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后在这里盘锦河蟹美味在舌尖
资讯
资讯 > 正文

蟹后在这里盘锦河蟹美味在舌尖

盘锦河蟹颜色黑而发亮,尤其是河蟹的眼睛,同样为中华绒螯蟹的南方河蟹壳呈土黄色。

河蟹腿毛长短适中,多为深褐色,盖上的马蹄印记清晰可见。放置于鼻前,盘锦的河蟹有盐碱水的味道,盐碱水的味道类似于泥土的香气。经过海水与河水的“熏陶”,盘锦的河蟹带着独特而迷人的香气。

在大多人的印象中盘锦的河蟹与大米密不可分,经过多年的稻田养蟹,“盘锦河蟹”这一品牌终于诞生。

蟹后之家在盘锦

5月23日4时盘锦市盘山县胡家镇年届50的孙秀玲与亲属坐上自家的货车前往几公里外的西湖村。

当天池塘内的水已经抽出大半,几名工人正忙碌着从池塘内拖网,网箱浮出水面时,拇指盖大背部青黑,阳光下披着一层金色绒毛的被称为扣蟹的小家伙儿此时已显得躁动不安。

到14时,4000多斤扣蟹被装车启程运往内蒙古,这些扣蟹开始了它们生命中的第二次“迁徙”。第一次迁徙是在去年6月份从孵化场到养殖池塘,当时这些小家伙们只有米粒大。

孙秀玲的工作只是在河蟹市场的众多业户中的一个缩影,他们的触角已经遍及国内外,远的有韩国、日本,国内的有新疆、甘肃、宁夏、江苏、黑龙江等地。

按照孙秀玲的说法,每年7月初的第一批河蟹被称为“红蟹”,这是她的最爱,“刚脱壳,肉质细嫩、膏脂丰富,口感极佳,但不易储存。”也就从这时起,孙秀玲与众多业户开始留意盘锦市面上出现的“大蟹”。

就在2011年的8月份,孙秀玲获悉有人从盘山县绕阳河下网捕获到6两多重的母蟹,其第一时间将其购入囊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育肥,这只母蟹以345克的重量获得了该年度的“蟹后”称号。

盘锦正努力打造河蟹品牌

“盘锦河蟹与阳澄湖大闸蟹同为中华绒螯蟹,而盘锦的河蟹大多生活在苇塘、稻田里,阳澄湖大闸蟹生活在湖里,分辨两种河蟹有着细微的差别。”连续作为十一届河蟹争霸赛鉴别专家的于永清,在蟹农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专家。

“盘锦河蟹盖呈深青色,由于生活在稻田中,长期接触泥土留下水渍显出脐部挂脏,蟹钳绒毛为金黄色,肢体毛色为浅黄色。南方蟹盖呈青绿色,脐部发白。”于永清向记者介绍如何辨别南方蟹与北方蟹的区别,“价格上南方蟹比盘锦本地蟹要便宜,由于温度、气候、养殖等多方面原因南方蟹普遍比本地蟹体形偏大。一般每年的9月25日~10月5日品尝盘锦河蟹最肥美,这时的河蟹肉质紧实,味道鲜甜。”

2009年9月中国渔业协会授予盘锦“中国河蟹第一市”称号,盘锦人也越来越重视品牌意识。

盘锦市海洋与渔业局科技渔业科科长韩英林告诉记者,目前盘锦正努力打造河蟹品牌,去年已经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盘锦河蟹”商标,并号召河蟹经营者使用印有“盘锦河蟹”字样的包装箱出售本地河蟹。今年商标获批后将在全市进行推广使用“盘锦河蟹”这一公共商标品牌。

记忆中的河蟹宴

盘锦当地人的眼里,上世纪70年代的盘锦螃蟹满地跑,请客吃饭根本就上不得台面。

随着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野生河蟹逐渐减少,人们意识到它的经济价值,开始人工繁育,经历了诸多波折也收获了丰收的喜悦。

如今每一个外来的客人都对盘锦河蟹的美味赞不绝口,但也会有些许遗憾——盘锦至今没有像样的河蟹宴。

现在盘锦的河蟹无外乎蒸、煮、炒、卤。让盘锦人津津乐道的还是2001年河蟹争霸期间的河蟹宴,菜品是由紫澜门饭店承办。

“当时做了10多桌,12道河蟹菜品真是大开眼界。”在盘锦从事媒体工作的刘先生说。

在土生土长的盘锦美食家杨洪琦的记忆力,盘锦确实曾经有过河蟹宴,只是价格不菲,但随着紫澜门饭店的易主河蟹宴也随之消逝。

“2002年的时候我在兴隆台区的紫澜门饭店宴请朋友,当时做了十余道菜,估计大约使用了50多斤河蟹,其中的蟹黄丸子和螃蟹豆腐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菜式,还有蟹黄羹、蟹肉羹……”

杨洪琦告诉记者,近年盘锦有高档酒店在尝试推出河蟹宴,但是由于成本较高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承受,而菜品质量还有待提高。

本报记者 闻英奇

农户展示盘锦河蟹■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闻英奇 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