枝迎来“小丰收”。王俊霞 摄

2011年底,茂名全市水果面积达352.02万亩,产量249.01万吨,产值108.71亿元。2011年茂名荔枝产量近45万吨,约占广东省荔枝产量的一半,占中国荔枝产量的1/4,占世界荔枝产量的1/5。在电白、高州、茂南等地丘陵地带,140多万亩的荔枝基地几乎连成一望无际的“荔海”,无比辽阔壮观。

茂名当地政府在以工业的思维办农业,把农业的产业链拉长,同时把种植的过程也作为文化的传播和旅游业发展的过程。正是由于荔枝有这样和那样的奇特际遇,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赋写歌咏的对象。

目前茂名荔枝种植业不仅但形成了从种植生产销售到深加功的全产业链,也打出了荔枝文化的品牌带动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采摘的游客满载而归。王俊霞 摄

采摘的游客满载而归。王俊霞 摄

记者随着采风团来到茂名高州根子镇贡园。此园占地80多亩,现存500年以上古荔枝树39棵,相传唐朝宦官高力士于此采荔枝入宫,故名贡园。贡园种植荔枝的历史已经有1300多年,据传说进贡给杨贵妃的荔枝就是取自于这个贡园。记者放眼望去,绿里透红的荔枝无边无际。据当地的果农介绍,贡园荔枝有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品种多、成熟早、市场广等特点。

今天下午,采风团一行又到了根子镇的红荔阁。嘉宾们登高望远观赏根子镇漫山遍野的荔枝树,映入眼帘的是青翠秀丽的景色,并且在“中华红荔枝”树前听导游讲解了“中华红荔枝”的来历,了解到更多关于茂名荔枝的故事。

随着时代的前进,荔枝不仅改变了宫廷奇珍的高贵身份,成为了普通百姓均可消费的美味佳果,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近年来茂名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造荔枝文化品牌,尤其加大对北方消费者的宣传力度,大力开拓北方市场;注重开发荔枝加工品种,提高荔枝的加工量,减少阶段性果品的鲜销压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荔枝保鲜技术,延长荔权保鲜期,解决荔枝出口保鲜问题,拓展国外市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